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加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方法吉西他滨加卡培他滨治疗27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同时观察其毒副作用。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5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为70.4%。主要毒副作用为手足综合症、骨髓抑制。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32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d;卡培他滨1200mg/m2口服,2次/d,第1~14d。21d为1个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CR2例(6.3%),PR15例(46.9%),SD10例(31.3%),PD5例(15.6%);RR为53.1%,CBR为84.4%。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与呕吐、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多为Ⅰ~Ⅱ度。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可以作为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对32例转移性三阴乳腺癌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 g/m2静脉滴注,d 1、8;卡培他滨1250 mg/m2口服、2/d,d 1~14,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初步评价疗效,如肿瘤进展更换方案,有效者继续应用至少2个周期,共用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本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2例,进展(PD)6例,总有效(CR+PR)率43.8%,临床获益(CBR)率为62.5%(20/32),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三阴乳腺癌近期效果满意,毒性反应低,可作为二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左宏波  王志  龚敏勇  曾灵芝  熊超 《江西医药》2010,45(11):1115-1117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进展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32例内分泌治疗无效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滨及卡培他滨联合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d1、8;卡培他滨800mg/m2,口服,2次/d,d1-14;3周为1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8例,总有效率(RR)为62.5%,稳定(SD)7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个月,1年生存率61%,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部分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均可耐受。结论对老年性乳腺癌,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是比较好的化疗方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3月本院入院治疗的6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研究,所有患者在经过紫杉醇、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均无效果.改用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g/m2,第1~14天口服卡培他滨,2g/m2,分两次服用,3周为1个治疗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观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6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占17.6%,部分缓解22例,占32.4%,稳定18例,占26.5%,进展16例,占23.5%,总有效率为50.0%;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肝功能损伤和手足综合征,均可以耐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耐药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未手术的转移性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第一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mg/m2持续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第1~14天。第二组单用卡培他滨,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第1~14天。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行疗效评价。结果第一组有效率(RR)33.3%,疾病控制率(DCR)80%,中位缓解期4.5个月,中位生存期12.9个月;第二组RR和DCR仅为20%和60%,其中位缓解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5月和10.7月。第一组骨髓抑制率显著高于第二组,而在手足综合征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化疗方案二线治疗转移性胃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疾病控制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91例对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吉西他滨组45例,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多西紫杉醇组46例,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21天为1疗程,每疗程进行毒副作用评估,两组均治疗2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吉西他滨组的总缓解率(44.44%)明显高于多西紫杉醇组(21.74%)(P<0.05);吉西他滨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17.78%)和Ⅲ、Ⅳ度消化道毒副作用发生率(20.00%)均明显低于多西紫杉醇组(39.13%,43.48%)(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更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化疗,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静脉滴注;卡培他滨825~1000mg/m2,口服,每天2次,第1~14天;21d重复。统计分析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共接受152个周期治疗,中位治疗周期数为4个周期(2~6个周期);11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占34.4%),9例患者获得稳定(SD,占28.1%),其中5例患者稳定维持6个月以上;12例患者获进展(PD,占37.5%)。总有效率(CR+PR)34.4%(11/32),疾病控制率(PR+SD)62.5%(20/3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4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手足综合征等。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近期疗效好,毒性可以耐受,可作为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疗效,为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提供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复发转移性胃癌患者共有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75例,再将治疗组采用的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法与对照组单独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中显效的有46例(61.34%),总有效率为90.67%;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有31例(41.34%),总有效率为70.67%。且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疗效较好,耐受性和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出现率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发转移性胃癌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治疗,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的治疗效果是显效34例(43.04%),有效23例(29.11%),总有效率72.15%,在治疗过程中血液系统有41例(51.90%)和消化道系统有29例(36.71%)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效果是显效48例(60.76%),有效24例(30.38%),总有效率91.14%,在治疗过程中血液系统有41例(51.90%)和消化道系统有29例(36.71%)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彭文娟  方浩徽 《安徽医药》2011,15(9):1152-1153
目的 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中位生存期及耐受性.方法 国产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30 min,第1、8 天;顺铂60~70 mg·m-2,静脉滴注,分3~ 4 d应用,28 d为一个周期,治疗39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 39 ...  相似文献   

12.
丁江华  龚升平 《安徽医药》2009,13(11):1393-1395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例,卡培他滨采用500 mg tid,连续口服第1-14天;国产多西紫杉醇25 mg.m^-2,静脉滴注持续1 h,第1、8 d给药。每21 d重复。结果20例中CR1例,PR11例,SD4例,PD4例,RR为60%(12/20),DCR为80%(16/20)。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白细胞下降、关节肌肉酸痛及手足综合征,Ⅰ度消化道反应,Ⅲ度不良反应少见,无Ⅳ度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及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2008年4月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15例,吉西他滨1000 mg.m-2静滴,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 d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全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1例(6.7%),部分缓解(PR)6例(40.0%),稳定(SD)5例(33.3%),进展(PD)3例(20.0%),总有效率(ORR)46.7%,TTP6.4月,MST13.2月;Ⅲ~Ⅳ度毒性反应分别为血小板减少20.0%,白细胞减少26.7%,恶心或呕吐13.3%。结论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毒性反应较轻,是蒽环类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000mg/m2,1、8d;卡培他滨2500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21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果:48例患者入组均可评价疗效,CR率为12.5%(6/48),PR率为29.2%(14/48),SD率为20.8%(10/48),PD率为37.5%(18/48)。有效率为41.7%(20/48),临床获益率为62.5%(30/48)。中位随访期10个月,中位TTP7个月,中位OS9.5个月,1年生存率为66.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毒性及手足综合征,Ⅲ度及Ⅳ度白细胞减少为22.9%(11/48),Ⅲ度及Ⅳ度血小板减少为18.8%(9/48)。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70.8%,其中,Ⅲ度及Ⅳ度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16.7%(8/48)。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GEMOX 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接受过GEMOX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NHL患者,每两周评价疗效,每周观察毒副反应。结果32例复发难治性NHL患者中,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3例,维持稳定(SD)6例,进展(PD)4例;客观有效率为(CR+PR)68.8%,临床获益率(CR+PR+SD)87.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8.5个月(1.5~12.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GEMOX方案对复发或难治性NHL疗效确切,毒副反应耐受良好,是复发难治性NHL可选的挽救性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联合FOLFIRI化疗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组患者为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17例,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两周方案(FOLFIRI),尼妥珠单抗剂量200mg·m-1,每2周(200mg·m-1)1次维持。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17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7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47.1%。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迟发性腹泻、胆碱能综合征等。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FOLFIRI化疗治疗术后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多柔比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蒽环及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第1天,静脉滴注培美曲塞500 mg·m-2、多柔比星50 mg·m-2,21 d为一治疗周期;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培美曲塞500 mg·m-2、顺铂75 mg·m-2。观察临床疗效、生存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30.77%和26.92%,对局部复发或淋巴转移、软组织转移、肺转移疗效均较好;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经治疗后可耐受;随访结果(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时间、6月及1年生存率)相近。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多柔比星或顺铂,对蒽环及紫杉类耐药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蒽环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