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提高发酵液单位体积的酵母细胞总量,以提高酶得率。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影响酵母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培养液中可利用的糖含量进行了试验。用细胞浊度法来表示酵母细胞的增殖情况,Nelson-Somogyi法测定培养液中可利用的糖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培养液中的氮含量,PH计测定PH值。结果:确定了Kfragilis酵母株增殖培养的较佳配方,当选择原色砂糖浓度为10%、pH为6时,细胞量比原配方提高了3.65倍。单位酶产量达122.4IU/ml。结论:优化后的该菌株增殖培养条件下,该菌株生长产酶情况良好,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碳源氮源对杂色云芝合成漆酶的影响。方法以本实验室保藏的高漆酶合成菌株杂色云芝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不同培养方式对该菌株漆酶合成的影响,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实验研究了碳源和氮源对漆酶合成的影响。结果摇床振荡培养产酶效果优于静止培养,在不同的碳源与氮源中,蔗糖为该菌株产漆酶的合适碳源,合适的氮源是酵母粉,培养基中碳氮源的最佳含量为:蔗糖10.2g/L ,酵母粉7.2g/L。结论碳源和氮源对杂色云芝发酵生产漆酶有很大的影响,响应面法对杂色云芝产液态发酵产漆酶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产植酸酶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的表达条件,确定最佳的诱导表达条件。方法先培养酵母细胞,然后进行诱导产酶,最后进行酶活测定。结果植酸酶的最佳收获时间为3 d;甲醇的最佳诱导浓度为10 g/L。结论在诱导开始之后加入0.4%的PTM1和0.1%酪蛋白水解物可以明显促进植酸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曹文革  马立红 《吉林医学》2008,29(19):1605-1606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现状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并采用K—B法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67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共检测到ESBLs阳性的菌株19株,阳性率为28.4%。结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产ESBLs的菌株分离率较高,而且产酶株多重耐药,碳氢霉烯类为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院新生儿科病区痰培养产ESBLs、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CLSI推荐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确证试验,对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并用三维试验法、三维试验抑制试验进行AmpC酶检测.结果 9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到产ESBLs菌株50株,阳性率高达55.56%.15株耐头孢西丁菌株检到4株产AmpC酶,其中单产AmpC酶1株,产AmpC+ESBLs菌株3株,AmpC酶阳性率为4.44%(4/90).结论 分离自我院新生儿科下呼吸道的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主要以产ESBLs和(或)AmpC酶为主.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是院内感染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雷菌经β-内酰胺抗生素诱导后,耐药变异株的发生率及产β-内酰胺酶情况.方法用头孢噻肟(CTX)、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抑菌浓度(1/2MIC),对50株沙雷菌进行诱导,每天传代,同时接种32μg/ml、64μg/ml CTX、CAZ、FEP的M-H平板,10天后测定耐药株MIC,且用三维试验检测耐药株β-内酰胺酶.结果经CTX诱导后有22%菌株为耐药变异株,CAZ诱导后耐药变异株为4%,FEP诱导后无耐药株产生.诱导后产生的耐药株均为AmpC酶阳性.结论经头孢菌素诱导后获得的耐药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诱导型β-内酰胺酶,头孢噻肟最易产生诱导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50抹G^-杆菌产ESBLs和AmpC酶的状况,比较产酶菌与非产酶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其他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临床治疗产酶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分别检测ESBLs和AmpC酶。用K—B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250株G^-杆菌中,53株(21.2%)产AmpC,98株(39.2%)产ESBLs,6株(2.4%)同时产AmpC ESBLs。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ESBLs菌株,AmpC菌株和AmpC ESBLs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3.1%,3.8%和0,较其它抗生素低。结论:对产酶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离鉴定酵母样菌的种类,浅谈ATBFUNGUS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按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念珠菌鉴定采用芽管试验厚壁孢子试验显色试验及AP120CAUX鉴定系统。新生隐球菌经墨汁涂片镜检、咖啡酸试验、尿素酶试验及37℃生长鉴定证实,以标准菌株作质控珠。药敏采用国法国梅里埃公司ATBFUNGUS试剂盒。结果:46株酵母样菌,念珠菌占82%,新生隐球菌8例,均从脑脊液中分离,6种酵母样菌MIC分别为5-氟嘧啶2-32mg/L,二性霉素B1-4mg/L,制霉菌素4-8mg/L,咪康唑1-8mg/L。结论:念珠菌鉴定采用芽管试验、厚壁孢子试验、显色试验及AP120CAUX鉴定系统等方法,结果稳定、实用性强、重复性好,是酵母样菌鉴定的主要程序和方法。ATBFUNGUS真菌药敏试验盒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复性好,是真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产几丁质酶真菌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抑菌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真菌菌株,筛选出几丁质酶高产菌株,检测其粗酶液对临床常见假丝酵母的抑菌作用,为抗真菌药物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刚果红几丁质平板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筛选出几丁质酶高产菌株,并用纸片法检测粗酶液的抑菌作用。结果:从环境中分离的47株真菌菌株中得到产几丁质酶菌株6株,其中高产菌2株(烟曲霉JLC 50134和木霉JLC 31235);JLC 50134粗酶液对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强于JLC 31235,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5 cm和约2 cm;JLC 31235粗酶液对克柔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强于JLC 50134,抑菌圈直径分别为约2 cm和1 cm。结论: 烟曲霉JLC 50134和木霉JLC 31235是几丁质酶高产菌株,两种粗酶液对临床常见假丝酵母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璐  黄新明  章杰  彭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2):1707-1711
目的评估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肠杆菌目细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六安市人民医院2020-2021年分离自临床标本的耐碳青霉烯、非重复肠杆菌目细菌共227株。采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并以PCR试验扩增常见5种碳青霉烯酶基因为金标准,评估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CRE菌株A类和B类碳青霉烯酶的检测价值。结果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结果显示,产A类酶菌株有167株,产B类酶菌株有53株,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产气肠杆菌未检出A类或B类酶。与PCR方法比较,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单独产A类酶的灵敏度为100.0%(164/164),特异度为95.2%(60/63),对于单独产B类酶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两种检测方法之间一致性高。结论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操作简便、结果易判读,适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1.
酵母菌药用乳糖酶制备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的从酵母菌制备克鲁维酵母乳糖酶的方法.方法:在30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对羟基苯甲酸酯进行细胞破壁,用超微过滤方法浓缩破壁液.结果:乳糖酶的收率可达到每毫升发酵液含11.4 ONPG单位.从酵终细胞中释放乳糖酶可达70%,每毫升牛奶中加入1.2 ONPG单位制备的液态乳糖酶可使牛奶中的乳糖水解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12.
药用乳糖酶酵母菌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微生物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效应原理,结合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确定了乳糖酶高产酵母菌Y34440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乳糖(2%),葡萄糖(2%),玉米浆(2%),酵母汁(0.5%),尿素(1.5%),并优化了其发酵工艺。该培养基价格低廉,产酶活高,适宜作为工业发酵用培养基。20L发酵罐(装液量16L)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最高产酶量达9.18ONPG单位/ml。  相似文献   

