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10 0例患者中男 6 9例 ,女 31例 ,中位年龄 2 9.5岁 (4~ 4 7岁 )。移植前处于第 1次完全缓解 (CR1 )者 6 9例 ,复发后多次CR者 13例 ,复发 18例。预处理方案采用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 (Cy TBI)方案 4 5例 ,白消安加环磷酰胺 (BUCY)方案 5 5例。移植方式为HLA配型相合的同胞allo HSCT 86例 ,包括骨髓移植 (BMT ) 6 4例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 2 2例 ;HLA配型相合的无血缘关系BMT 8例 ,无血缘关系脐血移植 (CBT) 6例。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采用长程甲氨蝶呤 (MTX)方案 4例 ;经典环孢菌素A(CsA)加短程MTX 96例。平均随访时间为 38.1个月。结果 allo HSCT后 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 (OS)为 5 3.4 % ,无病生存率 (DFS)为 5 0 .5 %。移植前处于CR1 者 ,5年OS为 70 .5 9% ,DFS为 6 9 8% ,显著高于移植前处于复发后多次CR和复发患者 (P <0 .0 0 1)。同胞BMT与PBSC比较 ,3年OS分别为 5 6 2 %和 6 2 .0 % (P >0 .0 5 ) ,DFS分别为 5 6 .2 %和 5 7.9% (P >0 .0 5 ) ,无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表明 ,移植前处于CR1 期 ,且缓解时间 >6个月者长期生存率明显提高。比较两种预处理方案患者 5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全身照射 (TBI)及化疗为预处理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效果 ,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GVHD)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用TBI+VAEMC预处理实行的 15例allo PBSCT的临床资料。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皮下注射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输入CD+ 3 4 细胞 ;预处理方案为TBI+VAEMC方案 (V :长春新碱 ,A :阿糖胞苷 ,E :足叶乙甙 ,M :米托蒽醌 ,C :环磷酰胺 ) ;用环孢霉素A +甲氨喋呤或甲基强的松龙防治GVHD。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造血重建。移植后ANC >0 .5× 10 9/L中位时间 15天 ;BPC >2 0× 10 9/L中位时间 19天 ;15例中急性GVHD发生了 6例 ,慢性GVHD发生了 7例 (4 6 .6 % ) ;15例中 6例死亡 ;死于间质性肺炎 3例 ,2例复发死亡 ,另 1例死于GVHD引起的肝功衰竭。 9例患者无病存活。结论TBI +VAEMC为预处理allo PBSCT有植入率高、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尤其是在难治性恶性血液病方面疗效好 ,移植后复发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 ,allo PBSCT)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自 2 0 0 2年 6月以来 ,对 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本文就该 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资料与方法5例患者中男性 4例、女性 1例 ,年龄 14— 5 2岁(中位数 39岁 )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 ,HLL) 4例 (CR13例、CR2 1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non lymphoblasticleukemia m4 ,ANLL…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急性白血病 (AL) (不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M3 型 )患者第 1次完全缓解 (CR1)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 HSCT)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AL CR1期HSCT患者 14 0例 ,其中HLA相合同胞供者allo HSCT 4 6例 ,auto HSCT 94例 ,预处理方案包括全身照射 环磷酰胺 (TBICy)、白消安 环磷酰胺 (BuCy)以及马法兰 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MAC)方案。allo HSCT组予以环孢菌素A(CsA)或联合甲氨蝶呤 (MTX)或FK5 0 6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auto HSCT组自体骨髓净化 39例 ,移植后免疫治疗和 (或 )维持化疗 38例。结果  14 0例患者移植后均获髓系造血重建 ,中位随访时间 70 0 (18~ 5 5 6 3)d ,auto HSCT组与allo HSCT组比较 :移植后 5年无白血病生存 (LFS)率 [分别为 (5 1.5± 5 .4 ) %和 (5 2 .8± 7.6 ) % ]相近 (P >0 .0 5 ) ;累积移植相关死亡率 [分别为 (14 .4± 4 .1) %和 (37.6± 7.8) % ]后者显著增高 (P <0 .0 5 ) ;累积复发率 [分别为 (5 2 .0± 5 .5 ) %和 (2 6 .3± 6 .9) % ]前者明显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uto HSCT组中自体骨髓净化和移植后治疗患者与未经相应处理患者比较 ,5年LFS率显著提高 ,分别为 (6 2 .8± 6 .8) %和 (38.4± 8.4 ) % ,P <  相似文献   

