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比较了两种手性毛细管柱B-PM和B-TA对γ-内酯的拆分性能。采用AgilentGC 6890,氢火焰离子检测器。仪器操作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为氮气,恒流模式0.8 mL/min。分流比100∶1,柱温采用恒温。对沸点较低的γ-庚内酯、γ-辛内酯、γ-壬内酯和γ-癸内酯,柱温设置为130℃,对沸点较高的γ-十一内酯和γ-十二内酯,柱温设置为170℃。样品为质量分数约0.2%的乙醚溶液,进样量0.4μL左右。手性柱B-PM能对γ-庚内酯、γ-辛内酯和γ-壬内酯的对映体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5;对γ-癸内酯只能实现基本分离,分离度为1.18;而对γ-十一内酯和γ-十二内酯分离度均小于1,不能实现基本分离。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手性柱B-TA能对上述6种γ-内酯类化合物的对映体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都大于3。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化学-酶法串联一锅合成R-δ-戊内酯的方法。该方法将酶促动态动力学拆分与烯烃复分解反应融为一体,通过一锅反应得到ee值高于90%的R-δ-戊内酯。  相似文献   

3.
<正> 一、前言γ-壬内酯、γ-癸内酯、γ-十一内酯为γ-烷基内酯的系列产品。γ-壬内酯又称γ-戊基丁内酯,商品名为椰子醛或十八醛。结构式为: CH_3(CH_2)4- C=O。具有强烈的椰子香气,用于配制椰子香精、水果香精等。γ-癸内酯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4.
以γ-丁内酯为原料,经溴代、酯化、环化、拆分、氢化、保护、水解等反应,合成了旋光性N-Boc-氮杂环丁烷-2-羧酸,总收率达到43%,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 H NMR,~(13) C NMR,HRMS确证。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了(R)-γ-内酯的制备方法。首先高烯丙基醇在脂肪酶CAL-B催化作用下进行拆分,得到(R)-高烯丙基醇和(S)-高烯丙基醇乙酸酯。经过3次拆分后,对映体过量值(ee)可达95%以上,两个构型产物的收率在40%左右。(S)-高烯丙基醇乙酸酯经水解和Mitsunobu反应转化为相反构型的产物,收率66%左右。(R)-高烯丙基醇与乙酸酐反应得到(R)-高烯丙基醇乙酸酯,收率91%左右。(R)-高烯丙基醇乙酸酯与硼烷四氢呋喃溶液作用,然后在铬酐的醋酸水溶液作用下氧化,中间产物不经过提纯分离直接进行水解关环,得到(R)-γ-内酯,收率72%左右。产物ee值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1-氰基-3-甲基丁基)丙二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脱羧、酶反应水解拆分,氢化生成普瑞巴林,该方法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用酶反应进行水解拆分,条件简单,反应在水相中进行,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生态污染,在发展绿色化学方面有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从筛选到的一株细菌出发,研究出了一条新的拆分癸内酯的方法.先以化学方法把癸内酯制成酸.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加菌体选择性酯化.实验表明,在微水相中菌体所产生的脂肪酶对癸内酯有一定的拆分作用,优先选择酯化右旋体(S型),酯转化率和产物对映体过量值分别为10.3%和65.6%.  相似文献   

8.
田红玉  魏毅  丁瑞  孙宝国  肖阳 《精细化工》2007,24(8):797-799
γ-内酯是一类重要的香料化合物。研究了以廉价易得的糠醛为原料制备γ-内酯的合成路线。以糠醛和1-溴丙烷、1-溴丁烷、1-溴己烷为起始原料,合成了γ-辛内酯、γ-壬内酯以及γ-十一内酯。糠醛首先与溴代烷的格氏试剂在乙醚中反应,生成1-(2-呋喃基)烷醇,反应产率在86%左右。1-(2-呋喃基)烷醇在质量分数为0.5%的氯化氢的乙醇溶液中回流,开环水解得4-氧代羧酸,反应产率在60%左右。4-氧代羧酸与氯化亚砜在甲醇中回流反应,得4-氧代羧酸甲酯,产率约93%。4-氧代羧酸甲酯用硼氢化钠在甲醇中室温搅拌2 h,还原并且同时关环得γ-内酯,产率约85%。  相似文献   

9.
酶促开环聚合(eROP)是以固定化酶为引发剂的聚合方法,固定化酶在反应后期容易分离,还可回收循环利用。首先探究了ε-己内酯的酶促开环聚合中固定化酶Novozym 435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以及酶的重复使用次数对ε-己内酯转化率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采用固定化酶Novozym 435和聚乙二醇为共引发剂,引发ε-己内酯聚合,成功合成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三嵌段共聚物。为其作为药物载体运用到生物医药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自然界数量巨大且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平台化合物是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物质基γ-戊内酯即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可由生物质经水解、加氢、脱水得到。本文就近年来由生物质及其衍生物乙酰丙酸制备γ-戊内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所用的催化剂和反应体系进行了总结,以期寻求一种高效、经济的γ-戊内酯合成路径。  相似文献   

11.
δ—癸内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从价廉易得的原料己二酸出发,经脂化、缩合、相转移催化、烃化、水解脱羧及Baeyer-Villiger氧化等五步反应,合成δ-癸内酯。总产率为41.5%。  相似文献   

