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通过螺旋CT结合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上气道仿真内窥镜三维成像,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功能特点.方法正常对照组7例,OSAHS组25例.每位受检者采用螺旋CT对鼻咽顶部至舌骨下缘之间的上气道,分别在平静呼吸、呼气末、吸气末和Müller动作后连续扫描,测量各形态功能参数,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OSAHS患者的上气道塌陷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加,但与病情严重度则不完全相关;OSAHS患者上气道各平面矢状与冠状径的塌陷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腭后区和舌后区冠状径塌陷度绝对值较矢状径增大.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MPVR重建是一种方便、高效、无创和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对OSAHS患者上气道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螺旋CT结合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上气道仿真内窥镜三维成像,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功能特点。方法正常对照组7例,OSAHS组25例。每位受检者采用螺旋CT对鼻咽顶部至舌骨下缘之间的上气道,分别在平静呼吸、呼气末、吸气末和M櫣ller动作后连续扫描,测量各形态功能参数,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OSAHS患者的上气道塌陷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加,但与病情严重度则不完全相关;OSAHS患者上气道各平面矢状与冠状径的塌陷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腭后区和舌后区冠状径塌陷度绝对值较矢状径增大。结论螺旋CT扫描结合MPVR重建是一种方便、高效、无创和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320排多层螺旋CT(简称320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呼吸道形态的影像学研究,探讨OSAHS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14例经多导睡眠监测仪诊断为OSAHS的患者和7例正常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320CT对所有受试者分别在4个时相下进行上气道连续扫描并重建,范围从硬腭到声门。这4个时相分别为平静呼吸、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及闭口堵鼻深吸气(Müller)动作。运用平面重建软件分别对上气道进行横断、矢状及冠状面的重建并测量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的截面积。所将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SAHS组腭后区截面积在4个时相中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舌后区截面积在吸气相及Müller动作相中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鼻咽部及喉咽部的截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口咽区是OSAH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的主要区域;运用320 CT检测上呼吸道对于OSAHS的诊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Apneagraphym,AG200)联合螺旋CT在评估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对经PSG确诊的22例中度和18例重度OSAHS患者进行整夜睡眠呼吸监测,应用多层螺旋CT测量软腭后区、舌后区平面的横截面积。对比联合应用AG200和螺旋CT定位诊断不同程度OSAHS阻塞平面的价值。结果 AG200和螺旋CT检查均能很好地判断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对于中、重度OSAHS患者阻塞平面的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200和螺旋CT检查对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均具有诊断意义,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手段可以明确提高OSAHS患者,尤其对重度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多层螺旋CT(MSCT)形态学改变,以揭示肥胖患者上气道结构异常及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非OSAHS和OSAHS肥胖患者各25例,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额窦层面至第7颈椎水平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鼻咽、腭咽、口咽和喉咽的最小截面积及其周围组织并进行比较。并且分析4个平面测量指标与体重指数(BMI)、颈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非OSAHS组患者比较,OSAHS组肥胖患者软腭的面积明显增大(P<0.05),其体积增大更加明显(P<0.01);口咽部气道的截面积、前后径、体积,均比非OSAHS组患者明显减小(P均<0.05),并且软腭的体积均与BMI、AHI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MSCT能从二维及三维结构评估肥胖患者上气道阻塞及周围软组织情况,并且提示软腭体积增大可能与OSAHS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上气道成像,探讨上气道各平面的测量参数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相关性。