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盐酸伐昔洛韦泡腾片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两种盐酸伐昔洛韦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制剂双周期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将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0.6 g;血浆中阿昔洛韦浓度用HPLC法测定,DAS软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盐酸伐昔洛韦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 ax分别为2.54±0.32、2.59±0.44μg.m l-1;Tm ax分别为2.28±0.31、2.22±0.26 h;AUC0→Tn分别为10.75±1.804、11.35±2.548μg.h.m l-1,AUC0→∞分别为11.49±2.06、12.09±2.757μg.h.m l-1;t1/2分别为2.55±0.69 h、2.67±0.76 h。按盐酸伐昔洛韦药-时曲线下0→Tn的面积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1%。结论盐酸伐昔洛韦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相比,AUC、Cm ax符合生物等效性要求,Tm 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伐昔洛韦在人体内代谢产物阿昔洛韦的HPLC-MS分析方法,分析临床用药每人0.3 g盐酸伐昔洛韦片时,阿昔洛韦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和特征,评价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交叉随机实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两种盐酸伐昔洛韦片0.3 g后,采用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昔洛韦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0.3 g后,估算的阿昔洛韦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07±0.31 h和3.05±0.25 h,达峰时间分别为0.9±0.2 h和1.0±0.2 h,达峰浓度分别为2054.8±757.8 ng·mL-1和2137.0±563.2 ng·mL-1,AUC0-15分别为5899.3±1757.3μg·mL-1和6032.4±1702.3μg·h·L-1.用面积法(AUC0-15)估算的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9%±16.6%.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新制剂盐酸伐昔洛韦片和市售盐酸伐昔洛韦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种盐酸伐昔洛韦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片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两制剂双周期交叉对照的研究方法,以HPLC法测定18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600mg后血浆中阿昔洛韦的浓度变化,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阿昔洛韦的线性范围为0.201~12.884mg.L-1(r=0.999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6.0%。供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5±0.6)h和(1.9±0.7)h;Cmax分别为(2.7±0.5)mg.L-1和(2.8±0.7)mg.L-1;t1/2分别为(3.0±0.6)h和(3.3±0.9)h;AUC0-t分别为(10.6±1.9).和(10.6±2.4)mg.L-1.h;AUC0-∞分别为(11.5±2.0)mg.L-1.h-1和(11.7±2.6)mg.L-1.h。两种盐酸伐昔洛韦片主要药动学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供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9±14.9)%。结论: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种盐酸伐昔洛韦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500和600 mg 2种规格的盐酸伐昔洛韦片,采用HPLC-UV检测法测定血药浓度。数据经DAS软件处理。结果盐酸伐昔洛韦供试制剂600 mg片与参比制剂500 mg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Tn分别是(11.15±2.05)、(9.82±2.09)mg.h.L-1;AUC0→∞分别为(11.80±2.24)、(10.51±2.20)mg.h.L-1;ρmax分别是(2.85±0.62)、(2.40±0.51)mg.L-1;tmax分别是(2.19±0.30)、(2.19±0.25)h;t21分别是(2.51±0.45)、(2.80±0.35)h。将两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n、AUC0→∞、ρmax经剂量校正后对数转化,作生物等效性分析,按AUC0→Tn计算,受试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30±8.62)%。tmax经非参数秩和检验,两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种规格的盐酸伐昔洛韦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缓释片(抗病毒药)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按拉丁方设计分别口服3种单剂量(600,1200,1800mg)盐酸伐昔洛韦缓释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中盐酸伐昔洛韦活性代谢物阿昔洛韦浓度,用DAS1.