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欠烧是电熔镁炉熔炼过程中由于原料杂质不均匀导致炉壁局部过热的异常工况,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炉体烧穿.目前,欠烧工况主要依靠有经验的巡检工人在电熔镁生产现场“看火”,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高,容易漏检、误检.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可见光RGB图像与红外热像相结合的电熔镁炉欠烧工况感知技术,并基于此开发原型系统.采用工业相机和红外热像仪获取电熔镁生产现场过程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并结合现场工人经验建立对欠烧工况视频图像的检测和识别模型,通过实时的图像分析,实现对欠烧工况的在线识别.将该技术在某氧化镁企业进行工业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小数据集条件下的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参数估计困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权重迁移学习(DWTL)的BN参数学习算法。首先,利用MAP和MLE方法学习得到目标域初始参数和各源域参数;然后根据不同源域数据样本贡献的不同计算源权重因子;接着基于目标域样本统计量与小数据集样本阈值的关系设计了目标域初始参数和源域参数的平衡系数;最后,基于上述参数、源权重因子和平衡系数计算得到新的目标参数。在实验研究中,通过对经典BN模型的参数学习问题验证了DWTL算法的有效性;针对小数据集下的轴承故障诊断问题,相较于传统迁移学习(LP)算法,DWTL算法学习精度提高了10%。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样本数据集在相对稀缺条件下的目标参数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贝叶斯网络(BN)在目标识别参数建模中常常面临特征数据样本相对稀缺的问题,研究了将稀缺数据集与定性专家经验相融合来估算BN模型参数的方法——CSDE,并据此提出了一种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在BN结构已知的情况下,将定性专家经验转化为BN条件概率之间的约束集合;随后引入凸优化求解方法完成BN目标识别模型参数的估算。在实验研究中,先通过对经典的BN模型的参数学习问题验证了CSDE算法的有效性;随后,针对实际稀缺样本数据集目标识别问题,进行了建模及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样本数据集相对稀缺条件下的目标识别参数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维不平衡数据的多工况故障诊断难题,提出一种非平衡数据条件下基于动态自适应迁移的宽度学习方法 (TL-BLS),并应用于污水处理过程的多工况故障诊断.首先,针对工业过程中不同工况下存在数据分布差异过大的问题,采用迁移学习流形变换方法拉近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的距离;其次,针对后续自适应迁移中需要伪标签的条件,提出考虑数据不平衡的两阶段目标域伪标签预测方法,第一阶段使用基于类间关系的伪标签方法得到可靠度高的伪标签,第二阶段使用考虑子集差异的集成方法来获得可靠度更高且兼顾数据不平衡问题的伪标签;最终,建立带流形正则化项和具有动态平衡因子的自适应迁移与宽度学习方法,并在宽度学习系统和自适应迁移中引入权重矩阵来解决数据非平衡的问题,实现多工况过程下的故障诊断.污水处理过程数据实验及其比较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优的故障识别效果和更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方法在微小振动故障诊断中存在的特征识别效率低和样本数量有限等问题,提出匹配小波深度模型迁移学习方法。首先利用Morse连续小波对一维故障信号进行匹配升维,捕捉微小变化,得到可视化强化特征图像;其次对深度迁移网络源域模型进行有效迁移,该模型具有高效的图像学习经验,可降低目标域训练样本数量;最后在模型迁移中根据有限数据进行流程的参数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泛化能力强,可对多工况下微小特征进行检测与定位,并有效减少对数据的依赖,能够极大提高运算速度和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场景识别问题中,经典的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大多需要充足的标记样本训练模型,而获取遥感图像的标注费时费力。为解决遥感图像场景识别中标记样本缺乏且不同数据集无法共享标记样本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对抗学习与变分自动编码机的迁移学习网络。方法 利用变分自动编码机(variational auto-encoders,VAE)在源域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分别获得编码器和分类器网络参数,并用源域编码器网络参数初始化目标域编码器。采用对抗学习的思想,引入判别网络,交替训练并更新目标域编码器与判别网络参数,使目标域与源域编码器提取的特征尽量相似,从而实现遥感图像源域到目标域的特征迁移。结果 利用两个遥感场景识别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特征迁移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尝试利用SUN397自然场景数据集与遥感场景间的迁移识别,采用相关性对齐以及均衡分布适应两种迁移学习方法作为对比。两组遥感场景数据集间的实验中,相比于仅利用源域样本训练的网络,经过迁移学习后的网络场景识别精度提升约10%,利用少量目标域标记样本后提升更为明显;与对照实验结果相比,利用少量目标域标记样本时提出方法的识别精度提升均在3%之上,仅利用源域标记样本时提出方法场景识别精度提升了10%~40%;利用自然场景数据集时,方法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场景识别精度。结论 本文提出的对抗迁移学习网络可以在目标域样本缺乏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其他数据集中的样本信息,实现不同场景图像数据集间的特征迁移及场景识别,有效提升遥感图像的场景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
