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对临床常见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2019年各季度住院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病历资料,分析碳青霉烯类AUD及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2015年—2019年临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AUD分别为785.01,840.65,888.32、753.79和880.83 g/(100人·d),药敏结果发现各季度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AUD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性(r=0.430和0.514,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与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碳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以提高其用药的合理性,遏制或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陆兵 《抗感染药学》2021,18(9):1291-1295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以及不合理的原因.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6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193例病历资料,分析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人群分布、感染部位、病原学情况、使用强度(defined daily dose,DDD)、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与疗程等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193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所致呼吸系统感染的老年患者为主要适用人群,病原学送检率为80.83%,DDD为0.685,DUI为0.66,平均疗程为7.66 d,不合理用药占15.03%.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严重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广泛,特别是呼吸系统感染,但存在用药频次、适应证和疗程不当等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医院行政部门应积极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培训,严格执行科室抗菌药物考核指标,临床药师应主动参与并开展药学服务,以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20):2771-2774
目的:为规范临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和控制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6年3种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出情况,并统计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消耗量、目标治疗率和用药疗程,采用Pearson检验考察耐药菌检出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消耗量的相关性。结果:2011-2016年,我院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1 222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655株、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53株,检出率分别由2011年的23.88%、8.92%、0.09%上升至2016年的80.34%、35.74%、0.97%;我院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品种主要为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其消耗量分别由4 222、145 g上升至7 218、4 387 g,两者的目标治疗率均低于60%,用药疗程>14 d的患者比例均超过65%。CRAB、CRPA、CRE的检出率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消耗量均呈正相关(r>0.9,P<0.05)。结论: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检出率及药物消耗量均逐年增加,且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目标治疗率较低,且用药疗程较长,临床使用有待规范。临床应严格遵循用药指征合理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张逸  程云洁 《抗感染药学》2021,18(2):174-178
目的:分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2018年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相关数据,分析其碳青霉烯类临床用药、日均消耗量和各科室使用情况,以及致病菌的耐药变迁情况.结果:2015年-2018年4年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中,美罗培南DDDs居首位,亚...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目前国内外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比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研发史、化学构效、临床应用等方面做对比分析.结果:碳青霉烯类药物是临床治疗重症感染非常重要的一类抗菌药物.每种药物的结构和药理作用特点、疗效和安全性不尽相同.结论:临床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时,要结合每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的选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最大程度地保证药物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钠的相互作用特点。方法:从1例癫痫患儿外科手术后应用美罗培南导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的案例出发,查阅CNKI及PubMed等数据库,对已有的儿童患者中碳青霉烯和丙戊酸钠相互作用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已有文献报道中,服用丙戊酸钠的患儿使用美罗培南后,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明显下降。结论:国内外均不推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丙戊酸钠同时使用,但实际工作中,二者同时使用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儿科临床药师需加强药学监护,提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钠具有相互作用的临床认知,制定应对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分析288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患者的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结果每年度临床各科室提交的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使用效果观察表的数量在逐年减少。结论特殊使用级碳青霉烯类药物管理制度逐步加强,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李海霞 《河北医药》2022,(4):622-624,628
目的 探讨2019至2020年宣城市人民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至2020年宣城市人民医院333例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及其主管医师资料,统计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比较合理应用与不合理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项目对应的患者、医师相关资料,分析找出2019...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科细菌日益增多,临床治疗药物品种有限,死亡率较高。体外实验表明碳青霉烯酶对厄他培南的亲和力显著高于其它碳青霉烯类,从而可消耗碳青霉烯酶,防止其它碳青霉烯分解。因此,临床有厄他培南联合其它碳青霉烯类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本文综述双碳青霉烯方案的机制、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等,为临床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该院2011-2013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今后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参照CLSI2012标准,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等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为100%;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不断升高.结论 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在不断升高,应严格管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情况,为促进临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7月—12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的碳青霉烯类药物医嘱作为研究资料,采集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结果,以及所用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品种、用法用量、疗程、联用药物等信息,依据《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医嘱进行合理用药评价并进行分析。结果:2022年7月—12月医院共有84例次患者使用了碳青霉烯类药物,其涉及的临床科室主要有重症医学科(33例次,占39.29%)、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2例次,占14.29%)和消化内科二(10例次,占11.90%);合理用药点评结果显示,84例次患者中共发现41条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16条,占39.02%)和用药前未进行病原学送检(14条,占34.15%)。结论:当前医院住院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较多的不合理现象,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临床的培训和管理,以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最终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2.
