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的有效疗法。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改良式手术,即保留齿线分段结扎肛垫悬吊加肛门内括约肌下缘切断术,术后加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痔核外剥内扎,术后一般常规抗炎及换药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主要症状的改善、临床治愈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疗效迅速,并发症少,明显缩短临床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传统痔切术与吻合器痔环切术,在痔疮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痔疮患者112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56例、对照组56例。并依次分别采用吻合器痔环切术与传统痔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一次性治愈率、手术与住院时间、排便疼痛率、出血率以及尿潴留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96.43%的患者一次治愈,对照组80.36%的患者一次治愈,实验组一次治愈率较高。此外,实验组在手术、住院用时、伤口愈合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效果与并发症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痔切术,吻合器痔环切术,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和恢复时间,在临床上应予以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肛垫上黏膜套扎术与传统痔核结扎术治疗Ⅲ期痔病脱垂的临床疗效、患者住院时间及相关治疗费用,以期探讨肛垫上黏膜套扎术治疗Ⅲ期痔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以脱垂症状为主的Ⅲ期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肛垫上黏膜套扎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痔核结扎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的术后治愈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脱垂症状均消失,痔明显缩小或消失,治愈率均为100%.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0.7±4.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4.6±4.6)d(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总费用为(5190.4±765.6)元,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727.8±784.1)元(P<0.05).结论 肛垫上黏膜套扎术治疗Ⅲ期痔病的治愈率与传统痔核结扎术相似,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具有住院时间短及住院总费用少的优势,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安氏疗法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3例内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安氏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8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肛门狭窄、肛门处硬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治疗费用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 安氏疗法治疗内痔有较好的疗效,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早期手术治疗急性嵌顿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80例,保守治疗组70例,对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全程治疗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全部治愈,但平均治愈时间早期手术组14 d, 保守治疗组21 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尽早实施手术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提高急性嵌顿痔疗效的有效措施,不会增加术后感染及大出血等并发症,也不会出现肛门狭窄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热消肿膏外敷治疗嵌顿痔局部症状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43例嵌顿痔患者分成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采用清热消肿膏外敷,对照组使用传统肤痔清软膏外敷,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痊愈46人,好转26人,有效率98.4%,平均治愈时间和好转时间分别为(4.19±1.29)d和(1.53±0.81)d;对照组痊愈35人,好转25人,有效率85.71%,平均治愈时间和好转时间分别为(8.62±1.50)d和(5.45±1.15)d。经χ2检验和t检验,两组治疗结果和治愈好转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清热消肿膏用于治疗嵌顿痔所引起的局部症状疗效优于肤痔清软膏,护理上注意调敷药膏的温、湿度适中,指导患者正确进食。  相似文献   

7.
温小一  张羽 《北京医学》2007,29(8):481-483
目的 探讨更加完善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外剥内扎切口缝合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8例,将传统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18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全部治愈.在术后出血、肛门狭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在经第一次手术后治愈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剥内扎切口缝合加消痔灵注射术能缩短术后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外剥内扎切口缝合加消痔灵注射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痔病患者的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痔病中医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条件的痔病患者300例,其中按痔病中医临床路径诊治的150例患者为中医临床路径组,诊治方法包括中医证候学观察,必要的检查项目,合理的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未纳入路径常规诊治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手术等待时间、住院总天数、中医特色疗法使用天数及使用率、二次手术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的西药费下降,中药费上升,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的手术等待时间为(1.22±0.26)d、住院总天数为(9.19±2.26)d,均少于对照组的(1.62±0.36)d和(10.73±6.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在中医特色疗法使用天数及使用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的痊愈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84.7%,出院后中医临床路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优于对照组的8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病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可发挥中医特色疗法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胡丹 《吉林医学》2013,(34):7156-7157
目的:对比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传统外剥切内扎手术治疗重型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重型痔疮患者140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创口痊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有较大缩短,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且发生并发症较少,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切内扎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实  梁元 《吉林医学》2011,(1):47-48
目的:观察早期手术治疗环状痔嵌顿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环状嵌顿痔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择期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患者1~3d疼痛消失,平均2.7d,15~20d伤口愈合,平均18.6d,尿潴留1例,住院10~14d,平均12.5d。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5~10d,平均7.8d,25~35d伤口愈合,平均28.6d。尿潴留7例,住院15~28d,平均18.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38例,好转3例,治愈率92.6%,对照组治愈36例,好转5例,治愈率8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痔嵌顿采用早期手术治疗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的病痛,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早期手术与择期手术相比并发症减少,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