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MRI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单纯型与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与16例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MRI资料,观察比较两组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黏液腺癌的MRI表现特征。结果:①边缘:29例单纯型黏液腺癌边缘清晰(29/40),11例混合型黏液腺癌边缘不清晰(11/16);②TIC曲线:24例单纯型黏液腺癌延迟期TIC曲线呈上升型(24/40),11例混合型黏液腺癌TIC曲线呈平台型(11/16);③ADC值:单纯型黏液腺癌平均ADC值(1.62±0.47)×10-3mm2/s高于混合型黏液腺癌平均ADC值(1.23±0.32)×10-3mm2/s。ADC值ROC曲线下面积0.733,最佳临界值1.615×10-3mm2/s,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7%、88.9%。单纯型和混合型黏液腺癌在肿块边缘、TIC曲线及ADC值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黏液腺癌MRI表现有所不同,MRI多种成像序列相结合在单纯型与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成像对T3、T4a期胃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3年9月-2020年5月本院术前确诊并行磁共振检查的57例T3、T4a期胃腺癌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并对照术后病理分期分析MRI的诊断效能。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特征、相关抗原、多序列MRI特征对于T3与T4a期胃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联合T1WI、T2WI的分期诊断符合率为78.9%;T1WI、T2WI联合T1WI增强的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2.4%,T1WI、T2WI联合DWI的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4.7%;T1WI、T2WI、DWI、T1WI增强四者联合的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6.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的ADCmin、T1WI增强扫描胃壁浆膜面毛糙模糊对T3、T4a期胃腺癌最具鉴别诊断价值。结论:MR多序列成像能够准确鉴别T3与T4a期胃腺癌,尤其是病灶ADCmin、T1WI增强扫描胃壁浆膜面毛糙模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娟  高雪梅  程敬亮 《放射学实践》2022,(11):1405-1409
【摘要】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定量参数和直肠癌病理类型、分期的相关性。方法:以94例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MRI、APT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不同组织病理类型、分级、分期以及相关结构侵犯状态的APT信号强度(APT S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肠黏液腺癌APT SI、ADC值高于普通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级别普通腺癌APT SI低于高级别普通腺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分期,N分期,壁外血管侵犯,神经侵犯及脉管癌栓不同组间APT SI、ADC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 SI、ADC值鉴别直肠黏液腺癌与普通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6、0.982;APT SI鉴别低级别与高级别普通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结论:APT有助于评估直肠癌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及肿瘤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对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直肠黏液腺癌与64例非黏液腺癌患者的MR资料,观察所有肿瘤的DWI信号强度,测量肿瘤ADC值及相对ADC(rADC)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ADC值及rADC值对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6例直肠黏液腺癌中4例在DWI图像上呈低号,12例呈高信号,64例非黏液腺癌中1例呈低信号,63例呈高信号,两者DWI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33,P=0.004).黏液腺癌的ADC值[(1.48±0.25)×10 3 mm2/s]及rADC值(1.22±0.18)均高于非黏液腺癌[(1.08±0.11)×101 mm2/s,(0.95±0.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2,P<0.001;t=5.810,P<0.001).以ADC值=1.209×10 3mm2/s鉴别诊断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效能最高(AUC 0.923,敏感度93.8%,特异度89.1%).结论:DWI及ADC值在直肠黏液腺癌与非黏液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壁外血管侵犯(mrEMVI)评分及直肠腺癌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术前评估直肠腺癌E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4例直肠腺癌患者,术前行高分辨MRI检查、mrEMVI评分、勾画直肠癌感兴趣区域并测量ADC值,且检查与手术时间间隔在7天内。对术后肿瘤行TN分期、病理分级。比较分析mrEMVI评分与术后病理结果,并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mrEMVI评分及ADC值诊断直肠腺癌EMVI的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mrEMVI评分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中等(k=0.51),其诊断直肠腺癌EMVI状态的准确性为77.3%。mrEMVI评分、ADC值、mrEMVI评分联合ADC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63、0.77。结论 直肠腺癌的mrEMVI评分与病理一致性中等,其诊断效能较好,且优于ADC值,是诊断直肠腺癌EMVI的有效方法。ADC值及mrEMVI评分联合ADC值不能提升诊断EMVI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DCE-MRI)结合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包括:常规MRI平扫、DCE-MRI及DWI(b=800mm~2/s)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学特点;测量肿瘤实性成份的时间密度曲线(TIC)、相应定量参数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得出诊断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最优参数和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1)囊腺瘤22例:单囊7例,双囊1例,多囊14例(其中3例见彩色玻璃征);7例见单发或多发壁结节,结节可见强化或不强化。