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从血液中心到血管"的输血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化闭环管理,同时与血液中心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临床血液智能化管理系统信息共享,更好的实现了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用血周期,保证用血质量和确保输血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市级血液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以及各医疗机构的三级联控、分层推进,不断促进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各医疗机构医务科和输血科加强临床用血过程监控并对输血病历进行自查;血液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制定病历考评标准,对全市9家医疗机构2 865份病历逐一进行考评并每月通报,市卫计委每年组织2次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三级专科医院输血科建设和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督导检查。结果临床输血病历的合格率从2013年1月的47.33%上升到2014年12月的92.94%;输血病历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红细胞使用量同比下降6.2%;血浆使用量同比下降35.9%;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同比分别上升12.1%、15.7%,增长在合理范围内,临床用血趋于合理。结论通过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三级管理,提升了医务人员规范输血执行制度的能力,规范了医疗机构输血流程,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了输血病历的质量,确保了临床输血安全,减少了输血有关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开展临床科室用血管理与评价工作,探讨基层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加强临床用血监管的措施。方法将我院2012-2014年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与运行情况,用血质量管理评价的指标制定及评价的方法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开展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后临床输血质量指标的变化,总结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工作产生的作用。结果我院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情况得到明显好转,输血申请单各项指标的审核逐年完整规范,全年大量用血上报率达100%,全年超备血量用血人次逐年下降,全院的自体输血率逐年提高,输血适应症符合率也逐年提升。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科室用血管理与评价工作,建立用于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及方法,可有效促进了临床用血管理的持续改进,达到安全、合理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智慧型闭环移动护理管理系统在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管理系统(7.0.2)与输血科(血库)信息管理系统(6.4.0.56)整合,优化输血护理流程,实现输血智慧化闭环护理管理。设对照组:通过HIS选取2017年1月~12月(闭环管理实施前)入住本院血液内科行输血治疗的患者789人;观察组:2018年1月~12月(闭环管理实施后)入住本院血液内科行输血治疗的患者836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输血规范管理查检表,规范执行条目数为分子、查检总条目数为分母得出规范执行率。对闭环管理实施前后血标本采集规范查对率、取血后30 min输注率、床旁输血双人核查执行率、输血巡视规范率、4 h红细胞输注完毕率及输血护理记录规范率做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做统计分析,评价用血质量管理改进效率。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涉及输血的临床科室(血液内科、心外科、手术室、综合ICU)护士长共8名做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围绕智慧型闭环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展开,对访谈结果做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床旁输血双人核查执行率为100%(836/836)vs 97.72%(771/789),血标本采集规范查对率99.04%(828/836)vs 97.34%(768/789)、取血后30 min输注率97.97%(819/836)vs 95.06%(750/789)、输血巡视规范率99.28%(830/836)vs 94.93%(712/789)、4 h红细胞输注完毕率99.16%(829/836)vs 97.47%(769/789)及输血护理记录规范率100%(836/836)vs 89.73%(708/789)(P0.05);输血质量控制记录、质控结果汇总、质控结果反馈耗时明显缩短。结论智慧型闭环移动护理管理系统应用于临床用血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了输血(时间)效率和护理质量,有助于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医院可以对临床用血全过程实时监控的闭环式管理模式。方法由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临床用血管委会)整合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移动护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输血管理系统以及临床用血评估系统,输血科应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输血申请与审核、库存预警、血清学相容性检测、血液发放、临床输血、自体输血管理、输血不良事件上报、申请用血评估以及输血后评价各个步骤,使全院的临床用血全过程处于临床用血管委会和输血科实时监控的闭环管理中。结果临床用血过程闭环管理实施前后3年的平均数据显示住院患者人数增加15.11%的情况下,临床用血总量减少4.44%,人均用血量减少14.64%;手术台数增加14.09%的情况下,手术用红细胞减少18.45%,手术科室自体血输血比例增加9.02%;临床用血过程闭环管理规范医院临床科室的用血行为,规范了输血科的用血管理,减少了手工录入环节导致的人为误差,保障了临床用血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可控性。结论临床用血闭环式管理有效提高了医院临床用血安全性、可控性会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临床用血危急值的设立及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临床用血质量和输血安全,通过查阅国内外输血科指南、相关文献并结合医院自身特点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建立了14项临床用血危急值项目并于2013年1月纳入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程序。本院输血科2013-2015年共记录临床用血危急值554例,实际临床用血248例,占44.8%;通过对临床用血危急值管理实现了急诊用血、正反定型不符和交叉配血不合抢救用血、大量输血等用血100%安全及时;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处理100%;非计划用血下降50%;输血相关标准差错减少87.5%,有效提高了及时安全用血比率,减少了引发输血事故和医疗纠纷的潜在隐患,对临床用血安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立临床用血管理质量考核指标,定期督导落实,逐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检查2013年上半年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终末病历,统计分析包括临床用血趋势、临床输血申请、输血文书记录等6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结果临床用血趋势分析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院总用血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率(-30.92%)低于同期出院患者增长率(-6.82%),手术科室用血量增长率(-23.90%)低于手术台数增长率(-12.59%),人均用血量呈负增长(-5.89%)。