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布鸣  徐勤 《广西科学》2002,9(4):294-297
为快速鉴别中药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和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num Maxim.),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气相色谱法(GC)分别定性,定量分析白花前胡丙素(Pd-1a),丁素(Pd-Ⅱ)和紫花前胡苷元(Nodakenetin),在白花前胡中检出白花前胡丙素(M/Z 386)和丁素(M/Z 426),但未检出紫花前胡苷元,在紫花前胡中检出紫花前胡苷元(M/Z 246),但未检出白花前胡丙素和丁素,线性关系:YPd-1a=1.111XPd-1a 0.021(n=6 r=0.9995),线性范围:0.175~1.919μg,YPd-Ⅱ=1.189XPd-Ⅱ-0.013(n=6 r=0.9996),线性范围:0.086~0.950μg。YNodakenetin=0.901XNodkenetin-0.024(n=6 r=0.9999),线性范围:0.089~1.062μg,回收率:白花前胡丙素97.29%,白花前胡丁素98.81%,紫花前胡苷元96.34%,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药材样品中各自特征成分含量不同,分析中未能找到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苷元共有的相同的有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表明可用GC/MS区分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苷元,但未能用统一的化学对照品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紫花前胡的归属及其与朝鲜当归的分类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之比较了紫花前胡和朝鲜当归的诸多特征,指出虽然紫花前胡的果实结构特殊,但二种在一般形态、叶柄解剖、叶气孔类型和化学成分(香豆素类)上存在较大相似性。紫花前胡为当归属的成员应予肯定,将其自成一属或置于前胡属中的理由均不充分。在当归属中成立紫花前胡组的观点是正确的,朝鲜当归也属此组。依照二种香豆素成分相似,开展朝鲜当归作为紫花前胡的代用品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前胡和紫花前胡大量已有的地理分布数据,基于20个环境变量对其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冷月最低温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为前胡分布限制性因子.而对紫花前胡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为最干月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和昼夜温差月均值.预测结果显示,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潜在分布区比现实分布区更广泛,其中中国秦岭地区、浙江省、湖南省等部分山区为其最佳适生区(适生指数0.71).在台湾、甘肃和西藏等地区分布的差异能为在地域上分辨两者提供理论依据.随着野生资源减少和中药材前胡和紫花前胡需求量的增加,在该地区进行栽培是增加产量,保护野生资源多样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了当归属(Angelica)、前胡属(Peucedanum)等2属23种的核糖体DNA ITS(不含5.8S)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2属6种的ITS序列,以羌活属的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作为外类群,根据ITS序列,应用遗传距离值与系统发生树分析法对当归属、前胡属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Peucedanum decursivum)的系统地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当归属与前胡属的亲缘关系很近; (2)结合形态学与化学等其它学科证据支持将紫花前胡归属到当归属.  相似文献   

5.
白花前胡提取液抗慢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花前胡抗心力衰竭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超负荷大鼠心衰模型,比较白花前胡提取液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血压、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并与依拉普利比较.结果:Pd-E能剂量相关性降低心衰大鼠的心脏系数、血压及凋亡率,显著改善肥大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疗效与依拉普利基本相当.结论:白花前胡提取液可抑制心肌重塑,对心衰发挥生物学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薄叶红厚壳Calophyllum membranaceum根的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Friedelin,Ⅰ)、海棠果醇(Canophyllol,Ⅱ)、木栓醇(Epi friedelinol, Ⅲ)、3,4 二羟基苯甲酸(3,4 dihydroxybenzoic acid,Ⅳ)、穗花杉双黄酮(Amentoflavone,Ⅴ)、7 羟基香豆素(7 dihydroxycoumarin,Ⅵ)、紫花前胡苷(Marmesinin,Ⅶ)、紫花前胡苷元(Nodakenetin,Ⅷ)。其中化合物Ⅵ、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130多年前,在修道院的菜园里,孟德尔,这个澳地利牧师不满足于前人的实践。他认真地在紫花和白花、圆粒和皱粒的豌豆间进行人工受粉,用白花与白花,圆粒与圆粒,皱粒与皱粒的豌豆进行杂交。他的实践,不仅使修道院变成了绿色天堂,也使他发现了生物遗传学规律。他的学说很简单,而且从他们当时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投料规范值数学公式,构建中药制剂质量风险分类管理模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含前胡制剂(4厂家8批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投料规范值,评价制剂质量风险。根据投料规范值将制剂质量风险分为4类,可有效评估制剂质量风险。该方法可评估中药投料规范性,及时发现制剂质量风险,为风险分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西产白花前胡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广西产白花前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用毛细管色谱分离出80多个峰,确认了其中32个组分,占色谱总馏出峰的95%以上,经分析鉴定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诸暨泌湖公社兽医站的同志,以毛主席光辉的哲学思想为武器,经过无数次试验,最近成功地创造了优胜二号和止咳平喘素两种治疗猪气喘病的草药针剂。“优胜二号”经一千余头次的治疗,疗效达90%以上,大大超过了西药“土霉素”的作用;“止咳平喘素”经一百多头次试验,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供试用。1.“优胜二号”:取白花前胡半斤,桔梗半斤,百部半斤,鱼腥草半斤,鼠曲草一斤,  相似文献   

11.
曼陀罗有效成份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曼陀罗有效成份的分析姚士岩,王海泉(朝阳师专化学系)关键词曼陀罗;叶;花;成份分析。曼陀罗为前科植物(DaturastramoniumL),别名为山大麻籽。朝阳产有紫花曼陀罗和白花曼陀罗两种[1]。曼陀罗为一年生直主草本,广布全国各地,特别朝阳产量很...  相似文献   

