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渤海南部以复杂河流相油田为主的多个油田相继投产,整体产能与油田开发方案设计较为一致,但是单井产能差异较大。为了合理地进行产能评价,以渤海南部KL油田群为例,将油田投产初期产能与ODP方案产能进行对比,详细剖析了比采油指数、储层厚度、储层物性、时间校正系数及层间干扰系数等因素对产能评价的影响,并对比采油指数、时间校正系数、层间干扰系数提出了新的校正方法,首次提出利用电阻率校正比采油指数,多元回归法确定层间干扰系数。  相似文献   

2.
目前海上油田产能评价主要采用基于DST测试资料的比采油指数法,DST测试产能往往不能直接用于单井产能评价,需要对DST测试产能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探井DST测试产能存在溶解气和气顶影响的情况,通过定量分析DST测试资料溶解气、气顶、地层伤害等因素对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具有溶解气和气顶影响DST测试资料单井合理产能预测新方法。实例应用表明,研究成果对于DS T测试存在溶解气和气顶影响时的产能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上油田单井投产一段时间产能评价校正系数的取值多为经验值,预测结果不准确。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的概念,绘制了水平并不稳定渗流无因次采油指数曲线,利用面积积分法对产能校正系数进行求解,得到了海上油田水平井投产后不同时期的产能校正系数,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产能校正系数的影响。海上某油田2口水平井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以此方法计算的校正系数乘以DST测试产能,得到的产能数值更准确。此方法为海上油田水平井的产能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DST测试法评价海上断块油田产能时的测试时间校正系数和边界校正系数大小,建立了不同边界断层定向井不稳定产能方程,并对其进行无因次化,获得了不同断层条件下油井无因次采油指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到测试时间校正系数图版和不同断层距离及夹角的校正系数图版。机理分析表明,断块油田定向井产能综合校正系数为0.60~0.80,并且校正系数随测试时间不同而不同。海上2口生产井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理论图版分析各井产能综合校正系数与实际生产动态数据验证综合校正系数基本吻合,验证了产能综合校正系数图版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边界类型定向井DST测试产能校正系数与测试时间、边界距离呈指数递减趋势,可利用产能综合校正系数图版为海上短时DST测试法评价产能确定准确的综合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评价窄河道油藏水平井的产能,避免因钻杆地层测试(DST)时间较短造成评价结果偏大,引入边界校正系数表征河道宽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建立了窄河道油藏水平井模型并求解,得到不同河道宽度下边界校正系数随测试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河道宽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河道宽度越小,边界校正系数越小。利用该方法对渤海X油田P1H 井和 P7H 井2口水平井的比采油指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的比采油指数与实际比采油指数的相对误差小于 5.4%,说明引入边界校正系数,能显著提高窄河道油藏水平井产能评价的准确性。该方法可为类似窄河道油藏中水平井的产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指导油藏合理配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渤海海域新投产的几个稠油油田,投产初期的产能与ODP设计值有一定差距,如何合理确定油气井的产能,经济有效地开发好海上油田,以海上某稠油油田为例,通过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再评价,对比投产初期与ODP阶段产能的差异,剖析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生产压差、表皮系数、层间干扰以及DST测试时间等因素对产能评价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在建设油田产能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渤海油田测试井出砂,试井曲线出现径向复合特征,测试初期产能曲线难以准确校正,从直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出发,分析径向复合情况下压力传播特点,推导出新的流动效率计算公式与地层压力分布解析式。以此为基础,得到径向复合情况下测试产能时间校正系数公式。校正后发现,在相同表皮系数下,流度比越大流动效率越低;流度比和内圈半径越大,对应的测试时间校正系数越低。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新公式计算得到的对应比采油指数与油田生产井投产后该层的平均比采油指数接近,更能准确校正测试出砂井的初期产能,可用于指导渤海油田相关油井产能评价。  相似文献   

