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血糖增高和糖尿为特点,进而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的综合症。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代谢控制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β细胞功能检查对糖尿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探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膀胱的关系。方法对非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18例)及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34例)进行尿动力学测定,获得最大尿流率、初始感膀胱容量、最大膀胱逼尿肌压、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等参数,对以上数据作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较非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最大尿流率低及逼尿肌收缩功能减弱,初始感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增加,残余尿量增多。结论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出现可早期预测糖尿病膀胱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任志雄  李光善  倪青 《河北中医》2012,(10):1445-1447
目前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我国糖尿病发病率9.7%,糖尿病并发症已逐渐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糖尿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也逐渐得到了患者的重视。勃起功能障碍多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心理因素、勃起组织病变、激素失调及药物等所致,其中血管病变、神经因素、心理因素起主导作用。林兰教授是中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持续高血糖引发的终身非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继而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症。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以降糖药为主,没有专门预防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且大多数西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不良反应,极易出现耐药性和肝损伤。近年来,中医药在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基础研究越来越多且取得显著效果。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消渴"合并"痴呆""健忘"。"气阴两虚"贯穿于"消渴"全过程,若"气阴两虚"不能有效控制则发生"气不行血""瘀血阻滞",败血内蕴化为毒,损伤脑络导致脑病发生。中药可通过降低血糖,抑制神经元损伤,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程度等方面改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本文从糖尿病状态下的糖脂代谢紊乱、血脑屏障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非酶糖基化、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同时探讨有关中医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及中药对其的预防治疗,以期能够为中药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勃起硬度不足以进入阴道或不能维持其硬度至性交满意,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是引起器质性ED的首要病因,糖尿病引起的ED比其他人群起病早10~15年,约半数以上的男性糖尿病人患有ED。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认识的深入,中医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ED)的实验及临床报道渐增。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脑损伤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的损伤及认知功能障碍,中国传统医药理论记载显示,黄芪在治疗消渴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多机制、多靶点改善糖尿病脑损伤。本文综述了黄芪总提取物、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芪黄酮调控PI3K/Akt、AMPK、NF-κB等信号通路、通过抗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抗氧化、抑制炎症等改善糖尿病脑损伤,以期为黄芪作为糖尿病脑损伤潜在防治药物的早期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孟宪慧 《光明中医》2008,23(5):671-67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60%-90%,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疼痛、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至今本病尚无特异疗法,现将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显效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岳仁宋  王帅  陈源  员富圆  陈艳 《新中医》2011,(6):137-138
2型糖尿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主表现在记忆能力减退,存在多因素、多环节的致病过程。笔者在临床研究中亦发现,糖尿病伴发记忆功能障碍尤其是近记忆障碍者甚众,而通过补肾填精、豁痰醒脑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治疗风险。现对该病机特点与治疗方法探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发病率逐渐增高,受到临床重视。现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命名、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诊治的临床分型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在糖尿病阴虚燥热病机基础上,合并瘀血、痰浊、毒等病理因素致病,通过分析总结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将导致多种组织,特别是眼、肾脏、神经、心血管的长期损伤,功能缺陷和衰竭。显著高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食及体重减轻。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者多有较为严重的血管病变,常合并代谢紊乱、脏器功能障碍,创伤愈合慢,易并发感染。而切口愈合好坏、是否合并感染对手术成败至关重要。现将该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整理、归纳、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阐述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情况。目前临床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有单味中药提取物的研究、辨证施治、中成药、复方等。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效果,不良反应小,研究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重大疾病,而糖尿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却一度为人们所忽视。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消渴呆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我们根据其以记忆力减退为特征表现,结合糖尿病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以脑为轴心的“胰(脾)-脑-肾轴”学说,阐明了脾虚湿盛是该病的始动因子,而肾虚窍闭才是消渴呆病的最本质特征,故确立了补肾醒脑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为临床表现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致器官组织损害,引起脏器功能障碍以致功能衰竭。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一2%,且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而全面有效的控制血糖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通过病人的健康教育,可以使病人了解其健康状况,做出恰当的健康医疗决定,改变不健康行为,真正实现病人参与疾病的自我护理。  相似文献   

15.
中药温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阳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性阳萎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性阳萎的2~5倍,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合并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增高。笔者在西药规范化治疗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自拟温肾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阳萎,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氏还少丹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茂林 《四川中医》2009,27(4):65-67
目的:观察杨氏还少丹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43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体育锻炼、病情监测及西药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杨氏还少丹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获得良好疗效:ⅡEF-5评分明显增加;临床症状普遍改善;代谢紊乱得到良好控制;对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功能有改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杨氏还少丹是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作用机理及疗效观察,更好的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糖尿病脑病属于神经科和内分泌科的交叉地带,且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形成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病理过程,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从调查显示中看出,多数患者处于任其发展状态,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关系,为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方法:以本院120例就诊及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血瘀证者30例设为A组,并根据血瘀证症状分级量化表分为轻度组8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12例;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非血瘀证者30例设为B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设为C组;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正常组。收集4组一般资料,进行体格检查,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结果:A组+B组较C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血瘀证的症状积分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血瘀证程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程度存在密切关系,推测血液流变学可以作为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血瘀证量化诊断、评价疗效的中医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智慧  赵红心 《河北中医》2011,33(3):413-415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为糖尿病继发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本病以糖尿病代谢异常所致男性阳事不举,或临房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进行满意的性生活为特征。2007-05—2009-06,我们运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60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本院内分泌科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20.
李肇翚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8):1610-1610,1612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D)是因糖尿病代谢异常,除具有糖尿病的相关临床症状外,可见性欲减退或消失,引起男性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满意,或早泄不能进行性生活为特征的疾病。可伴有头晕、乏力、纳减、不育等症。亦称为勃起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