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军  李贺  郑荣寿 《中国肿瘤》2018,27(6):420-425
摘 要:[目的] 估计2014 年我国胰腺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为我国胰腺癌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订的数据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2017年全国449个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胰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对入选的339个登记处数据按城乡、性别以及年龄分层,计算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人群2014年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4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中国2014年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和世界标准人口(Segi’s)构成。[结果] 2014年 339个登记处共覆盖登记人口288 243 347人(城市地区144 061 915人,农村地区144 181 432人),胰腺癌MV%为39.23%,DCO%为3.81%,M/I为0.88。2014年全国胰腺癌发病人数约9.22万,发病率6.74/10万(男性7.45/10万,女性5.99/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4.29/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为4.25/10万,累积率(0~74岁)为0.51%。城市地区发病率为7.96/10万,中标发病率4.74/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5.26/10万,中标发病率3.66/10万。2014年全国胰腺癌死亡人数约8.11万,死亡率5.93/10万(男性6.64/10万,女性5.18/10万),中标死亡率3.69/10万,世标死亡率3.67/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43%。城市地区死亡率为7.12/10万,中标死亡率4.14/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4.48/10万,中标死亡率3.07/10万。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5岁前较低,此后随年龄增长迅速上升,并于80~岁达到高峰,城乡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曲线相近。[结论] 胰腺癌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高致命性癌症,发病和死亡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的第10位和第6位,且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年龄、性别及城乡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沈飞琼  杨金华  李其龙 《中国肿瘤》2019,28(10):764-768
摘 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2014年肝癌的发病及死亡状况,为肝癌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1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数据,计算并分析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的粗发病和死亡率、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等指标。[结果] 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新发病例共计16 345例,粗发病率为27.9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6.59/10万,世标发病率为16.18/10万;死亡病例共计16 463例,粗死亡率为28.11/10万,中标死亡率为16.26/10万,世标死亡率为15.94/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呈现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结论] 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仍较高,肝癌的防治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刘杰  陈万青  郑荣寿 《中国肿瘤》2018,27(3):161-166
摘 要:[目的]分析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胆囊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对全国347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3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共255个登记处的数据入选,计算胆囊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构成及0~74岁累积率等。人口标准化率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国际Segi’s标准人口结构作为标准。[结果] 2013年255个登记处覆盖人口226 494 490人,其中城市111 595 772人,农村114 898 718人。全国胆囊癌粗发病率为3.64/10万(男性3.31/10万,女性4.00/10万),0~74岁累积率为0.28%,中标发病率为2.41/10万,世标发病率为2.39/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为4.09/10万,中标发病率为2.62/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89/10万,中标发病率为2.12/10万。全国胆囊癌死亡率为2.76/10万,0~74岁累积率为0.19%,中标死亡率为1.78/10万,世标死亡率为1.76/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为3.22/10万,中标死亡率为2.00/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2.22/10万,中标死亡率为1.51/10万。[结论] 胆囊癌发病与死亡在不同性别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应针对女性尤其是城市地区的高龄女性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分析2014年中国脑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按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质控方法和评价标准,对2017年449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进行评估,确定339个登记处数据符合入选标准,可汇总为全国肿瘤登记分析数据源。将其中脑瘤数据按城乡、性别和年龄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并结合2014年全国人口资料,估计全国脑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分别采用2000年中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 ’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中国人口标化率(简称中标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简称世标率)。 [结果] 2014年,全国339个肿瘤登记处覆盖人口共288 243 347人(城市144 061 915人,农村144 181 432人)。脑瘤死亡/发病比为0.56,病理组织学诊断比例为48.45%,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为2.66%。估计全国脑瘤新发病例10.12万例,发病率为7.40/10万,中标率为5.63/10万,世标率5.55/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0.58%。城市地区脑瘤发病率为7.73/10万,中标率为5.64/10万;农村地区脑瘤发病率为7.00/10万,中标率为5.63/10万。估计全国脑瘤死亡病例5.63万例,死亡率为4.11/10万,中标率为2.97/10万,世标率2.98/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31%。城市地区脑瘤死亡率为4.09/10万,中标率为2.80/10万;农村地区脑瘤死亡率为4.14/10万,中标率为3.19/10万。[结论] 脑瘤是我国常见癌种之一,其疾病负担呈逐年加重趋势,应加强脑瘤的预防、控制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2014年胃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状况。