12.
α-乙酰基-γ-丁内酯与氯气在无溶剂条件下发生氯化反应,得到α-氯-α-乙酰基-γ-丁内酯和副产氯化氢,α-氯-α-乙酰基-γ-丁内酯在少量水和氯化氢的存在下进行开环、氯代和脱羧反应得到3,5-二氯-2-戊酮.对氯气投料比、反应温度、氯化氢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第一步反应:氯化温度为0~5℃、n(氯气)∶n(α--乙酰基-γ-丁内酯)=1.07∶1.00;第二步反应:水解、脱羧及氯化温度为90℃、n(氯化氢)∶n(α-氯-α-乙酰基-γ-丁内酯)=0.7∶1.0,n(水)∶n(α-氯-α-乙酰基-γ-丁内酯)=0.8∶1.0,通入氯化氢4h,此条件下,收率达95.2%.  相似文献   

13.
以正戊醛和环戊酮为起始原料合成了δ-癸内酯.正戊醛和环戊酮经羟醛缩舍、脱水反应合成α-戊烯环戊酮,收率为85.0%;α-戊烯环戊酮加氢制得α-戊基环戊酮,收率为95.0%;α-戊基环戊酮在双氧水作用下经Baeyer-Villiger氧化重排反应合成δ-癸内酯,收率为63.4%;合成δ-癸内酯的总收率为51.2%,气相色谱分析纯度为98.6%.确定了反应的合理工艺参数,并对有关反应机理和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气相色谱一质谱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α-乙酰基-γ-丁内酯与氯气在无溶剂条件下发生氯化反应,得到α-氯-α-乙酰基-γ-丁内酯和副产氯化氢,α-氯-α-乙酰基-γ-丁内酯在少量水和氯化氢的存在下进行开环、氯代和脱羧反应得到3,5-二氯-2-戊酮.对氯气投料比、反应温度、氯化氢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第一步反应:氯化温度为0~5℃、n(氯气)∶n(α--乙酰基-γ-丁内酯)=1.07∶1.00;第二步反应:水解、脱羧及氯化温度为90℃、n(氯化氢)∶n(α-氯-α-乙酰基-γ-丁内酯)=0.7∶1.0,n(水)∶n(α-氯-α-乙酰基-γ-丁内酯)=0.8∶1.0,通入氯化氢4h,此条件下,收率达95.2%.  相似文献   

15.
氨基酰化酶固定化细胞光学拆分DL-丙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具有氨基酰化酶基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构建固定化细胞,并对DL-丙氨酸进行酶拆分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pH、底物浓度、金属离子和时间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氨基酰化酶固定化细胞光学拆分DL-丙氨酸中酶促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pH=7.5,温度50℃,反应时间6h,Co2+离子浓度5×10-4mol/L,在该条件下,D-丙氨酸产率为87.2%,光学纯度为98.0%。  相似文献   

16.
马玉华 《当代化工》2007,36(1):17-19
从γ-丁内酯出发经开环、环合、水解三步反应合成得到环丙烷甲酸(总收率77.6 %).对γ-氯代丁酸酯环合一步反应进行改进,用廉价的Na2CO3替代NaOH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甲酯和环己醇为原料,经过酯交换反应合成γ,γ-环戊基丁内酯,γ,γ-环戊基丁内酯加氢得到3-环己基丙酸。考察了2步反应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的优化条件为:过氧化二叔丁基为引发剂,n(丙烯酸甲酯)∶n(环己醇)=1∶4,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6 h;在该条件下,γ,γ-环戊基丁内酯的收率可达93.3%;以0.5%铅/氧化铝为催化剂,γ,γ-环戊基丁内酯加氢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50℃,γ,γ-环戊基丁内酯空速0.2 h-1,反应压力3.0 MPa,氢气空速500 h-1,在该条件下,γ,γ-环戊基丁内酯转化率78.0%,环己基丙酸选择性80.2%。  相似文献   

18.
一种选择性拆分布洛芬对映体的固定化脂肪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PEL)对布洛芬的拆分效率,建立了适于非水相中选择性拆分(R,S)-布洛芬的固定化方法. 结果表明,固定化介质的类型、冻干pH和外加水量等因素对固定化PEL酶促拆分(R,S)-布洛芬有较大影响. 在冻干pH为9.0、外加水量为0、以大孔吸附树脂AB-8为固定化载体的体系中,40℃反应30 h后,拆分反应的转化率可达47%,对映体过量值eeP可达98.75%. AB-8固定化后,PEL在有机相反应体系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幅度提高了酶促拆分反应的效率;大孔吸附树脂AB-8固定化PEL具有较高的操作稳定性,连续10批拆分反应的平均转化率在47%以上,eeP值均稳定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草铵膦合成新工艺的研究。[方法]以低廉的γ-丁内酯为原料,与溴素作用,选择性地发生α位单溴取代生成α-溴-γ-丁内酯,然后与氨水进行氨基化反应,加盐酸回流得到α-氨基-γ-丁内酯盐酸盐,氨基保护得到(2-氧代四氢呋喃-3-基)氨基甲酸乙酯,该中间体经氯化开环得到4-氯-2-乙氧羰基氨基丁酸乙酯,然后与甲基亚磷酸二乙酯进行Arbuzov反应,经酸化水解、氨化得到产物草铵膦。[结果]反应总收率为21%。[结论]本路线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污染较少,产率较高,降低了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以氢溴酸、硫脲、δ -癸内酯为原料合成δ -硫羟酸癸内酯的最佳工艺条件 ,在此基础上以γ -癸内酯、γ -戊内酯和香豆素为原料进行γ -硫羟酸癸内酯、γ -硫羟酸戊内酯、硫羟酸香豆素的合成 ,并对内酯的结构与产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