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 enterovirus,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分期、监护及治疗措施.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共收治EV71感染重症病例45例.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危重患儿监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动态无创心功能和尿量等.根据临床表现,将患儿分为3个阶段:(1)神经系统受累阶段;(2)呼吸系统受累阶段;(3)循环系统受累阶段(代偿期及失代偿期).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个体化救治措施及监护.结果 45例患儿中,38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84.4%;死亡7例,全部为循环功能衰竭患儿.38例患儿中19例局限于神经系统受累;12例病情止步于呼吸系统受累阶段,7例为循环系统受累阶段.结论 早期识别EV71感染重症病例,积极控制高热、合适的液体治疗、控制高血压、早期呼吸支持,防止患儿发生循环功能衰竭是救治关键.进行分阶段、个体化综合救治可能有效治疗重症EV71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预测价值。 方法 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手足口病且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儿为手足口病组,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病例亚组、重症亚组和危重症亚组;依据预后分为生存亚组和死亡亚组。以同期住院的、性别分布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心功能正常患儿为对照组。两组均以ICON无创心输出量测量仪行床旁监测,采集常规参数、泵功能、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和胸液水平的15项指标,比较对照组和手足口病组及其亚组间的差异,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ROC曲线,并计算最佳界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 研究期间纳入手足口病组患儿95例,男62例,年龄 6月龄至8岁;一般病例亚组31例、重症亚组42例和危重症亚组22例。存活亚组81例,死亡亚组14例。对照组纳入48例,男30例,年龄4月至7岁。两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对照组与一般病例亚组、重症亚组和危重症亚组比较,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数(SI)、系统血管阻力(SVR) 、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每博变异率(SVV)、射血前期时间( PEP) 、左心室射血时间( LVET)、射血分数(EF)、收缩时间比(STR)和胸腔液体水平(TF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手足口病死亡亚组STR、SVR、SVRI、PEP和TFC较存活亚组明显增高, CO、CI、SV、SI、SVV、LVET和EF较存活亚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SVV与死亡呈负相关,OR分别为0.568(95%CI 0.030~0.939)和0.637(95%CI 0.033~0.731),SVR、PEP、STR和TFC与死亡呈正相关,OR分别为2.003(95%CI 1.929~4.008)、2.040(95%CI 1.935~4.157)、1.011(95%CI 1.040~1.881)和1.979(95%CI 1.087~3.011)。④CI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2,CI取2.0 L·min-1·m-2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2%(95%CI 56.5~73.1)和80.2%(95%CI 70.7~88.5)。 结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救治具有指导意义,SVR、PEP、STR和TFC指标与重症手足口病死亡呈正相关,CI指标预测死亡的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 (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在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USCOM分别测量29例重症肺炎患儿 (观察组)及43例轻症肺炎患儿 (对照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心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速度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速度峰值、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应用USCOM可快速、简便、准确、动态了解重症肺炎患儿的心功能状态及患儿整体循环状态,为诊断、治疗及评估病情提供依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胸阻抗法无创心排量监测仪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心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科病房3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3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分别在入院时及入院24h采用心脏超声测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无创心排量监测系统测量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结果 病例组无创心排量监测的CI值与心脏超声测定的EF值在入院时和入院24 h内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24h病例组监测的EF值及CI值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入院24 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创心排量监测仪具有快速、准确、连续、无创、易操作、体积小、便于床边监测的优点,值得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心输出量监测是危重新生儿尤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儿(如新生儿重症感染、败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抢救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监测方法有有创测量、无创测量以及穿戴式或移动式动态测量等。目前临床上实时、连续无创监测新生儿心输出量多采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技术。通过监测心输出量,可较准确判断心功能及体循环灌注的情况,对评估病情、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用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护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监测脓毒症新生儿的心功能变化.方法 使用USCOM测量32例轻度脓毒症新生儿、19例重度脓毒症新生儿及33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3组心功能差异及所有脓毒症新生儿给予改善心功能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的差异.结果 轻度脓毒症组、重度脓毒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率、外周血管阻力高于对照组,心脏指数、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主动脉峰流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脓毒症组患儿心脏指数、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低于轻度脓毒症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脓毒症患儿改善心功能治疗后心功能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新生儿存在早期心功能变化,使用USCOM可快速、简便、动态了解脓毒症新生儿的心功能及整体循环状态,为治疗及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动态监测新生儿早期休克患儿左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新生儿休克患儿的左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SCOM技术无创监测30例休克新生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的左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并监测休克患儿扩容及多巴胺[2~4μg/(kg·min)]治疗后的心排量变化。结果休克患儿左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分别为(0.36±0.24)L/min,(3.5±1.5)cm3]与正常对照组[(0.49±0.15)L/min,(2.7±1.6)cm3]比较显著降低(P均<0.05);休克患儿经扩容及多巴胺治疗2~6h后,左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0.52±0.28)L/min,(3.8±1.8)cm3]较扩容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后尿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动态监测新生儿休克患儿心排量,可指导临床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难治性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KDSS)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8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35例KDS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血浆置换+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分为净化组(12例)和常规组(2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净化组患儿休克恢复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病程中脏器受累个数少于常规组(P<0.05)。净化组血液净化治疗后血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肝素结合蛋白、脑钠肽水平较血液净化治疗前均下降(P<0.05),而常规组治疗后这些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5)。净化组患儿治疗后每搏输出变异、胸腔液体水平、外周血管阻力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心输出量随着治疗呈上升趋势。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KDSS可减轻炎症反应,平衡血管内外的液体平衡,缩短病程、休克时间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3,25(6):566-571]  相似文献   

9.