[方法] 2010~2014年胃癌发病与死亡数据来源于浙江省14个肿瘤登记地区,并经审核和整理,计算胃癌的发病(死亡)例数、粗发病(死亡)率、构成比和顺位、中国标准人口构成(中标率)、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世标率)等指标。[结果] 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胃癌发病率为34.71/10万,中标率为19.90/10万,居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男性高于女性。同期全省肿瘤登记地区胃癌死亡率为24.44/10万,中标率为13.03/10万,居恶性肿瘤死因第3位,男性高于女性。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农村略高于城市,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发病率从2010年的37.67/10万下降到2014年的33.88/10万。死亡率则呈平缓下降趋势,2010年为26.36/10万,2014年为22.70/10万。[结论] 2010~2014年浙江省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农村登记点均高于城市登记点,但发病和死亡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数据来自浙江省1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肿瘤登记资料,采用全国2000年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进行人口标化。[结果] 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新发病例共7735例,死亡病例6315例。食管癌的发病粗率为13.21/10万,中标率为7.62/10万,世标率为8.29/10万。食管癌的死亡粗率为10.78/10万,中标率为5.69/10万,世标率为6.65/10万。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和年龄均呈正相关。发病在0~39岁年龄段处于较低水平,在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为77.91/10万。死亡主要见于40岁之后,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为89.33/10万。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浙江省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开始呈下降趋势,但仍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需进一步加强对食管癌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根据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恶性肿瘤登记资料分析估计我国2014年东、中、西部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全国上报2014年肿瘤登记数据的449个登记处数据进行评估,339个登记处的数据符合标准。将入选的登记处按地理位置(东部、中部、西部)、性别、年龄及不同肿瘤类型分层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4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中标率)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世标率)进行计算。[结果] 2014年纳入分析的339个登记处共覆盖登记人口288 243 347 人(其中男性146 203 891人,女性142 039 456 人)。据估计,全国2014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80.4万例,死亡病例229.6万例。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中标率为190.63/10万,世标率为186.53/10万;肿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东、中、西部地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分别为306.84/10万、273.42/10万、246.38/10万,世标率分别为192.60/10万、188.23/10万、175.93/10万;东、中、西部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1.01/10万、167.31/10万、151.65/10万,世标率分别为104.48/10万、109.69/10万、103.79/10万。各地区肿瘤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趋势相似。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在东、中、西部地区均较常见,东、西部地区女性乳腺癌较常见,中部地区食管癌较常见。东、中、西部地区主要肿瘤死因均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肿瘤负担存在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地区有重点地开展肿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宋冰冰  孙惠昕  陈王洋 《中国肿瘤》2018,27(10):733-737
摘 要:[目的] 估计2014年全国子宫体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评价标准和审核方法对全国449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4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最终共339个登记处的数据符合标准,入选汇总数据库。本研究提取子宫体癌发病和死亡个案信息,结合2014年全国人口,估算全国子宫体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人口标准化率根据全国2000 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为标准。[结果] 2014年估计全国子宫体癌新发病例6.41万,死亡病例1.64万。子宫体癌发病率为9.61/10万,中标率为6.81/10万,世标率为6.60/10万。城市地区子宫体癌发病率为10.31/10万,中标率为6.93/10万;农村地区子宫体癌发病率为8.73/10 万,中标率为6.60/10万。子宫体癌死亡率为2.46/10万,中标率为1.56/10万,世标率为1.54/10万。城市地区子宫体癌死亡率为2.45/10万,而农村地区子宫体癌死亡率为2.46/10万。子宫体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55岁以后逐渐下降。死亡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按区域划分,相对于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子宫体癌发病率较高,而死亡率基本一致。[结论] 时时动态监测子宫体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是子宫体癌防治的基础工作。子宫体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是女性重点预防的恶性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分析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4年肺癌的发病、死亡情况。[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4年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的肺癌发病及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肺癌发病率、死亡率、0~74岁累积率等指标。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进行计算。[结果]2014年湖北省肿瘤登记地区共报告肺癌新发病例8041例,其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60.28/10万、38.05/10万、38.16/10万,累积率(0~74岁)为4.80%。男性肺癌发病率84.53/10万,中标率为55.34/10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女性肺癌发病率为35.01/10万,中标率为21.33/10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2位。肺癌发病率在40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40岁后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快速上升,于80~岁组达到高峰,85+岁组略有下降。2014年报告肺癌死亡率49.14/10万,中标死亡率为30.57/10万,世标死亡率为30.63/10万。男性肺癌死亡率71.03/10万,中标死亡率为46.18/10万;女性肺癌死亡率为26.33/10万,中标死亡率为15.61/10万,男性肺癌死亡率是女性的2.96倍。[结论] 肺癌是严重威胁湖北居民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加强烟草控制和空气污染治理是当前湖北省肺癌防治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罗丹  刘琼  马旭 《中国肿瘤》2019,28(2):105-109