交界性肿瘤3例,囊腺癌9例:均见明显实性成份,以囊腺癌为著;2)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实性部分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速率常数(K_(ep))值、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得出K~(trans)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0.206min~(-1),敏感性50%、特异性95.5%、阳性预测值(PPV)91.7、阴性预测值(NPV)50%。ADC值鉴别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208×10~(-3)mm~2/s,敏感性75%、特异性100%、PPV 100%、NPV 80%。结论 DCE-MRI结合高b值DWI能为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R动态增强、T2WI二者结合对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的T1WI、T2WI和动态增强图像,将MRI判断肌层和宫颈侵犯结果与手术病理比较。结果:MRI动态增强及T2WI二者结合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诊断符合率为80.6%,对Ⅰa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3.1%、75%、96.4%;Ⅰb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5%、84.2%、81.3%、80%;Ⅰc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1.7%、83.3%、91.7%;Ⅱ期的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96.8%,诊断符合率为94.4%。结论:联合应用MRI动态增强及T2WI判断子宫内膜癌侵犯肌层的深度、范围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应用ROC曲线评价DWI诊断直肠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DWI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MRI扫描检查,同时采用b值为600、1000 s/mm2对其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计算直肠癌瘤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选取15例非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计算对照组直肠壁的ADC值。结果单独使用高分辨MRI及高分辨MRI联合DWI对直肠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988;高分辨MRI结合DWI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100%;同一b值下直肠癌瘤体的ADC值与对照组直肠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确定不同b值下诊断直肠癌的最佳ADC阈值(1.856×10-3 mm/s2、1.560×10-3 mm/s2)。结论 ROC曲线评价显示DWI联合高分辨MRI对直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DWI可以作为诊断直肠癌的重要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黏液腺癌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黏液腺癌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图像,分析病灶位置、长度、肠壁增厚类型和厚度、MRI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和T2WI高信号区比例。结果:32例结直肠黏液腺癌中,5例位于升结肠,1例位于降结肠,4例位于乙状结肠,22例位于直肠。肿瘤长度从3.4~15.7cm,平均长度5.7cm,病变肠壁厚度从0.6~3.1cm,平均厚度1.9cm。32例肿块的T2WI图像上均可见到特征性的高信号区,23例病灶的高信号区超过肿瘤面积的50%。结论:结直肠黏液腺癌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钼靶X线摄影检查对乳腺黏液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12例,回顾性分析MRI成像、X线钼靶摄影及影像表现特点。结果单纯性8例,混合性4例。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肿块,平扫T1WI为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或极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呈渐进性明显强化,2例呈轻度强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呈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增高。X线表现:肿块9例,不规则团片状2例,结构扭曲变形1例,内有钙化1例。病灶均表现为高密度,边缘清7例,边缘不清5例,其中边缘毛刺3例。MRI准确率71%,X线准确率67%,MRI和X线敏感性均100%。结论乳腺黏液腺癌由于含有黏液成分,MRI和X线影像表现上有一定特征,对本病诊断有一定价值,MRI准确性高于X线,二者应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身磁共振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9例经肠镜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全身磁共振DWIBS检查,以直肠癌原发灶病理结果为标准将本组资料分为T2、T3、T4三组,分析原发灶DWIBS上肿瘤信号强度、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肠壁病变厚度、肠壁受累长度、肿瘤侵犯肠周径的情况五个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及其与T分期的相关性。通过全身DWIBS图像作出术前NM分期,然后与术后NM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判断DWIBS对直肠癌NM分期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全身DWIBS对直肠癌原发灶检出的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100%,DWIBS上所显示的肠壁病变厚度和肠周径侵犯程度在各分期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者与T分期均有显著相关性(rs=0.427,P<0.05;rs=0.384,P<0.05);原发灶肿瘤信号强度、ADC值、肠壁受累长度在各分期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DWIBS对N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性为84.61%;对N0期诊断的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3.33%,N1期诊断的敏感性为70.00%,特异性为89.66%,N2期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65%。对M期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全身DWIBS对直肠癌NM分期的诊断敏感性较高,是显示转移性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病灶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全身DWIBS对直肠癌原发灶检出的准确性及敏感性很高,但在T分期中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度,结合常规MRI序列有助于提高T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扩散加权成像、MRI动态增强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58例(67个病灶)乳腺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数字化乳腺摄影、DWI、MRI动态增强,术后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三种方法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ROC曲线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295×10-3mm2/s。