重症手足口病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3月至5月收治的7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多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均有发热,皮肤黏膜损害达94.52%(69/73例),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突出,心律失常、心肌酶升高及血压增高常见,血白细胞和血糖升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炎或脑膜炎改变,危重患儿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73例患儿经综合治疗,治愈率为89.0%,病死率为5.48%.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以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主,嗜睡、肌阵挛、呕吐为其早期症状,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超声心输出量监测系统(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记录危重症患儿的每搏心输出量(systolic volum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外周血管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每搏输出量变量(systolic volume variance,SVV)等变化,了解心功能及血流动力状态.方法 研究对象为依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符合危重症病例的11例患儿(观察组)及同期住院的未达到危重症病例标准的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对照组).对2组患儿行USCOM检查,分析2组在心功能及血流动力状态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CO和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V和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O、SV、SV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COM可以监测危重病患儿的SV、CO、SVR、SVV等,从而及时掌握患儿循环状态,且操作简便,数据准确,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的MRI表现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的MRI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3-5月确诊为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的患儿29例,对其MRI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儿MRI表现:阴性25例,阳性4例,病灶均局限在脑桥和延脑交界部,2例病灶为脑桥、延脑交界处对称性向两侧延伸,2例病灶非对称性向两侧延伸.信号特征均呈斑片状T1加权像(T1WI)略低信号、T2加权像(T2WI)略高信号,边界不清.随访10 d~2个月,脑桥和延脑交界部病灶逐渐变小,长T1、长T2信号改变更显著,边界逐渐清晰.临床特征:29例患儿均有发热和皮疹;神经系统症状中,肢体震颤29例(100%),眼球运动异常(游动或上翻)23例(79.3%),烦躁和惊恐16例(55.2%),行走不稳12例(41.4%);MRI阳性4例患儿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5例阴性患儿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的MRI与临床表现具有一定关系,MRI能真实显示其脑干脑炎脑部受损情况及病变发展变化,能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深圳市8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以早期发现重症病例,阻止病情进展,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分成4组,分别总结各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特点,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有价值的重症病例早期临床特征性指标.结果 8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绝大部分患儿年龄小于5岁(94%),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70例(87.5%),无菌性脑膜炎21例(26.3%),弛缓性麻痹3例(3.8%),脑炎32例(40%),脑干脑炎9例(8.9%),脑脊髓炎4例(5%).神经源性肺水肿6例(7.5%).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51例(64%),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7例(9%),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EV71感染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X2=4.09,P<0.05).79例(99%)出现发热,78例(97.5%)手、足、臀、膝出现不同程度皮疹;病情重者,皮疹反而越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均不同程度出现精神差或烦躁不安,伴有四肢惊跳67例(95.7%).各组间高血糖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组脑脊液白细胞数均不同程度升高,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床边脑电图监测提示不同程度背景活动变慢及慢波增加.头颅MRI异常8例.2例患儿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结论 我院收治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中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FV71感染率较高,病情严重的患儿皮疹数目较少.精神差或烦躁不安、四肢惊跳是重症病例的早期临床特征,高血糖是有价值的病情判断指标.神经源性肺水肿是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3.
