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常宝钢管质量判定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以G/S模式进行开发,利用三层架构开发工具,即前台C#.NET、中间件Tuxedo和后台数据库Oracle,将数据库技术和专家系统相结合,成功实现了企业产品质量的自动和人工判定功能。  相似文献   

2.
实时数据流独特的特点,给传统数据的处理方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利用聚类方法挖掘其中的有用知识则显得非常有优势。针对某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通、产品质量无法跟踪的问题,设计开发一个钢铁产品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系统。同时结合在仿真数据集上具有良好表现的基于密度维度树的增量式网格聚类算法(IGDDT),对产品工艺实时数据流进行分析。实现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以及对关键工艺的改进,优化了钢铁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管理,有利于提高钢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层Bayes估计的战略协同网络供应链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战略协同网络中供应链可靠性进行分析和判定.得到了可靠度计算公式,并以此为依据收集定时截尾数据.根据战略协同网络供应链可靠性统计特性,建立两种Bayes估计方法和一种多层Bayes估计方法,分别应用于样本供应链可靠性评估中.在估计供应链失效率的基础上,对供应链町靠度进行估计.仿真结果显示,应用多层Bayes估计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工业机器人在钢铁冶金领域的应用有利于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生产维护成本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钢铁冶金流程非结构化的工作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要求工业机器人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智能化程度,本文基于增强学习的Sarsa算法对应用在钢铁冶金领域的平面三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机器人自主运动规划模型;其次,研究了Sarsa算法并编程实现;最后,利用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增强学习的设计可以实现工业机器人的运动自主规划和在不确定工作环境中的自适应,有利于工业机器人在钢铁冶金等非结构工作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上海宝钢通过使用SAS软件,将海量数据转换成整个组织机构共享的资产,提高了产品质量并改进了供货流程,向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供应商的宏伟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上海宝钢每年的产品超过1000万吨,雇佣的员工超过17000人.伴随着这么大规模的运营出现的是海量的数据--材料、运输、销售、运输、账单、供应商、客户等数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时数据流分析的钢铁产品质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纵  张晓龙  边小勇 《计算机应用》2012,32(5):1470-1473
针对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质量分析和监测问题,开展了基于实时数据流分析的产品质量监测的应用研究。结合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设计了具有实时监控以及离线追踪的钢铁生产线实时监控系统。着重研究了实时数据采集和实时数据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实时数据流的产品质量监测方法,实现了企业对产品生产线的实时追踪和产品质量的全程跟踪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从可见光探测图像中对“低慢小”无人机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对含有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和城市飞鸟这三类目标的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等预处理,建立了目标圆形度、Hu不变矩、仿射不变矩特征提取模型以及多特征融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BP神经网络目标识别方法,构建包含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的三层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并明确了该模型的训练过程.选取了三类目标图像,以其中每类各150张作为样本训练集,每类各50张作为样本测试集,通过计算损失函数来判定目标类别.结果 表明:上述方法的识别率达92.67%,可实现对城市空域环境的“低慢小”目标的识别.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卫星推进系统复合材料气瓶的2种功能失效模式:爆破失效和疲劳失效.重点分析引起爆破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ANSYS采用薄壁壳单元SHELL 91模拟碳纤维螺旋缠绕层和环向缠绕层组合缠绕的多层结构模型,并提出一种爆破失效验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断裂、复合层受损和树脂开裂等是引起复合层破裂的主要因素.复合材料气瓶测试结果表明:采用SHELL 91模拟复合多层结构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基于复合层单层结构判定理论的爆破失效验证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并可以为降低其失效概率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现有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时控制系统与企业级ERP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时数据保存困难和过程管理粗糙等问题,在基于实时数据流的基础上,设计了钢铁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系统,并将实时数据与关系型数据结合,实现了工业生产的有效实时监控,使实时数据在过程能力管理领域中得以应用,达到精细和精确化管理,提高了钢铁产品质量,为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化设计的产品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工程机械产品性能评定的多层次和多因素性,提出了应用模糊理论与产品设计方法相结合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新型液压振动沉拔桩机为例,利用基于三化综合设计法的产品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对其进行了产品质量综合评价,同时也对设计方法进行了评价与验证。通过此方法可以判定产品特性和等级,以及各产品在结构性能、工作性能与工艺性能三方面的性能差距,为评价与提高产品总体质量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PB开发基于多层分布式模型的MIS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信息系统向多层分布式计算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多层分布式计算模型的特点,讨论了PB结合EAServer进行多层应用开发的原理,并通过一个实例阐述了PB结合EAServer开发多层应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多层数据库技术目前已成为构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主流技术,Delphi中的MIDAS技术是进行多层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利器。介绍了MIDAS的基本知识以及基于MIDAS技术进行多层数据库开发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中,提高了系统的效率,最后讨论了系统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VisBroker环境下基于CORBA的数据库多层访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CORBA是分布式计算的一个标准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电讯、金融和电力等行业。为实现一个Vis-Broker环境下基于CORBA的数据库多层访问设计,介绍了CORBA技术和VisBroker环境,探讨了在多层数据库中数据连接方案的选择,构造了一个基于CORBA多层数据库模式,并在VisBroker环境下用Java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briefly traces the evolu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s from mainframe-connected terminals to distributed multi-tier architectures. It presents the challenges facing developers of multi-tier information systems in providing effective consistent data policy enforcement, such as access control in these architectures. Finally, it introduces “Mobile Policy” (MoP) as a potential solution and presents a framework for using mobile policy in the business logic tier of multi-tier inform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多层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就分布式数据库的多层结构平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基于Sybase的PowerBuilder和应用服务器EAServer的多层结构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对车辆管理系统应用到多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6.
利用Delplli开发基于Windows DNA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在企业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对Windows DNA分布式多层开发思想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通过具体实例给出基本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多层分布式结构技术的特点,并以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为例阐述了应用多层分布式结构技术建设系统的方法,该方法还可用于其他信息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基于J2EE与XML的多层架构动态组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J2EE与XML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XML技术与J2EE相结合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框架,并对这两种技术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该研究对企业级的计算模型开发以及多层体系结构应用的部署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前很多大型应用系统如ERP都采用了多层应用架构,通过中间件技术将不同类型的服务处理交由不同的服务器进行本文介绍了基于OraclePeoplesoft体系的多层应用架构,并给出了在实际生产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多层体系结构中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解决方案所面临的问题是在部署体系结构时不断增加的多态性、复杂性和分布性,这只能使问题复杂化.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出现,系统设计者必须重新评估多层体系结构的适用性,并且评定对每一层来说哪些技术是适用的.这篇文章重新评估多层体系结构中的设计问题,讨论在应用程序间的消息传递中,认为传送代码还是传送数据是比较好的方法.基于J2EE和.NET架构技术,文章最后推荐一个多层体系结构中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根据已有的经验,建议软件开发中同样提出一个改良的交互式软件过程的螺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