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42例OSAHS的患者行平静呼吸和深吸气末时的上气道CT扫描,测量上气道各平面的截面积及相应平面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并计算气道塌陷度。结果OSAHS患者上气道最小截面积主要位于腭后区;中度组与重度组患者腭后区不同时相各测量指标与AHI呈负相关,舌后区深吸气末各测量指标与AHI呈负相关;各组患者各平面塌陷度与AHI无相关性。结论OSAHS患者气道塌陷度与AHI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超快速核磁共振成像(简称超快速MRI)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上气道阻塞部位的应用体会。方法:22例OSAHS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在清醒时与自然睡眠状态时,应用超快速MRI检查,获得上气道正中矢状面的系列成像,制成电影形式,对照两者上气道的狭窄点和阻塞点情况。结果:在清醒状态下,9例(占41%)OSAHS患者有腭咽部9个狭窄点;当患者睡眠时,22(占100%)例患者有45个阻塞点,其中3例患者仅腭咽区有一个阻塞点,15例患者在腭咽及舌咽区有阻塞点,4例在腭咽、舌咽、喉咽区均有阻塞。OSAHS患者清醒时上气道的狭窄与睡眠时上气道的阻塞的符合率为20%。而在正常对照组中无阻塞发现,有8例出现腭咽部狭窄。结论:超快速MRI成像是定位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的有效方法,OSAHS患者清醒时气道的狭窄和睡眠时气道阻塞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兰德  陈飞  魏雪梅  王科  张术明 《四川医学》2013,(12):1772-1774
目的 探讨清醒及诱导睡眠状态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评估技术在OSAH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经PSG检测确诊为OSAHS的患者分别在三种状态下(清醒、闭气及诱导睡眠状态)行上气道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测量分析三种状态下上气道阻塞的情况;另设5例正常人在此三种状态下上气道CT扫描三维重建为对照组.结果 OSAHS患者清醒状态下上气道最狭窄处截面积与闭气和诱导睡眠状态下有明显差异;闭气和诱导睡眠状态下上气道口咽平面截面积无明显差异,但舌根平面有差异;正常人群在这三种状态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诱导睡眠状态下较能全面真实地反映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情况,对手术平面定位有较好的指导作用;闭气状态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睡眠状态下上气道的阻塞情况,但不能全面反映睡眠状态下的真实情况;CT三维重建对OSAHS的诊断及病变部位定位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置入鼻咽通气管后的多导睡眠呼吸监测(NPT-PSG)结果判定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舌咽区气道阻塞情况,并与螺旋CT的判定结果对比,评估CT扫描测量在舌咽区上气道阻塞判定中的作用。方法经PSG检查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65例,在鼻咽通气管置入后再次进行NPT.PSG,同时采用螺旋CT对上呼吸道进行连续扫描。就NPT-PSG结果与CT扫描测量所得的舌咽区气道截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次/h和舌咽区气道截面积〈181mm^2为参考标准判定舌咽区气道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比较两种判定方法结果的异同。结果NPT-PSG所得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与舌咽区气道截面积无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O.02和0.085,P均〉0.05。舌咽区气道截面积〈181mm^2提示舌咽狭窄者7例,无明显狭窄的例数为58例;NPT-PSG所得AHI≥15次/h提示舌咽区气道阻塞者37例,无明显阻塞者28例。以统计量kappa系数评价两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055,P〉0.05,两者一致性较差。结论螺旋CT测量和NPT-PSG判定舌咽区气道狭窄或阻塞一致性较差,临床判定舌咽区气道阻塞与否应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前后上气道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对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确诊的32例OSAHS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在UPPP手术前后行上气道连续扫描,观察上气道形态学的改变,并根据手术疗效分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OSAHS患者UPPP术后2~3年,平静呼吸时腭后区截面积和左右径增加;深吸气末腭后区和舌后区的截面积和左右径均增加,腭后区塌陷度减轻。各疗效组患者手术前后腭后区截面积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SAHS患者上气道阻塞平面主要位于腭后区者,行UPPP疗效较好。上气道CT测量数据可作为OSAHS患者行UPPP手术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1.
