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掌握临床主要用血科室和主要用血病种的用血情况,了解其临床医生输血适应征掌握程度,避免血源浪费,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查阅本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发血登记表及输血申请单,统计出各科室用血情况及各种疾病的输血量。结果 1)血液用量10大科室为心外科(38 704.25 U)、血液科(38657.2 U)、肝胆外科(28 153.35 U)、骨外科(15 275 U)、感染科(10 778.5 U)、ICU(8 853.5 U)、消化内科(8 734U)、胃肠外科(8 252 U)、急诊科(7 612.25 U)和妇科(7 181.5 U),占全院用血总量的78.8%,成分输血率>99.9%;10大疾病为白血病(29 700.5 U)、风心病(24 969.3 U)、先心病(15 523.4 U)、肝硬化(14 979.5 U)、骨折(8 997.5 U)、消化道出血(7 860 U)、再障(7 780 U)、胰腺炎(6 470 U)、肝癌(4 923.1 U)和重型肝炎(3 956 U),占全院各病种用血总量的57.2%,成分输血率>99.9%;全院人均用血量6.15 U,10大科室和10大病种用红细胞/血浆比例为0.21~3.72和0.21~2.65。2)用血量排序前10位科室2007~2011年除血液科、感染科和妇科外其余科室用血总量和患者数量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本院用血量最大的临床科室和病种是心外科和白血病;临床医生对输血适应征基本掌握,但是仍然存在不合理输血现象,亟待继续在各临床科室普及科学合理用血知识和提高安全用血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开展临床科室用血管理与评价工作,探讨基层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加强临床用血监管的措施。方法将我院2012-2014年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与运行情况,用血质量管理评价的指标制定及评价的方法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开展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后临床输血质量指标的变化,总结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工作产生的作用。结果我院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情况得到明显好转,输血申请单各项指标的审核逐年完整规范,全年大量用血上报率达100%,全年超备血量用血人次逐年下降,全院的自体输血率逐年提高,输血适应症符合率也逐年提升。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科室用血管理与评价工作,建立用于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及方法,可有效促进了临床用血管理的持续改进,达到安全、合理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在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7中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要求结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重新设计新版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并要求临床规范填写,每天对申请单填写完整性进行审核,发现存在缺填错填现象。成立申请单填写质量改进小组,针对我院输血申请单填写状况,以提高申请单填写合格率为目标,确定以PDCA循环加强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合格项目项次呈下降趋势,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合格率由原来的53.0%上升至71.7%,持续改进的合格率为90.0%。结论采用PDCA循环进行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质量管理成效良好,但要实现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持续改进,需要院领导对临床用血工作的重视与支持,需要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充分行使职责制定本院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及输血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重视申请单的规范填写。质量改进小组应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使PDCA循环管理持续不断地运转,方能实现申请单规范填写合格率达到95.0%以上乃至99.9%的最终目标,从而避免因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引起的输血纠纷的发生,有效地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制定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申请与输血病历评估体系并用于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评价,探讨在临床用血紧张的情况下,提高输血质量,节约临床用血的措施.方法 通过建立和执行严格输血申请审批、临床输血申请合理性评估,及输血后输血病历归档与评估制度,总结分析8年间医院住院患者人次、手术例数与临床用血量的关系,不断完善细化医院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结果 对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执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年间在住院患者增长98.55%及手术例数增长97.61%的情况下,临床用血量仅增加9.57%,手术科用血量下降12.12%,住院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4.82%,手术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7.27%.红细胞用量上升8.52%,血小板用量上升27.50%,冷沉淀用量升高25.5倍,血浆用量下降15.19%.结论 通过制定和完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建立用于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达到对临床用血进行科学调控和规范管理,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和使其临床疗效最佳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临床输血申请单记录了患者输血前基本状况和输血辅助诊断记录,是临床输血原始记录的客观证据,具有法律效力,是输血相关医疗文书重要的组成部分[1,2]。本院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输血申请单填写规范》,于2013年1月实施并加以监管,以达到保障临床用血科学、合理、安全的目的。资料与方法1资料统计本院2012年下半年及2013年上半年《输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本院临床用血评价系统建立后相关数据的分析,探讨更加有效、合理的评价方法与考核指标,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节约血液资源。方法制定临床合理用血评估及公示制度,建立本院输血适应证,严格分级分层管理,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审批、计划符合性评价、输血前适应证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及输血病历抽查考核,总结分析2012-2014年之间用血趋势及合理用血评价相关指标数据。结果经过实践临床用血评价系统后,用血趋势上:2013年和2014年相比2012年,手术台次和出院人次及用血量均有所增加,但2013年单位手术台次红悬用量由2012年的0.4 U降至0.28 U、血浆用量由2012年的0.47 U降至0.14 U;单位出院人次红悬用量由2012年的0.14 U降至0.11 U、血浆用量由2012年的0.16 U降至0.06 U,2014年相比2013年单位手术和单位出院人次红悬的用量持续下降,血浆用量基本持平。