13.
成人特发性乳糖酶缺乏症的发生率极高,这些人进食牛奶后会出现胃肠胀气、腹痛、腹泄等对牛奶不耐受的消化不良症状。为解决这一问题,自1989年起,国内外不少学者是主张有产替代疗法,即将人工培养制备纯化的乳糖酶直接加入牛奶中以水解其中的乳糖来弥补成人乳糖酶的缺乏。  相似文献   

14.
Lactase (β-D-galactosidase EC 3. 2. 1. 23 )generally exists in microorganism and many kinds of animals and plants like almond, apricot, peach, soybean,coffee bean and snail. In microorganism category,mold and yeast can produce this enzyme. Due to the fact that yeast is safe, unvirulent and easy to culture, using it as a source of enzyme seems relatively ideal.Thus, a lot of studies corresponding to this field hasbeen conduc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碳源对芽胞杆菌碱性纤维素酶(CMCase)合成的影响,揭示酶的阻遏合成规律。方法:采用分批培养法,改变培养基中基质种类及浓度,定时取样测定CMCase酶活(DNS法)和菌体干重(DCW),以比合成作为产酶水平的指标。结果:碳源种类对酶合成水平影响不大。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4%浓度时酶合成水平最高,≥5%的高浓度下酶合成才有部分被阻遏。ATP、三羧酸循环中间物对酶合成有一定的阻遏作用。结论:芽胞杆菌EV23产的碱性纤维素酶为组成型酶,酶的抗阻遏合成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灵芝真菌同时高效生产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发酵过程。在摇瓶中考察了氮源、接种量、起始葡萄糖浓度和装液量对灵芝细胞生长及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酵母膏和蛋白胨复配作为氮源有利于细胞生长。接种量对细胞量有一定影响 ,但是对产物积累量影响更大。在 50 g/ L起始糖浓度下 ,细胞干重达到 1 6.7g/ L,胞内多糖、胞外多糖和灵芝酸分别达 1 .1 9g/ L,0 .854g/ L和 2 1 2 .3mg/ L。考察装液量发现 ,小装液量有利于提高细胞生长速率和产物的生产速率  相似文献   

17.
人体肠道各种双糖酶均可因先天性或继发性缺乏而引起相应的双糖消化吸收障碍。其中乳糖酶缺乏在东方人种内普遍存在。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对处于哺乳期的婴幼儿尤为严重。用外源性的双糖酶口服以辅助双糖消化吸收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微生物来源的双糖酶在消化道易被胃酸和胃肠道蛋白酶破坏,国外在临床试验中曾采取高剂量酶制剂口服的方法,以保证有足够的双糖酶残留量进入小肠发挥作用。此法成本高且疗效不稳定。本文报道双糖酶肠溶微囊的研制。体外实验证实,本制剂能使双糖酶在人体小肠内释放而避免被胃液破坏。有希望用于双糖吸收障碍症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氧化剂An7845在体外对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液体培养实验,MTT实验,集落培养实验观察抗氧化剂An7845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细胞形态学及DNA片段凝胶电泳观察和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不同浓度的An7845(5×10-8~5×10-5 mol/L)对K56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经An7845(5×10-7 mol/L)处理后,K562细胞在形态学上可见明显凋亡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谱可见DNA梯形带。结论:抗氧化剂An7845能抑制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苦参碱对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研究苦参碱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苦参碱(0.2mg/ml)作用于K562细胞,每日计数白细胞、计算抑制率;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苦参碱对K562细胞周期的改变及凋亡的影响;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BCL-6及增列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结果 苦参碱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72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达69%;用药5d后,G1期细胞明显增多,高达58.5%,68%的细胞发生凋亡。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苦参碱诱导的早、中、晚期K562凋亡细胞;BCL-6表达增强,PCNA表达下降。结论 苦参碱能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增殖周期受阻及PCNA表达下降、BCL-6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