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1年度我国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全国149家医院收集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依照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1标准判断敏感性;用WHONET5.6软件处理分析.结果 共收集肠杆菌科细菌134296株.前3位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60567株,占45.1%)、肺炎克雷伯菌(38834株,28.9%)和阴沟肠杆菌(11404株,8.5%).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除产酸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以上外;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都约在4%或以下.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有些具多重耐药特点.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但已出现碳青霉烯耐药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Mohnarin 2009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2009年度我国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依照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9标准,判断敏感性;用Whonet 5.5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全国六大地区的114家医院参加监测,共收集肠杆菌科细菌7441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分离量居第1,为33844株,占45%;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为22071株(30%);再次为阴沟肠杆菌,为7310株(10%).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除阴沟肠杆菌对美罗培南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5%以上外;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都在3%左右或以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属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产生株的分离率分别为65.51%,40%以上和26.69%.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属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s产生株和非产生株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对大肠埃希菌ESBLs产生株和非产生株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ESBLs产生株对于其他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显著高于非产生株.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有些具多重耐药特点;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但已出现碳青霉烯耐药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7,(11):1482-1485
目的:为我院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2013-2015年共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2 089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1 456株(69.70%)、非发酵菌633株(30.30%),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菌株406株(19.44%),包括非发酵菌367株、肠杆菌科细菌39株。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0%,而非耐碳青霉烯类菌株的耐药率相对较低;除氨曲南外,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对其余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耐碳青霉烯类菌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产MBLs耐药菌株36株(8.87%),包括产MBLs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3株、产MBLs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3株;未检出产MBLs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结论:我院革兰氏阴性杆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耐碳青霉烯类菌株以非发酵菌为主,耐药率普遍高于非耐耐碳青霉烯类菌株;产MBLs情况较为严重,且产酶菌株均为非发酵菌。临床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及产酶菌株的监测,避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而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100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防突变浓度(MPC)。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厄他培南和多利培南)对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MPC,并计算MPC/MIC比值。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敏感株的MPC为0.25~4.0μg·m L~(-1),耐药株MPC为8.0~>64.0μg·m L~(-1)。多利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非发酵菌敏感株的MPC为2.0~4.0μg·m L~(-1),耐药株MPC为8.0~128μg·m L~(-1)。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敏感株的MPC/MIC比值为2~4,耐药株多为8~>16。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敏感株的MPC为0.125~4.0μg·m L~(-1),MPC/MIC比值为2~4;对耐药株的MPC为2.0~128.0μg·m L~(-1),MPC/MIC比值为8~>16。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5):614-617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检出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半自动微生物测定仪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纸片扩散法进行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的确证。结果:我院2014-2015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03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732株,肺炎克雷伯菌157株、阴沟肠杆菌136株、黏质沙雷菌10株,未检出枸橼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低。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64株(6.18%),其中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31株(4.23%)、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30株(19.11%)、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1株(0.74%)、耐碳青霉烯类黏质沙雷菌2株(20.00%);耐药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和尿液标本,且主要集中于新生儿内科和重症医学科。64株耐药菌株中,产KPC的有59株(92.19%)、产ESBLs的有3株(4.69%)。结论:我院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且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数量较多。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能与其产KPC和ESBLs有关。临床应遵循用药指征,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Mohnarin 2008年度报告: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了解2008年国内71所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对2008年1至12月各医院临床分离的33185株肠杆菌科细菌按CLSI 2010版判断结果.结果 本监测发现2008年肠杆菌科细菌中分离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47.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8.1%)和阴沟肠杆菌(10.2%),亚胺培南除了对其它志贺菌的敏感率为75%外,对其余肠杆菌的敏感率90%~100%,美罗培南除了对臭鼻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78%,对鲍氏志贺菌的敏感率为64.3%外,对其余肠杆菌的敏感率为92.6%~100%,厄他培南除了对其它克雷伯菌的敏感率为85.7%外.对其余肠杆菌的敏感率为96.8%~100%.除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美罗培南对肺炎克雷伯菌及产酸克雷伯菌外,其余抗菌药物对产ESBL株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株高.除碳青霉烯类药物外其它多种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呈现高低不等的耐药率.结论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肠杆菌科细菌仍具有最高的抗菌活性,应重视耐药监测并对耐药菌株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间临床分离的致病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版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细菌2 58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 277株占49.44%和肺炎克雷伯菌590株占22.84%,其他致病菌716株占27.72%;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78.0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63.39%,肠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医院致病细菌的临床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对半合成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碳青霉烯类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但也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菌株;阿米卡星3年来一直保持较低耐药率;应加强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监测2007-2011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采用常规进行菌种鉴定,细菌敏感性测定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临床微生物法,以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年间共获得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7546株,最常见的5种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仍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99.9%,99.8%.99%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高于80%的药物仅有阿米卡星.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的敏感率约为70%.除亚胺培南(52.1%)、美罗培南(47.4%)和米诺环素(46.0%)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被测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45%.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较为敏感,但已出现碳青霉烯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刘利 《中国药业》2011,20(16):26-27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检测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 226株非重复菌株,革兰阴性菌占63.87%(783株),革兰阳性菌占36.13%(443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对常用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对第1代、第2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奇异变形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敏感。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对常用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食单胞菌呈多重耐药现象;化脓性链球菌(A群)对万古霉素、氯霉素、青霉素耐药率较低,但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仍表现为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白假丝酵母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均保持有较高敏感性,尤其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高。结论定期总结医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这对规范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耐药菌在临床暴发流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我院2009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采用WHONET5.4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临床分类的1608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占25.1%,革兰阴性菌占74.