合理用血上:2013年比2012年红悬合格率,输血申请单合格率,计划符合性合格率,及自体输血率均有所提高,2014年较2013年血浆的合理用血也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制定和完善临床用血评价制度,建立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能有效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血并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本市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对2010年本市24家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开出的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调查的5 862份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情况为红细胞类3 693例,血浆类2 169例,其中合并输血1074例,占18.32%;按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情况分类:红细胞类用血不合理1 295例,占35.07%,血浆类不合理1 132例,占52.19%;外科系统、内科系统红细胞申请输注目的不合理率分别为52.7%、9.04%;血浆输注目的不合理率分别为55.92%、46.61%。结论血浆类不合理使用较多,内科系统对除血浆外的血液成分输注适应症掌握较好,而外科系统对输血指征掌握欠佳。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对科学合理用血知识的培训,制定本市临床用血规程,严格临床输血指征,严格审批,提高血液保护技术,对临床输血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简称自治区医院)临床用血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成电医星HIS系统收集自治区医院各科室2014~2018年临床用血数据,包括全血及成分血用量、成分血及用血总量;临床用血ABO血型分布;出院人数、手术台次、手术用血;内科与外科临床用血量情况;临床用血的民族分布情况;临床不同种类疾病用量等,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14~2018自治区医院临床用血总量21 654.5 U,由3 930.5 U上升至4 949 U,年均增长率5.93%;成分血输注率从47.18%提升至99.02%;临床用血总量的血型分布占比依次B型36.4%、O型36.2%、A型20.4%和AB型7.0%;人均用血量年均增长率1.6%,手术台次平均用血量年均增长率-1.9%;内科与外科临床用血科室的历年用血总量比例66.2%,33.8%,重症监护疾病类、血液病类、妇科产科病占本院临床用血总量前3位,占52.4%;藏族、汉族和其他临床用血总量比例分别为:97.52%,2.59%,0.35%。结论自治区医院用血总量逐年上升,开展成分输血比例逐年上升,但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弓自玉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184-1185
目的 了解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规范和提高输血病历的质量.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用血科室的356份临床输血病历做调查分析,内容包括:《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申请单》、输血前检查、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过程记录、输血后疗效评价以及输血过程护理人员的病程观察记录等8个方面.结果 本院近2年的临床输血病历的书写不合格率达到21.35% (76/356),手术类科室输血病历不合格率达到25.20%(63/250),非手术类科室输血病历不合格率达到12.26% (13/106).结论 据此调查统计分析,可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规范病历书写和提高输血病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加强临床输血病历监管,提高输血病历质量,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降低输血所致医疗纠纷风险。方法每月随机抽检本院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输血病历共50份,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安徽省立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暂行规定》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医务处向全院通报。结果 2011~2015年共抽查输血病历3 000份,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组各1 500份,其输血病历质量不合格例数及不合格率分别为:252(8.4%)、147(4.9%);2011~2015年临床输血病历不合格率逐年降低,分别为22.5%、18.33%、12.67%、9.67%、3.33%。结论输血病历及输血过程的标准化是临床输血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改进输血申请单合格率,提高临床输血管理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输血科基于PDCA循环的持续质量改进(CQI)实施前后开具的458份与285份输血申请单,分析实施前后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的差异。结果与运用PDCA循环的CQI实施前比较,实施后输血申请单合格率明显提高,临床科室合理用血率提高、输血不良反应率下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的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高输血申请单合格率,改进临床输血管理质量,促进科学化、合理化用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医院可以对临床用血全过程实时监控的闭环式管理模式。方法由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临床用血管委会)整合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移动护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输血管理系统以及临床用血评估系统,输血科应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输血申请与审核、库存预警、血清学相容性检测、血液发放、临床输血、自体输血管理、输血不良事件上报、申请用血评估以及输血后评价各个步骤,使全院的临床用血全过程处于临床用血管委会和输血科实时监控的闭环管理中。结果临床用血过程闭环管理实施前后3年的平均数据显示住院患者人数增加15.11%的情况下,临床用血总量减少4.44%,人均用血量减少14.64%;手术台数增加14.09%的情况下,手术用红细胞减少18.45%,手术科室自体血输血比例增加9.02%;临床用血过程闭环管理规范医院临床科室的用血行为,规范了输血科的用血管理,减少了手工录入环节导致的人为误差,保障了临床用血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可控性。结论临床用血闭环式管理有效提高了医院临床用血安全性、可控性会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泉州地区16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促进医院输血科的建设。方法本次临床用血督导检查,主要从医院输血组织管理、输血科建设及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包括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输血规范和科学合理用血、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等方面。结果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用血、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三者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6.6%、68.1%、89.2%。