5.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GIAC方案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新移植方案。方法  10 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5 6例为高危病例 ,进行HLA配型至少 1个位点不合的亲缘供者HSCT。采用GIAC移植方案 ,即G CSF动员供者干细胞 ,强化、延长的免疫抑制促进植入及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以及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完全供者植入。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aGVHD) 4 5例 ,累积发生率 4 8.39% ,发生Ⅲ~Ⅳ度aGVHD 12例 ,累积发生率 12 .90 %。 6 1例可评估的患者中 ,发生慢性 (c)GVHD 38例 ,广泛型 11例。复发 12例 ,11例为高危患者 ,3例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达再次完全缓解。死亡 2 2例 ,6例死于复发 ,16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 72例患者无病存活 ,1年预期无病生存率 ,高危组为 (4 7.6 3± 8.4 9) % ,标危组为 (83.5 2± 7.4 1) %。结论 GIAC方案适用于HLA配型不合的HSCT ,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在造血重建、T 细胞重建、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疗效等的差异。方法 53例白血病患者中,21例接受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 组),32例接受无血缘关系供者骨髓移植(BMT 组)。统计分析二者移植后白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T 细胞重建、感染率、GVHD、白血病复发、无病生存(DFS)情况。结果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白细胞重建时间分别为(12.43±3.67)天和(16.16±2.99)天(P<0.01),血小板重建时间分别为(14.67±6.19)天和(21.23±8.25)天(P<0.01)。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1,3,6,9及12个月的 T 细胞重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SCT 组和 BMT 组移植后早期感染率分别为42.86%和53.13%(P>0.05)。PBSCT 组与 BMT 组急性 GVHD 的发生率分别为61.90% 和71.885(P>0.05);在可统计的患者中,慢性 GVHD 的发生率在 PBSCT 组和 BMT 组分别为47.06%和43.48%(P>0.05)。PBSCT 组与 BMT 组移植后分别有4例和2例复发,二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CT 组与 BMT 组移植后2年 DFS 率分别为(50.14±12.00)% 和(59.81±8.99)%,二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血缘关系供者 PBSCT 后的造血重建比BMT,但二者移植后 T 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GVHD 及 DFS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第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治疗allo HSCT后复发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因allo HSCT后复发而进行第二次allo HSCT的 1 0例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 5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例 ,慢性髓系白血病 1例。第一次HSCT后中位复发时间 1 4 1d(34~ 5 4 5d)。第二次HSCT时预处理方案包括 :以中剂量阿糖胞苷 (Ara C)为主的联合化疗 5例 ;以白消安为主的联合化疗 3例 ;含常规剂量Ara C的联合化疗 1例 ;氟达拉宾 /马法兰 1例。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方案 :单用环孢菌素 (CsA) 2例 ,CsA 短疗程甲氨蝶呤 1例 ,短疗程他克莫司 1例 ,6例未预防。输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位数 6 .1× 1 0 8/kg[(1 .9~ 1 1 .8)× 1 0 8/kg]。 结果 可评价的 8例患者均造血重建 ,达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 .5× 1 0 9/L、血小板 >2 0× 1 0 9/L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 1 1d(3~ 1 7d)、1 2d(9~ 2 3d)。发生Ⅰ度急性GVHD 4例 ,Ⅱ度急性GVHD 3例。可评价的 6例中 5例发生局限型慢性GVHD。 2例无病生存 986d和 1 91 3d。移植相关死亡 5例。复发 3例 ,均死亡。 2年实际无病生存率、移植相关死亡率、复发率分别为 2 0 %、5 0 %和 30 %。结论 第二次allo HSCT是治疗allo HSCT后复发白血病的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过程中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发生状况 ,探讨其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allo PBSCT治疗白血病 5 0例 (急性 2 9例 ,慢性 2 1例 ) ;预处理采用环磷酰胺 (CTX) +足叶乙甙 (Vp16 ) +全身照射 (TBI)或CTX +TBI方案 ;32例患者GVHD预防采用常规环孢菌素A(CsA) +短程甲氨蝶呤 (MTX)方案 ;18例患者采用霉酚酸酯 (MMF)联合CsA +短程MTX方案。