数字化乳腺摄影、DWI-ADC、MRI动态增强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敏感性分别为68.6%、94.3%、85.7%、94.3%,特异性分别为81.3%、78.1%、81.3%、87.5%,准确性分别为74.6%、86.6%、83.6%、9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82.5%、83.3%、89.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3%、92.6%、83.9%、93.3%。结论数字化乳腺摄影联合扩散加权成像、MRI动态增强对乳腺癌普查初筛及初筛后的乳腺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充气扫描在大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MSCT表现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手术病理证实大肠癌192例,MSCT诊断189例,MSCT对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8.4%、92.8%及98.1%,对肿瘤的大体分型符合率为98.4%,MSCT对大肠癌的定性诊断能力高于超声、肠镜、癌胚抗原测定三种检查方法。总的分期准确率为89.9%(170/189),诊断肿瘤浆膜外侵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和86.4%,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2%和88.9%。结论采用MSCT充气扫描安全、方便、快捷、无痛苦、患者易接受,可以有效地显示大肠癌的部位、大小形态、确定大肠癌的侵犯范围、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等,从而提高对大肠癌诊断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黏液腺癌是结直肠癌的一种相对少见的组织学类型,WHO将其定义为"黏液成分>50%的腺癌",约占结直肠癌的10%~15%.2013年NCCN 直肠癌诊疗指南提出直肠癌必须采用多学科综合、个体化治疗,而治疗前准确的影像学评估是直肠癌治疗方案选择的基础.随着MRI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临床中,笔者发现之前的MR检查研究主要集中在结直肠癌的分期、淋巴结的转移及局部浸润等方面[1-2],国内也有研究表明,直肠MRI检查能明确肿瘤位置、浸润深度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并可以在术前进行较准确的T分期[3],高分辨MRI对诊断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很有价值[4],而对于结直肠黏液腺癌MRI信号特点的研究很少见.本文通过对21例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的MRI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讨结直肠黏液腺癌的MRI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直肠肿瘤病例DWI图像分析和ADC值的测量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8例直肠腺瘤,30例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7例黏液腺癌,6例淋巴瘤及5例间质瘤的ADC值的差异。结果①直肠淋巴瘤的ADC值明显低于直肠癌、直肠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淋巴瘤与间质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②直肠腺瘤ADC值低于粘液腺癌( P <0.05),与间质瘤、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间质瘤 ADC值低于粘液腺癌( P <0.05),与淋巴瘤、腺癌、腺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④粘液腺癌ADC值高于中分化腺癌( P <0.05),与低分化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中分化、低分化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对不同类型直肠肿瘤、不同类别的直肠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联合MR常规扫描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肠充气CT扫描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直肠癌患者直肠充气CT扫描的表现,比较CT分期和病理分期的符合率.结果 67例直肠癌的CT诊断准确率为100%;诊断直肠癌侵犯浆膜外脂肪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3.2%、75%、96.5%、60%、加%、3.5%;诊断盆腔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74.2%、69.4%、67.6%、75.8%、24.2%、32.4%;CT分期和病理分期Ⅰ~Ⅲ期的符合率分别为75%、60.7%、74.2%,总符合率为68.7%.结论 直肠充气CT扫描能较准确地检出直肠癌和显示浆膜外脂肪的侵犯;但对直肠癌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MRI T2WI图像游程矩阵纹理分析技术联合ADC值在评估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应用中的可行性,以期术前量化评估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MRI影像资料,并依据Gleason评分将≤6分归为高分化组(25例);将>6分归为低分化组(25例)。对前列腺进行标准化分区,依据病理结果分别选取病变T2WI横断位图像最大层面,采用Mazda纹理分析软件勾画感兴趣区并进行游程矩阵纹理分析,并在DWI图像选取相应感兴趣区测定ADC值,对高、低分化两组前列腺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ROC曲线并计算联合预测因子进行诊断效能比较分析,对纹理参数及ADC值与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测。结果采用游程矩阵提取的5类参数中,水平方向(Horzl-GLNU)、垂直方向(Vertl-GLNU)、45度方向(45dgr-GLNU)、135度方向(135dgr-GLNU)上的灰度不均匀性(GLNU)在高、低分化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ADC值在不同分化程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Horzl-GLNU、Vertl-GLNU、45dgr-GLNU、135dgr-GLNU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0、-0.442、-0.470、-0.464,P值均<0.05)。ADC值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值为0.423,P值<0.05)。纹理参数中,45dgr-GLNU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7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0%、92.0%。ADC值的AUC值为0.83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0%、76.0%。联合预测因子AUC值为0.86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0%、88.0%,诊断效能得到提升。结论基于MRI T2WI图像的游程矩阵纹理分析联合ADC值可提高对术前前列腺癌分化程度的评估效能。  相似文献   

18.