谢铭 《北方药学》2021,18(4):106-107
目的:评价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用药合理性,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制定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寻找更加高效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药物利用评估法(DUE),对2019年1-12月期间就诊于本院并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128例,采用药物利用评估法(DUE)相较于常规评估具有显著优势(P<0.05);经评估本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使用总体基本符合DUE标准的要求,但尚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其中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选择不恰当为主要问题.结论:DUE可更好地评价本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医院药品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使用丙戊酸钠的住院癫痫患者98例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相关信息与生化指标。应用SPSS 26.0软件,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评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并评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癫痫患者血小板计数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呈线性负相关(P<0.001);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未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组(t=-4.982,P<0.001);肝功能指标异常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肝功能指标正常患者(t=2.474,P=0.015);血药浓度≥100μg/ml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血药浓度<100μg/ml的患者(t=2.747,P=0.007)。结论 推荐使用丙戊酸钠患者常规监测血小板计数;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肝功能异常有关,需关注该类患者肝功能指标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变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能降低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标本中的分布、检出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ATB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1890例标本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63株,检出率为3.33%,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占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总数的51.30%,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别占22.22%和12.69%,其他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类产碱杆菌等.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5.9%~100.0%.结论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检出率较高,耐药性较强,应根据药敏情况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神经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青霉烯类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常用药物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法罗培南、帕尼培南和多尼培南等。此类药物可诱发神经毒性,发生率约为0.01%~3%。神经毒性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惊厥、癫痫、肌阵挛、意识障碍等。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阻止γ-氨基丁酸(γ-GABA)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干扰γ-GABA的神经抑制作用,导致癫痫等神经毒性发生。神经毒性反应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肾功能减退、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合并用药等。防治措施:根据不同种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癫痫的相关性合理选择药物;应谨慎调整肾衰竭患者的使用剂量;避免与高剂量茶碱、非甾体抗炎药及丙磺舒等合用;儿童及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中应进行监测;一旦出现癫痫发作应立即停药,必要时可选用地西泮或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无法控制者可用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9,(6):951-954
目的:分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1—12月期间采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623例资料,分析其病原学微生物送检率、药物选用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判断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623例临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中,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95.83%,不合理用药135例,其不合理率为21.67%;其中位居前3位用药不合理的原因有药物选用不适宜、未送检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联合用药不适宜为91例,占全部不合理用药的67.41%。结论:医院临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尚需进一步加强干预管理,以提升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CRMPA)感染的风险因素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少耐药菌产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碳青霉烯类耐药与碳青霉烯类敏感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预测CRMPA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以上患者所感染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PA)的耐药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PA感染前入住ICU时间[OR=1.080,95%CI(1.001,1.165)]、长期卧床[OR=3.517,95%CI(1.272,9.726)]、MPA感染前经验使用抗菌药物超过14 d[OR=5.021,95%CI(1.714,14.711)]、使用碳青霉烯类[OR=5.463,95%CI(2.077,14.369)]、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联合使用[OR=15.015,95%CI(3.129,72.060)]是CRMPA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除多黏菌素外,碳青霉烯类耐药组其他所有药物的耐药性均明显高于碳青霉烯类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碳青霉烯类,避免过度用药,并加强病区环境微生物监测及规范各项有创操作是减少CRMPA播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院2021~2022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变化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我院2021~2022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各品种DDDs与AUD、各科室DDDs与AUD、会诊率及微生物送检率等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2021年相比,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各品种DDDs、AUD显著下降,大部分科室DDDs与AUD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了个别科室会诊百分率未达标,全院总体会诊情况有所上升,接近98%,全院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接近96%,明显超过80%,且绝大多数科室送检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结论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继续加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逐步完善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赵丽瑞  袁恒杰 《中国药房》2012,(40):3828-3830
目的: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其一是遗传性耐药,包括固有耐药和染色体突变耐药;其二是获得性耐药,包括产碳青霉烯酶、主动外排系统、膜孔蛋白缺失、生物被膜机制以及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亲和力下降等。结论:为减少耐药现象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应慎重合理地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碳青霉烯类不同药物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程度及两药联用后癫痫是否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前后丙戊酸血药浓度改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两药联用后癫痫发作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丙戊酸与碳青霉烯类的6个药物联用,其血药浓度降幅均大于50%。合并用药对丙戊酸血药浓度降幅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既往是否有癫痫史和使用美罗培南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与两药联用后癫痫是否发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个药物均可降低丙戊酸血药浓度,发现两药联用需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并考虑换药。本文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所得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