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脾脏剪切波速(SWV)与门静脉压力相关性在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近期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10月收治的30例BCS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受治血管开通前后2次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检测介入术前、术后2d及术后1个月脾脏SWV、门静脉流速及内径并计算其比值,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治疗成功.HVPG均值由术前(13.70±4.55) mmHg显著下降至术后(3.20±1.94) mmHg(P<0.05);术前、术后HVPG差值与术前、术后2d脾脏SWV差值及门静脉流速-内径差值均呈正相关(r=0.856,P<0.000 1;r=0.741,P<0.000 1).结论 脾脏SWV与HVPG有良好相关性,可用于评价BCS患者术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成像技术评估兔脑死亡(brain death,BD)状态下肝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探讨评估BD供肝的新方法。方法制备兔BD组和假手术组模型并维持状态达8 h,应用ACUSON S2000超声仪,测量BD组和假手术组模型制备完成后0 h、4 h、8 h的肝脏SWV值,同时进行肝功能和病理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D组和假手术组模型制备完成后0 h、4 h、8 h肝脏SWV值分别为(1.22±0.28)m/s、(1.37±0.23)m/s、(1.69±0.47)m/s和(1.09±0.19)m/s、(1.25±0.11)m/s、(1.32±0.19)m/s。BD后肝脏SWV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BD组与假手术组术后8h的SWV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BD状态下肝脏质地逐渐变硬,SWV可作为辅助评估BD供肝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广泛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C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确诊为广泛肝静脉闭塞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彩色超声和MRA或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为广泛肝静脉闭塞型BCS,并接受改良TIPS治疗。记录腹水消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肝、肾功能情况。术后彩色超声或CTA随访,观察分流道通畅情况。结果28例患者改良TIPS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术前门静脉压力为(33.69±5.9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为(19.08±3.5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3~35个月,中位时间为16.6个月。术后3、6、12个月腹水完全消退率分别为25%(7/28)、75%(21/28)、92.8%(26/28)。术后3个月肝肾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术后3个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为10.92±2.50,低于术前的15.42±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血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例(7.1%)出现轻度肝性脑病。术后1年、2年分流道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28/28)、89.3%(25/28),二期通畅率皆为100%。结论改良TIPS术治疗广泛肝静脉闭塞型BCS患者安全有效,可取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6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45例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25例,利用VTQ技术测定右肝感兴趣区肝脏横向剪切波速度(SWV);慢性肝炎患者同期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分析SWV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TQ技术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结果 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肝脏SWV分别为(2.0±0.2)m/s、(2.3±0.4)m/s 和(3.1±0.5)m/s,3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深,肝脏SWV增高,SWV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5);诊断≥S2及≥S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92,诊断的临界值为1.36m/s、1.69m/s,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0.88、0.88,0.92、0.76.结论 VTQ技术对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总结危重肺动脉瓣狭窄(CPS)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的36例CPS患儿临床资料。患儿中位年龄12(3.00,27.00) d,中位体重3.45(3.03,3.77) kg,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为(81.28±7.91)%。 结果 所有患儿PBPV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即刻平均跨肺动脉瓣压差(TVPG)由术前(88.14±15.81) mmHg(1 mmHg=0.133 kPa)降至(35.53±9.51) mmHg(P<0.05),平均右心室收缩压由术前(90.08±18.18) mmHg降至(52.69±17.32) mmHg(P<0.01),平均SpO2由术前(81.28±7.91)%升至(92.89±3.9)%(P<0.05)。