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四川藏区传统牦牛酸奶中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特性及发酵性能,以本实验室分离出的六株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为研究对象,以菌株生长量、耐酸性、胆盐耐受力、渗透压耐受力和细胞表面疏水性为指标进行特性研究;以发酵酸奶的凝乳时间、持水力、酸化及后酸化能力、挥发性物质及质构等为指标进行发酵性能研究。菌株的生长曲线表明,6株菌株分别在14 h(218、276、266)、16 h(271、285、231)进入对数生长稳定期,其中编号218的菌株生长量最高,OD值为2.188。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菌株276具有良好的耐酸能力(P<0.05);菌株266、218、231耐胆盐的能力较强;6株菌株均具有较好的耐渗透压的能力,其中菌株285对高渗透压的耐受性较强;菌株285和218在两种有机试剂中的疏水性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菌株,且与十六烷的结合效果较好。发酵试验结果表明,6株菌株所发酵酸奶均在6~8 h内凝固,酸乳在冷藏期间,活菌数均保持在107 CFU/mL以上,均符合发酵剂的标准,其中菌株276的最高为3.22×106 CFU/mL;菌株218发酵制得的酸奶质构特性较好,持水力和酸化能力较其余菌株均最强,分别为60.98%和83 °T;菌株276、266抗后酸化能力较好;菌株231产香性能最优,乙醛含量为24~26 μg/mL,双乙酰含量为1.58~3.73 μg/mL,能够明显改善酸奶的风味。通过综合比较6株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特性及发酵性能,菌株218为一株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菌株,可作为乳酸菌发酵剂且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研究为利用四川藏区传统牦牛酸奶中分离出的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在发酵乳制品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反复冻融次数对冷藏藏羊肉品质特性的影响。本文以欧拉藏羊肉为研究对象,经反复冻融0、1、3、5次后置于4 ℃条件下冷藏1、3、5、7 d,测定其营养品质、食用品质、质构以及脂质氧化程度。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藏羊肉营养品质明显降低,表现为水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 < 0.05);藏羊肉食用品质整体呈显著下降变化,尤其在冻融循环5次后,肉色稳定性及保水性均呈显著下降变化(P < 0.05),嫩度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且肌肉硬度及咀嚼性整体呈下降变化,黏度、弹性和胶着性均呈上升变化;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均在冻融循环5次后达到最大值(P < 0.05),说明脂肪氧化程度随冻融次数增加而加重;同时,冷藏时间的延长也会进一步加剧肌肉品质的劣变,且冻融循环次数越多劣变越严重。可见,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对肌肉品质有较大影响,在肉类实际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冻融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反复冻融现象发生对冷藏过程中藏羊肉保水性及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溶解特性的影响。本文以经反复冻融0、1、3、5次后分别在4 ℃下冷藏1、3、5、7 d的欧拉藏羊肉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肌肉保水性、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氧化特性、蛋白溶解度及肌纤维显微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在贮藏期间T5组较T3组相比,解冻损失率分别显著增加了63.08%、43.20%、20.58%、16.20%;T5组较T0组相比,滴水损失率显著增加了29.16%、21.09%、22.16%、25.47%,加压损失率显著增加了23.76%、20.45%、21.17%、20.15%(P<0.05);在不同冷藏时间点MP羰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显著上升,总巯基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蛋白溶解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显著下降,肌纤维显微结构的破坏程度也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冻融次数与蛋白氧化程度和溶解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且保水性与上述指标之间相关性极显著(P<0.01)。上述结果说明,冻融循环次数越多,肌肉蛋白氧化程度和肌纤维显微结构破坏越严重、蛋白溶解度越低,因而越不利于维持肌肉的保水性;同时,冷藏过程也对肌肉保水性、蛋白氧化、溶解度和肌纤维显微结构有不利影响。因此,对肌肉在贮藏运输和生产加工过程中温度波动的控制对维持肌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分离纯化方法从中国北方4 个不同地区的20 份传统自然发酵泡菜样品中,分离得到435 株疑似乳酸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对株菌进行种属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所有菌株均为乳酸菌,其中乳杆菌属6 个种共394 株,分别为莫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modestisalitolerans)、清酒乳杆菌(L. sakei)、棒状乳杆菌(L. coryniformis)、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短乳杆菌(L. brevis)和徳氏保加利亚乳杆菌(L.