影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登华 《当代医学》2009,15(27):110-111
目的探讨影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33例我科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保留悬雍垂的腭咽成形术,对手术疗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阻塞部位在腭咽腔及舌咽腔,多数适于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但因受呼吸道其他部位阻塞因素的影响,导致手术疗效参差不齐。结论术前明确咽腔的阻塞部位,对估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琳  何晓光 《医学综述》2012,18(14):2246-224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常存在多平面阻塞,术前明确阻塞定位,有针对性地选择手术方式可提高预后疗效。目前临床上常用方法有传统耳鼻喉体检、上呼吸道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声波反射、上呼吸道压力测定等,但这些方法均不能提供各阻塞平面完整的解剖及功能方面的信息,唯有结合它们进行综合评估才能达到准确诊断阻塞部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肺疾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肺心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互影响,方法:对24例肺心病并睡眠呼吸暂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21例肺心病组对比观察。结果:两组1s用力呼出气量,用力呼气峰流量均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血气分析比较PaO2降低,PaCO2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H降低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由于长期的间歇性低氧血症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从而诱导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白细胞介素作为一类重要的炎症因子,与该种疾病本身及其并发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探讨了多种白细胞介素的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提出了可能的新的检验指标,为深入探讨OSAHS的发病机制、临床评估、预后及疗效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CT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CT上仅仅表现为胆道扩张的良、恶性梗阻性黄痘对照分析,发现恶性病变肝内胆管为中、重度扩张(73.1%)呈藤状(57.7%),肝外胆管绝大多数在近段区域突然中断(95.7%),良性病变的肝内胆管轻度扩张(63.6%),多表现为竹节状(68.2%),而肝外胆在远段逐渐变细(84.2%),认为根据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形态,以及肝外胆管扩张形态及梗阻部位改变,能够对梗阻的良、恶性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效果。方法不能手术根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8例,其中:48例在X线介导下行PTCD,同期30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内引流术。观察两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TCD组48例均穿刺成功,两组病例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TCD组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近期并发症方面,优于胆肠吻合术组。结论 PTC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超声以其独特的优势,一直以来都是梗阻性黄疸病人的首诊检查。随着高科技发展,各种先进超声诊断仪的问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积水时肾小管水通道蛋白(AQP)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组织学变化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20例单侧肾积水伴无功能行肾切除术的临床肾脏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评估AQP1及AQP2的表达水平;然后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进一步动态观察梗阻后1,2 d及梗阻解除后1,2,7d不同时间点AQP1、AQP2的变化趋势,同时通过HE染色观察其变化与组织病理学之间的联系。结果:单侧肾积水患者肾脏病理标本肾小管水通道蛋白AQP1及AQP2表达下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QP1,P<0.01;AQP2,P<0.05);UUO模型中,梗阻后1,2 d及解除梗阻后1 d,AQP1、AQP2表达随时间延长进行性下降(P<0.05),解除梗阻后2 d其表达开始回升(P<0.05),解除梗阻后7 d逐渐恢复,但仍然没有达到正常水平(P<0.05)。同时HE染色显示,梗阻1,2 d及解除梗阻1 d时组织学变化以集合管扩张和炎性改变为主,但均于梗阻解除7 d内较快恢复正常,与AQP的大幅变化并不完全一致。结论:输尿管梗阻将导致肾脏AQP1及AQP2表达急剧下降,且恢复十分缓慢;同时这种下降与组织学改变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9.
体外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方法:使用高频通气膈肌起搏器治疗8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PaO2,PaCO2和saO2),肺功能(vr,vc,FVC,IRV和IC)、膈肌活动度(DMD),血清SOD,FI等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血气分析明显好转(P<0.01,P<0.05),肺功能显著改善(P<0.01),膈肌活动度增强(P<0.01),血清SOD升高(P<0.05),FI下降(P<0.01)。结论:体外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7例急性梗阻性氮质血症病人,分别为盆腔肿瘤引起纤维化所致输尿管梗阻2例,肾输尿管结石所致梗阻4例,左肾萎缩右输尿管末端狭窄1例。分别行输尿管结石取出术、紧造瘘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及输尿管插管引流术。本组病人术前均有血尿素氮升高,术后血尿素氮大多恢复正常。本文讨论了该症的致病原因、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