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进一步重视医院输血科,加强科室建设;其次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开展自身输血,强化临床医护人员的输血安全意识,合理控制用血,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开展输血病历考核评价工作,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荆门市用血量最大的9家医疗机构2013年住院输血病历,按30%比例随机抽取1 511份,通过其输血适应证、输血剂量、输血时间、疗效评价等内容,判断是否科学合理用血。结果各种血液成分的合理性输注比例分别是:红细胞为78.3%,血浆为53.0%,冷沉淀为91.7%,血小板为94.9%。不同血液成分不合理输注原因主要是适应证和疗效评价,其次是输血时间,输血剂量不合理主要是冷沉淀。结论通过输血病历的考核评价,发现不合理输血存在的症结所在,加强临床用血的日常监管、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能有效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规范管理的途径。方法从用血量控制、输血病历监管、输血环节把握及附加调整等4个方面,对我院2014-2015年1-5月同期临床输血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着医院不断增加的病种和床位数,在总体血量计划数不变的状况下,合理控制临床患者的用血均量数;平衡临床科室申请备血与实际用血量的关系;着手临床输血病历在输血前、中、后的监查,对临床输血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数据比较及监控同比增长率。结论医院加强输血科输血质量管理,严格做好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是减少不合格输血、计划用血、安全用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荆门市输血病历考评标准对本市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节约血液资源的作用。方法2013年每月初在本市七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抽取上月10%~30%的临床输血病历,全年共抽取输血病历1527份,按照该市制定的《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病历考核评价标准》进行考核。结果2013年4个季度输血病历合格率分别为58.1%、63.0%、78.2%、87.4%;病历均分分别为78、82、87、92分。2013年本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红细胞用量36421 U比2012年下降了10.9%,血浆用量21979 U比2012年下降33.1%,血小板用量1269 U比2012年下降7.8%。结论本市通过执行输血病历考评标准,加强对输血病历的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联合职能部门督促临床医疗机构、医师进行限期整改,规范了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使临床用血量不断降低,为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该院2008~2012年临床输血信息的回顾分析,探讨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所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该院临床输血中血液制品、输血申请单填写规范、标本以及输血不良反应4大类,17小类质量缺陷进行分析。结果输血安全隐患事件以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备血标本及输血不良反应问题,血液制品问题所占比例最低。输血申请单填写不规范以缺少上级医生签名、输血前检查不全、用血量申请错误及患者病史不全等较为常见;备血标本问题以标本量不足和标本溶血多见。结论输血安全需要医院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及规范临床用血行为,明确岗位职责,才能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我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分析近3年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各项客观指标,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回顾2011-2013年我院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各项措施,统计临床科室血液成分使用情况、临床医疗基础数据和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各项客观指标,并进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运行;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各项客观指标均有改善,住院患者总输血率分别为:12.79%、8.51%、8.67%,红细胞输注率分别为:7.01%、4.32%、4.46%,血浆输注率分别为:5.10%、3.63%、3.59%。2012、2013年较2011年均显著下降(P0.01);住院患者人均输血量、总手术及大中手术例均输血量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手术科室及全院自体血回输率升高。结论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运用临床用血评价客观考核指标有益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前10个临床科室及病种的用血情况,了解临床医生对输血适应证相关规定的掌握情况,做到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应用医院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查阅葛洲坝中心医院2010~2013年住院患者输血申请单及交叉配血登记本,统计各临床科室及各病种输血量及成分输血率。结果血液用量10大科室为感染性疾病病区(4 800.5U),放化一、二病区(3 773.0U),重症监护病房(3 648.5U),普外科病区(3 414.5U),血液内科病区(3 188.0U),泌外科、神经外科病区(1 939.5U),骨外科一、二病区(1 887.0U),消化内科病区(1 372.0U),综合内科病区(1 127.0U),妇产科病区(979.0U),共占全院用血总量的90.9%,成分输血率不低于99.8%;10大病种为肝硬化(4 229.5U)、消化性溃疡(2 092.5U)、播散性血管内凝血(1 756.5U)、骨折(1 624.0U)、重型肝炎(1 235.5 U)、白血病(1 082.0 U)、脑外伤(1 059.0 U)、胃癌(1 291.5 U)、再生障碍性贫血(1 038.0U)、肺癌(997.0U),占全院用血总量的57.2%,成分输血率不低于99.9%;10大科室和10大病种红细胞/血浆比例为0.34~4.98和0.005~6.590。结论 2010年后该院成分输血率明显提升,乱用全血、浪费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临床医生对输血适应证掌握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不合理的输血现象,需要进一步在各临床科室普及科学合理的用血知识,提高安全用血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每月抽查和分析我院临床输血病历,不断改进临床输血病历书写质量,并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依据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适用于我院的临床输血病历模板,自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每月随机抽检本院输血病历60份,进行核查、分析、总结,并每月撰写输血病历质量控制简报,上报医务科并向全院公开通报。同时,将2019年1月到6月已进行持续监测的输血病历质量数据与2018年1月到6月未进行持续监测的输血病历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抽查2019年1-6月已进行持续监测的临床输血病历360份,输血病历质量合格例数及合格率分别为:37(61.7%)、38(63.3%)、40(66.7%)、40(66.7%)、42(70.0%)、47(78.3%);抽查2018年1-6月尚未进行输血病历持续监测的输血病历360份,输血病历质量合格例数及合格率分别为:18(30.0%)、21(35.0%)、19(31.7%)、19(31.7%)、17(28.3%)、19(31.7%);结果显示持续监测临床输血病历后合格率逐月提高(P<0.05)。结论持续监测临床输血病历能有效地提高临床输血病历的书写质量,督促临床医师规范书写,认真对待,对进一步保障临床安全、科学、合理用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