上半年全院成分输血率为99.93%;输血申请分级管理符合率、申请单审核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直至6月底均达到100%;用血适应证合格率也不断提高,直至6月底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合格率分别达到94.5%和96.7%。输血文书记录合格率和临床用血计划符合率无明显提高。结论临床用血管理考核指标的设立及评价,有效促进了我院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达到了科学合理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构建信息化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临床输血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方法依据我国现行临床输血相关文件及法律要求,将输血科工作与临床输血需求相结合,陕西省人民医院输血科联合西安天网软件技术公司开发完成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结果该软件实现了从血液入库到血袋销毁、从临床医生输血前评估到输血后评估等"临床输血全过程"、完整输血电子病历、完善临床用血三级审核制度以及建立临床用血统计分析模块等信息化闭环管理,实现了医院HIS系统、检验LIS系统以及输血科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实时准确采集和监管各环节数据,形成输血医疗全过程的闭环管理。结论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对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临床用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输血病历缺陷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1月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成立QCC活动小组,通过小组讨论评价法确定"降低输血病历缺陷率"作为活动主题,分析输血病历缺陷的原因,制定对策并评价改善前后的效果。结果对策实施后全院输血病历质量大大提高,输血病历缺陷率由实施QCC活动前的17.14%降低至4.14%。结论通过开展QCC活动,优化了临床用血流程,降低了输血病历缺陷率,提高了输血科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规范了临床用血,同时提高了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信心及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实现基于移动护理终端(PDA)使用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的输血闭环管理,以期规范全程输血管理。方法通过PDA与院内HIS、LIS等系统的集成,构建并导入输血管理系统中合理用血及三级用血审批流程、临床护理输血流程、输血质量及不良反应监测等模块,建立输血闭环管理系统。运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从交叉配血、领取血制品、最后到患者床旁输注血制品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全流程链。对比实施前(对照组,2019年一、二季度如皋市人民医院2052例输血病例)和实施后(观察组,2020年一、二季度2086例输血病例)的输血质量监测指标。结果观察组输血病例30 min内输注率、输血前15 min巡视执行率、规定时间内输血执行完成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A使用的MDT输血闭环管理加强了临床用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临床用血安全性,同时彰显了多部门合作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理用血监管流程在临床输血合理性和用血安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质控前移的方式,对来自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3个临床用血科室的3 116个输血病例进行输血合理性研究。结果建立输血前合理监管流程后结果显示1)临床输血人次较监管前减少了182人次;2)用血不合理性由监管前的15.95%(243/1 523)降至8.97%(135/1 593);3)总节约用血量为47 850 m L。结论输血前合理用血监管流程的使用,提高了临床输血合理性,节约了血液资源,为临床安全用血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实现安全输血管理信息化,提高输血护理质量。方法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施前(2017年11—12月)临床输血472例次,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施后(2018年4—5月)临床输血441例次,比较实施前后护士输血查对规范化行为、输血护理质量、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施后血标本采集双人核对率、床边输注双人核对执行率、血制品取回后30 min内输注率、输血前15 min巡视率、血制品取回4 h内输注完毕率均高于实施前(P 0. 05)。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施前后血袋入科双人核对率均为100%。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施前发生2例输血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过敏反应,1例为寒颤发热反应;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施后发生1例过敏反应,均给予及时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中,规范了输血流程、过程环节可追踪,提高了输血护理质量,确保了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建设前后对输血科质量管理的优化效果。方法比较本院输血科进行信息化建设前后,输血环节质量以及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结果通过比较,使用信息化管理后输血不合格率低于使用信息化管理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科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来,大大的优化了输血流程,减少了输血过程中出现的纰漏,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安全性,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探讨其在输血不良反应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总体要求,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架构基础上,对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施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2)对智能路径应用以来本院2013年-2015年6月21 284名出院输血患者做输血不良反应质量持续改进分析。结果 1)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优化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实现了临床输血过程监测的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与信息共享,有效提升了工作依从性、规范性,提高了临床用血工作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2)本组出院输血患者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2%(132/21 284),其中红细胞、血浆输注的发生率(33.33%、45.45%)明显高于血小板、冷沉淀(18.94%、2.27%)(P0.05);过敏反应发生率(81.82%)较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高(17.42%)(P0.05);≥18岁病例的发生率(81.06%)高于18岁病例(18.94%)(P0.05),有输血史病例的发生率(62.12%)高于无输血史病例(37.88%)(P0.05),而有、无妊娠史病例间差异甚小(P0.05);输血不良反应绝大多数(90.15%)发生在输血过程1 h,其中以输注30 min-1 h最多见(P0.05)),占68.18%。