蒋鹏  卢绍文  李明杰  赵楷文 《控制与决策》2021,36(11):2735-2742
电熔镁炉制备电熔镁砂的工艺过程中,会交替出现正常熔炼、加料和欠烧等多种不同工况,其中,欠烧工况分辨难度最大且最为关键.目前,欠烧工况的识别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完成,这种方式的准确性取决于人的经验水平和生理状态,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容易漏检误检的问题.对此,依据不同工况下炉口火焰图像中具有的动态特征,提出一种基于B样条(B-spline)动态网络动态特性的工况识别技术.首先,建立炉口火焰的线性动态系统模型来刻画系统的动态特性;然后,设计基于子空间主要角度的核函数来度量火焰动态模型相似度.对比实验表明,所设计的基于B-spline动态网络动态特性的工况识别技术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和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刘强  孔德志  郎自强 《自动化学报》2021,47(11):2570-2577
电熔镁熔炼过程中的异常工况(如半熔化工况)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威胁人员和生产安全, 有必要及时诊断. 但与异常直接相关的超高温熔池温度(>2850 ℃)难以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 目前现场主要依靠工人在定期巡检时人眼观察炉壁来诊断, 工作强度大、安全度低、诊断不及时.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炉体动态图像驱动的电熔镁炉异常工况实时诊断方法. 结合电熔镁炉熔炼各区域温度分布的空间特征、正常工况下熔炼温度变化和水雾扰动引入的图像时序特征、以及异常工况下温度异常区域持续发亮扩大的特征, 在对炉体动态图像进行空间多级划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多级动态主元分析(Multi-level dynamic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LDPCA) 动态图像分块建模方法. 在此基础上, 提出基于MLDPCA的逐级诊断方法与基于贡献图的异常定位方法. 最后, 采用某电熔镁生产现场的实际图像进行方法验证, 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荟  王福利  李鸿儒 《自动化学报》2020,46(7):1411-1419
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熔镁炉异常工况识别及自愈控制方法.通过分析与三种异常相关的专家知识及操作经验, 本文提取了与异常工况相关的多源信息.通过融合多源信息, 建立了用于异常工况识别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根据异常工况的识别结果, 利用剩余生命时间与控制变量调整量间的关系获得自愈控制措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异常工况识别, 并且能够区分严重程度, 制定相应的自愈控制方案, 获得比现有方法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相比传统的图像识别方法,利用深度网络可以提取到表征能力更好的特征,从而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现实中任务提供的数据多为无标签数据或部分有标签数据,其为深度网络的学习带来了困难.而迁移学习的方法可以将从源域数据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目标任务的学习中,以解决有标签数据不足的问题.为了在迁移过程中减小源域和目标域间的图像数据差异,文中提出基于深度动态联合自适应网络的图像识别方法.对网络进行训练时,首先在多层网络结构中利用域间动态联合自适应方法完成针对性的数据分布自适应,然后利用熵最小化原则使学习的目标分类器穿过目标域的低密度区域,从而提高对目标域图像的识别精度.在2018年AI challenge比赛提供的24种植物病害数据集的3种迁移任务(g1->g2,s1->g2和s2->g2)中,所提方法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27%,94.25%和93.66%,均优于其他算法.实验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基于深度网络并使用动态联合自适应和熵最小化原则的学习框架能够准确识别图像.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网络入侵检测问题,提高检测准确率和降低误报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非监督学习的深度自编码器来进行迁移学习,实现网络的入侵检测。首先对深度迁移学习问题进行建模,然后对深度模型进行迁移学习。迁移学习框架由嵌入层和标签层实现编/解码,编码和解码权重由源域和目标域共享,用于知识的迁移。嵌入层中,通过最小化域之间的嵌入实例的KL散度来强制源域和目标域数据的分布相似;在标签编码层中,使用softmax回归模型对源域的标签信息进行编码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网络入侵检测,且性能优于其他入侵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数据集情况下贝叶斯网络(BN)参数学习结果精度较低的问题,分析了小数据集情况下BN参数变权重设计的必要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权重融合的BN参数学习算法VWPL。首先根据专家经验确定不等式约束条件,计算参数学习最小样本数据集阈值,设计了随样本量变化的变权重因子函数;然后根据样本计算出初始参数集,通过Bootstrap方法进行参数扩展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候选参数集,将其代入BN变权重参数计算模型即可获取最终的BN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学习数据量较小时,VWPL算法的学习精度高于MLE算法和QMAP算法的,也优于定权重学习算法的。另外,将VWPL算法成功应用到了轴承故障诊断实验中,为在小数据集上进行BN参数估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因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已逐渐成为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主要方法。