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回波消除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查表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回波消除器,这种新的回波消除器具有神经网络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较好的容错特性和鲁棒效应等优点,且比传统的回波消除器有更好的收敛特性,并可方便地实现多级回波消除。  相似文献   

2.
空间垢回波消除因回波通道冲激响应长达几百毫秒一上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设计了空间声回波消除器,提出了自正交轮流受限分段批处理频域LMS(PBFLMS)算法,可以达到收敛性能、失调性能、计算复杂度以及延时等性能之间的折衰,并结合空间声回波消除器的具体应用,改善了该算法。最后将空间声波消除器在ATD-C30开发仿真系统中实现,得到了比较满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回音”是通讯产品及配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问题。客观地说,无论模拟式通讯、还是数字式通讯,在使用过程中,都一定存在回音的现象。因此,回音消除器产品的设计,就成为了通讯业至今不息的论题。  相似文献   

4.
空间声回波消除因回波通道冲激响应长达几百毫秒一直是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设计了空间声回波消除器,提出了自正交轮流受限分段批处理频域LMS(PBFLMS)算法,可以达到收敛性能、失调性能、计算复杂度以及延时等性能之间的折衷,并结合空间声回波消除器的具体应用,改善了该算法。最后将空间声回波消除器在ATD-C30开发仿真系统中实现,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ADSL系统中对称的回波消除器。针对双向传输速率的不对称性,接着介绍了两种非对称的回波消除器,它们分别适用于中心局和远端用户。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在回波消除器中采用误差频率加权自适应滤波器结构,以充分利用人耳的听觉特性,提高回波消除的主观质量,客观测试和主观测试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同频数字直放站回波干扰消除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无线同频直放站应用中急需解决的发送天线到接收天线之间的回波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叠加PN序列的回波消除方案,简要介绍了基于FPGA的回波消除器的硬件设计,以及对回波消除直放站系统回波消除度测量的测试方案,并详细论述测试原理.测试结果表明,该回波消除直放站满足实际产品化要求.  相似文献   

8.
陈岚 《世界电信》1998,11(4):39-41
在帧中继网上传送话音(VoFR)是帧中继网上的一项增值业务。本文提出该业务的主要障碍是话音分组的时延和丢弃;接着又介绍了克服这些障碍的技术,包括话音压缩、采用回波消除器和抖动缓冲器以及优先级技术等;最后又探讨了VoFR的兼容性和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自适应回波消除算法都是基于客观优化准则,而没有考虑回波消除的主观质量。本文提出在回波消除器中采用误差频率加权自适应滤波器结构,以充分利用人耳的听觉特性,提高回波消除的主观质量。客观测试和主观测试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用微处理器实现自适应回波消除器的新方法。由于回波信号的估值直接利用二进数据码合成,使运算量比传统的算法减少了3~5倍。文中讨论了这种系统的数学模型、均方准则下的随机梯度调节算法及其收敛特性。最后给出了用计算机模拟和用Intel-8086通用微处理器实现消除回波的某些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在Android数字楼宇对讲系统中的回声消除问题,本文采用WebRTC的回声消除模块实现Android本地实时回声消除,并设计了多线程编程技术实现音频采集、播放的同步,最后利用JNI技术将我们的Android楼宇对讲系统回声消除程序进行封装,解决了Android楼宇对讲系统的回声问题,达到很好的回声消除效果,便于不同Android平台的移植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在Android数字楼宇对讲系统中的回声消除问题,本文采用WebRTC的回声消除模块实现Android本地实时回声消除,并设计了多线程编程技术实现音频采集、播放的同步,最后利用JNI技术将我们的Android楼宇对讲系统回声消除程序进行封装,解决了Android楼宇对讲系统的回声问题,达到很好的回声消除效果,便于不同Android平台的移植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路  张永瑞 《电信快报》2002,(6):11-12,29
移动通信领域中巳广泛采用自适应回波抵消技术,自适应回波抵消算法是该技术的核心,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自适应回波抵消效果,同时它对降低硬件复杂度和产品成本也有特殊意义。文章对自适应回波抵消的NLMS算法、双端讲话(DT)的检测算法及后处理的NLP算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声学回波消除技术一直是语音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声学回波消除系统中,通过估计回波路径中的固定时延区域来提高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固定时延估计算法以及基于小波变换的声学回波消除系统,解决传统时延估计算法在声学回波消除系统中估计误差大、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算法稳健性、有效性等指标明显优于传统时延估计算法,基于小波变换的声学回波消除系统具有良好的消回波性能。  相似文献   

15.
张园  华永平 《电子科技》2010,23(7):95-99
针对通信中的回波问题,基于自适应滤波的LMS算法,设计了自适应回波抵消器。并基于利用FPGA芯片,在DSP Builder平台上,有效结合MatLab/Simulink和Quartus II设计工具,根据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了LMS算法自适应回波抵消器硬件电路设计。软件仿真和系统FPGA硬件实测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使回波抵消器的FPGA硬件实现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语音通信声学回声产生模型和自适应AEC回声消除算法原理,分析了AEC应用于VoIP语音通信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短时能量的非线性回声消除方法,在NGN网络的VoIP通信中,使用该方法实现了极高的回声抑制比。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消回声效果、算法稳定性和实现复杂度等指标明显优于自适应AEC算法,适合于嵌入式VoIP通信终端设备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als with problems raised by speech and sound pick-up, processing and reproduc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Those problems which occur as soon as sound and speech are involved in a communication are briefly explained in the introduction. Then the noise and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current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The remaining part of the paper is dedicated to sound reproduction techniques which aim at preserving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nd and which take into accou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hearing. Finally, some data about standardization are recalled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are sketched.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盲信号分离的自适应回声抵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视频会议和免提通信系统中,扬声器和麦克风之间的声耦合严重影响语音通信系统的质量。文中提出了一种用基于盲信号分离(BSS)的自适应声回波对消(AEC)方法,可有效解决回声和噪声对近端语音信号的影响。该方法不仅能减少背景噪声对回波对消的影响,而在双向通话时,可直接利用盲信号分离技术分离出近端语音。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DSP的音频实时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声学回声消除器一直是视频会议系统不可缺少的组件。将回声消除算法结合噪音消除和静音检测算法等,提出一种改进的实时音频处理系统方法,并在TMS320C6713B上实现,能够有效改善噪音、双工检测、非线性回声等导致自适应滤波器发散的问题。该系统在保证正常双工通话的同时,对非线性回声的抑制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通信语音的质量和可懂度会被回波与混响严重损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会被严重干扰。为了同时消除回波与混响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两阶段联合声学回波和混响抑制系统。该系统逐步地消除加性声学回波与多径效应产生的混响干扰,从而获得目标语音。系统首先使用基于理想比值掩蔽(Ideal Ratio Mask,IRM)的模型去除与目标信号不相关的声学回波,紧接着对于与目标信号强相关的混响干扰,系统通过利用一个基于“隐掩蔽”的谱映射模型将其去除。两阶段模型最后进行联合训练以获得更好的系统性能。一系列不同声学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可显著地消除回波与混响干扰,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目标语音的语音质量与可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