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构建信息化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临床输血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方法依据我国现行临床输血相关文件及法律要求,将输血科工作与临床输血需求相结合,陕西省人民医院输血科联合西安天网软件技术公司开发完成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结果该软件实现了从血液入库到血袋销毁、从临床医生输血前评估到输血后评估等"临床输血全过程"、完整输血电子病历、完善临床用血三级审核制度以及建立临床用血统计分析模块等信息化闭环管理,实现了医院HIS系统、检验LIS系统以及输血科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实时准确采集和监管各环节数据,形成输血医疗全过程的闭环管理。结论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对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临床用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临床输血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控性,提高工作效率。方法连接、整合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医院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将输血申请与审核、血清学相容性试验、血液发放、输注及输注后评价、输血不良事件报告等完整输血管理过程中的所有要素串联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流程,防止过程或要素遗漏,减少人为干预,使临床输血管理做到自动化、程序化、完整化。结果输血科工作效率和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大幅提高,规范了输血过程,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杜绝了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结论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医院的输血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从血液中心到血管"的输血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化闭环管理,同时与血液中心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临床血液智能化管理系统信息共享,更好的实现了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用血周期,保证用血质量和确保输血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规范管理的途径。方法从用血量控制、输血病历监管、输血环节把握及附加调整等4个方面,对我院2014-2015年1-5月同期临床输血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着医院不断增加的病种和床位数,在总体血量计划数不变的状况下,合理控制临床患者的用血均量数;平衡临床科室申请备血与实际用血量的关系;着手临床输血病历在输血前、中、后的监查,对临床输血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数据比较及监控同比增长率。结论医院加强输血科输血质量管理,严格做好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是减少不合格输血、计划用血、安全用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临床输血流程信息系统,做到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方法在医护信息系统中建立临床输血管理模块,通过数据流技术,确定输血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其质量控制点,实现临床输血的闭环管理及实时监控,规避临床用血风险。结果通过数据流技术的应用,优化了输血流程,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输血错误,输血项目执行规范率从95%~99%提高至99%~100%,交叉配血前与输血前"两人核对"符合率、血制品质量符合率均达到了100%,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了0.02%。结论基于数据流技术的输血流程信息系统更好地适应了医疗信息化管理与发展要求,使临床用血准确、安全、高效,对规范输血流程和保障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临床输血路径管理体系中输血闭环管理模式对临床用血过程管理规范化的促进作用。方法 根据闭环式临床输血管理系统中各功能模块对临床输血过程中各节点的控制流程,分析各功能模块功能的完整性、实用性以及在输血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结果 闭环式临床输血管理可科学监控临床输血全程关键节点。医师模块实现了申请过程中输血指征智能评估和临床症状强制性评估、监控输血知情告知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医师申请权限管理、门诊输血的自动划价、输血申请单的完整性并实现了患者标本有效性提示等功能。护理功能模块实现了各时间节点扫码记录、患者身份和血袋信息扫码识别、输血过程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等功能。输血科功能模块实现从血液入库到血袋回收的全程监控、输血相容性试验的管理和质量控制、从输血科主界面一键登录电子病历系统监控合理用血等功能。大量输血审批模块实现了远程电子审批且未审批的常规输血申请单禁止打印。自体输血治疗模块从采血前评估、输血方式选择、血液管理到输血后评估通过智能信息检索与路径实时控制,实现了质量和安全前馈控制。结论 临床输血路径管理体系中的输血闭环管理可有效提升临床输血安全性和输血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制定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申请与输血病历评估体系并用于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评价,探讨在临床用血紧张的情况下,提高输血质量,节约临床用血的措施.方法 通过建立和执行严格输血申请审批、临床输血申请合理性评估,及输血后输血病历归档与评估制度,总结分析8年间医院住院患者人次、手术例数与临床用血量的关系,不断完善细化医院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结果 对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执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年间在住院患者增长98.55%及手术例数增长97.61%的情况下,临床用血量仅增加9.57%,手术科用血量下降12.12%,住院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4.82%,手术患者人均输血量下降47.27%.红细胞用量上升8.52%,血小板用量上升27.50%,冷沉淀用量升高25.5倍,血浆用量下降15.19%.结论 通过制定和完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管理制度,建立用于临床合理用血评价体系,达到对临床用血进行科学调控和规范管理,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和使其临床疗效最佳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院外科术前备血及术中用血情况,根据术中大量用血科室间及病种间用血备血符合度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以期规范临床备血,合理用血,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方法分析2017年1-12月用血总量和医院大量用血报批科室占比,以及评估分析主要大量用血科室相关数据。结果 2017年大量用血科室分别为骨科(50%)、心脏外科(23%)、产科(13%)、妇科(4%)、普外科(4%)及其他科室(6%)。