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有效开发利用菠菜叶蛋白资源,以菠菜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回收率和富集比为指标,选取稀释倍数、气速、温度和pH值为考察因素,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得出泡沫法分离菠菜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稀释倍数16倍、气速260mL/min、温度40℃、pH 7.5,在该条件下,回收率和富集比分别达81.56%、14.94。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分离技术是实现菠菜叶蛋白粗分离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响应面优化泡沫法分离纯化苦荞叶蛋白工艺。以苦荞叶蛋白回收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泡沫法分离纯化苦荞叶蛋白最佳工艺条件,泡沫法分离纯化苦荞叶蛋白的最佳条件为:p H 5,离子浓度2.3 mol/kg,稀释倍数32倍,温度35℃。在此条件下苦荞叶蛋白回收率为88.8%。  相似文献   

3.
在酶解黄姜的基础上,对黄姜薯蓣皂苷进行超声醇提,进而建立泡沫分离黄姜薯蓣皂苷的新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探讨稀释倍数、温度、装液量对泡沫法分离黄姜中薯蓣皂苷回收率及富集比的影响。结果得出,泡沫分离最佳条件为稀释倍数84、温度20℃、装液量436 m L,此条件下薯蓣皂苷的回收率为91.08%,富集比为7.53。研究表明,泡沫分离法是一种有效、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和环境友好的黄姜薯蓣皂苷的分离富集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超高压法提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基础上,建立利用泡沫分离法纯化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新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设计试验,研究上样浓度、温度、装液量、气速对泡沫法分离葫芦巴中薯蓣皂苷回收率及富集比的影响,同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得出,泡沫分离薯蓣皂苷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浓度0.03 mg/mL,温度28℃,气速450 mL/min,装液量400 mL,在此条件下,薯蓣皂苷的回收率为86.57%,富集比为3.82。薯蓣皂苷对DPPH?、?OH、超氧阴离子有较好的清除效果,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研究表明,泡沫分离法是一种有效、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和对环境友好的分离富集葫芦巴中薯蓣皂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炼红  王琳琳  简文素  汪平  张岩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4):136-143,151
为了研究不同诱导因素对川白獭兔肉肌原纤维蛋白热诱导凝胶特性的影响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以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肌原纤维蛋白浓度、离子强度和pH为影响因素,以蛋白凝胶硬度、弹性及持水性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建立了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与离子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凝胶硬度有显著影响,肌原纤维蛋白浓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凝胶硬度和持水性也有显著影响,离子强度与pH的交互作用对凝胶硬度和弹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得到的最佳诱导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6.30%、肌原纤维蛋白浓度51.0 mg/mL、离子强度0.67 mol/L、pH6.8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硬度为508.435 g、弹性0.337、持水性0.896。本研究优化的最佳工艺所制凝胶特性较好,可为獭兔肉的加工利用提供一定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嗜热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6032海藻酸盐-壳聚糖-海藻酸盐(ACA)液芯微囊细胞发酵生产Nisin泡沫分离的影响因素,探索最佳分离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Nisin富集比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泡沫分离Nisin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通气速率和泡沫层高度是影响分离效果的显著因素。为获得较多的Nisin,且不影响发酵,同时兼顾分离效果,确定最佳分离条件为:分离pH值为6,泡沫层高11 cm,通气速率为0.15 L/min,分离时间60 min。在该最佳条件下,Nisin回收率为83.89%,Nisin富集比为8.4,细胞富集比为0.221。  相似文献   

