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常规驱替实验难以真实模拟油藏开发实际的问题,开展了水驱油高倍驱替实验研究。联合应用红外测油仪和蒸馏法(2种方法相互补充验证),解决了高倍驱替出油量难以计量的问题,并设计针对性实验,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准确性;利用面通量指标,对比分析了驱替实验和油藏开发实际中冲刷强度、驱替速度上的差异,为驱替实验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获得了较强冲刷强度下储层物性和面通量的定量关系式,应用到数值模拟中,可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导油藏开发调整。文中形成的高倍驱替驱油效率计算方法在南海西部油田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原油/表面活性剂体系界面扩张流变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德国KR(U|¨)SS公司生产的DSA100界面扩张流变仪,采用小幅周期振荡法考察了55℃时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桩西原油接触界面的界面扩张流变性。通过测量界面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等参数,研究了实验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滴大小和振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小;界面上发生的主要弛豫过程为扩散弛豫,扩张模量、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适宜的实验条件为:ORS-41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分数0.01%,油滴振幅1.0μL,振荡周期10 s,表面活性剂平衡时间300 s。未加表面活性剂时,界面膜可以看作是弹性模,弹性模量和扩张模量分别为2.8409mN/m和2.8490mN/m,黏性模量近似为0。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界面膜的弹性模量和扩张模量迅速降至0.1503 mN/m和0.1786 mN/m:而黏性模量则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3.
井网形式及井距大小是油田形成有效注采井网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油田采收率、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井网的合理性论证是油田开发规划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稀井网、大井距开发的海上油田,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经验公式,引入实际油田的驱油效率,同时提出以水平井与直井间的产能比来表征替换比确定井网密度的方法,并通过井网系数的反演计算对公式进行改进,建立了新的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海上油田井网经济评价模型,对油田井网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性强,能很好地反映采收率与井网密度的关系,可为油田加密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海上油田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地层流体取样少或无取样,而南海西部北部湾区域油藏流体性质变化较大,导致地层原油黏度难以准确预测。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收集北部湾区域已开发油藏地面及地层流体性质资料,分析影响原油黏度的主控因素,从主到次依次为含硫量、胶质含量、沥青质含量、含蜡量,其中胶质含量、沥青质含量和含硫量组合因素对原油性质影响显著,原油黏度对温度敏感,原油脱气前,压力对其影响小;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建立了地面原油参数团、原油密度、地面脱气原油黏度与地层原油黏度间的3种评价方法,经乌石油田群15个样本点检验,平均绝对误差在0.5 mPa·s左右。该预测方法可为流体评价和油藏开发提供较为科学可靠的地层原油黏度资料。  相似文献   
5.
气体辅助蒸汽吞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中存在的加热半径小、汽窜、底水锥进等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利用气体辅助蒸汽吞吐改善开发效果的研究进展及现场应用实例,主要包括N2辅助蒸汽吞吐、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泡沫辅助蒸汽吞吐等。综述了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作用机理及现场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平井产出液含水量较高的现状,选择了一种新型的笼统挤注化学堵水剂——活化油堵剂,并对活化油的堵水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提高活化油的耐温耐盐性能,确定使用非离子-阴离子复配乳化剂作为活化油用乳化体系,并筛选出最佳乳化体系为2%MZ-18+3%BH-12。室内实验证明,由该活化油制得的乳状液具有较高的黏度和热稳定性。物理模拟实验表明该活化油体系具有较好的堵水性能、耐冲刷性能和油水选择性封堵性能。现场试验表明,该笼统挤注化学堵水技术能显著降低含水率,提高水平井的产油量,起到降水增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低渗气藏自然产能低,通常需要水力压裂等有效的储层改造手段才能正常见产,同时地层水的产出对气井产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对压裂水平井影响下流体的渗流规律分析,充分考虑流体渗流时产生的达西效应和非达西效应,划分流体的流动为地层内椭圆流以及裂缝到井筒间的线性流和径向流。引入椭圆坐标系下的标度因子和两相拟压力函数,对椭圆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进行换算,并利用当量井径理论和势的叠加原理,推导出地层内和裂缝内流动的综合产能方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程能较为准确地计算气井的无阻流量,具有较强的矿场实用性。从敏感性分析可知,裂缝的应力敏感和裂缝的技术参数对产能影响较大,其中裂缝参数存在一个最优设计值,在发挥气井产能同时也能带来最优的经济性;气井产水会严重影响气井产能,需要做好防水及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8.
普通稠油化学驱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普通稠油,一次采油后常采用注水开发和热采方法。据中石化2007年底统计,采用注水开发动用的普通稠油储量占稠油总储量的30.1%,但由于水油流度比高,使得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当油层太薄或埋藏太深时,热量损失严重,经济上不适合采用热采方法。化学驱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接替手段。因此,文中重点综述了聚合物驱、碱驱、碱/表面活性剂驱、碱/聚合物驱技术在普通稠油油藏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机理研究进展,指出了稠油化学驱中出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海上砂岩油藏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引起层间开发效果不均,不同开发阶段开发水平不清,油藏潜力认识不足。传统分级方法由于指标范围统一,采用指标绝对标准评价,导致无法反映油藏真实开发水平。为解决此问题,该文应用指标相对标准评价方法,增加复杂断块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和井网适应性评价,针对海上油田高速开发的特点,引入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指标改善分级体系;同时引入水驱体积波及系数,改进传统的理论含水上升率计算偏小的问题,初步建立适应于海上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水平分级新体系。以某A油田为研究靶区,开展水驱开发水平分级研究,指出处于三类开发水平的油组潜力较大,结合剩余油分布精细研究成果提出三口调整井方案,预测累增油23.9×104 m3,成功指导油田精细挖潜。  相似文献   
10.
抗垢碱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油田夏八区块稠油油藏地层水钙镁离子浓度高,使用常规碱剂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 进行驱油均会产生结垢问题,开展了具有抗垢作用的驱油用碱研究。 选用具有良好耐垢性能的偏硼酸钠 (NaBO2)进行了室内研究,并使用填砂管驱替实验评价了其驱油效果。 结果表明:虽然 NaBO2溶液降低油 水界面张力的效果不好,但其驱油效果较好。 驱替过程中,在较高的碱溶液浓度下出现了大的压差响应, 且提高采收率的幅度随着碱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NaBO2溶液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微观机理为:碱溶液 易侵入原油中并形成分散液滴,这些液滴随即转变为 W/O 型乳状液,封堵高渗流通道,抑制黏性指进,从 而提高波及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