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目的] 探究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内镜医师专业技术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由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专家组依据国家现行技术方案和项目实践编写考核试题库,并利用“早诊早治”APP建立考试平台,收集2019年参加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内镜医师基本情况,并对内镜医师技术方案掌握情况和内镜诊疗技术能力进行考核,计算考核优秀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考核优秀率的因素。[结果]共3 207名内镜医师完成考核,考核平均分(72.60±15.07)分,合格率87.25%,优秀率33.80%。内镜医师对“人群筛查数据管理和安全”相关内容答题平均正确率最高,为99.16%,对“人群筛查评价指标”内容答题平均正确率最低,为59.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参加项目时长、所在地区和对技术方案理解程度与考核优秀率相关,女性、年龄小于40岁、研究生文化程度、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参加项目2年及以上、东中部地区以及完全理解技术方案的内镜医师考核优秀率相对较高(P均<0.05)。[结论] 我国农村上消化道癌筛查内镜医师基本能够掌握技术方案,但总体优秀率偏低,应针对技术能力水平较低的内镜医师和掌握薄弱的技术环节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地区基层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方法:由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 早治项目专家组依据国家现行技术方案和项目实践,编写考核试题库,利用“早诊早治”APP建立考试平台,收集 2019年参加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的 27个省的 418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考核信 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有 827名基层项目管理人员完成考核,考核平均分 83.07分,合格率 96.86%,优秀率 78.36%。其中“人群数据管理和安全”答题平均正确率最高,为 99.52%;“人群筛查质量控制”答题平均正确率最低,为 67.21%。结论:我国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地区基层项目管理人员较好掌握技术方案和具备数据管理能力,文化程度高、东中部地区、疾控中心的项目人员考核优秀的比例更高,应针对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和认知薄弱的 技术环节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3.
师金  梁迪  夏长金 《中国肿瘤》2020,29(6):419-424
摘 要:[目的] 分析2018—2019年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方法] 按照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中上消化道癌筛查流程,在石家庄市和唐山市选定社区年龄40~74岁的当地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之后采用国家统一评估模型评估出高危人群,进一步通过内镜检查,发现早期上消化道病变,必要时通过病理进行确诊。[结果] 2018—2019年度,河北省城癌项目共计37 849人完成上消化道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评估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9222例,总体高危率为24.37%。其中1838人参加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完成病理检查1154人,病理检查率为62.79%。进行病理诊断者年龄主要分布在50~64岁。经内镜检查及病理诊断,共检出6例上消化道癌患者,总检出率为0.33%,其中胃癌3例,检出率为0.16%,食管癌3例,检出率为0.16%。胃癌前病变检出27例,检出率为1.47%,食管癌前病变检出3例,检出率为0.16%。[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出高危人群后,采用上消化道内镜结合病理学检查的筛查手段能够有效检出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4.