摘 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2014年卵巢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评价其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根据浙江省1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数据,计算并分析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卵巢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年龄标准化率等指标。[结果] 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间共报告新发卵巢癌病例2255例,占同期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2.51%,中标发病率为5.33/10万,世标率为5.08/10万,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不同的变化趋势,35岁之后发病率迅速升高,65~岁组发病率达到顶峰(16.03/10万),70岁以后开始下降。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卵巢癌死亡754例,占同期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1.98%,中标死亡率为1.54/10万,世标率为1.53/10万,年龄别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以后死亡率迅速升高,75~岁组死亡率达到顶峰(8.19/10万)。[结论] 浙江省卵巢癌发病率已呈现下降趋势,但死亡率仍然有持续上涨的势头,应进一步加强卵巢癌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分析 2008~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08~2012年全国135个肿瘤登记处的胆道恶性肿瘤资料,分析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为4.12/10万(男性3.72/10万,女性4.52/10万),中标发病率为2.56/10万,世标发病率为2.54/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胆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为4.94/10万,农村地区为2.83/10万。东、中、西部肿瘤登记地区发病率分别为4.57/10万、2.99/10万和3.16/10万。同期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胆道恶性肿瘤死亡率为3.25/10万(男性2.94/10万,女性3.56/10万),中标死亡率为1.97/10万,世标死亡率为1.95/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胆道恶性肿瘤死亡率为3.97/10万,农村地区为2.13/10万。东、中、西部肿瘤登记地区死亡率分别为3.68/10万、2.19/10万和2.28/10万。胆道恶性肿瘤的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2008~2012年胆道肿瘤总体[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AAPC)=-2.5%,95%CI:-4.5%~-0.5%]、女性(AAPC=-3.5%,95%CI:-5.6%~-1.4%)和城市地区(AAPC=-3.7%,95%CI:-6.0%~-1.4%)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农村地区的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AAPC=4.8%,95%CI:1.5%~8.2%,P<0.05)。 [结论] 2008~2012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胆道恶性肿瘤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农村地区死亡率明显增长,应根据胆道恶性肿瘤实际的流行分布特点制定相应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 分析2013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死亡情况。[方法] 计算2013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率、死亡率、0~74岁累积率等指标,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为标准进行计算。[结果] 2013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共收集肺癌新发病例3359例,肺癌死亡病例2479例。病理诊断率56.77%,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0.24%,死亡/发病比为0.74,均符合要求。全省肺癌发病率50.16/10万,中标发病率为34.36/10万,世标发病率34.31/10万,0~74岁累积率为4.17%。城市地区居民肺癌的发病率是53.73/10万,中标发病率为37.12/10万,农村地区居民肺癌的发病率49.03/10万,中标发病率为33.65/10万,城区居民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男性肺癌发病率72.08/10万,中标发病率为50.50/10万,女性肺癌发病率为26.79/10万,中标发病率为18.04/10万,男性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肿瘤发病顺位中肺癌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居首位。全省居民肺癌死亡率为37.02/10万,中标死亡率为24.61/10万,世标死亡率24.72/10万,0~74 岁累积率为2.96%。城市地区居民肺癌死亡率是47.23/10万,中标死亡率是31.84/10万,农村地区居民肺癌死亡率是33.77/10万,中标死亡率是22.57/10万,城市居民肺癌死亡率比农村居民高。男性肺癌死亡率是53.85/10万,中标死亡率是37.01/10万,女性肺癌死亡率是19.07/10万,中标死亡率是12.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肿瘤死亡顺位中肺癌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居第1位。[结论] 肺癌是威胁湖南省居民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应作为湖南省居民癌症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郭肖利  陈琼  徐慧芳  刘茵 《中国肿瘤》2024,33(5):358-365
摘 要:[目的] 分析2019年河南省肺癌发病与死亡情况及2010—201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各肿瘤登记处上报且质控合格的肺癌发病与死亡资料,结合全省户籍人口数据,估算2019年河南省肺癌分城乡、性别、年龄组别肺癌发病/死亡例数、粗率、中标率、世标率、构成比、0~74岁累积率。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8软件,计算2010—2019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19年河南省肺癌估计新发病例56 892例,粗发病率为51.95/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37.85/10万和38.06/10万,占全省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9.73%。河南省估计肺癌死亡病例43 625例,粗死亡率为39.83/10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27.93/10万、28.11/10万,占全省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6.35%。河南省2019年男性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男性:中标发病率为52.95/10万,中标死亡率为41.73/10万;女性:中标发病率为23.50/10万,中标死亡率为15.09/10万)。肺癌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在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2010—2019年间,河南省肿瘤登记地区的肺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波动均呈平稳趋势,但城市地区男性在2014—2019年间肺癌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年分别下降4.6%和4.7%,农村地区男性中标死亡率每年下降4.7%。2010—2019年间,40~49岁年龄组男性、女性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河南省肺癌发病与死亡水平依旧较高,疾病负担较重,后续应继续加强肺癌防控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张永贞  乔楠  曹凌 《中国肿瘤》2017,26(12):925-931