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术后3个月平均TVPG进一步下降,术后1年趋于稳定,5例于术后平均6.2(5~7)个月接受二次PBPV,其中1例二次PBPV术后接受外科肺动脉瓣膜切开术,再狭窄发生率为14.3%。术后1年,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均值由术前(4.35±0.64) mm降至(3.24±0.43) mm(P<0.05);右心室内径(RVD)/左心室内径(LVD)比值由术前0.61±0.16下降至0.51±0.08(P<0.05)。随访期间,患儿右心室结构较术前明显恢复,无中-重度肺动脉瓣反流。结论 PBPV治疗CPS效果确切,可实现早期心脏形态学转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布-加综合征(BCS)所致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用改良TIPS 治疗的31例BCS所致顽固性腹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早期接受改良TIPS治疗17例(肝静脉广泛阻塞8例,残存肝静脉代偿不全9例),肝静脉开通失败或反复再狭窄转改良TIPS治疗14例。记录手术成功率、腹水缓解率、肝性脑病发生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随访观察分流道通畅情况。 结果 31例患者改良TIPS手术均成功。患者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4.5±6.7) mmHg(1 mmHg=0.133 kPa)显著降至术后(18.9±2.6) mmHg(P<0.01),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34个月,中位随访15.6个月。术后1、3、6、12个月时腹水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4.2%(23/31)、93.1%(27/29)、95.8%(23/24)、95.8%(23/24);术后发生肝性脑病1例,发生率为3.3%(1/30);术后1年、2年分流道原发通畅率分别为95.8%(23/24)、91.7%(11/12),继发通畅率皆为100%(24/24,12/12)。 结论 改良TIPS术治疗BCS所致顽固性腹水安全有效,可获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儿童肝脏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实施肝脏血管瘤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 d至9岁;先天型肝脏血管瘤26例,婴儿型肝脏血管瘤5例;肝脏多发病变5例,单发病变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CT增强扫描以及肝脏血管瘤硬化栓塞术。依据患者治疗前后CT影像学表现,分析肝脏血管瘤硬化栓塞术对不同分型患者治疗疗效。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婴儿型及先天型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术前、术后体积差异。 结果23例接受单次介入治疗,6例接受2次介入治疗,2例接受3次介入治疗。26例患儿接受随访,包括先天型肝血管瘤23例,婴儿型肝血管瘤3例。11例瘤体完全消失,患儿完全康复,15例瘤体部分缩小(4例缩小70%以上,效果显著;6例缩小30%~50%,部分有效;5例缩小低于30%,效果欠佳)。先天型肝血管瘤术前、术后平均体积分别为(161.86 ± 21.40)cm3、(41.46 ± 9.73)cm3,婴儿型肝血管瘤术前、术后平均体积分别为(22.73 ± 1.92)cm3、(11.18 ± 3.18)cm3,术前、术后体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结论肝脏血管瘤硬化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对儿童肝脏血管瘤治疗效果较好,且术前分型是儿童肝脏血管瘤介入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140例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行肾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其中男85例(60.7%),女55例(39.3%)。年龄47~86岁,平均(67.4±9.82)岁。共施行了152条肾动脉支架置入,12例为双侧肾动脉分期介入治疗。分析手术并发症,随访患者的血压变化、服用降压药物种类及血肌酐、尿素氮变化,超声观察支架通畅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围术期并发症:肾周血肿5例(3.3%);穿刺部位血肿5例(3.3%);术后上消化道出血2例(1.3%)。围术期死亡1例(0.6%)。随访时间24个月,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种类从术前平均(2.9±1.2)种下降至(1.9±1.3)种(P<0.05)。总体上,高血压治愈0例,改善108例(77.1%),无效32例(22.9%)。介入手术后患者血压有所改善[术前收缩压(150.04±16.69) mmHg,术后(137.05±12.58) mmHg,P<0.001;术前舒张压(81.69±12.02)mmHg,术后(79.29±8.71)mmHg,P<0.05];133例术前肾功能正常患者术后血清肌酐尿素氮检测低于术前水平[术前血肌酐(91.63±38.06)μmol/L,术后(87.69±40.31)μmol/L,P<0.001;术前尿素氮(5.97±1.80) mmol/L,术后(5.63±1.83) mmol/L,P<0.05];7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后肌酐尿素氮水平无明显改善。结论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可以使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减轻或易于控制,同时有利于维持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探讨高海拔同平原地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特点及其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1-04至2013-09来自海拔超过3500 m、氧气浓度小于沿海地区1/2的西藏地区巨大PDA患儿73例(高海拔组);同期来自海拔小于2000 m,氧气浓度大于沿海地区1/2的福建等省区巨大PDA患儿28例(低海拔组).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封堵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超声心动图评价其疗效.