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93W-Y2O3合金的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原位拉伸试验观察93W-Y2O3合金的断裂过程。结果表明:与传统93W合金相比,93W-Y2O3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有较大幅度降低;Y2O3降低了钨颗粒的强度,拉伸载荷下裂纹在多个钨颗粒内部萌生,随着拉伸载荷增加,裂纹尖端产生应力集中,裂纹优先沿着粘结相与Y2O3界面扩展;由于Y2O3阻碍了位错的滑移,使93W-Y2O3合金的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硅铝与可伐合金的异种材料焊接,采用真空钎焊方法探索温度对焊缝质量的影响。钎焊温度从560℃升高到600℃保温时间30 min,试验所用钎料为自制Al基钎料。结果表明:Al基复合材料接头的剪切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5个焊接温度下得到的焊接接头质量相差较大;焊接温度为560℃时接头剪切强度最低为9.5 MPa,焊接温度600℃时接头强度最高为94.6 MPa,焊接温度为560、570、580℃时断口为韧性断裂;焊接温度为590、600℃时断口为脆性断裂;随温度升高,钎料中的元素很好扩散到母材中,并且与母材中元素生成某些增强相,起到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压缩变形对钨渗铜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静态压缩试验,研究了80钨渗铜合金在不同变形量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随压缩变形量的变化规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组织形貌发生显著变化,钨颗粒沿轴向被拉长,铜粘结相也被拉成长条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80W-Cu的硬度不断增大。对合金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断口的观察发现80钨渗铜合金在室温下的断裂是钨颗粒的解理断裂,W-Cu界面的分离,铜粘结相的撕裂3种断裂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钨颗粒解理断裂是其主要的断裂方式。  相似文献   

4.
钨合金轧制变形强化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5WNiFe高密度合金,进行了系列轧制试验,对不同轧制变形量的材料进行金相分析,分析材料内部轧制变形机理,同时对不同变形量的材料分别从纵向、横向取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轧制变形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钨合金经过轧制变形后内部钨颗粒呈纤维状,粘结相均匀分布在钨颗粒之间;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大,钨合金抗拉强度明显增高,延伸率降低,当变形量达到89.9%时,抗拉强度达到1 385 MPa,延伸率降到3%。  相似文献   

5.
La,Ce对93WNiFe合金动态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添加稀土元素La ,Ce(质量百分数依次为 0 .0 5 %和 0 .15 % )对 93WNiFe合金动态性能的影响 ,所用合金分别为真空处理和锻造退火两种状态。发现添加La ,Ce可提高钨合金的动态性能 ,其原因是W颗粒和粘结相的固熔强化 ,W颗粒细化 ,W -M界面净化 ,W -W界面相对量减少 ,W在粘结相中溶解度的减小和游离氢的减少  相似文献   

6.
大变形锻造钨合金冲击韧性和断口组织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锻造大变形工艺制备出各种变形量的93W合金,开展不同锻造变形量对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并对冲击断口进行SEM微观形貌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锻造大变形工艺使钨合金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其冲击功有所降低;随着锻造变形量的增大,钨合金冲击断口的形貌特征由沿晶断裂为主逐渐转变为解理断裂,相应地锻态钨合金的冲击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钨合金真空热处理机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考察了真空热处理对93W与95W两种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烧结态与真空处理态合金钨基界面W颗粒一侧的表面成分,测定了合金的氢含量,做了合金真空处理后的氢气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处理后,钨基界面合金元素偏聚的改变以及界面杂质元素偏析的减少导致钨基界面结合力增加,是钨合金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真空处理使合金的氢含量降低对合金的延伸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真空态的解理比烧结态的多,解理裂开的W颗粒断面出现放射状的断裂源,并且断裂源大多位于钨基界面区内,说明改善和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关键在于优化钨基界面区。  相似文献   

8.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镍基高温合金K403在应变速率为0.01~10 s-1、温度为850~1 000℃条件下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分析拉伸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及高温断裂机制。结果表明: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合金的峰值应力和断裂应力增大,断面收缩率和断裂应变则减小;而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峰值应力和断裂应力降低,断面收缩率和断裂应变增大;850℃拉伸后变形组织中存在大量的位错胞状结构,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变形组织中的位错密度减小;拉伸断口呈枝晶组织断裂特征,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合金断裂方式由准解理断裂向沿晶断裂转变。  相似文献   

