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丁本增 《当代医学》2010,16(33):145-14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
张发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1,(6):90-90,93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2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恢复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2型糖尿病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43例和对照组(依达拉奉)35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采用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有无出血或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R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4周,联合组的MRS及ADL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在研究期问,无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依达拉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血尿常规及肝、肾、凝血功能均未出现异常。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且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有积极意义,可作为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患者共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加上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在接受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依据。结论:将依达拉奉和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基本不存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蒋建华  宋昌军  王颖 《西部医学》2013,(10):1536-153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使用组(治疗组)与丹参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脉点滴依达拉奉30mg2次/日与银杏达莫20ml 1次/日;对照组给予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250ml/日,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3%(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2士4.4)显著减低,与对照组(6.6士3.8)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丹参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对减少脑梗死后痴呆症状发生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以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痴呆症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后痴呆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梗死可采用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其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痴呆症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及不良反应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9%)(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使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93例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血小板聚集、防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治疗措施.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量表、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8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9%(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MDA和SOD,是抗氧化指标)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刘勇  祁巧 《中外医疗》2012,31(7):83-8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将8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各41例,实验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治疗。采用NIHSS和ADL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总有效率73.2%。2组患者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佘雪梅 《吉林医学》2013,(35):7394-739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结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结合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5例,对照组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一个月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 NDS评分)以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和92.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IHSS 评分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平均为(8.08±2.24)分和(8.16±2.35)分,治疗后为(2.53±1.66)分和(5.03±1.02)分。显示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对照组的降低不如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经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具有明显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联合组)治疗,并与单纯应用纤溶酶(纤溶酶组)和单纯应用复方丹参或银杏达莫(中药制剂组)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比较。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显效率(77.5%)显著高于纤溶酶组(33.3%)和中药制剂组(34.8%),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NDS减少幅度与纤溶酶组和中药制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疗效,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顺兰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9):1802-1803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伴高纤维蛋白原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44例伴高纤维蛋白原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联合组)治疗,并与单纯应用降纤酶(降纤酶组)和单纯应用银杏达莫(中药制剂组)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的比较.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ND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患者的NDS低于降纤组和中药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疗效优于纤溶酶组和中药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伴高纤维蛋白原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降纤酶东菱迪芙和单独应用中药制剂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金永春  金杰  李根龙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203+12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确诊的A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20d,同时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及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除不用依达拉奉外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进行NIHSS评定。结果: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王钧刚  潘星 《吉林医学》2012,33(9):186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依达拉奉针联合奥扎格雷钠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惠珍 《当代医学》2009,15(27):147-14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针联合奥扎格雷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1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针联合奥扎格雷钠针治疗;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针和复方丹参液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8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轻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患者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罗毅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11+301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血栓通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李建国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778-177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高于对照组(6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