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体现在肺的各个主要生理功能中,肺气宣发肃降是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亦是肺的最基本的生理功能。肺失宣降是肺的功能活动失常的基本病机。肺主行水功能,是靠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疏通和调节作用。寒饮蕴肺证是由于各种外感或内伤等原因导致肺阳亏虚,推动、输布、温化水液失司,肺主行水功能失调,水液停聚为饮,伏于肺中而致。肺阳虚,阳虚阴盛,肺阴肺阳失调,从而表现为肺气宣发肃降运动失常。故说肺失宣降是该证候形成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2.
随着肺结节病发病率及检出率的逐年上升,肺结节病逐渐引起各界的关注及重视,对肺结节病CT随访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延缓进展,控制生长,以致消除结节,是现代医学面临的关键问题。从肺络论治肺结节病,着手于肺络之内涵、结构、生理特点等,进而探究肺络虚损是肺结节病的病理基础、肺络-气机失调是肺结节病发生的病理环节、肺络-气郁痰瘀停聚是肺结节病的重要病理演变、肺络郁闭是肺结节病的基本病机。最终,立足于中医络病理论的优势,提出通络法论治肺结节病,以期为临床论治肺结节打开新的诊疗思路,提供新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缺氧性肺血管构型重建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持续发展的主要病理基础,通过对临床和病理改变的分析,提出形成肺血管构型重建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气虚是始动因素,又是基本病机,是肺气虚向肺肾气虚的演变,血瘀、痰阻是继发的病理改变,肺络不通是局部的病理结果;治疗应以补益肺肾、活血消痰、疏通肺络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肺的生理特性失常是肺癌发病的根本,本文通过对肺的生理特性"肺为娇脏,肺为气海,肺为水之上源"的分析,阐明肺癌病机以"气、津"为关键,并首次提出"窝囊肺"的概念,确立"宣补肺气、行津消痰"为肺癌的基本治法,选方当从恢复肺生理特性入手结合临床辨证,为中医临床辨治肺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临床研究实践并结合有关研究成果,从衰老正虚、宿疾积损为老年人肺炎发病基础,热毒损肺为发病和进展的关键因素等方面,论述了衰老积损及热毒损肺为老年人肺炎主要病机,其含义是:衰老积损是指衰老宿疾,积损正气,肺卫不固,常兼痰瘀宿积而伤正;热毒损肺是指热毒袭肺,生痰酿毒,伤津耗气,损肺之体用。为临床应用清热解毒扶正(益气养阴)为主要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相关内容,探索与阐释肺藏象及其发病的诸多问题。呼吸是生命存在的首要条件,肺主气司呼吸,营卫宗气为其基础。天气通肺,清气能入;肺气通天,浊气能出。呼吸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肺系是呼吸清浊出入之道路,朝百脉是肺与脏腑百骸联络的独特方式,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是肺主卫外的结构基础。口、鼻、皮毛成为邪气犯肺之关隘,肺系与百脉是邪气犯肺之通道,同时肺中邪气藉此排出体外或遍传周身。提出肺受邪、肺生邪、肺藏邪、肺散邪、肺祛邪、肺能制邪等观点;肺病呼吸失和,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影响一身气化;有肺则生,肺伤则病,无肺立死。扶正保肺是治疗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肺系病证之总则。  相似文献   

7.
肺结节为有形之邪,病位在肺,肺的病理生理功能与中医“气血理论”关系密切,气血运行失调关系肺结节的发生发展,笔者认为肺气虚是肺结节形成的根本原因,外感六淫、雾霾、吸烟等外因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是发病的直接原因。肺结节的形成与肺、脾、肝、肾四脏关系密切,气虚痰瘀阻络和气滞血瘀痰凝是肺结节形成的主要病机,在防治方面,祛除致病诱因做到未病先防,改变肺结节生长的身体环境做到已病防变,对于有形之邪,采用中药消散或者手术祛除,同时补益气血,顾护正气应该贯穿肺结节防治的始终,通过对肺结节的病机与防治的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肺结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肺痿肺痈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痿、肺痈,是临床常见病,肺痿有虚热与虚寒两种病情,前者是上焦有热,因咳为肺痿,后者是肺中冷,气沮为肺痿,肺痈又为实证,分发病初期、痈脓成期、痈脓溃破期三个阶段。如尤在泾:“痿者,萎也,如草木之痿而不荣,为津烁而肺焦也;痈者,壅也,如土之壅而不通,为热聚而肺溃也。”此肺痿肺痈之辨也。兹将笔者临床治疗体会略述如下: (一)肺痿的临证体会: 1.肺痿虚热型: 肺热叶焦,耗伤阴液是形成虚热型肺痿主要病机,陆渊雷说:“肺痿类似后世虚嗽、劳嗽”。说明是由于正气虚损,外邪乘虚而入,又误汗、吐、消、利、下,重亡津液所致。其是损于肺阴,累及肾阴,肾阴不  相似文献   