主要用血科室骨科及心脏外科大量用血人次占科室申请用血人次分别为7.6%和19.0%,两个科室术前备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科实际用血量和用血备血符合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两个重点用血病种脊柱侧(后)弯-脊柱矫形和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心脏外科两个重点用血病种风湿性心脏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比,备血量、实际用血量和用血备血符合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错误评估术中输血量会产生严重的输血安全隐患,输血科可通过计算外科手术用血备血符合度,初步评定临床医生对手术过程用血评估的合理性,通过推进自体血回输和医师绩效管理等方式可以规范临床备血量申请,并确保术中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立临床用血管理质量考核指标,定期督导落实,逐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方法检查2013年上半年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终末病历,统计分析包括临床用血趋势、临床输血申请、输血文书记录等6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结果临床用血趋势分析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院总用血量与2012年同期相比增长率(-30.92%)低于同期出院患者增长率(-6.82%),手术科室用血量增长率(-23.90%)低于手术台数增长率(-12.59%),人均用血量呈负增长(-5.89%)。上半年全院成分输血率为99.93%;输血申请分级管理符合率、申请单审核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直至6月底均达到100%;用血适应证合格率也不断提高,直至6月底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合格率分别达到94.5%和96.7%。输血文书记录合格率和临床用血计划符合率无明显提高。结论临床用血管理考核指标的设立及评价,有效促进了我院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达到了科学合理用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构建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以实现单病种个体化循证输血评估评价,有效提升患者血液管理和科学安全有效用血水平。方法以三级组织管理和三级临床输血评估评价为基本架构,贯穿于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路径间无缝对接,智能实时控制与信息共享。结果 1)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涵盖了输血前、输血过程中评估与输血多学科诊疗,输血疗效评价及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2)具有全程组织管理、多部门全员参与,评估评价的个体化、系统性、全面性,过程控制的智能路径化与信息实时共享,质量持续改进智能化分析等特点,实现了临床输血评估评价的多部门全员参与、事前主动评价、全程闭环路径实时控制与质量持续改进。3)应用数据显示,医院输血前评估率、输血后评价率、输血合理率、自体输血率、术中自体输血率、微创手术率等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分别由2013年的93.30%、89.72%、96.01%、20.01%、57.77%、25.45%上升到2015年的98.60%、95.87%、99.43%、27.36%、75.59%、28.97%(P0.01),医院出院患者输血率、异体输血率分别由2013年的9.13%,7.84%下降到2015年的5.92%,4.77%(P0.01),出院患者均异体RBC量和均RBC量、手术台均异体RBC量和台均RBC量分别由2013年的0.26 U、0.36 U,0.18 U、0.42 U下降到2015年的0.21 U、0.29 U,0.08 U、0.31 U,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结论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对提升患者血液管理和科学安全有效用血水平,减少患者输血需求,指导单病种个体化循证输血与质量持续改进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创新型储存式自体输血(PABD)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2020年1-6月入院需行PABD的患者实施传统PABD模式,2020年7-12月入院需行PABD的患者实施创新型PABD模式.传统PABD模式由临床科室医师对拟用血患者进行评估、开具用血申请,输血科执行采血、发血工作;创新型PABD模式由临床科室医师对拟用血患者进行评估、开具用血申请,由输血科参与审核、评估、采集和监控,实现全程参与和输血过程管理,将被动型的工作模式转变为主动型.比较两种模式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2020年1-6月,该院手术患者2302例,备血患者583例,成功实施传统PABD模式的患者16例;2020年7-12月,该院手术患者6032例,备血患者1446例,成功实施创新型PABD模式的患者113例.手术患者传统PABD模式的实施率(0.70%)低于创新型PABD模式的实施率(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P<0.05).结论 采用创新型PABD模式能发挥输血科医师的专业能力,促进PABD在临床的有效实施,保障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血(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是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级以上的电子病历系统评价的重要环节。方法以输血科工作业务流程以及临床医疗质量控制过程中有关输血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研发,从而实现输血管理工作流程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避免了人工可能产生的差错,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输血科日常的工作效率。结果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2003 Advanced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工作站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XP,支持Windows10,开发工具为Power Builder9.0。结论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重新开发设计了智能化"全院级用血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基于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实现将用血信息管理系统和LIS、HIS、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物资耗材系统、电子病历EMR、手术麻醉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并将腕带及一维、二维条形码技术应用到血液标识、扫描核对等环节,从而实现输血医嘱的闭环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泉州地区16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促进医院输血科的建设。方法本次临床用血督导检查,主要从医院输血组织管理、输血科建设及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包括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输血规范和科学合理用血、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等方面。结果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用血、血液贮存发放和输血质量管理,三者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6.6%、68.1%、89.2%。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进一步重视医院输血科,加强科室建设;其次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开展自身输血,强化临床医护人员的输血安全意识,合理控制用血,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术前信息化自体输血评估流程对开展自体输血工作的促进作用。