但深层模型缺乏领域适应能力,工况变化时性能衰退严重。迁移学习为解决变工况诊断问题提供新的途径。然而现有深度迁移学习方法大多仅对齐不同领域分布的均值中心,未考虑特征分布的流形结构,其适配性能仍难以应对不同工况复杂的机械故障信号。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深度流形迁移学习方法,以堆叠自编码器为框架,在无监督预训练阶段同时利用源域和目标域样本训练,充分挖掘数据本质特征;针对模型微调,提出流行迁移框架,在适配分布差异同时还保持领域间特征分布结构的一致性。将新方法与现有迁移学习方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案例进行充分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优于现有方法,能显著提高变工况故障诊断精度。通过有效性分析在机理上进一步证明了融合目标域数据的无监督预训练策略和流形迁移微调策略对提高变工况故障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网络平台充斥着大量带有情绪色彩的文本数据,对此类文本中的情绪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网民的态度和情感,而且对科研机构和政府掌握社会的情绪变化及走向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情感分析主要对情感倾向进行分析,无法精确、多维度地描述出文本的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对文本的情绪分析进行研究。首先针对不同领域文本数据集中情绪标签缺乏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可迁移情绪分类的情感分析模型FMRo-BLA,该模型对通用领域文本进行预训练,然后通过基于参数的迁移学习、特征融合和FGM对抗学习,将预训练模型应用于特定领域的下游情感分析任务中,最后在微博的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目前性能最好的RoBERTa预训练语言模型,在目标领域数据集上F1值有5.93%的提升,进一步加入迁移学习后F1值有12.38%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变工况条件下因源域和目标域样本数据分布差异大造成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迁移学习方法——卷积注意力特征迁移学习(Convolutional Attention-based Feature Transfer Learning, CAFTL),并用于变工况条件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在所提出的CAFTL中,将源域和目标域样本经过多头自注意力计算再经过归一化之后,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得到对应的源域和目标域特征;然后通过域自适应迁移学习网络将两域特征投影到同一个公共特征空间内;接着,利用由源域有标签样本构建的分类器进行分类;最后,利用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方法对CAFTL进行训练和参数更新,得到CAFTL的最优参数集后将参数优化后的CAFTL用于滚动轴承待测样本的故障诊断。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深度学习严重依赖大样本的问题,提出多源域混淆的双流深度迁移学习方法,提升了传统深度迁移学习中迁移特征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多源域的迁移策略,增大源域对目标域迁移特征的覆盖率。提出两阶段适配学习的方法,获得域不变的深层特征表示和域间分类器相似的识别结果,将自然光图像2维特征和深度图像3维特征进行融合,提高小样本数据特征维度的同时抑制了复杂背景对目标识别的干扰。此外,为改善小样本机器学习中分类器的识别性能,在传统的softmax损失中引入中心损失,增强分类损失函数的惩罚监督能力。结果 在公开的少量手势样本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识别模型和迁移模型,基于本文模型进行识别准确率更高,在以DenseNet-169为预训练网络的模型中,识别率达到了97.17%。结论 利用多源域数据集、两阶段适配学习、双流卷积融合以及复合损失函数,构建了多源域混淆的双流深度迁移学习模型。所提模型可增大源域和目标域的数据分布匹配率、丰富目标样本特征维度、提升损失函数的监督性能,改进任意小样本场景迁移特征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数据流分类过程中样本标注和概念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迁移的数据流分类挖掘模型.首先,该模型用支持向量机作学习器,用所得分类模型中的支持向量构建源领域,待分类的当前数据块为目标域.然后,借助互近邻思想在源域中挑选目标域中样本的真邻居进行实例迁移,避免发生负迁移.最后,通过合并目标域和迁移样本形成训练集,提高标注样本数量,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相比其它学习方法在分类准确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域适应是一种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不满足独立同分布条件时使用的迁移学习算法.当两个领域间的分布差异较大时,会降低域内可迁移性,并且现有域适应算法需要获取大量的目标域数据,这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无法实现.针对现有域适应方法的不足,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提出小样本学习下的基于特征中心对齐的域适应算法,寻找域不变特征的同时,提高目标域特征的可区分度,提高分类效果.面向小样本条件下的office-31公共数据集识别和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office-31数据集的平均识别精度比最大均值差异方法提升12.9%,而对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精度达到91%,比最大均值差异方法性能提升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