华召来  朱进华  戴春 《中国肿瘤》2020,29(11):815-819
摘 要:扬中市是国家首批8家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示范点之一,自2006年正式开展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工程。该文探讨扬中市以二级医院扬中市人民医院为依托,开展早诊早治项目,探索防治一体化模式及其对二级医院自身的影响。认为二级医院实施早诊早治项目,防治有机结合,促进了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该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蔡红卫  应江伟  吴武军 《中国肿瘤》2017,26(10):762-768
[目的]分析2010~2014年仙居县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胃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效果评价,为上消化道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4年仙居县肿瘤登记数据中上消化道癌(食管癌、胃癌)发病、死亡数据和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资料,分析仙居县近年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评价筛查效果.[结果]仙居县2010~2014年食管癌发病率为37.46/10万(男性44.62/10万,女性29.74/10万),死亡率为24.32/10万(男性29.77/10万,女性18.44/10万);胃癌发病率为82.48/10万(男性112.32/10万,女性50.25/10万),死亡率为52.80/10万(男性73.39/10万,女性30.57/10万).食管癌中标发病率APC为-10.0%(95%CI:-14.1%~.5.6%)、食管癌中标死亡率APC为-10.7%(95%CI:-20.2%~-0.1%)、胃癌中标发病率APC为-9.1%(95%CI:-15.1%~-2.8%)、胃癌中标死亡率APC为-8.6%(95%CI:-14.2%~-2.7%)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2010~2014年仙居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共完成临床筛查8532人,筛查任务完成率为100.38%,检出率为1.11%,早诊率为77.89%,治疗率为98.95%.[结论]仙居县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依然严峻,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不断深入开展不仅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更将对仙居县上消化道癌发病、死亡产生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分析浙江省2019年至2021年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结果,为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从国家项目数据管理平台导出浙江省2019年至2021年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资料,计算活检率、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检出率、上消化道癌早诊率,采用χ2检验及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率的差异。结果:2019年至2021年共247 055例受检者纳入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其中233 624例进行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01),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均P<0.001)。在检出率的比较中,采用无痛胃镜组的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检出率低于未采用无痛胃镜组,而采用染色组的高于未采用染色组,HP阳性组的高于HP阴性组(均P<0.001)。结论:严格依据国家推行的方案,可以扩大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对于提高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需进一步普及癌症知识,提高上消化道癌早诊率。  相似文献   

7.
佟爽  阎佳宁  尚德高 《中国肿瘤》2021,30(12):890-894
摘 要:[目的] 评估辽宁省农村地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筛查能力及开展机会性筛查的效果。[方法] 从硬件能力、诊疗水平、辅助技术、人员能力方面比较2015—2017年和2018—2020年辽宁省开展机会性筛查项目医院和非项目医院之间的筛查能力差异。[结果] 辽宁省11个地市的59家医疗机构参与调查,其中项目医院11家(18.64%),非项目医院48家(81.36%)。项目医院从硬件能力(内镜中心、病理中心、内镜数量)、诊疗水平[年均胃镜操作数量、病理诊断数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技术开展情况]、辅助技术(碘染色开展情况)、人员能力(内镜、病理专业人员数量)方面均显著高于非项目医院(P<0.05);但无论是项目医院还是非项目医院均存在活检率、ESD/EMR开展数量、碘染色开展比例整体偏低的问题。[结论] 机会性筛查项目促进了辽宁省上消化道癌筛查能力的全面提升,但仍存在不足。上消化道癌筛查能力的评估除了传统的评估指标,还可以从硬件能力、诊疗水平、辅助技术和人员能力着手开展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18—2019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筛查情况。方法 汇总整理湖北省2018—2019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评估数据及临床筛查数据,分析高风险率、人群筛查参与率和各癌种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2018—2019年共计评估39 575人,整体高风险率为47.31%。各癌种高风险率分别为肺癌21.10%,女性乳腺癌19.01%,食管癌9.60%,胃癌13.76%,肝癌11.22%,结直肠癌17.38%。阳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肺部6.13%,女性乳腺20.04%,肝脏6.38%,上消化道0.42%,结直肠5.02%。结论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联合筛查模式,长远来看有利于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项目筛查效果,需进一步提高人群的防癌意识,提高50~64岁年龄段人群的筛查顺应性。  相似文献   

9.