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3.7%和93.7%: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中介或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菌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57.2%、56.8%,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菌株高于2008年监测比例,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5%以上.结论 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敏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高.未发现泛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标本中的分布、检出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ATB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细菌,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1890例标本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63株,检出率为3.33%,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占耐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总数的51.30%,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别占22.22%和12.69%,其他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类产碱杆菌等.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5.9%~100.0%.结论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感染碳青霉烯类非发酵菌检出率较高,耐药性较强,应根据药敏情况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急诊留观病房感染病原学分布和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7月—2012年6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留观病房患者送检样本阳性占有率、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菌株430株,痰液阳性样本占有率最高,为42.56%。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检出率之和占7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在75%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敏感率在75%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敏感率在75%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在75%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在75%以上。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50.72%,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阳性率33.33%,产ESBLs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明显低于非产ESBLs菌。结论 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留观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与社区感染及医院感染均存在差别,主要病原菌耐药率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率较高,糖肽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率较高,急诊医师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卢克利 《抗感染药学》2021,18(9):1257-1261
目的:探究新生儿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2020年6月儿科收治的细菌感染新生儿90例病历资料,统计其血、尿、痰、分泌物和其他标本中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分析其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医院感染情况,以及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临床治疗的影响.结果:90例细菌感染新生儿各标本中,分离出217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前5位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其中分离出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11株(大肠埃希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阴沟肠杆菌4株);耐碳青霉烯类细菌主要定植在新生儿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湿肺、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和其他临床感染疾病患者中,标本中分离出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来自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等标本;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药物主要是亚胺培南(100.00%)、氨苄西林(81.82%)、哌拉西林和美罗培南(72.73%)、氨曲南(63.64%)、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54.55%).结论: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在新生儿中的临床感染率较高,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而其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肠杆菌科细菌3年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2008年—2010年间临床常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及研究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使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筛选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的PCR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年分离病原株共4916株,肠杆菌科共1980株,其中列前三位的是大肠埃希菌(873/1980),克雷伯菌属(605/1980)及肠杆菌属(268/1980),其次为变形菌属和沙雷菌属。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及分泌物、血液、脓液等。重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小于1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者<30%,对广谱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者为40.9%~98.7%。变形菌属除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5%外,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低于40%,。3年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为33.97%及肺炎克雷伯菌57.50%,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ELSBs菌株,且呈多重耐药。3年耐碳青霉烯类的大肠埃希菌共23株,其中产碳青霉烯酶者2株,PCR检测基因型阴性。结论本院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碳青霉烯类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最高,产ESBLs肠杆菌的耐药严重,实验室应加强对产ESBLs细菌的监测与报告。未检测出我院大肠埃希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可选择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株的抗菌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参照2008年CLSI判定标准判断结果,并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075株非重复菌株中,革兰阳性球菌246株(22.9%),革兰阴性杆菌829株(77.1%)。前5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A、MRCNS的检出率为52.7%、79.3%。未有万古霉素不敏感菌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的检出率62.4%、28.9%,变形杆菌属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30%,肠杆菌属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40%。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抗菌活性较好。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不动杆菌属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某院临床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绝大多数,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抗菌活性最好,临床常见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本院2014年1~12月的临床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临床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分离出病原菌169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4.9%,非发酵菌占8.8%,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6.3%。肠杆菌科常见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较低,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三代头孢的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结论监测结果对临床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临床分离的30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由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确证采用改良Hodge试验。结果:30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多黏菌素、阿米卡星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较高,依次为100.0%,73.3%和66.7%;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和86.7%;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均为100.0%;对其余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在60.0%以上。30株菌的改良Hodge试验阳性率为86.7%(26/30)。结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多重耐药,为高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为防止产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流行,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新生儿肠杆菌感染败血症耐药性和抗菌药物治疗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新生儿科诊断为败血症且血培养肠杆菌的住院患儿,对患儿的一般临床特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产酶类型以及患儿的治疗方案及临床结局进行收集统计。结果 共收集肠杆菌感染败血症患儿30例,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主要耐药机制为耐碳青霉烯酶,且以产B类金属β-内酰胺酶型为主,主要治疗方案为氨曲南单药治疗;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耐药机制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主要治疗药物为碳青霉烯抗菌药物,接受治疗的患儿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推荐给予氨曲南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可优先给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本研究可为临床多重耐药肠杆菌感染败血症新生儿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五种重要临床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率统计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 2012年至2019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细菌株数在3 633~4 775株之间。8年间,五种临床重要分离病原菌所占比例为59.35%~70.03%。大肠埃希菌检出比例逐年降低,总体耐药率基本稳定;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所受试抗菌药物耐药率有升高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显著下降,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显著下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显著升高,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均有上升趋势(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显著升高,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院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方法:细菌室提供的2013年1—12月采自患者标本分离的菌株,按首次分离株进行统计,不同细菌采用不同抗菌药物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3年共检出1 648株细菌,产ESBLs的细菌为514株(31.2%),主要是肠杆菌科的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他相对较低;非发酵菌中,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几乎全耐药,仅26.4%对阿米卡星敏感。葡萄球菌属对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和头孢类的耐药率非常高,对糖肽类高度敏感。结论:本院细菌耐药情况跟全国监测情况基本类似,本院送检率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