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2名受试者血药浓度随其单次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呈现升高趋势,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缓释片600,1200,1800mg的AUC0~24分别为(6.61±1.38),(13.38±3.76)和(20.62±8.20)mg.h.L-1;Cmax分别为(1.67±0.37),(3.10±0.87)和(4.73±2.15)mg.L-1,不同剂量组的AUC0-24/dose、Cmax/Dose比值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600~1800mg内,盐酸伐昔洛韦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过程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其体内代谢转化物阿昔洛韦的血药浓度,以BAPP2.0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等效性数据。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阿昔洛韦,其Cmax分别为(2.04±0.48)、(1.94±0.37)μg·mL-1,tmax分别为(1.3±0.6)、(1.4±0.6)h,t1/2分别为(2.53±0.42)、(2.55±0.43)h,AUC0~12分别为(5.82±0.99)、(5.54±0.84)μg·h·mL-1,AUC0~∞分别为(6.04±1.04)、(5.76±0.94)μg·h·mL-1。经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7±13.9)%。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吴美媛  余甜女 《医药导报》2009,28(11):1438-1439
目的 研究两种盐酸伐昔洛韦片产品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随机双周期交叉试验方法,单剂量口服试验和参比制剂盐酸伐昔洛韦片300 mg,洗净期为1周,分别于服药后14 h内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阿昔洛韦浓度,用DAS程序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试验和参比制剂后,血浆阿昔洛韦Cmax分别为(2.49±0.70)和(2.41±0.55)mg•L 1;tmax 分别为(1.43±0.47)和(1.48±0.38)h;t1/2分别为(3.13±0.44)和(3.00±0.36)h;AUC0 14分别为(8.06±1.08)和(8.16±1.22)mg•h•L 1;AUC0 ∞分别为(8.40±1.17)和(8.48±1.28)mg•h•L 1。AUC0 14、AUC0 ∞和Cmax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96.1%~102.0%,96.0%~102.7% 和 95.9%~107.4%。相对生物利用度(99.25±7.30)%。结论 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2种盐酸伐昔洛韦片6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酸伐昔洛韦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69±0.25)、(1.72±0.26)h,Cmax分别为(3.34±0.58)、(3.40±0.49)μg·mL-1,t1/2分别为(2.73±0.31)、(2.97±0.33)h,AUC0~14分别为(11.22±2.21)、(11.12±1.90)μg·h·mL-1,AUC0~∞分别为(11.76±2.15)、(11.61±1.86)μ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1.06±11.72)%。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受试制剂)和悦宁定(参比制剂)后不同时刻血浆中依那普利和其活性代谢物依那普利拉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18名受试者口服含马来酸依那普利20 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依那普利的tm ax分别为(0.83±0.44)和(0.93±0.37)h,ρm ax分别为(70.54±26.84)和(67.01±23.75)μg.L-1,t1/2分别为(2.13±0.52)和(2.14±0.42)h,AUC0t-分别为(122.82±45.31)和(121.45±43.06)μg.h.L-1,AUC0-∞分别为(123.77±45.36)和(122.55±43.32)μg.h.L-1;依那普利拉的tm ax分别为(3.72±1.18)和(3.61±0.92)h,ρm ax分别为(33.14±9.72)和(34.15±10.98)μg.L-1,t1/2分别为(8.88±1.35)和(8.99±1.09)h,AUC0-t分别为(301.64±82.71)和(316.47±99.09)μg.h.L-1,AUC0-∞分别为(307.32±83.54)和(322.70±100.67)μg.h.L-1,以AUC0-t计算,马来酸依那普利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0±20.1)%,依那普利拉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4±22.4)%。结论根据双单侧检验表明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邓立东  邓俊刚  邓航  付翔 《中国药房》2007,18(17):1320-1321
目的:研究2种盐酸伐昔洛韦片的药动学,评价二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按照两制剂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应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阿昔洛韦浓度,利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及评价二者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口服300mg盐酸伐昔洛韦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测得阿昔洛韦AUC0~24分别为(12·85±4·32)、(12·19±4·63)μg·h·mL-1,AUC0~∞分别为(14·65±5·75)、(13·27±5·03)μg·h·mL-1,Cmax分别为(3·55±0·92)、(3·71±0·97)μg·mL-1,tmax分别为(1·44±0·43)、(1·33±0·37)h,t1/2分别为(6·23±2·81)、(4·55±1·84)h。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01±23·52)%。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健康人体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阿奇霉素AUC0-168分别为(8.98±1.74)μg·h·mL^-1和(8.75±1.60)μg·h·mL^-1,Cmax分别为(0.81±0.14)μg·mL^-1和(0.80±0.14)μg·mL^-1,t^1/2分别为(48.16±11.10)h和(51.1±7.60)h,Tmax分别为(1.80±0.86)h和(1.82±0.92)h,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3.4±20.2)%。