结论输血不良反应智能路径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输血不良反应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路径化,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血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能为临床用血质量持续改进和输血安全预警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中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实现临床输血全程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按照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要求,采用.NET框架的B/S/S和C/S/S相结合的模式,应用Oracle数据库技术和SOA服务技术对临床输血的设备、人员、材料、环境、法则等全程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采取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实时控制手段构建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结果 1)成功构建的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与血液制剂、血液标本及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等全程闭环智能路径间实现了智能无缝对接与信息共享;2)通过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对质量和安全要素的实时智能信息检索与路径提示的前馈控制、智能路径的现场控制及智能信息共享的反馈控制,本院实现了临床输血全程质量和安全智能路径化实时控制及质量持续改进;3)该路径具备规范、智能、全程闭环、路径实时控制及质量持续改进等特点,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应用成效明显。结论临床输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满足了医院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全程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的要求,在提高临床用血依从性,推行患者血液管理,减少输血需求,有效提升临床用血水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优化临床输血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引入条形码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信息系统。方法配发血系统管理时,对手写输血申请单进行质量考评;临床输血信息系统使用后,输血申请、标本管理、血液管理等实现条形码管理。结果实施质量考评可提高手写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但工作量大、难度高;电子申请不仅保证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性,而且条形码对标本和血液管理简单易行、可信度高。结论临床输血信息系统采用条形码技术,增加相关信息量,对提高临床输血管理、增加保证输血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真正实现血液"从血站到血管"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与评价物联网血液管理解决方案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开发智能血液冰箱、物联网血液转运箱、自动化血库系统、智慧血液管理软件等构建物联网血液智慧管理平台(方案),将血液贮存与管理软硬件系统有机结合,将分布式血液贮存储设备前移至临床用血科室,解决临床医师的用血顾虑。结果物联网技术、RFID与制冷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基于RFID的物联网血液管理解决方案,其将血液贮存、使用与质控管理集于一身,实现了对临床用血的全流程监管和信息追溯。血库前移至临床用血科室与电子交叉配血,精简和优化了临床用血流程,患者输血等待时间(min)由40±10缩短至<2;全程冷链物流确保出库血液的贮存质量,临床用血科室得以退回未输(完)的血液,输血科可以再发放临床或用与其他医院调剂。结论基于RFID血液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了临床用血智能化管理和血液(袋)信息追溯;医院血库前移至用血科室,提高了临床输血效率、避免了血源浪费,提高了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构建,以建立科学化、标准化、全程闭环路径智能化的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依据我国现行输血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按照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临床转归,全程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做我所写、写我所做、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总体要求,采用NET框架的B/S/S和C/S/S相结合的模式,应用Oracle数据库技术和SOA服务技术对临床用血的设备、人员、材料、环境、法则等要素进行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构建。结果 1)成功构建了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信息化的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2)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涵盖了临床用血全过程,包括了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异体输血、自体输血与用血数据库,血液标本,血液制剂,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等,实现了路径间无缝对接,信息智能共享,全程实时控制及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3)该路径具备了路径轨迹闭环化、过程溯源循证化、功能智能集成化、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化及质量持续改进的功能特点。结论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能有效实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科学安全有效用血水平,为医疗机构和行政部门输血管理决策提供循证依据,同时亦为探索单病种个体化精准输血治疗和大数据临床输血循证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规范管理的途径。方法从用血量控制、输血病历监管、输血环节把握及附加调整等4个方面,对我院2014-2015年1-5月同期临床输血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着医院不断增加的病种和床位数,在总体血量计划数不变的状况下,合理控制临床患者的用血均量数;平衡临床科室申请备血与实际用血量的关系;着手临床输血病历在输血前、中、后的监查,对临床输血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数据比较及监控同比增长率。结论医院加强输血科输血质量管理,严格做好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是减少不合格输血、计划用血、安全用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临床输血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控性,提高工作效率。方法连接、整合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将输血申请与审核、血清学相容性试验、血液发放、输注及输注后评价、输血不良事件报告等完整输血管理过程中的所有要素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防止过程或要素遗漏,减少人为干预,使临床输血管理做到自动化、程序化、完整化。结果输血科工作效率和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大幅提高,规范了输血过程,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杜绝了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结论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医院的输血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