9.
爆炸加载条件下高密度钨合金破碎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 98W -Ni-Fe和 97W -Ni-Cu在爆炸加载条件下的破碎性。用高密度钨合金在装填TNT和RDX两种炸药时均碎成较均匀破片 ,破片质量分布在 0 .1~ 1.0 g之间。W -Ni-Fe的回收率比W -Ni-Cu的高 ,在爆速较低的炸药中的回收率较高。断口分析表明 ,97W -Ni-Cu破片的断裂模式是以钨 -粘接相界面分开和粘接相的韧性撕裂为主 ,98W -Ni-Fe破片的断裂以钨颗粒穿晶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钨基合金的密度、强度、塑性和韧性的变化规律。 添加镍和铁的钨基合金(91.3~95.5%W,5.8~3.1%Ni,2.9~1.5%Fe)是将超细粉末在1460~1500℃的氢气气氛中通过液相烧结制成的。 液相烧结钨基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由镶于粘结相里的圆形单晶钨颗粒所组成。 为了研究烧结钨基合金的变形和断裂行为,在拉伸试验、K_(IC)试验和夏氏冲击试验之后进行了金相和断口分析。 钨基合金的机械性能如下: (1)拉伸强度、硬度和韧性随钨含量及锻造比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延伸率却随钨含量及锻造比的增加而减少。 (2)钨基体相之间的结合能决定着重合金的机械性能。结合能越低,断裂前变形度就越低,重合金的最大延伸率强烈依赖于其界面状况。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LiH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并对试样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否经过烧结,LiH试样的抗拉强度在1003~00℃的温度范围,随试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006~00℃的温度范围,随试验温度升高而降低。冷压坯LiH试样经过从3506~50℃的温度范围烧结后,在530℃烧结LiH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并测试了LiH试样抗压强度与环境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湿度对其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试样放置时间较短时,环境湿度越高,试样抗压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温度对枪管材料30SiMn2MoVA力学性能的影响,将枪管材料加热到不同温度(20℃~ 600℃)进行拉伸试验;试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枪管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断后伸长率;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高温下枪管材料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与温度的经验模型;试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枪管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不断降低,断后伸长率在20℃~500℃有较小波动,在500℃~ 600℃急剧升高,研究结果为枪管和弹丸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WF6、H2为原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沉积制备出不同直径难熔金属钨管。对不同沉积温度(500℃,600℃,700℃)沉积制备钨管的纯度、密度、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及钨管强度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制备钨管具有高纯度和高致密度;随着沉积温度、钨管半径(3~20 mm)不同,显微硬度值在500~800 HV...  相似文献   

14.
固溶工艺对挤压铸造稀土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挤压铸造制备Mg-Nd-Gd-Zr镁合金试样。对该合金分组T6热处理后发现,固溶温度由510℃增至540℃过程中,抗拉强度呈先升后降趋势,伸长率持续下降。530℃固溶温度下固溶时间由8 h延长至20 h,合金晶粒长大明显,但伸长率增加100%。SEM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合金拉伸断口有区别,510℃固溶处理后断口由残留相开裂和穿晶解理开裂面构成,530℃固溶处理后断口以准解理穿晶断裂为主。  相似文献   

15.
40CrMnSiB钢圆柱壳体膨胀断裂中间状态回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回火温度条件对金属圆柱壳体膨胀断裂动态过程的影响问题,设计了冻结回收试验,用于回收处于膨胀断裂状态的金属壳体断裂形貌。以200 ℃、350 ℃、500 ℃和600 ℃ 4种回火温度处理下的40CrMnSiB钢为研究对象,通过冻结回收试验获得了4种回火温度状态下壳体断裂中间状态,分析了不同回火温度对壳体断裂、裂纹萌生、扩展及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回火温度对40CrMnSiB钢圆柱壳体宏观断裂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从200 ℃上升到600 ℃,初期受动态塑性及断裂韧性改善的影响,壳体的断裂相关参量变化明显,后期材料动态强度减小造成的影响更突出,断裂相关参量基本不变;在500 ℃回火状态下的壳体断裂应变最大,相对于200 ℃回火状态提高了48.1%.  相似文献   

16.
将Hi-Nicalon纤维在H_2O 14 kPa;O_28 kPa;Ar 78 kPa的模拟气氛环境中,分别加热到1300、1400、1500、1600℃,保温1h。测试各处理温度样品的断裂强度,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纤维断口表面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随温度升高纤维的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纤维强度有所增加,纤维表面的钝化膜厚度增大,内部晶粒长大,层错等缺陷增多。氧化膜的存在和厚度的增加有利于阻止纤维活性氧化,从而保持了强度;而缺陷的增多则有利于松弛因温度升高而带来的各种内应力,协调纤维因受外力而产生的变形,使纤维能够承受更高强度的拉伸和冲击。  相似文献   

17.
采用真空扩散连接工艺对Cu/Al异种材料进行连接实验,研究连接温度对焊缝微观组织及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SEM对接头剖面的微观组织进行表征;在拉伸试验机上测试接头拉伸强度,并对断口形貌进行SEM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扩散连接工艺可以实现Cu/Al异种材料的有效连接;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接头的抗拉强度随之提高,当连接温度为540 ℃,接头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85 MPa;拉伸断口形貌具有明显的脆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8.
测试了铸态高碳和低碳铀-钛合金从室温~800℃温度范围内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室温下低碳铀-钛合金的拉伸性能优于高碳铀-钛合金.随着温度升高,两种合金的强度下降;塑性在低于500℃时变化不大,高于500℃后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在700℃附近,高碳铀-钛合金的塑性明显降低,而低碳铀-钛合金的塑性增长减缓.这是由于在该温度下,合金中产生了β相.此外,高碳铀-钛合金中存在较多的碳化钛夹杂物,也是导致其晶间强度下降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晶反应钎焊连接工艺对Mg/Cu异种材料进行连接,研究不同温度对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进行研究,采用拉伸试验机研究接头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在焊接温度为500 ℃,焊接接头强度最高,最高抗拉强度为54 MPa,断口呈现脆性断裂特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发射药制造存在成型结构简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复杂结构需求,基于挤出式3D打印技术建立挤出沉积模型,确定挤出3D打印过程的重要工艺参数,开展3D打印工艺参数对发射药成型尺寸及拉伸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分析针头内径、打印速度、底板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发射药尺寸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头内径为0.7 mm、打印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