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对30例转移性乳腺癌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点,卡培他滨1000mg/m2,2次/d口服,第1~14天,21d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后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0例中29例完成化疗,其中CR1例,PR14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CR+PR)为51.17%。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82.76%),其他毒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48.28%),胃肠道反应(41.38%),乏力(20.69%)。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晚期乳腺癌49例,应用卡培他滨1250 mg/m2,2次/d间歇治疗(2周治疗后停止治疗1周)至少6周,每3周疗程的第1天使用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注射。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49例晚期乳腺癌总有效率为38.7%,其中CR2例,PR17例。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确切疗效,并且毒性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罗清华  李华水 《海峡药学》2014,(11):177-178
目的分析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MBC,Metastatic Breast Cancer)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3例经病理证实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一天;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1日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4d,治疗周期为21d,每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本组5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7例(13.2%),部分缓解(PR)26例(49.1%),稳定(SD)12例(22.6%),疾病进展(PD)8例(15.1%),总有效率(CR+PR)为62.3%,肿瘤控制率(CR+PR+SD)为84.9%。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等,予临床处理后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蒽环类耐药乳腺癌48例,其中28例行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多西他赛35 mg/m2,d1、8,静脉点滴,用药前一天开始服用地塞米松8 mg/次,2次/d,连续服用3 d),20例行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多西他赛35 mg/m2,d1、8,静脉点滴,用药前一天开始服用地塞米松8 mg/次,2次/d,连续服用3 d;卡培他滨联合组1250 mg/m2,2次/d口服,d1~14,21 d为一周期),所有患者均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结果 联合组及单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0%及39.3%(P=0.157),没有统计学意义;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5个月及5.5个月(P=0.042),有统计学差异;毒副反应均为可耐受,在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方面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是蒽环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李俊  何樱  熊海林 《肿瘤药学》2012,(4):302-304,311
目的观察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多西他赛每次剂量25mg·m-2,d1、d8、d15,卡培他滨每日2000mg·m-2,分2次口服,d1~d14,28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以后评价疗效。结果 40例晚期胃癌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0例(0%),部分缓解18例(45.0%),病情稳定16例(40.0%),病情进展6例(15.0%),总有效率为45.0%,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TTP)为6.35月。不良反应多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35%)。结论周剂量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严重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蒽环类耐药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24例蒽环类耐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3周给药剂量为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2000 mg/m2,分早、晚2次口服,d1~14。化疗以21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问为7.9个月,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及胃肠道反应,Ⅲ~Ⅳ级白细胞下降为16.6%。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蒽环类耐药三阴乳腺癌仍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吴小洁  王妮  洪雪佩 《海峡药学》2013,25(5):122-123
目的对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1.8~2012.8期间在本院乳腺外科治疗的100例转移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前四周期采用CEF方案,后4周期单用多西他赛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八个周期均采用CEF方案治疗,观察组采取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为(78.33%和91.67%),显著高于未使用多西他赛治疗的对照组(70%和82.5%),P<0.05,提示两组近期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路径的实施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有积极的意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且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日,第1~14天,每21 d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最终观察目的为PFS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ORR为43.75%;中位PFS达7.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Ⅲ~IV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2.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38.2%,胃肠道反应28.3%,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肯定,耐受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蒽环类耐药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4例,给予希罗达联合多西他赛联合治疗:希罗达2 500 mg/ (m2·d),分早晚餐后30 min内口服,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1h,d1,每21天为1周期.应用2周期以上行评价疗效.结果 34例患者(平均化疗4个周期)完全缓解2例(5.9%),部分缓解11例(32.4%),稳定16例(47.1%),进展5例(14.7%),客观有效率85.3% (29/34).最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皮肤色素沉着等.结论 希罗达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对蒽环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对32例转移性三阴乳腺癌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 g/m2静脉滴注,d 1、8;卡培他滨1250 mg/m2口服、2/d,d 1~14,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初步评价疗效,如肿瘤进展更换方案,有效者继续应用至少2个周期,共用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2例,进展(PD)6例,总有效(CR+PR)率43.8%,临床获益(CBR)率为62.5%(20/32),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近期效果满意,毒性反应低,可作为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91例对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吉西他滨组45例,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多西紫杉醇组46例,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21天为1疗程,每疗程进行毒副作用评估,两组均治疗2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吉西他滨组的总缓解率(44.44%)明显高于多西紫杉醇组(21.74%)(P<0.05);吉西他滨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7.78%)和Ⅲ、Ⅳ度消化道毒副作用发生率(20.00%)均明显低于多西紫杉醇组(39.13%,43.48%)(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更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俊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280-2282
