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信息化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信息化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的发展趋势,探讨了信息化对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装备保障的新要求,最后对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的任务,分析了装甲机械化部队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及其对装备保障机构的要求,明确了影响装备保障机构战场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了‘‘完善预案,合理部署”等5个方面的防卫对策,对提高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机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复杂电磁环境对装甲装备保障的影响,探讨应对之策,提高装甲机械化部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综合评估法的装备保障系统效能评估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装甲机械化部队装备保障系统为对象,提出应用模糊综合评估法评估装备保障系统效能的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若师  欣利 《兵工科技》2005,(7):28-31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发展一直坚持走自主研制和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末,我国已经发展了两代三个系列共六型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这些装甲战车及其衍生的各种变形车辆如今已成为我军机械化部队的主战装备,笔者根据到内公开资料撰就此文,仅以此纪念老一辈军工科研人员为我军装备发展立下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6.
吴磊 《国外坦克》2009,(2):14-16
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无处不在,渗透到各国未来一代坦克装甲车辆的论证、研制及改进中。以城市作战为重点,提高装甲和机械化部队在非对称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已成为各国陆军保持和发展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城市作战而设计、改进的装甲车辆不断出现,是当前装甲装备发展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装甲装备保障装备的定义、分类与构成的描述,提出了装甲装备保障装备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军内外对装甲装备保障装备的需求分析,探讨了国内外装甲装备保障装备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正>到2020年,世界陆军全面转型将达到20年时间,信息化条件下陆军装备发展即将到达突破性阶段,装甲装备作为地面作战的核心主战装备无疑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各国陆军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装甲装备现代化建设,届时装甲装备水平和性能将会有显著的提升。本文主  相似文献   

9.
针对装甲装备在役考核缺少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通过分析装甲装备在役考核数据特点,研究在役考核 数据内容和采集原则,提出在线式或制度式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编码管理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装甲 装备在役考核数据采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装甲救护车是机械化部队一线伴随卫勤保障的唯一机动平台,为了掌握该装备的各种能力和缺陷,拟对其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方法根据杜派指数法相关原则,提出影响装甲救护车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对关系,建立装甲救护车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结果利用该模型对7型装甲救护车进行了效能评估,评估结果,基本符合相应装甲救护车性能水平;结论该模型适合用于装甲救护车作战效能的横向比较,有助于了解和掌握该装备的各种能力和缺陷,为我军装甲救护车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促进装甲装备保障模式转变,对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进行建模。应用UML用例图构建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概念模型,分析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过程,得到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的主要活动及其时序关系;应用HTPN建模方法,构建面向任务的主动式保障过程逻辑时序模型,通过对模型输入数据测算,得到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过程时效性指标,并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得到某型装甲车辆驾驶训练任务主动式保障过程时效性指标,为定量研究装备主动式保障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装甲装备维修质量,引进物理-事理-人理(Wuli—Shili—Renli,WSR)系统方法论,分析了装甲装备维修过程中影响维修质量的因素,阐述了影响装甲装备维修过程中的质量点,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提出装甲装备维修质量点控制模式,为进一步提高装备维修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装甲装备战场抢修通信的军事需求,通过对北斗系统的功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装甲装备战场抢修通信系统设计方法,为装备战场抢修的全面控制和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对提高装备战场抢修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技术状态对装甲装备武器系统的执行任务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对其评估的研究还很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技术检测对装甲装备武器系统执行任务能力进行评估的方法,并结合某装甲装备武器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装甲装备武器系统检测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不同作战任务影响下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的评价,在构建了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从战略到任务方法(strategy to task technique, STT)分解了装甲装备使用阶段的任务,建立了任务与使用阶段质量的有机联系.采用AHP法确定了各层任务的权重,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了评价指标的属性约简和权重确定,通过权重聚合及评价值计算实现了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既符合装甲装备使用实际,又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为装甲装备质量改进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从战略到任务方法(Strategy to Task Technique, STT)分解了装甲装备使用阶段的任务,建立了任务与使用阶段质量的有机联系。采用AHP法确定了各层任务的权重,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了评价指标的属性约简和权重确定,通过权重聚合及评价值计算对装甲装备使用阶段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在二级维修体制下装备研制阶段就能根据装备的特性参数对装备使用可用度进行评估,采用MARKOV过程,考虑延误时间的装甲装备使用可用度评估模型;通过该模型,为装备设计和研制人员提供一种在新的维修体制下,以装甲装备的研制阶段装备系统的参数为依据评估装甲装备的使用可用度提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缺陷,在充分考虑新型装甲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网络分析法(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的新型装甲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框架,给出了影响装备保障能力的主要指标集,分析了各指标间的影响关系,建立了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 ANP模型,提出了基于 ANP 法的新型装甲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思路,并通过实例进行了模型验证,为基于使命的新型装甲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