9.
肺痹、肺痿与肺纤维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难点之一。现代多数学者根据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及病机变化认为该病归属于中医的肺痿和肺痹,而主张肺痿、肺痹二元论治。文章从肺痹、肺痿与肺纤维化的病名和理论源流上探讨其证的病因病机;并从中医理论辨析肺痹、肺痿与肺纤维化的辨证治疗规律,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依据。肺纤维化是多种肺疾病发展到晚期的常见病理变化,其中医病理学特征是气阴亏虚、血络瘀阻。因此,应以养肺活血为基本大法。养肺活血法融补肺、益阴、活血为一体,具有补气养肺、滋阴润燥、行血通络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甲肺之解剖 內經当中沒有指出肺的形态,难經虽有記載可是欠正确。素問刺热論說:“心移热于肺,傳为鬲消”。这里僅可体会心和肺鄰近,同居膈上。又藏气法时論說:“肺色白。灵樞順气篇說:“肺为牝藏,其色白”。都說肺是白色,將心肝腎的顏色同肺來比,应該說肺是白色。  相似文献   

11.
李应东教授认为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导致膏脂生成及转运输布异常是高脂血症发病的关键,脾气虚形成的痰浊、血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贯穿疾病始终,以脾气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治疗上以益气健脾,化痰祛瘀为主,方选四君子汤、二陈汤及桃红四物汤随症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2.
袁东  章永红 《世界中医药》2013,8(6):645-647
章永红教授认为肺气亏虚是导致晚期肺癌的主因,痰瘀搏结,癌毒内蕴是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在晚期肺癌的临证治疗中,强调益气补肺与化痰祛瘀解毒并举,重视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本文重点介绍章教授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经验,并附两则病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名中医梁君昭认为冠脉支架术后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可归纳为正气不足、气机失调、痰瘀痹阻。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极易导致痰浊瘀血的产生。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痰瘀既是病理产物,亦可成为致病因素,阻滞气机的正常运行。名中医梁君昭在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心绞痛时基于气机理论,尤重视中焦脾胃之枢纽作用,善用药对,强调扶正通络、调理气机、祛瘀化浊。其学术特点突出,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范忠泽教授认为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病因分为胎产因素及外感六淫、邪毒侵袭、饮食失节、情志所伤、接触有毒之品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凝气滞血瘀,聚而成瘤。临床难点是小儿五脏六腑形气皆不足,中医辨证为肺脾肾气虚,治则是调补肺脾肾,扶正为本不忘祛邪。临床谨守病机,辨证论治,颇有良效。  相似文献   

15.
路志正调理脾胃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失调、脾胃损伤,是现代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痛风等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脾胃损伤常见气虚血少、蕴湿、痰阻、血瘀、气机紊乱等病证,辨证要着眼于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是其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6.
宫晓燕认为孤立性肺结节中医可归为“肺积”范畴。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为肺气阴两虚、脾气亏虚,实为热毒、气郁、痰凝、血瘀。临证外感六淫雾霾邪毒为致病的基础,强调扶正的同时解毒为要;认为气郁为致病的先导,调畅气机尤为重要,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为主;同时脾胃健运为本病发展和预后的关键,应重视健脾胃,培土生金,散结祛瘀,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为肺虚,气虚血瘀为病机之根,风、寒、痰、湿邪为标,涉及脾、肾、心三脏,瘀能化痰,痰能化瘀,痰瘀互化,痰瘀阻肺为慢阻肺的主要病因。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可显著提高肺循环功能,并可预防本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急性期以治标为主,除去痰湿后,益气活血化瘀之芪蛤散,研末吞服,10~15g/次,3次/d。无论任何证型,都应该根据病情酌加活血化瘀药,改善肺循环,使得药物直达病所。未发作之时,应服用益气活血化瘀药,修复肺脏功能,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居祥教授认为,胃癌的病机关键在于阳虚气结,其发病以脾胃虚寒为本,气机郁结为标,痰湿瘀血为病理产物,亦为促进病情发展的病理因素。治疗应扶正兼顾祛邪,扶正重在温补脾胃,益气养血,祛邪重视疏肝理气和胃,结合化痰软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法,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坚持中西医综合治疗结合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强调长期调治。  相似文献   

19.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温病”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变化虽多,但不外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肝、脾、肾机能受损,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虚、热、瘀、湿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依据临床证候,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脏腑辨证,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毒瘀互结四型辨证论治,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正虚不固,六淫外袭而反复发热、感染为标,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扶正兼祛外邪为基本法则。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本,以虚、热、瘀、湿为标,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陈凯  姚婧  杨华  包永生 《陕西中医》2021,(2):235-238
目的:分析孟景春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孟景春教授治疗COPD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孟景春教授的治疗经验及用药特色。结果:孟教授认为 COPD可归属中医学“肺胀”“痰饮”“喘证”等范畴,病因主要在于肺脾肾亏虚,复为邪所乘,痰浊、水饮、瘀血相互影响和转化使肺胀进一步加重。在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重视分期辨证、整体辨证论治。COPD急性加重期是在肺肾气虚、气虚血瘀的基础上外感新邪而诱发,以清热、祛痰、平喘、化瘀为治则。待表证消散,热邪得清,病情趋于平稳,补肺健脾益肾,卫气固而邪难侵。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孟教授认为COPD为本虚标实之病,“急者治其标”,宣肺化痰,清解外邪,活血化瘀为治则,“缓则治其本”,补肺脾肾为治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