结论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卵磷脂络合碘片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用催化光度法测定血药质量浓度;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18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4.5 mg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用Das 2.0软件计算两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卵磷脂络合碘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m ax、mρax、t1/2、AUC0-48、AUC0-∞分别为(1.3±0.4)、(1.2±0.3)h,(34.5±9.5)、(34.6±12.7)μg.L-1,(5.8±3.2)、(5.7±3.8)h,(176.7±34.9)、(171.9±49.4)μg.h.L-1,(188.2±37.6)、(194.4±60.2)μg.h.L-1;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7.4±23.3)%。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别测定人血浆中雷尼替丁和铋质量浓度的方法 ,并应用该法进行雷尼替丁和铋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研究和复方盐酸雷尼替丁片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和ICP-MS技术,分别测定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经口给予复方盐酸雷尼替丁片和复方雷尼替丁胶囊后不同时刻血浆中雷尼替丁和铋的质量浓度,分别绘制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雷尼替丁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1.9±0.5)和(2.1±0.6)h,ρmax分别为(492.8±276.7)和(466.5±224.4)μg.L-1,t1/2分别为(2.9±1.6)和(2.8±1.0)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2 548.3±895.6)和(2 377.5±887.0)μg.h.L-1,AUC0-∞分别为(2 562.9±912.8)和(2 377.5±887.0)μg.h.L-1,雷尼替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111.6±35.4)%。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铋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0.4±0.2)和(0.3±0.1)h,ρmax分别为(56.0±40.2)和(53.3±37.9)μg.L-1,t1/2分别为(6.9±2.6)和(7.2±2.3)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151.8±118.9)和(156.3±117.9)μg.h.L-1,AUC0-∞分别为(153.1±120.2)和(157.7±119.3)μg.h.L-1,铋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95.3±16.2)%。结论复方盐酸雷尼替丁片与复方雷尼替丁胶囊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氧滴滴涕(MXC)及其代谢产物2,2-二(4-羟基苯基)-1,1,1-三氯乙烷(HPTE)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方法雄性SD大鼠单次ig给予MXC 500 mg.kg-1染毒后,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样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大鼠血浆中MXC和HPTE的含量,用DAS 2.0软件的房室模型进行拟合,计算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MXC的毒代动力学参数血浆最大浓度(cmax)为(5.52±1.21)mg.L-1;分布半衰期(t1/2α)为(4.12±1.21)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2.54±6.31)h;曲线下面积〔AUC(0-t)〕为(65.97±17.94)mg.h.L-1;AUC(0-∞)为(69.06±18.61)mg.h.L-1;清除率(Cl)为(7.94±2.31)L.h-1.kg-1;和表观分布容积(V)为(66.16±20.21)L.kg-1。代谢产物HPTE的毒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1.32±0.37)mg.L-1,t1/2α为(3.13±0.91)h;t1/2β为(31.12±10.91)h,AUC(0-t)为(14.69±2.99)mg.h.L-1,AUC(0-∞)为(17.23±3.66)mg.h.L-1,Cl为(30.14±6.09)L.h-1.kg-1,V为(232.55±36.44)L.kg-1。结论 MXC及其代谢产物HPTE的毒代动力学均符合二室模型。MXC和HPTE的清除半衰期均较长,易发生体内蓄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试验制剂注射用依托泊苷纳米粒与参比制剂依托泊苷注射液的生物等效性及组织分布特征。方法比格犬随机交叉单次静脉注射给予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各10 mg.kg-1进行药动学试验,评价生物等效性。荷瘤小鼠(雌性)静脉注射给予25 mg.kg-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织器官中的药物含量。药物浓度采用以替尼泊苷为内标的荧光检测法测定。结果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1.500±0.000)、(1.500±0.000)h;ρmax:(3.033±0.644)、(3.323±0.552)mg.L-1;AUC(0-9.5 h):(5.566±0.592)、(7.173±0.920)h.mg.L-1。给药后5 min,注射用依托泊苷纳米粒在肝、肠、肌肉、脾及实体瘤中分布量较高,给药后3 h在实体瘤的含量显著高于参比制剂。