结果 患者经allo PBSCT均获得造血功能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 L和血小板 >2 0× 10 9 L时间分别为移植后 14 (10~ 2 2 )d和 2 0 (10~ 6 8)d。发生急性GVHD(aGVHD) 2 0例(40 % ) ,其中Ⅲ~Ⅳ度 6例 (12 % )。生存 6个月以上可评价的 33例中 2 2例 (6 6 7% )发生慢性GVHD(cGVHD) ,其中广泛性 11例 (33.3% )。aGVHD阳性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为 (2 77.3± 2 6 .4 )U L ,CD2 5+ 细胞为 (8.1± 3.4 ) % ,明显高于aGVHD阴性组 [分别为 (12 8.1± 96 .7)U L和 (3.6±1.7) % ](P <0 .0 5 )。采用MMF联合CsA +MTX方案组aGVHD和广泛性cGVHD发生率分别为 16 .7%和 9.1% ,明显低于常规CsA +MTX方案组 (分别为 5 3.1%和 4 5 .5 % ) (P <0 .0 5 )。本组患者中位随访30 (3~ 70 )个月 ,GVHD阳性组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进行了 2 1例急慢性白血病的Allo PBSCT。 2 1例的供者中 19例为HLA Ⅰ /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的供者为HLA半相合母亲 ,1例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供者为 1个B位点不合的胞妹。 2 1名供者均用rhG CSF动员 ,第 5天起用CS 3 0 0 0plus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1-3次 ,预处理方案采用常用的TBI与联合化疗方案。所有病人均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结果表明 ,移植后粒细胞恢复至≥ 0 .5× 10 9/L平均为 12天 ,血小板恢复至≥ 2 0× 10 9/L为 15天。 17例患者中发生急性GVHD 8例 (47% ) ,其中 1例为子母间移植 ;慢性GVHD 12例 (70 % ) ;4例存活的女性患者 ,包括 1例 1个B位点不合的ALL患者 ,均无急、慢性GVHD发生。 10 0天移植相关死亡 3例 (14 % ) ,复发 2例 (9.5% ) ,均为移植时未缓解患者。至报告时无病存活 11例 (52 .4% ) ,存活时间平均 40 (15-70 )个月。结论 :Allo PBSCT后造血恢复较快、白血病复发率相对较低 ,急性和重度GVHD的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 ,并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llo—PBSCT)移植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以探讨IL—18在aGVHD发病中的作用,对26例恶性血液病患进行了allo—PBSCT,并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移植前及移植后aGVHD发生时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18浓度。结果表明:移植患中10例发生I度GVHD和5例发生Ⅲ—Ⅳ度GVHD,发生aGvHD患分泌的IL—18浓度显高于未发生aGVHD患,并又IL—18浓度与aGVHD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与感染的发生无关。结论:IL—18在aGVHD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恶性血液病的预后得到很大的改观,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逐渐取代了骨髓移植而成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方式.目的:观察自体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对象:选择2003-07/2006-05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男33例,女20例,平均37岁.35例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18例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非霍奇金病3例.33名供者与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2名1个位点不合,男20例,女13例,平均35岁.性别不相合者16例.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利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或化疗联合粒系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自体移植患者接受CD34 细胞中位数为3.0×106/kg,异基因移植患者接受CD34 细胞中位数为6.2×106/kg;自体移植采用MAC预处理方案,异基因移植采用改良的Bu/Cy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甲氨喋呤、环孢菌素A联合骁悉,1例1位点不合患者加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②观察患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5× 109 L-1和血小板>20×109 L-1恢复时间.③观察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情况.④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复发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②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情况.