8.
海上稠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渤海海域新投产的几个稠油油田,初期产能与整体开发方案(ODP)设计值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合理确定油气井的产能,经济有效地开发好海上油田,已迫在眉睫。文中以海上某稠油油田为例,通过对油田投产初期产能再评价,对比投产初期与ODP阶段产能的差异,剖析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生产压差、表皮系数、层间干扰及DST测试时间等因素对产能评价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在建设的油田产能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上油田油井测试时间较短,在进行初期产能评价时,需要校正测试时间对产能的影响,目前通常采用类比法或根据经验确定测试时间校正系数。依据不同压力波传播阶段流体的渗流规律,推导出了利用油井稳定(拟稳定)状态时采油指数与油井测试时采油指数相除得到测试时间校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的测试时间校正系数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渤海南部垦利区域多层合采油藏层间干扰大,油田层间干扰定量表征困难,油田单井实际产能与ODP产能差异较大的问题,利用油田测井数据,建立比采油指数与电阻率相关数学模型,求取理想比采油指数。考虑不同含水引入无因次采油指数,从而求得全生命周期理论比采油指数,进一步建立层间干扰校正系数的数学模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渤南垦利区域调整井,产能预测与实际数据误差仅为2%。指导油田细分层系开发,重新部署井网,日增油240m3/d。研究成果对渤南垦利区域产能评价、调整井研究、产液结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上油田DST测试时间短,利用短时间的DST测试资料来评价油井的生产能力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加精确地确定DST测试产能校正系数,以定向井为研究对象,引入不稳定试井技术,把测试时间、边界条件和稳定产能相联系,给出了针对实际油藏多种边界情况下较为通用的DST测试产能校正系数计算新方法,并与前人的公式计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校正系数随测试时间的变化受油藏参数及边界条件综合影响,对于短时间的测试,流度越小校正系数越小,泄流面积越小校正系数也越小;对于低流度和存在封闭边界的油藏,新方法校正结果与现有方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大,新方法误差仅为2.3%,现有方法误差超过25%。实例分析表明,新方法计算的校正系数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且比公式计算法适用范围更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渤海海域的渤中25-1南油田为窄河道型油藏,油井的实际产能受河道砂体宽度影响较大,但由于中途测试时间一般较短,测试结果不能反映砂体边界对产能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校正。目前常用的校正方法有类比法和经验法,但它们均未考虑砂体边界对产能校正系数的影响。根据窄河道砂体油井压力响应特征,推导了考虑河道边界的稳定渗流与不稳定渗流比采油指数计算公式,进一步得到中途测试校正系数,并分析了中途测试校正系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道越窄,中途测试结果与实际生产井产能相差越大,越需要进行修正;河道宽度为100~300 m,中途测试时间为0.5~15.0 h时,中途测试的修正系数为0.3~0.7. 渤中25-1南油田的实例计算表明,用此方法校正后的产能测试结果符合油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常规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确定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是确定多层合采组合界限以及评价产能一项重要的参数,然而在实际油田编制开发方案过程中,很难获得求取层间干扰系数所需各项参数,从而很难获得较准确的层间干扰系数,取而代之的是采用经验值,这给多层合采界限的确定与产能评价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提出利用单层DST测试数据、油田生产动态数据、生产井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结果、实验室原油高压物性及岩心分析结果等资料,对多层合采层间干扰系数进行计算,并介绍了计算方法。经实际资料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海上稠油油田高含水期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稠油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面临采油速度低、水窜快、产量递减快及采收率低等问题,且缺乏分层系开发调整经验,制约了油田的稳产和高效开发。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利用室内物理实验、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高含水期开发模式研究,明确了海上非均质稠油油藏分层系开发技术界限、注采井间加密模式和底水油藏水平井布井下限。结果表明:当储层原油黏度级差大于3或渗透率级差大于3时,层间干扰系数增大,实施分层系开采,且各开发层系油层厚度为4~8 m;对于强非均质性储层,不同井型、井网加密模式下体积波及系数差别较大,采用反九点转五点水平井+定向井联合井网加密模式,并将井距调整为220 m,体积波及系数显著提高;储层内部隔夹层渗透率、分布面积和分布位置均对水平井产能具有较大影响,基于隔夹层优化布井后,原油黏度为260 mPa·s的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累计产油量达到5万m3,油柱高度可由12 m下推至7 m。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形成了“纵向分层系、平面变井网、水平井挖潜”的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高效开发新模式,应用于秦皇岛32-6油田获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可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海上砂岩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引起层间开发效果不均,不同开发阶段开发水平不清,油藏潜力认识不足。传统分级方法由于指标范围统一,采用指标绝对标准评价,导致无法反映油藏真实开发水平。为解决此问题,该文应用指标相对标准评价方法,增加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和井网适应性评价,针对海上油田高速开发的特点,引入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指标改善分级体系;同时引入水驱体积波及系数,改进传统的理论含水上升率计算偏小的问题,初步建立适应于海上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水平分级新体系。以某A油田为研究靶区,开展水驱开发水平分级研究,指出处于三类开发水平的油组潜力较大,结合剩余油分布精细研究成果提出三口调整井方案,预测累增油23.9×104 m3,成功指导油田精细挖潜。  相似文献   

16.
渤海S油田于2009-2011年期间成功实施了我国海上稠油油田的首次加密调整工作。加密调整井投产产能高于调整方案设计值,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对指导海上稠油油田综合调整方案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分析评价了S油田稠油高含水阶段调整井的影响因素,剖析了射开程度、生产压差、层间干扰以及井斜等因素对调整并产能评价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处于中高含水阶段的海上油田调整方案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姜平  张辉  王磊  汪新光  向耀权 《石油学报》2021,42(6):751-764
海上油田经济门槛高、工业开发下限难以确定。目前,主要通过储层"甜点"的开发带动低渗透油田的建产,因此,海上低渗透油田储层"甜点"的识别十分重要。通过分析南海西部北部湾油田大量室内实验和生产测试资料,明确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的差异是影响低渗透储层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表征低渗透储层特征的关键参数,建立储层品质指数与储层微观参数和渗流能力的关系,量化5类低渗透储层的分类界限,进而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低渗透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北部湾油田低渗透区块的储层品质,并根据北部湾低渗透油田产能评价方法和产量递减规律,结合区域经济评价参数与开发模式建立合理的经济评价模型。通过引入储层价值因子绘制海上储层"甜点"工业开发评价图版,确定北部湾油田能够实现工业开发的储层"甜点"下限为Ⅲ类储层,评价结果与油田实际开发情况匹配。同时,根据北部湾油田低渗透区块的区域规律,确定储层"甜点"工业开发的有效渗透率下限为1.1~1.6 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