乳腺黏液腺癌MRI表现特征及其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R平扫、动态增强(DCE)及DWI表现特征及其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MR枪查采用1.5 T MR扫描仪及乳腺专用线圈,包括MR平扫、3D DCE-MRI以及b值分别为500和1000 s/mm2的DWI.对8例行乳腺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腺癌,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MRI标准,回顾性分析病变形态学、T1WI及T2WI信号强度、肿块内部强化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类型、DWI上ADC值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乳腺黏液腺癌病理诊断依据2003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学标准.结果 8例乳腺黏液腺癌(5例单纯黏液腺癌,3例混合型黏液腺癌)的黏液含昔为60%~90%.8例在MRI上均表现为肿块,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和明显高信号.动态增强后,1例表现为不均匀轻微强化,2例表现为内部欠均匀的渐进性强化,其余5例于动态增强早期时相均表现为边缘明显强化,肿块内部结构呈渐进性强化,强化方式呈由边缘强化向中心渗透趋势.于DWI上病变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平均ADC值在b值500 s/mm2时为(2.41±0.28)×10-3mm2/s,b值1000 s/mm2时为(2.06±0.14)×10-3mm2/s,分别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1.71±0.32)×10-3和(1.43±0.24)×10-3mm2/s.结论 乳腺黏液腺癌在MR平扫T2WI、DEC及DWI表现均不同于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这些特征性表现反映了其特殊的病理类型,MR多种成像序列相结合可对乳腺黏液腺癌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MRI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分隔及壁结节、囊实性、信号特点等,并与病理作对照。结果:病理结果示50个卵巢上皮肿瘤中,良性27个,包括3个浆液性囊腺瘤、1个浆液性腺纤维瘤、13个黏液性囊腺瘤、8个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个Brenner瘤;7个为交界性,包括4个浆液性交界性肿瘤、3个黏液性交界性肿瘤;恶性16个,包括14个浆液性囊腺癌、1个透明细胞癌、1个浆液-黏液性癌。MRI术前诊断良、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类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2.6%(25/27)、93.8%(15/16)。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4.0%(42/50)。结论 :MRI对卵巢上皮性肿瘤形态及信号特点的显示具有极大的价值,对其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充分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乳腺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9例经病理证实(34例浸润性导管癌,7例黏液腺癌,4例乳头状癌,4例浸润性筛状癌)的乳腺癌MRI资料,病例均行MRI动态增强检查及DWI成像,绘制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计算早期强化率及峰值强化率,测量病灶ADC值,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正常对照组ADC值配对配对t检验.结果:动态增强MRI显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Ⅲ型34例(69.3%),Ⅱ型10例(20.4%),Ⅰ型5例(10.2%).浸润性导管癌、黏液腺癌、筛状癌及乳头状癌之间的早期强化率有明显差异(F=3.399,P=0.027<0.05),峰值强化率无明显差异(F=2.241,P=0.099>0.05),ADC值有显著性差异(F值为37.954,P=0.000<0.05).黏液腺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早期强化率及ADC值均有明显差异(P=0.042,0.000<0.05).结论:乳腺癌因其病理基础不同,表现出不同的MRI特征,动态增强MRI及ADC值测量对部分病理类型的鉴别可提供一些参考,其中对黏液腺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