③随访结果.结果:纳入患者5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自体移植患者移植后中性粒细胞> 0.5×109 L-1、血小板> 20×109 L-1的恢复时间分别为13和19 d,在异基因移植患者中分别为12和15 d.②异基因移植患者中Ⅰ~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31.4%,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71.4%.③术后患者自体移植和异基因移植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8.9%和5.7%.结论:自体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较快建立恶性血液病患者造血能力,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对23例 MDS 患者行 HLA 相合的同胞间 allo-PBSCT,供者外周血采集前给予G-CSF 动员。输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8.25(4.50~22.36)×10~8/kg,CD34~ 细胞5.59(1.57~12.22)×lO~6/kg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给予环孢菌素 A 加短疗程甲氨蝶呤,移植后1天( 1天)~ 28天给予霉酚酸酯。结果 23例患者中22例造血完全重建。中性粒细胞>1.0×10~9/L 和 BPC>50 × 10~9/L 的时间分别为 13( 11~ 17)天和 30( 13~ 102)天。移植相关死亡2例,移植后复发3例,现18例存活。 Kaplan-Meier 分析显示无病生存率、复发率分别为(77.8±8.7)%和(14.4±7.5)%。结论 Allo-PBSCT 治疗 MDS 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HLA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方法15例白血病患者接受HLA2~3个位点不匹配亲缘骨髓移植.用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和γ射线全身照射进行预处理,供者应用G-CSF250μg/d,连用7d后采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除用环孢菌素A(CsA)和甲氨蝶呤(MTX)外,在移植前第4天~第1天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5mg@kg-1@d-1,移植后第7天开始加用霉酚酸酯1.0g/d.结果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9d(13~23d)和21d(16~32d).5例(33.3%)发生急性Ⅱ~Ⅳ度GVHD,其中急性Ⅱ度肠道GVH2例,急性Ⅲ度肠道GVHD2例,急性肠道和肝脏Ⅳ度GVHD1例.可评价的9例患者中8例发生慢性GVHHD,无一例发生广泛性慢性GVHD.中位随访时间395d(110~690d),死亡6例,其中死于急性GVHD3例,死于感染2例,复发死亡1例.无病存活9例,其中6例存活在1年以上.结论供者应用G-CSF后采髓,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的HLA半相合未去除T细胞骨髓移植,在治疗自血病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急性重症GVHD发生,提高了无病生存,对拓宽供髓来源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allogeneic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 with that of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 METHODS: Twenty-six patients received allo-BMT and 24 received allo-PBSCT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August 1991 and September 1998. Conditioning regimens were CY 120 mg/kg plus STBI 9-10 Gy or BU 16 mg/kg or Mel 140-160 mg/m2 plus CY 120 mg/kg. RESULTS: Twenty-three patients of PBSCT and 24 of BMT group engrafted successfully. The medi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352(19-745) days for the PBSCT group and 546(19-2,329) days for the BMT group. Transplant-related death was 4(16.7%) patients in the PBSCT and 7(26.9%) in BMT group (P = 0.38). Three(12.5%) patients in PBSCT and 5(19.2%) in BMT group relapsed(P = 0.27). The 2-year probabilities of disease-free survival(DFS) for PBSCT and BMT group were (67.9 +/- 11.3)% and (57.7 +/- 9.7)%, respectively(P = 0.24). aGVHD occurred in 6(25%) patients in the PBSCT and 6 (23.1%) in the BMT group (P = 0.624), while cGVHD did in 13(56.5%) and 1 (3.85%), respectively (P = 0.0002).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allo-PBSCT is similar to allo-BMT, except for a higher incidence of cGVHD.  相似文献   

15.