对比观察两组间巨大PDA的特点、介入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高海拔组造影结果示PDA最窄处直径(17.0 ±8.3)mm,右心导管测得封堵器肺动脉收缩压(76.8±18.3)mmHg,选择蘑菇伞封堵器直径(26.0 ±9.0)mm;低海拔组造影结果示PDA最窄处直径(13.0±2.4)mm,右心导管测得封堵前肺动脉收缩压(30.87±14.68)mmHg,选择蘑菇伞封堵器直径(23±6)mm.高海拔组患儿介入手术成功率97.26%(2例未成功),低海拔组成功率100%.术后残余分流高海拔组6例,低海拔组4例;高海拔组3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1例外科取伞后症状好转;低海拔组2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无死亡并发症.结论 高海拔地区巨大PDA较多、合并肺动脉高压更重,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巨大PDA封堵器建议按(PDA最窄处直径×1.5~ PDA最窄处直径×2)选择;介入封堵术后需警惕单纯血小板减少症,封堵后无残余分流是避免并发症、保障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肥胖症治疗术前,采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通过测定剪切波速度(SWV)技术,评价鉴别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能力。方法 32例肥胖症病人术前进行ARFI和常规超声检查。以肝脏活检结果为标准,并与ARFI和超声结果进行比较。根据组织学结果将病人分为3组:A组,单纯脂肪变性;B组,炎性改变;C组,纤维化。结果 SWV值的中位数为(1.57±0.79)m/s。所有病人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发现存在肝脏异常改变病变(100%),包括实验室检查正常者。A、B、C3组间的SWV值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34±0.90)m/s、(1.55±0.79)m/s和(1.86±0.75)m/s(P<0.001)。鉴别NAFLD与NASH或纤维化的Az值为0.899(最佳界限值1.3m/s,敏感度85%,特异度83.3%)。结论在无症状的肥胖症病人中,ARFI技术是鉴别NAFLD与NASH的有效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端-端吻合型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以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或支架置入术对16例端-端吻合型TRAS患者行介入治疗,TRAS患者从肾移植到出现肾动脉狭窄症状平均6.3个月(3~18个月),记录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前后血压变化和肌酐水平并随访.结果 16例TRAS患者共行23次PTA(行1次PTA 10例,2次5例,3次1例),PTA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70%~95%,PTA后狭窄率小于30%.PTA前收缩压(179.6±15.2)mmHg,舒张压(115.4±11.3)mmHg;PTA后收缩压降为(155.6±13.5)mmHg,舒张压降为(95.6±6.7)mmHg.平均血肌酐从术前(426.8±38.5)μmol/L降为术后(142.5±15.2μmol/L,首次PTA后再狭窄率37.5%.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16例中最终治愈4例,改善9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 经皮球囊成形术治疗端-端吻合型移植肾动脉狭窄安全有效,支架植入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评价布- 加综合征(BCS)肾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闭塞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BCS肾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右颈内静脉途径和右股静脉途径行下腔静脉开通治疗;22例经右颈内静脉途径,6例联合经皮经肝途径施行肝静脉开通治疗。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畅通情况。 结果 28例患者介入手术均获成功,下腔静脉单纯球囊扩张术16例,支架植入12例。开通1支肝静脉17例,开通2支肝静脉11例。术后造影均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血流通畅,无血管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发生。28例患者随访6~79个月,平均(42.6±24.5)个月。下腔静脉单纯球囊扩张患者再闭塞率为43.8%(7/16),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患者再闭塞率为8.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静脉再闭塞率为28.6%(8/28)。 结论 BCS肾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闭塞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下腔静脉长段闭塞支架植入疗效优于球囊扩张。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SE治疗的36例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集外周血分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肝纤维化4项指标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四型胶原(CⅣ),血常规及肝功能变化。肝脏超声影像和瞬时弹性测量成像检测肝脏硬度值(LSM)。结果 实验组PSE术前PDGF、TGF-β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术后PDGF呈下降趋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HA、PCⅢ、LN、C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较术前均明显下降,术后1个月降至最低,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出现升高。