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肠球菌属共38 株以及2 株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和1 株暹罗片球菌(Pediococcus siamensis)。各地区泡菜样品的微生物菌群组成有差异,其中辽宁和河南的泡菜样品中微生物种群最为丰富,共分离到6 个种,吉林的泡菜样品中产酸菌数量最多。进一步通过乳酸菌24 h产酸曲线测定和耐受模拟人工胃液(pH 2.0)实验,从产酸能力较强菌株中分离到9 株菌在pH 2.0条件下处理3 h存活率在70%以上。研究结果为传统泡菜品质改良及优质菌种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牛血清白蛋白构建包封姜黄素的纳米复合物作为提高牦牛乳干酪成熟品质的潜在策略,试验测定了牦牛乳干酪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pH、pH4.6醋酸盐缓冲液可溶性氮、12%三氯乙酸溶液可溶性氮、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酸价以及感官指标。结果表明:姜黄素-牛血清白蛋白纳米复合物的存在能够显著提升牦牛乳干酪的水分与蛋白质含量(P<0.05),还能促进乳酸菌的增殖并抑制杂菌生长,有助于牦牛乳干酪中脂肪与蛋白质的分解,形成短链脂肪酸和多肽,呈现较好的独特风味;而复合物添加量过高会减弱益生效果,降低脂肪和蛋白分解效率,同时也引起干酪色泽发黄而降低感官评分。在成熟过程初期,感官评分显著提升(P<0.05)得益于蛋白质水解反应以及脂肪分解反应的发生,但成熟期过长会导致苦味小肽等物质的堆积,形成不良风味,影响感官品质。总体来讲,姜黄素-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添加有助于牦牛乳干酪品质的提升,且复合物添加量为4%,成熟时间为60 d时,干酪产品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西藏秦艽花中总黄酮测定进行实验,将从西藏秦艽花中提取出的异荭草苷定为对照品,选择406 nm与435 nm分别为该方法的测定波长与参比波长,通过AlCl_3显色法,得到西藏秦艽花药材的总黄酮含量为2.20%。分别以西藏秦艽花总黄酮提取时所用的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对象进行考察研究,再由正交试验表对总黄酮的提取进行实验设计,结果得到的西藏秦艽花总黄酮提取时所用的最佳条件是乙醇溶液浓度70%,超声提取时间40 min,液固比1∶25 g/mL。  相似文献   
7.
从甘孜藏族自治州11个县采集40份传统牦牛发酵乳样品,采用稀释倾注法分析乳酸菌数量,通过选择性分离,采用生化试验与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方法分析传统牦牛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甘孜地区乳酸菌平均含量在(6.48~7.90)lg CFU/mL,共分离出乳酸菌78株,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43株、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3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15株、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12株、片球菌属(Lactococcus)5株,鉴定出的种或亚种分别是: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L.helveticus、L.fermentum、L.casei、L.plantarum、L.brevis、P.acidilactici、Leu.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E.faecalis、E.faecium和S.thermophilus,其中嗜热链球菌12株,占菌株总数15.38%,为甘孜地区优势菌,分离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3株,在乳酸菌分离株中所占比例最小,仅为3.85%。  相似文献   
8.
食品级曲拉干酪素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曲拉生产食品级干酪素,在溶解、脱脂、酸化等工艺中存在食品安全、变色和出品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使用Ca(OH)溶解曲拉,通过离心法、萃取法、脂肪酶解法不同方法脱脂,使用醋酸、乳酸进行酸析,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对比实验.得出了用质量分数为1%的Ca(OH)溶液在45℃温度下溶解60 min,使用0.6 g·L~1脂肪酶在pH值为4.2,酶解温度39 qC,时间50 min酶解,乳酸酸析温度35℃,酸析乳酸稀释比16,终点pH值为4.6进行酸析,得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提取糯米藤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溶剂回流作为提取手段,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然后使用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影响糯米藤多糖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时间;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96.26℃水浴条件下,提取时间109.20min、提取次数2次、液固比27.28:1(mL/g)、浸泡时间90min,最优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25.121%。结论:使用回归正交设计能合理地优化糯米藤多糖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永川毛霉型豆豉中脂肪酸的构成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低影响着其保健功能的高低。研究以永川毛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4个不同阶段的原料为样本,采用了简便和国标两种方法提取脂肪酸,GC-MS分析后对两组数据进行成对数据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简便方法可以替代国标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