2岁4个月男性患儿,突发右侧眼睑下垂,口角向右侧歪斜,伴饮水呛咳、眼球震颤、运动倒退。头部MRI示延髓右侧背外侧梗死后软化灶,头部CT血管造影示右侧椎动脉V4段近端部分未显影。患儿确诊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给予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甘露醇减轻神经元水肿,低分子肝素钠改善闭塞血管局部高凝,高压氧改善病灶局部缺血缺氧,促进脑功能恢复,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等治疗。出院前患儿仅残留轻度右侧共济失调及Horner综合征。该文首次报道了1例幼儿期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MOGAD患儿(38例次脱髓鞘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MOGAD患儿的疾病谱中,视神经炎占比最高(12例,43%),其次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9例,32%)。28例患儿(38例次脱髓鞘发作)急性期头颅MRI显示病变者共29例次(76%),大部分表现为广泛性或孤立性皮质下白质病灶。共记录24例次急性发作期脊髓MRI结果,其中脊髓病变者11例次(46%)。18例次视神经炎急性期MRI显示均伴视神经病变。20例(71%)患儿脑脊液白细胞升高,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升高者3例。28例患儿血清MOG抗体滴度1:10~1:320。28例患儿均给予了糖皮质激素治疗,18例同时予以免疫球蛋白治疗。随访中26例(93%)治疗后症状基本缓解,仅2例遗留视觉能区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MOGAD儿童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免疫治疗有效,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治疗对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 年1 月至2013 年10 月连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 患儿50 例(年龄2 个月至2 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剂量为每日1 mg/kg,分3 次口服,连服7~10 d)。记录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气、血常规和血生化等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平均肺动脉压的下降程度、动脉血氧分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氧合指数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西地那非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患儿的心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初步安全性评估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治疗危重症手足口病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我院PICU住院治疗的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转归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结果8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检出肠道病毒71型感染,给予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机械通气、循环支持及脱水降颅压等治疗度过急性期,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中枢及呼吸肌功能受到抑制,导致上机时间长、撤机困难。7例头MRI示脑干、桥脑、延髓异常信号,1例脑组织肿胀。8例均行气管切开术治疗,其中最小1例为8月龄,最大者22月龄,平均年龄(13.13±4.22)月龄。平均于第(25.63±8.86)天气管切开,最长上机时间863d,最短上机时间27d,平均上机时间150d。经随访至2013年6月死亡4例,存活4例,存活者成功拔管2例,分别在病程的第9个月及第1个月,另2例随访至今仍气管切开中。结论气管切开在危重症手足口病恢复期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降低气道阻力,减少通气死腔,清除气道分泌物,为后续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时机。危重症手足口病虽经积极抢救病死率下降,但3年随访患儿脑损害为不可逆改变,其中4例反复患有肺炎、肺不张,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通过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5例新生儿HIE患儿脑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观察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进一步综合分析其与新生儿HIE的发生、病程的关系.结果 25例新生儿HIE脑标本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小脑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为生后24h内死亡者增生程度重(P<0.05),生存时间越长,增生程度反而较轻;慢性缺氧时大脑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重(P<0.05),急性缺氧时延髓增生程度重(P<0.05),混合性缺氧大脑及延髓增生程度均较重(P<0.05).结论 新生儿HIE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与HIE的发生、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everity and immunological features of JIA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wth and associated cardiac involvement in children below 16 years of age. This i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 in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 on 50 consecutive children below the age of 16 years. Each patient was thoroughly examined and scored on Juvenile Arthritis Functional Assessment Scale. Relevant blood tests, cardiac and ophthalmic evaluation was done. Growth patterns were noted. There was an overall equal sex ratio, though there was a male preponderance in the systemic and oligoarthritis groups. Disturbance of growth frequently occurred in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JIA. Cardiac involvement should be looked for in cases of JIA. Significant number of cases of PSRA is diagnosed in children presenting with chronic arthritis.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Cardiac involvement was diagnosed in 15 of 320 cases of JRA (4.7%) and was most frequent in children with active systemic disease. Ten children had pericarditis, 2 had myocarditis, 2 had peri-myocarditis and 1 had aortic valvulitis. The highest risk of heart involvement was found during the first three years but it could occur at any time. Recurrent episodes were seen in 60% of cases. The prognosis in pericarditis seems to be good since no patient developed cardiac tamponade or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and cardiac function evaluated by echocardiography was normal in all patients at follow-up.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tis and peri-myocarditis, a dilated left ventricle was found in 2 of 4 patients and 1 patient who died, had severe cardiac changes at autopsy. The prognosis in myocarditis thus seems to be worse. In valvulitis the prognosis depends on which valve is involved. The benefit of early treatment with corticosteroid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CNSC)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目前尚无快速、特异性诊断手段。该研究旨在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在CNSC 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10 例CNSC 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 例患儿中9 例在入院后8 d 内进行了头颅MRI 检查,其中5 例同时行增强MRI。9 例患儿中,8 例呈脑膜脑炎改变,6 例伴程度不等的脑萎缩改变,其中1 例出现脑积水伴脑脓肿改变,1 例伴有脑白质病变。6 例患儿在入院后MRI 初查时发现感染后脑血管炎表现,包括脑梗死(2 例)、静脉窦栓塞(3 例)及MoyaMoya 样改变(1 例)。3 例患儿经增强MRI 扫描证实存在感染性肉芽肿病变。结合临床,8 例患儿在MRI 检查后疑诊CNSC。7 例患儿在病原学检查结果回报前加用抗真菌治疗。6 例患儿抗真菌治疗3~4 周后上述MRI 病变好转。后经脑脊液培养10 例患儿均确诊为CNSC。结论 头颅MRI 检查,尤其增强头颅MRI,对CNSC 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开展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