LSM术后7 d、1个月、3个月下降,但术后1周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白细胞(WBC)计数迅速升至最高后开始下降,术后3个月后降至正常值以下;术后血小板(PLT)计数迅速升高,术后7 d至正常范围,术后1个月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实验组患者术前TGF-β1、PDGF与PLT计数呈负相关(r=-0.672,P<0.05;r=-0.542,P<0.05)。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丙氨酸转氨酶(ALT)与术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3 d、7 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7 d较术后3 d有所下降(P<0.05),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 d、7 d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l)明显升高,术后7 d较术后3 d有所下降,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3个月明显下降。 结论 PSE术后患者血清PDGF、TGF-β1、LSM、肝纤维化4项指标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提示PSE可延缓肝硬化,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下方进孔在球囊成形中的应用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与疼痛科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4例,均采用经卵圆孔内下方进孔微球囊压迫治疗,出院后进行 3个月的随访,观察术中球囊成形为梨形的成功率和手术时间,比较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变化及治愈率。结果 术中球囊成形为梨形的成功率100%,手术时间为(13.6±3.8)min。术前VAS 为(7.6±0.7)分,术后1 d、1个月、3个月分别为(1.5±0.6)、(1.2±0.3)和(1.1±0.2)分,与术前相比,VAS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个月及3个月治愈率分别为95.5 %、97.7%、97.7%。结论 DSA引导下经卵圆孔内下方进孔,能顺利进入麦氏囊,精准压迫三叉神经半月节,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肝脏T1弛豫时间在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中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接治的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以HVPG值划分为高压组和对照组。其中以HVPG>5 mmHg为高压组(n=60),以HVPG<5 mmHg为对照组(n=32)。分析两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肝脏T1弛豫时间、肝脏硬度检测(LSM)及增强肝纤维化(ELF)评分,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脏T1弛豫时间与HVPG的关系。结果 高压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肝脏T1弛豫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高压组患者LSM、ELF评分及HV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组肝脏T1弛豫时间与HVPG均呈正相关(r=0.533,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肝脏T1弛豫时间联合其他指标可代替HVPG,用于无创检测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适合临床推...  相似文献   

16.
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经血管栓子祛除术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2例经CT肺血管造影或血管造影证实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肺动脉行传统介入器材碎栓、吸栓及局部溶栓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肺动脉开通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介入治疗后血管开通良好、症状即刻缓解9例,2例术后数天内症状逐步好转.PaO2术前(54.92±6.17)mmHg,术后达(90.91±1.62)mmHg,SaO2术前(85.17±8.39)%,术后达(95.75±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休克指数明显下降(1.26±0.18/0.67±0.14,P<0.01),Miller评分明显降低(21.75±4.35/13.83±5.69,P=0.0001),mPAP显著下降[(35.59±7.68)mmHg/(30.04±7.93)mm Hg,P=0.001].1例因栓塞面积大,术后3 d死亡,术后并发脑出血1例,3 d后死亡.结论 经肺动脉行血管祛栓综合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7.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后围绝经期症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术后更年期症状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搜集进行子宫肌瘤治疗且未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别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30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组),3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剥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1.5年和2年分别检测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同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1.5年和2年记录患者是否出现潮热出汗、感觉异常、焦躁、忧郁、关节疼痛、头晕头痛、疲倦乏力、失眠多梦等围绝经期症状,根据改良 Kupperman 评分法进一步将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结果:两组术前卵巢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介入组术后绝经期症状各时间点均优于剥除组,其中术后6个月症状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剥除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卵巢功能各指标各复查时间点变化情况与围绝经期症状较吻合,其中术后6个月与1年的 E2、3个月与6个月的 FSH 及3个月、6个月与1年的 LH 水平两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相比,术后短时间内更少出现围绝经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 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PCI)前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及血清 sCD40L的影响。