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不等效,试验制剂在实体瘤中的含量高于参比制剂,静脉注射后3 h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汉族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盐酸头孢吡肟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汉族健康志愿者10名,男女各半,单剂量静脉滴注盐酸头孢吡肟1.0 g,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头孢吡肟的含量,用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1.0 g盐酸头孢吡肟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mρax为(68.75±10.41)mg.L-1、t1/2β为(1.97±0.20)h、AUC0-10.5 h为(136.89±23.02)mg.h.L-1、AUC0-∞为(139.69±23.78)mg.h.L-1。结论汉族健康志愿者单剂量静脉滴注盐酸头孢吡肟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不同性别受试者药物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多奈哌齐浓度的LC-MS/MS法,并用该法研究多奈哌齐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_(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5 mmol·L(-1)醋酸铵溶液-甲酸(体积比为50.0:50.0:0.1),采用沉淀蛋白法处理血浆样品,以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方式检测,测定家兔给予多奈哌齐贴剂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血浆中多奈哌齐质量浓度在1.0~500.0μg·L(-1)醋酸铵溶液-甲酸(体积比为50.0:50.0:0.1),采用沉淀蛋白法处理血浆样品,以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方式检测,测定家兔给予多奈哌齐贴剂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血浆中多奈哌齐质量浓度在1.0~50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5);日内精密度RSD≤7.9%,日间精密度RSD≤6.4%;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5.1±7.1)%(n=6),基质效应为(109.9±2.8)%(n=6)。多奈哌齐贴剂在家兔血浆中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t_(1/2)为(28.2±11.4)h,ρ_(max)为(0.353±0.101)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5);日内精密度RSD≤7.9%,日间精密度RSD≤6.4%;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5.1±7.1)%(n=6),基质效应为(109.9±2.8)%(n=6)。多奈哌齐贴剂在家兔血浆中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如下:t_(1/2)为(28.2±11.4)h,ρ_(max)为(0.353±0.101)mg·L(-1),AUC_(0-168)和AUC_(0-∞)分别为(15.6±6.4)和(15.7±6.4)mg·h·L(-1),AUC_(0-168)和AUC_(0-∞)分别为(15.6±6.4)和(15.7±6.4)mg·h·L(-1)。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多奈哌齐在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10-O-[4-(1-乙酰基-5-苯基-4,5-二氢吡唑-3-基)苯基]-(10S)-二氢青蒿素(10-O-[4-[1-acetyl-5-phenyl-4,5-dihydropyrazol-3-yl]phenyl]-(10S)-dihydroartemisinin,DHX-11)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应用于DHX-11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反相色谱柱(20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90∶1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94nm,内标为大黄酚,以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结果 DHX-11血浆浓度在0.022~1.12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0),定量下限为0.022 mg.L-1,日内、日间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不大于13.3%,低、中、高质量浓度(0.0448、0.224、0.896 mg.L-1)质控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2.7%、91.1%、85.7%。大鼠灌胃给药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0药动学软件处理,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1.922±0.632)h;CL/F:(104.673±31.629)L.h-.1kg-1;AUC0-t:(3 778.6±1 031.4)μg.h.L-1;AUC0-∞:(3 879.3±1 010.7)μg.h.L-1。结论该方法可作为大鼠血浆中DHX-11浓度的测定方法,为探讨DHX-11的药动学行为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9.
RP-HPLC法测定灯盏生脉提取物中野黄芩苷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中药复方制剂灯盏生脉提取物灌胃后大鼠血浆中野黄芩苷的浓度。方法采用液-液萃取法制备血液样品。以芦丁为内标,采用C18柱,乙腈-体积分数为0.05%的磷酸(体积比为65∶3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5 nm,柱温为40℃。结果野黄芩苷血浆中质量浓度在0.05~5.00 mg.L-1(r=0.997 9),定量下限为0.05 mg.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在质量浓度为0.1、0.5、4.0 mg.L-1时,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1.6±3.6)%、(79.2±3.0)%和(78.7±2.4)%。主要药动学参数为:ke=(0.269±0.035)h-1、t1/2=(2.61±0.36)h、AUC0-24=(25.272±5.682)mg.h.L-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灯盏生脉提取物中野黄芩苷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