马恒敏  李晓  韩洪冰  佟峰 《中国肿瘤》2022,31(10):759-765
摘 要:[目的]分析2007—2021年山东省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方法]汇总2007—2021年山东省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临床筛查数据,分别计算各筛查癌种的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等指标。[结果]2007—2021年全省累积完成132 905人次筛查,平均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分别为0.79%、74.76%、85.56%;上消化道癌筛查效果优于肝癌筛查,其中上消化道癌联合筛查的三率最高,分别为1.34%、79.01%、90.53%;肝癌除早诊率(73.87%)外,检出率、治疗率均最低(0.34%、63.96%)。对上消化道癌筛查县(市、区)进一步分析,发现食管阳性病例检出率(0.60%)高于胃阳性病例(0.34%)。[结论] 山东省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整体筛查效果较好,需关注胃部染色和活检,加强宣传和可疑肝癌病例的随访治疗,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朱玲  胡远东  赵否曦  徐莉娜 《中国肿瘤》2022,31(11):903-908
摘 要:[目的]分析2009—2019年贵州省农村地区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筛查项目筛查结果。[方法] 2009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在贵州省的福泉市、榕江县、从江县、黄平县、玉屏县、仁怀市、西秀区、赤水市8个项目点,以乡/村为单位整群抽取40~69岁、符合纳入项目标准的村民作为初筛人群,经消化道的内镜检查,对发现的可疑病变辅以碘染色,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按照不同年份、不同项目点对筛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项目10年间,完成初次筛查17 666人次,检出癌症共计29例,检出率为0.16%,早期癌症13例,早诊率为 44.83%。卡方检验显示各年度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60,P<0.001),癌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38,P=0.136)。各项目点病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81,P<0.001),癌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84,P=0.153)。[结论] 贵州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中,各项目点均可发现各级病变和早期癌症患者,但癌症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均未达到技术方案要求,无随访发现病例,故在以后项目工作中,需进一步提高筛查质量和随访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尹承勇  武明新  李琰琰 《中国肿瘤》2020,29(11):820-822
摘 要:山东省肥城市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在癌症防治工作发展过程中走出了“肥城模式”,显著改善肥城市“因癌致贫,因癌返贫”现象,依托癌症早诊早治筛查项目,搭建系统化健康服务管理平台,开启全民健康之路,助力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2013—2014年度黑龙江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 的意义。方法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大庆市常住人口中,通过危险因素问卷调查评估出高危人群,分别进行相应的临床筛查(肺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探讨黑龙江省癌症早诊早治的防治效果。结果 2013—2014年度黑龙江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共邀请了15628人参加临床筛查,临床筛查高危人群10299人次,共筛查出66例疑似癌症病例。结论 黑龙江省顺利的完成了2013—2014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早诊早治项目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的,对于提高检出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此项目也为黑龙江省在癌症早诊早治方面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湖南省肿瘤防控水平,减少癌症的发病率。[方法]在湖南省长沙市开展了肺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和肝癌的40~69岁的高危人群的临床筛查,通过早诊早治.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高危评估采用由北京健康金标准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常见癌症风险评估系统”。肺癌筛查的主要技术为低剂量螺旋CT,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技术是彩色B超和钼钯。大肠癌筛查的主要技术是结肠镜和病理活检,上消化道癌筛杏的主要技术是食管/胃镜和病理活检,肝癌筛查主要技术是甲胎蛋白(AFP)和彩色超声。[结果]10136名个体参加了临床筛查,其中47例被确诊为癌症高度可疑,阳性率为0.46%。[结论]通过高危人群评估软件,有针对性地开展肺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和肝癌的早期筛查,能及早发现肿瘤.从而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2009-2012年哈尔滨市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效果。方法:分析2009 -2012年在哈尔滨市40~69岁常住人口中,搜集和整理高危人群内镜筛查资料,探讨哈尔滨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的防治效果。结果:2009-2012年总共筛查高危人群4004人。共检测出14个病例患者,三年的早诊率分别为40%、50%和66.67%。在上消化道癌筛查的三个部位中,共检测出食管病变5例、贲门病变4例和胃部病变5例。高危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高,检出率也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在哈尔滨市进行上消化道癌内镜检查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的,对于提高筛查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以及减少患者的医疗成本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 分析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随访筛查顺应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随访率的实现途径。