ABO血型不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HLA配型相合、ABO血型不合的同胞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疗效。方法对27名HLA配型相合、ABO血型不合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作同胞alloPBSCT(实验组,供、受者ABO血型主侧不合的有15例,次侧不合的有10例,主次侧均不合的有2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LP)1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T)2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ⅣB)1例;并选用同期的35名ABO血型相合的移植患者作比较(对照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霉酚酸酯(MMF)、环孢菌素A(CSA)和短程甲氨喋呤(MTX)三联预防方案。结果62例全部造血重建。实验组:27名alloPBSCT患者均未出现急性溶血反应,主侧不合者红系造血明显延迟,供/受者血型为A/O的患者中有3例(3/7)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27名患者于移植后25~153d血型成功转变为供者型;实验组GVHD发生率、VOD发生率、CMV感染、HC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O血型不合可以进行alloPBSCT,并且不影响干细胞移植的植活、GVHD及其它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供/受者血型为A/O是主侧ABO血型不合患者alloPBSCT后PRCA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霉酚酸酯(MMF)联合环孢菌素A(CsA)和短程甲氨蝶呤(MTX)预防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患者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当天始联合应用MMF(骁悉胶囊)1.0 g/d,CsA 3 mg  相似文献   

17.
探索单倍体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应用CD25单克隆抗体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在1999年2月至2001年11月期间,对28例白血病病人进行HLA2—3个位点不合骨髓移植,其中2000年11月前完成的不使用CD25单杭的15例为对照组,此后完成的13例为本方案组,两组供均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Lenograstim)250μg/d,皮下注射,连用7天后采髓;环抱菌素A,氨甲蝶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霉酚酸酯(MMF)联合用于GvHD预防。研究组病例在移植前2小时和移植后第4天加用CD25单克隆抗体(Basiliximab)进一步预防GvHD;并对两组移植后植入,GvHD发生和无病存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8例患移植后均植入成功,植入直接证据的检测证实完全供造血,两组造血重建时间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未用抗体的对照纽急性Ⅱ—IV度GvHD发生率33.3%,本方案组加用CD25单克隆抗体,无1例发生急性Ⅱ—IV度GVHD,两组之间差异有显性(P<0.05);慢性GvHD发生均为局限性,两组的差异无显性(P>0.05)。对照组中位随访26(15—36)月,活存9/15例,本方案组中位随访8(3—15)月,活存12/13例,Kaplan—Meier存活曲线分析与对数秩检验,本方案组1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加用CD25单克隆抗体有利于急性重度GvHD的预防,显提高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减低预处理强度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并发症。对1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减低预处理强度的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6例CML患者,2例AML患者,1例ALL患者,1例淋巴瘤患者。供者皆为HLA全相合或部分相合同胞,预处理基本方案采用“FLU+CY+TBI”方案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适当加以改良,采用“CsA+MMF”方案预防GVHD,移植术后通过骨髓细胞学、染色体、融合基因、ABO血型和STR—PCR方法等监测移植物植入情况以及移植效果,观察移植术后原发病复发、GVHD、移植并发症发生等情况,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等,结果表明:10例患者全部移植成功,移植物顺利植入,原发病获得治愈。1例患者术后并发肺部严重感染,1例患者出现CMV血症,无其他明显并发症发生。10例患者中出现1例Ⅳ度aGVHD,2例Ⅰ度aGVHD,其余患者无明显GVHD发生。5例患者在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出现原发病复发,予以DLI或药物挽救治疗后重回CR状态。随访5月-35月余,10例患者中死亡2例,活存8例,总体生存率为80%,存活患者获得了高质量的生活。结论:减低预处理强度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受者损伤小,移植效果可靠,术后GVHD、移植相关并发症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移植后原发病复发患者仍可通过DLI以重新获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