目的:比较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及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应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希罗达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38.64%(χ2=2.199,P<0.05)。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达(10.53±3.21)个月,长于对照组的(5.72±2.10)个月(t=0.667,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社会支持、心理、精神等4个因子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t=2.885、2.326、3.379、5.503,均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上可作为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戎佩佩  宋金春  吴玥 《中国药房》2013,(46):4402-4404
目的:针对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3年3月临床药师监护下的26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该26例患者均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第1天,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14天,卡培他滨950mg/m^2,bid,口服。21d为1个周期)。临床药师在用药辅导、预服地塞米松、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溃疡、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预防和解决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制订了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在顺利完成化疗的同时,不良反应显著降低。结论:临床药师对肿瘤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蔡君东  刘晶 《中国医药》2012,7(4):409-411
目的 评价醋酸甲羟孕酮联合化疗(多西他赛+卡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6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完全随机分为MTC组(n=30)和TC组(n=30).MTC组应用MTC方案,具体为:醋酸甲羟孕酮0.25 g,口服,2次/d,d1~21;多西他赛75 mg/m2,d1,卡铂AUC 5(300~400 mg/m2),d2,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TC组应用TC方案,具体为:多西他赛75 mg/m2,d1;卡铂AUC 5 (300~400 mg/m2),d2,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2组患者均治疗6个周期.结果 MTC组:CR 10例,PR16例,SD 4例,PD 0例,总有效率86.7%;TC组:CR 7例,PR 12例,SD 9例,PD 2例,总有效率6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TC组1年生存率90.0%(27/30),TC组1年生存率66.7%(20/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C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为13.3%,食量增加80.0%(24/30),体重增加86.7%(26/30),KPS评分增加占66.7%(20/30),TC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为36.7%,食量增加6.7%(2/30),体重增加16.7%(5/30),KPS评分增加占20%(6/30).结论 醋酸甲羟孕酮联合化疗(多西他赛+卡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可使治疗有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毒副反应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侯新芳  刘莺  刘文静  臧凯  王居峰 《中国药房》2010,(16):1494-1496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不能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多西紫杉醇6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800mg·m-2,口服,bid,第1~14天。对照组采用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5-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40例患者有38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55.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6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OS)为11.3个月。对照组40例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42.5%,中位TTP为5.1个月,中位OS为8.9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研究药学监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并由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白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迟发型腹泻、脱发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临床效果确切,且进行药学监护能给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丁江华  龚升平 《安徽医药》2009,13(11):1393-1395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例,卡培他滨采用500 mg tid,连续口服第1-14天;国产多西紫杉醇25 mg.m^-2,静脉滴注持续1 h,第1、8 d给药。每21 d重复。结果20例中CR1例,PR11例,SD4例,PD4例,RR为60%(12/20),DCR为80%(16/20)。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白细胞下降、关节肌肉酸痛及手足综合征,Ⅰ度消化道反应,Ⅲ度不良反应少见,无Ⅳ度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及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3例局部晚期乳腺癌初治患者,卡培他滨药2500 mg/(m2?d),分早晚2次,餐后30 min口服。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输注1 h滴完。21 d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13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中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2例,进展1例,有效率76.92%(10/13),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2.33%,其中Ⅲ度占29.61%,没有发现有Ⅳ度。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选择晚期胃癌患者59例,随机分入XELOX组和DX组。XELOX组30例,DX组29例。XELOX组奥沙利铂130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1000mg/m2,日2次口服,第1~14天,每3周重复给药1次。DX组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培他滨用法同前,每3周重复给药1次。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5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XELOX组的有效率46.7%,其中CR1例(3.3%),PR1例(43.3%),SD8例(26.7%)。DX组的有效率41.4%,其中无CR病例,PR12例(41.4%),SD7例(24.1%)。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多为Ⅰ-Ⅱ度,耐受良好。结论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或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方案均是晚期胃癌的有效的化疗方案,两种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类似,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