方法统计对比2012年1月—2017年9月本院自体输血例数及总量、主要手术科室的贮存式自体输血量及手术患者自体输血率、2016年1—9月与2017年同期全院及外科各种形式的自体输血例数及数量情况。结果 2016年本院贮存式自体输血和术中自体输血的例数、输血量均高于以往各年; 2017年1—9月的自体输血总量相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39. 9%,其中贮存式自体输血量相比却减少了19. 2%,而术中自体输血量相比增加了53. 2%。结论借助信息系统开展术前自体输血评估流程,加强了输血科、麻醉科和临床科室三方之间的沟通,对自体输血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构建,以建立科学化、标准化、全程闭环路径智能化的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方法依据我国现行输血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按照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临床转归,全程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做我所写、写我所做、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总体要求,采用NET框架的B/S/S和C/S/S相结合的模式,应用Oracle数据库技术和SOA服务技术对临床用血的设备、人员、材料、环境、法则等要素进行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构建。结果 1)成功构建了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信息化的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体系;2)全程闭环智能路径涵盖了临床用血全过程,包括了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异体输血、自体输血与用血数据库,血液标本,血液制剂,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等,实现了路径间无缝对接,信息智能共享,全程实时控制及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3)该路径具备了路径轨迹闭环化、过程溯源循证化、功能智能集成化、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化及质量持续改进的功能特点。结论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能有效实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全面质量管理,提升科学安全有效用血水平,为医疗机构和行政部门输血管理决策提供循证依据,同时亦为探索单病种个体化精准输血治疗和大数据临床输血循证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变得举足轻重。随着输血科学的发展,输血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医院输血科是连接医院、患者和血站的纽带和桥梁,日常管理工作繁重。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套系统、完善、规范和准确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将为临床输血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证。本院于2010年起与南方惠桥软件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了一套医院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运用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与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和血站信息系统相结合,使本科室的工作更加有效,为安全输血、用血提供更加稳  相似文献   

17.
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依据,对2004年成都市8所新申请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现场审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所医院一次性审核达到基本标准2所,不合格6所,不合格率高达75%;经二次审核合格共6所,仍有2所医院未复审.结论建立对新申请用血的医院,实施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监督管理制度,对进一步确保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评价物联网血液管理解决方案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开发智能血液冰箱、物联网血液转运箱、自动化血库系统、智慧血液管理软件等构建物联网血液智慧管理平台(方案),将血液贮存与管理软硬件系统有机结合,将分布式血液贮存储设备前移至临床用血科室,解决临床医师的用血顾虑。结果物联网技术、RFID与制冷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基于RFID的物联网血液管理解决方案,其将血液贮存、使用与质控管理集于一身,实现了对临床用血的全流程监管和信息追溯。血库前移至临床用血科室与电子交叉配血,精简和优化了临床用血流程,患者输血等待时间(min)由40±10缩短至<2;全程冷链物流确保出库血液的贮存质量,临床用血科室得以退回未输(完)的血液,输血科可以再发放临床或用与其他医院调剂。结论基于RFID血液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了临床用血智能化管理和血液(袋)信息追溯;医院血库前移至用血科室,提高了临床输血效率、避免了血源浪费,提高了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构建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的血液制剂全程闭环智能路径,以实现血液制剂在临床用血全程质量和安全的实时控制、信息共享及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按照临床用血三级组织管理架构,依据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审定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与技术指南,采用智能信息化实时控制手段对血液制剂全程质量和安全实施多部门全员参与,过程与环节控制,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结果 1)针对血液制剂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采用智能信息化实时控制手段,对血液制剂全程的基础、环节、终末质量和安全进行了闭环路径智能实时控制及质量持续改进,涵盖了自体和异体成分血的路径轨迹;2)血液制剂全程闭环路径与临床输血、血液标本、质量分析与持续改进等,全程闭环路径间智能无缝对接,信息共享,具备血液制剂轨迹与患者轨迹交叉融合,智能信息检索与实时共享,全程路径轨迹实时控制,质量持续改进等特点。结论血液制剂全程闭环智能路径,实现了血液制剂在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轨迹化的质量和安全实时控制,有效保障了血液制剂质量与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更好地对输血科进行日常工作,提高患者的用血的安全,规范临床输血技术的执行,使用移动信息平台对医院输血科进行实时管理,研究改进应用的方法和观察实施效果。方法开发了一套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输血管理信息平台。采用云技术和无线网络,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安装医院输血科管理应用程序,控制安全用血的各个环节。结果输血科的工作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控制了工作中的差错和信息不及时的问题,实现多用户不同权限的24h访问和应用。结论完善输血科管理的透明全程监控,充分利用了医院信息网络资源,并在医院输血科与市中心血站之间建起了一个无缝的桥梁,为患者的用血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