[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需要接受随访筛查的随访对象312例,应用随访筛查一般医学知识知晓调查问卷和基本信息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随访组与失访组基本信息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随访筛查一般医学知识知晓得分上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基本信息和随访筛查一般医学知识知晓得分与实现随访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随访筛查顺应性影响因素。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12份,出自随访组199例、失访组113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随访筛查一般医学知识知晓得分、对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认知程度、文化程度、就业方式、居住状态、健康状况、家庭结构、有无癌症家族史、子女对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认知程度,是随访筛查顺应性的影响因素(P<0.01)。 [结论] 改进、创新随访筛查宣传发动的方式和方法,提高随访筛查一般医学知识知晓率,减少制约随访筛查顺应性的主、客观因素,是解决早诊早治随访率不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肖伟  王维琴  苏羚 《中国肿瘤》2015,24(2):114-117
[目的]探索并总结农村开展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的方法、问题和效果。[方法]分析辽宁省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大肠癌筛查资料,探讨40~74岁适龄人群早诊早治效果。[结果 ]初筛35 999人,肠镜检查3665人,确诊大肠癌23例,其中早期癌16例,中晚期癌7例,进展期腺瘤164例。检出率5.10%,早诊率96.26%,治疗率95.72%。[结论]农村开展肠镜筛查实施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与医院的发展相结合是项目工作可持续性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辽宁庄河胃癌早诊早治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持续开展癌症预防和早诊早治工作及基层肿瘤防治队伍能力建设的成功经验.[方法]总结胃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项目实施及进展情况,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庄河现场胃癌早诊早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早诊率80%.治疗率99%,诊断及治疗时效率均为100%.现场防治队伍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结论]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是保证早诊早治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上级技术支撑单位的技术传、帮、带是保证技术方案落实到位的关键,基层肿瘤防治队伍能力建设是保证早诊早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邢若齐  乔友林 《抗癌》2004,(2):43-44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腺癌和胃腺癌。我国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农村和贫困山区。因此,建立一种适合在我国农村开展的大范围检查、对人体无害、简便可靠和费用低廉的上消化道肿瘤筛查方案,实施早诊、早治是降低我国食管癌、胃癌等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分析2006—2018年江苏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初筛和随访情况,掌握其总体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搜集整理2006—2018年江苏省早诊早治项目相关数据,计算参与内镜筛查人群的病例检出率、早诊率和治疗率等指标,并进行趋势性检验以评价总体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18年江苏省合计完成136 020人次的筛查和随访,检出率、早诊率、治疗率分别为1.30%、69.76%、90.03%。初筛和随访人群的检出率分别为1.26%和3.08%,早诊率分别为68.99%和84.27%,治疗率分别为90.52%和79.78%。初筛人群中,13年间的检出率和治疗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8年早诊率的上升趋势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部位的早诊率高于胃和贲门部位;2012—2018年随访人群的随访率、检出率、早诊率和治疗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苏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总体检出率相对稳定,检出病变以食管部位为主,2012—2018年早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随访人群的检出率高于初筛人群,今后应重点提高早诊率和随访率。  相似文献   

20.
杜新宇  梁迪  师金  吴思奇 《中国肿瘤》2023,32(6):414-422
[目的]分析2016—2022年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上消化道癌筛查和随访数据。[方法]按照河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中上消化道癌筛查流程,在石家庄市、唐山市、邢台市和邯郸市社区选定年龄40~74岁的当地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之后采用国家癌症中心依据“哈佛癌症风险指数”设计的统一评估模型评估出高危人群,进一步通过内镜检查、病理活检以及随访,发现上消化道癌病变情况。将上消化道癌确诊病例分为筛查组与未筛查组,对两组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6—2022年共计对河北省210 381名居民进行了高危评估,其中47 748人被评估为上消化道癌高危,高危率为22.70%。11 946人参与了内镜检查,参与率为25.02%。经过病理诊断,共检出了31例胃癌,12例食管癌,229例胃癌癌前病变,62例食管癌癌前病变,检出率分别为0.26%、0.10%、1.92%、0.52%。经过初筛和随访后,共计473例确诊为上消化道癌,累积发病率为0.22%,其中筛查组为66例,累积发病率为0.55%;未筛查组为407例,累积发病率为0.21%。筛查组的早期(0期+Ⅰ期)胃癌和食管癌确诊患者分别占6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