方法对拟行急诊PCI的STEMI(<12 h)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A组术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40 mg/晚,1个月后改为20 mg/晚;B组术前未给予阿托伐他汀,术后40 mg/晚,1个月后改为20 mg/晚;C组术前未给予阿托伐他汀,术后20 mg/晚。观察术后即刻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以及各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7 d及术后30 d血清sCD40L的水平变化;同时记录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cTFC比较,A组(25.44±12.07)显著小于B组(30.98±12.09)、C组(33.49±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TIMI3级血流比例依次为91.7%(44/48)、88.4%(38/43)、86.7%(39/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PCI术后24 h及7 d,A组血清sCD40L水平[(16.18±4.52)ng/ml,(3.92±1.44)ng/ml]低于B组[(18.25±5.02)ng/ml,(4.63±1.68)ng/ml]及C组[(18.66±4.17)ng/ml,(4.68±1.5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 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用药期间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及炎性反应程度,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机械瓣对二尖瓣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本院行二尖瓣置换术96例,分为双叶瓣及倾斜碟瓣两组,比较手术前后及手术1年后两组间血流动力学的超声参数.结果 两组术前二维超声参数:各房室内径及主、肺动脉内径、二尖瓣口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参数中E峰、A峰、平均跨瓣压差(mean pressure gradient,MPG)、肺动脉收缩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0 d内的二维超声参数比较:双叶瓣及倾斜碟瓣两组的E峰速分别为(1.43±0.70)m/s和(1.86±0.65)m/s (P<0.05),有效瓣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分别为(2.61±0.61)cm2、(2.31±0.63)cm2(P<0.05);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分别为(33.9±14.2)mmHg 和(32.8±9.4)mmHg(1 mmHg=0.133 kPa,P>0.05);MPG分别为(4.76±2.8)mmHg和(5.2±3.7)mmHg(P>0.05).手术1年后复查,双叶瓣及倾斜碟瓣两组的E峰速分别为(1.48±0.9)m/s和(1.92±0.4)m/s(P<0.05),EOA为(2.52±0.32)cm2和(2.01±0.2)cm2 (P<0.05),PASP为(33.4±22.5)mmHg 和(36.4±24.7)mmHg(P>0.05).结论 双叶机械瓣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强于倾斜碟瓣.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评价限流支架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难治性肝性脑病(HE)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例TIPS术后确诊为难治性HE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接受限流支架植入治疗。根据West-Haven标准评估患者HE程度,术中和术后行门静脉造影和门静脉压力梯度检测。随访记录HE评估、肝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门体分流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肝衰竭、死亡等不良事件。 结果 12例患者限流支架植入手术均获成功。门静脉压力梯度由限流术前(8.58±3.73) mmHg(1 mmHg=0.133 kPa)显著升高至术后(17.67±3.14) mmHg(t=-12.57,P<0.001)。限流术后7 d HE症状消失10例,降为1级2例,随访期未见HE复发。术后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门体分流道缩小,血流减慢。限流术后7 d与术前1 d相比,血浆氨(NH3)下降明显[(65.71±36.09) μmol/L对(139.13±50.17) μmol/L,t=5.22,P<0.001],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均呈好转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4 mm限流支架患者中1例于术后12个月再发出血死亡,5 mm限流支架患者中1例于术后3个月再发大量腹水,后肿瘤进展致肝衰竭死亡,另1例于术后6个月再发腹水,经积极内科治疗后腹水好转未再出现,6 mm限流支架患者中1例于术后12个月再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病情稳定,随访期间未见并发症发生。 结论 限流支架治疗TIPS术后难治性HE安全有效。如何个体化选择限流支架直径,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