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42例喹诺酮类抗菌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统计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并评价其在抗菌药物所致ADR中的地位.方法从"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数据库中提取1995-1999年喹诺酮类药物所致ADR病例542份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全部抗感染药物所致ADR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喹诺酮类药物所致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约占50%),以下依次是消化道系统损害,中枢和外周神经损害,心外血管损害等.多数ADR可治愈并对原患疾病无明显影响.严重的ADR病例主要表现为重症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患者对β-内酰胺类药物或其它抗感染药物过敏时,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的危险性增大,不合理合并用药也可增加喹诺酮类药物的ADR发生率.结论虽然喹诺酮类药物本身的ADR发生率并不是很高,但由于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近年来ADR病例报道明显增加.目前,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务人员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喹诺酮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一类抗菌药,由于该类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效果佳而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探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我院129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伟华  王晓蕙  陈华  谭永红 《中国药房》2011,(24):2253-2255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ADR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我院共报告129例喹诺酮类致ADR,涉及8个药品种类,左氧氟沙星最多,发生86例,占66.67%;从受损系统或器官看,皮肤及附件最多,发生49例,占37.98%。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杜绝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近两年上报的98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品种、抗菌药物类别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及中药制剂引发ADR较多;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导致ADR最多。对各类抗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发生例数较多的是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是糖肽类、抗病毒类、碳青霉烯类药物。结论对引发不良反应较多的药物应加以重视,并加强用药监测,以利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陈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2,(6):174+176-174,176
目的了解本院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6月~2010年6月本院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报告,从ADR报告涉及的药品种类及给药途径、ADR累及的系统和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ADR报告涉及的药品种类,前5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ADR主要累消化系统、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多,医生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0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中国药业》2010,19(19):63-64
目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7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单个药品以头孢噻肟最多,左氧氟沙星次之。临床上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和心血管系统反应。结论应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屈成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404-2405
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口服吸收效果好、组织浓度高、和其他类别药物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类抗菌药。临床上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感染的治疗。随着注射剂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笔者对喹诺酮类药物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患者101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抗菌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进行临床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03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对抗菌药物引发的ADR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ADR涉及15类抗菌素50个品种,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ADR以皮肤损害多见;严重ADR有7例。结论临床科室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和防范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55例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ADR)情况,寻找应对该类药物ADR的临床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4~2011年上报的喹诺酮类药物ADR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55例ADR报表中涉及9种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ADR例次最多(105例次)。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反应(40.4%)和消化系统症状(27.1%)。结论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需加强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上报的抗菌药物ADR共计10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岁以上老年人ADR发生率居首位;大多数ADR均在用药30min内,特别是用药10min内;ADR主要由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引起,其中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发生率最高。结论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从门诊药房退药分析药物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瑞华  孙路路 《首都医药》2008,15(14):41-43
目的 了解北京世纪坛医院门诊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提示医师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选择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采用按照患者年龄、性别、药品分类以及上报科室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 157例ADR(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中涉及药物181例次,涉及药物15大类.其中抗菌药物报告例数最多,占总报表数的58.56%.结论 抗菌药物ADR占58.56%;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最多;耐药性增加,抗菌药物用量增加,ADR增加;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应关注.  相似文献   

12.
喹诺酮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生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ADR)类型和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8年—2009年间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59例ADR中涉及7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主要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各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静脉给药发生率大于口服给药。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ADR症状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医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此类药物的用药监测,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3.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4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鑫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50-1551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母核的抗菌药物[1],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2].但是,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的报道也日益增多[3].笔者统计分析了文献报道的该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47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医院上报ADR监测中心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392例,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规律。结果在ADR年龄分布中,老年人占多数,构成比最大;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的不良反应最多;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在皮肤及附件损害和胃肠道损害。结论临床需要重视抗菌药物ADR,加强对抗菌药物AD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邢蓉  谢冬梅  许健  师佩兰  郭道华  张树强 《中国药事》2011,25(11):1150-1152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蚌埠地区上报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致ADR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涉及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共11种,659例次,发生频次以左氧氟沙星(269例,占40.82%)居首位,其次为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例严重ADR。结论应规范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严格掌握其适应症、禁忌症及用法用量,以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用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本市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结果该药ADR发生频率偏高,但多为一般的ADR,涉及多个系统, 以消化系统症状和皮肤损害最为多见.喹诺酮类药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性疾病,仍为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抗感染药物,为减少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予以安全用药提示.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氟基团的引入而获得一系列体外抗菌活性高、体内药动学性质优良的氟喹诺酮类化合物.鉴于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广泛应用于抗感染化疗领域的一线药物.值得重视的是随着该类新药品种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在抗感染药物中所占市场份额的逐年扩增,所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对不同喹诺酮类药物大量的结构修饰已导致大范围的ADR出现.有的品种甚至因其可能的严重ADR而停止研发、临床试验和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氟基团的引入而获得一系列体外抗菌活性高、体内药动学性质优良的氟喹诺酮类化合物.鉴于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广泛应用于抗感染化疗领域的一线药物.值得重视的是随着该类新药品种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在抗感染药物中所占市场份额的逐年扩增,所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对不同喹诺酮类药物大量的结构修饰已导致大范围的ADR出现.有的品种甚至因其可能的严重ADR而停止研发、临床试验和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35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操银针 《医药导报》2007,26(10):1246-1247
[摘要]目的 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神经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文献公开报道的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的ADR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收集到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喹诺酮类药物ADR共358例.该类药物引起神经系统ADR与年龄呈正相关;引起ADR以左氧氟沙星最为常见,其次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头昏、睡眠障碍最为常见,其次为兴奋、抽搐、头痛等. 结论 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的培养,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20.
149例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喹诺酮类抗菌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04年6月~2009年9月共收集到934例ADR,将其中149例喹诺酮类抗菌药ADR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分析。结果:149例喹诺酮类抗菌药ADR中,静脉滴注给药者最多,占总例数的59.60%;注射用左氧氟沙星引起的ADR居首位;皮肤及附件损害是ADR的最主要表现,占总例数的43.75%(70例),严重的ADR8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ADR多见,应加强对该类药物的监管,减少ADR的发生,促进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