7.
采用泡沫分离法纯化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s)。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LBPs含量,以富集比(E)和回收率(R)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三因素三水平拟合模型,优化了稀释倍数、初始pH值和气体流速对分离效果的综合影响;在验证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枸杞多糖泡沫分离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稀释倍数7.6、初始pH 3.42、气体流速295 mL/min时,富集比和回收率最高,分别为2.57和57.31%,与验证值(2.41和61.28%)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6%和6.5%;动力学分析显示,泡沫分离枸杞多糖的过程可拟合为一级化学反应,等效速率常数为0.006 02 min-1。实验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枸杞多糖纯化思路,并对生产工艺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采用泡沫分离法纯化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s)。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LBPs含量,以富集比(E)和回收率(R)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建立了三因素三水平拟合模型,优化了稀释倍数、初始pH值和气体流速对分离效果的综合影响;在验证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枸杞多糖泡沫分离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稀释倍数7.6、初始pH 3.42、气体流速295 m L/min时,富集比和回收率最高,分别为2.57和57.31%,与验证值(2.41和61.28%)的相对误差分别为6.6%和6.5%;动力学分析显示,泡沫分离枸杞多糖的过程可拟合为一级化学反应,等效速率常数为0.006 02 min-1。实验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枸杞多糖纯化思路,并对生产工艺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先酸洗除杂再碱提和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棉籽蛋白提取工艺。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碱提棉籽蛋白的工艺参数,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pH、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pH=11.57、提取温度60.59℃、提取时间2.03 h,在此条件下棉籽蛋白提取率为80.22%,蛋白纯度90.63%。经平行试验,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籽蛋白平均提取率为80.37%,试验结果与响应面优化预测结果较吻合,说明响应面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胡麻粕分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pH值对胡麻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胡麻粕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6(g/mL),pH10.9,浸提时间60min,浸提温度39.7℃。在最优条件下,胡麻粕蛋白的提取率为41.48%。对胡麻粕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乳化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等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胡麻粕蛋白比大豆蛋白有更好的溶解性、持水性和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提高发酵桑叶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工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接种量为自变量,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发酵桑叶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6 h、黑曲霉∶日本根霉∶绿色木霉=2∶1∶2菌液接种量3.75×107 CFU/100 g,在此条件下发酵桑叶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为133.882 mg/100 g。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试验优化桑叶茶中游离氨基酸与多酚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桑叶茶饮料达到较好的口感和较高营养价值,通过水浸提法同时提取桑叶茶中游离氨基酸与多酚两种成分,利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桑叶茶最佳的浸提条件是浸提温度89 ℃、水茶比87∶1(mL/g)、浸提时间16 min。该条件下得到的游离氨基酸提取量为21.46 mg/g,多酚提取量为14.32 mg/g,与理论值误差较小,说明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建立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准确可行,优化的浸提工艺稳定可靠,为桑叶茶饮料开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药桑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药桑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考察药桑葚总黄酮的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在正交试验基础上,筛选出影响药桑葚黄酮得率的3 个主要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8%、提取温度80 ℃、提取4 次,此条件下药桑葚黄酮提取率预测值达2.32%,实测值2.31%。药桑葚总黄酮具有较强还原力,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何运  范子玮  吴雨  钟耕 《食品科学》2016,37(9):123-128
实验比较了不同粒度桑叶粉的基本物化特性,通过粒径测定、显微特征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探究不同粒度桑叶粉的综合特性、持水持油能力和膨胀力,以及3 种粉体黄酮体外溶出规律,以期为桑叶粉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桑叶经超微粉碎处理后,绝大多数细胞能达到破壁要求,主要化学成分未发生改变。随着粉体粒度的减小,桑叶粉的流动性逐渐减弱,持水持油能力和膨胀力均下降。体外溶出实验结果表明,桑叶粉粒度越小其黄酮溶出量越大,且在模拟肠液中的溶出量高于模拟胃液。根据溶出动力学分析,对不同粒度桑叶粉的黄酮溶出规律拟合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经70%乙醇冷浸提取、不同溶剂萃取,在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活性跟踪下,通过多次柱层析及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从药桑枝条中分离得到一种稀有黄酮类化合物,经波谱鉴定、结构分析确定其为桑根酮M(sanggenon M)。以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为对照进行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桑根酮M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IC50值分别为45.984 mg/L和65.692 mg/L(对照BHT的IC50值分别为64.189、231.556 mg/L),总还原力也明显高于BHT。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同时提取桑叶中总黄酮、单宁并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为这两类物质快速分离测定提供参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超声波同时提取桑叶总黄酮、单宁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10 min、超声功率128 W。在此条件下测得桑叶单宁提取量为6.32 mg/g,总黄酮提取量为18.55 mg/g。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提取率高、精确度高的优点,且同时提取总黄酮、单宁的效果较好,适合于桑叶中总黄酮、单宁分离测定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胡椒鲜果油炸的工艺,选取油炸温度、油炸时间、料油比为影响因素,以油炸胡椒鲜果中胡椒碱和胡椒精油含量为指标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多项式回归方程的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胡椒鲜果最优油炸工艺为:油炸温度92 ℃、油炸时间3 min、料油比1∶1。此条件下胡椒鲜果油炸品质最优,胡椒碱含量预测值为4.28 g/100 g,胡椒精油含量预测值为1.73 mL/100 g,而胡椒碱含量真实值为4.23 g/100 g,胡椒精油含量真实值为1.71 mL/100 g,与预测结果相对偏差仅为1.27%和1.24%。  相似文献   

18.
李志洲 《食品与机械》2012,28(3):130-134
采用间歇式泡沫分离法研究美味牛肝菌水提物中的多糖分离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常温下,每批投料量为200mL时,间歇式泡沫分离美味牛肝菌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6、原料液浓度0.640mg/mL、气体流速300mL/min、表面活性剂用量(0.02mg/mL)25mL、浮选时间55min,回收率可达83.1%。结果显示间歇式泡沫分离美味牛肝菌多糖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