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取122例脑梗死伴假性延髓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75%,治愈率39...  相似文献   

2.
调任通督针法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法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假性球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调任通督针法组与康复训练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对照组按LogemannJA训练法施以康复训练治疗法,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床边吞咽功能评价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调任通督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65例脑梗死后伴假性延髓麻痹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接受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本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超过90.00%,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10.00%,同时生活质量指标(BI、Rankin与SF-36)评分均较高.结论 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开展吞咽功能和进食康复训练护理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欣  朱旭  张博 《中国当代医药》2015,(2):128-130,133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冰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处理、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冰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吞咽能力及肌电活动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吞咽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87,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肌电活动持续时间显著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冰刺激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吞咽康复训练联合正性激励护理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依从性、病耻感及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该院就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单一吞咽康复训练护理,观察组接受吞咽康复训练联合正性激励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吞咽功能及吞咽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慢性病病耻感量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康复训练依从率[95.6%(43/45)]高于对照组[80.0%(36/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78、12.26,χ2=5.07,P <0.05)。结论 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正性激励护理干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可改善患者病耻感、提高康复训练依从度,取得更佳吞咽功能恢复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根据神经内科规范治疗和护理等方法常规对症处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吞咽训练对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84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早期综合性吞咽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经1个月的早期综合性吞咽训练,吞咽功能明显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结论 早期综合性吞咽训练对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吞咽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84例,随机编号分入两组,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组采用吞咽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自理能力.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80.95%低于联合组的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吞咽治疗仪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卒中后延髓麻痹咽期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咽期吞咽障碍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仪组、肠内营养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鼻饲营养师指导下配制的匀浆流质饮食,治疗仪组患者同时辅以吞咽治疗仪治疗,肠内营养组患者则以肠内营养制剂瑞高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同时辅以吞咽治疗仪及肠内营制剂瑞高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反复唾液吞咽测试及饮水试验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除对照组患者以外,其他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各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顺序如下:联合治疗组〉治疗仪组〉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吞咽治疗仪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脑卒中后延髓麻痹所导致的吞咽障碍具有协同效应,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个15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还给予吞咽言语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15d为1个疗程。从2组治疗前后饮水测试结果比较疗效。结论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吞咽言语治疗仪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探讨吞咽障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高压氧治疗组35例(对照组)和高压氧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组35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2.0ATA的治疗压力,1次/d,80min/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高压氧结合NMES治疗。NMES治疗在吞咽功能障碍部位采用低频电刺激,1次/d,30min/次,10次为1个疗程,综合组采用高压氧联合NMES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进行X线透视检查吞咽功能(VFSS),根据VFSS评分进行吞咽功能分级。结果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在吞咽功能方面都有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的VFSS分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结合NMES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120例脑梗死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洼田饮水实验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洼田饮水实验分级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实验分级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实验分级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实验分级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相似文献   

13.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综合康复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吞咽言语治疗仪及高压氧等联合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治疗4周后综合康复组较康复训练组在吞咽功能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后吞咽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综合性吞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冰刺激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口唇运动功能训练、口腔感知觉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方法.结果 经过1个月的康复训练,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吞咽障碍评分,采用1999年日本学者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吞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同质化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1,2]评定吞咽功能。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可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解语汤配合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仪治疗脑血管病所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脑血管病并发吞咽障碍者259例,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训练+中药治疗组;吞咽障碍治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中药四组。观察4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3个疗程系统治疗后,治愈率明显提高。其中康复训练+中药组和吞咽障碍治疗仪组两组治疗效果相当,优于康复训练组。吞咽障碍治疗仪+中药组优于吞咽障碍治疗仪组和康复治疗+中药组。结论用补肾解语汤治疗吞咽障碍可以加强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和康复训练的作用,优于单独的康复训练和单纯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的治疗效果。中药补肾解语汤能明显促进脑血管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比较2组的营养状况、食物吞咽障碍程度、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的营养状况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 给予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食物吞咽障碍程度和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训练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62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还给予低频电刺激吞咽障碍训练仪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判断疗效,治疗2周、4周后分别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SA)评分检测。结果: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示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S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组、对照组SS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4周后的SSA评分更低(均P0.05)。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组SS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吞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低频电刺激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性吞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冰刺激及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口唇运动功能训练、口腔感知觉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综合康复方法。结果经过1个月的康复训练,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吞咽障碍评分,采用1999年日本学者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吞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