12.
1 前言沙枣树(Elacagnus angustifolial)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的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有抗旱、耐寒、抗碱、抗风沙之特点,广泛分部于亚、欧、北美和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及中原、西南等地。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白花菜子四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白花菜子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花菜子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氢氧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来评价白花菜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在四种白花菜子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CAEE)甲醇提取物(CME)石油醚提取物(CPEE)二氯甲烷提取物(CCE);总多酚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MECAEECPEECCE。白花菜子提取物各种方法抗氧化活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MECAEECPEECCE,与总多酚含量顺序一致。结果表明白花菜子乙酸乙酯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白花菜子甲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且甲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用作抗氧化药物或食品添加剂,因此有必要对白花菜子的化学成分、体内抗氧化活性和机理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2 15来661朱662带663 222带664带665 222 666带667辛668 223带669带670 671 672 229带673 674 675辛676辛677 230带678 679 680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映山红,满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 Planeh,白花杜鹃紫花杜鹃柿科柿毛柿山榄科人心果(巴斯姑)蛋黄果神秘果紫金牛料珠砂根紫金牛酸果藤细鱼胆木犀科黄素馨扭肚藤茉莉花复瓣茉莉桂花(木犀)夹竹桃科黄蝉长春花白花长春花R。mueronatum G.DonR。Pulehrum Sw。Var.PhoenieeumEb6nacsa6Diospyros Kaki L .f.D。Strigosa Hemsl。SaPotaceaeAehras Sapota(L。)Van Royen。Lueuma nerv…  相似文献   

15.
当归的气一质联用色谱的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法,对来自中国与韩国的41个模式组当归药材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等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各样品指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Z-藁本内酯在中国当归中相对含量较高,紫花前胡素和紫花前胡醇当归酯在朝鲜当归中相对较高.同时,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用气一质联用色谱的模式识别方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当归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刈割次数对光叶紫花苕产草量和产种量的观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凉山州是一个以牧为主的山区,每年推广种植光叶紫花苕的面积约9.33万hm2,成为该地区解决冬春缺草,提高牧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和稳定光叶紫花苕产草和产种性能,我们有针对性开展了光叶紫花苕不同刈割方式对产草量、产种性能的观察试验,得出利用大春冬闲地8月份播种,第一次现蕾期为52天,生育期为251天,第一次刈割期生长80天左右为最好,比60天刈割产量提高80.55-160.0%,追求产种又产草安排冬前刈割2次最好,亩产种量可达42.98kg,只追求产草量安排在冬前和第二年早春各刈割一次平均亩总产草量2491.61kg.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3年至今,在辽宁省各地野外调查的一手材料,报道了原始花被亚纲草本植物5个新变种和1个新变型.5个新变种分别是:(1)裂叶歪头菜Vicia unijuga A.Br.var.tricuspidataZ.S.M.et Y.L.M.,var.nov.(豆科);(2)白花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 L.var.albiflorum Z.S.M.,var.nov.(豆科);(3)白花水金凤Impatiens noli-tangere L.var.albiflorumZ.S.M.,var.nov.(凤仙花科);(4)紫花鸡腿堇菜Viola acuminata Ledeb.var.purpureum Z.S.M.,var.nov.(堇菜科);(5)白花裂叶堇菜Viola dissecta Ledeb var.albiflorum Z.S.M.,var.nov.(堇菜科).1个新变型是重瓣匍枝毛茛Ranunculus repens f.plenum Z.S.M.,f.nov.(毛茛科).  相似文献   

18.
以β-谷甾醇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筛选白花丹野生变家种最佳栽培生长条件.采用HPLC-ELSD法测定在不同土壤、不同肥料、不同光照和不同植被下白花丹根、茎、叶中β-谷甾醇的质量分数.色谱条件:色谱柱为迪马C_(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纯甲醇,流速为1.0mL/min,柱温25℃;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参数为漂移管温度65℃,载气(N_2)流速为2.5L/min.结果显示,β-谷甾醇在0.01~2.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500 5 X+5.683 6;β-谷甾醇在叶中质量分数最高,根中最低;在熟土和粘土中生长的药材质量分数高于沙土和生土;在30%光照条件下生长的药材质量分数最高.建立了白花丹中β-谷甾醇的HPLC-ELSD测定方法,采用此方法测定白花丹中β-谷甾醇的质量分数准确、可行.因此,以β-谷甾醇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白花丹野生变家种最佳栽培条件为土壤选择熟土、沙土或粘土,光照条件选择30%或60%光照环境,或在林下栽培.  相似文献   

19.
秦惠珍  邹蓉  韦霄  柴胜丰  唐凤鸾 《广西科学》2023,30(6):1171-1179
为探明最适宜栽培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 emersoniii)的光强,采用人工遮阴方法研究不同光强处理(RI 10、RI 30和RI 50)对其叶片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对白花兜兰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thetic rate,Pn)日变化影响基本一致,Pn均随着时间递进而降低,白花兜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集中在12:00之前,不同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的降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导致的,气孔因素对RI 1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影响较大。RI 3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Pn日均值最大且具有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AQE),显著高于其他光强处理,是白花兜兰生长的最适光强。白花兜兰为阴生植物,RI 50光强处理下白花兜兰叶片叶绿素易受损。经过2个月遮阴处理后,白花兜兰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在RI 30光强处理下最大。因此,人工栽培白花兜兰时应进行适当遮阴处理,其最适宜栽培的光强为750 μmol·m-2·s-1,约为自然光强(2 500 μmol·m-2·s-1)的30%。  相似文献   

20.
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进行植被调查时发现了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L.)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C.Y.Wu et H.W.Li).白花丹参是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变型,分布于山东等地,此前在山西无记录.白花丹参的发现使山西鼠尾草属的记录变为6种1变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