摘 要:[目的] 探讨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采用2013年全省11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资料,各质量评价指标显示MV%为79.01%、DCO%为4.56%、死亡/发病比为0.59。计算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粗率、标化率、累积率(0~74岁)等指标,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特点。[结果] 2013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新发恶性肿瘤10 306例(男性5786例,女性4520例),发病率为226.28/10万,中标发病率为168.46/10万,世标发病率为167.65/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中标发病率分别为210.21/10万、145.31/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238.38/10万、188.05/10万;男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以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为主,女性发病以肺癌、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为主。恶性肿瘤死亡病例6039例(男性3867例,女性2172例),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2.59/10万,中标死亡率为96.56/10万,世标死亡率为96.79/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分别为121.56/10万、80.41/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40.90/10万、110.36/10万;男性常见恶性肿瘤死亡以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为主,女性以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为主。[结论] 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第一位均是肺癌,肺癌发病率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主要以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和女性宫颈癌为主,胃癌、宫颈癌的发病率水平远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 分析2015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全省肺癌的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方法] 计算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0~74岁累积率等指标,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和Segi’s标准人口构成为标准。[结果] 2015年湖南省23个肿瘤登记地区年中人口数为12 966 640人,共收集肺癌新发病例6691例,死亡病例6120例。肺癌发病率为51.60/10万,中标发病率为32.87/10万,世标发病率33.09/10万,0~74岁累积率为4.21%。城市地区居民肺癌的发病率为60.09/10万,中标发病率为36.29/10万,农村地区居民肺癌的发病率46.29/10万,中标发病率为30.54/10万,城区居民肺癌发病高于农村。男性肺癌发病率74.08/10万,中标发病率为48.13/10万,女性肺癌发病率为27.7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7.20/10万,男性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肺癌发病序位男性居首位,女性居第2位。全省居民肺癌死亡率为47.20/10万,中标死亡率为29.15/10万,世标死亡率29.19/10万,0~74 岁累积率为3.63%。城市地区居民肺癌死亡率为56.82/10万,中标死亡率为33.09/10万,农村地区居民肺癌死亡率为41.17/10万,中标死亡率26.49/10万,城市居民肺癌死亡率比农村居民高。男性肺癌死亡率为69.92/10万,中标死亡率44.43/10万,女性肺癌死亡率为23.04/10万,中标死亡率13.56/10万,男性高于女性,肺癌死亡序位男性和女性均居第1位。[结论] 肺癌是威胁湖南省居民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应作为我省居民癌症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2011年我国脑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全国23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1年肿瘤登记数据进行整理和评估,共177个登记处的数据符合标准作为汇总数据。177个登记处覆盖人口共175 310 169人。按地区(城乡)、性别、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然后结合2011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脑瘤发病、死亡情况。中国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和Segi’s世界人口结构作为标准人口计算年龄标准化率。[结果]2011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脑瘤新发病例数为87 220例,发病率为6.47/10万,中标率为5.24/10万,世标率为5.14/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59%,位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第9位。男性脑瘤发病率为6.27/10万,世标率为5.13/10万;女性脑瘤发病率为6.69/10万,世标率为5.17/10万。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脑瘤中标发病率分别为5.13/10万和5.35/10万。2011年因脑瘤死亡病例数为50 777例,死亡率为3.77/10万,中标率为2.95/10万,世标率为2.94/10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第8位。男性脑瘤死亡28 543例,死亡率为4.13/10万,女性死亡22 234例,死亡率为3.39/10万。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脑瘤中标死亡率分别为2.69/10万和3.22/10万。[结论]2011年我国女性脑瘤发病率较高,农村地区脑瘤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应加强脑瘤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评估2010—2014年浙江省居民肾及泌尿系统部位不明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根据浙江省1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肿瘤登记数据,按城乡、年龄、性别计算并分析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的肾及泌尿系统部位不明癌粗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标化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及Segi’s标准人口年龄结构。[结果] 2010—2014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肾及泌尿系统部位不明癌新发病例共计3436例,粗发病率为5.87/10万,中标发病率为3.65/10万,世标发病率为3.59/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0.41%;死亡病例共计992例,粗死亡率为1.69/10万,中标死亡率为0.89/10万,世标死亡率为0.90/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0.09%。肾及泌尿系统部位不明癌年龄别发病率在35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35岁后快速上升,75~79岁组达到高峰;死亡率在60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60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5+岁组达到高峰。城市和农村地区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趋势类同。发病率逐年变化趋势不大,死亡率从2010年的1.47/10万增长到2014年的2.06/10万。[结论] 肾及泌尿系统部位不明癌虽不是浙江省的高发癌种,但死亡率逐年增长,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 分析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与死亡特征及2010—2018年白血病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10—2018年甘肃省符合数据质量标准要求的15个肿瘤登记项目点上报的白血病发病、死亡和人口数据,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层计算粗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累积发病/死亡率,采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分析2010—2018年甘肃省白血病中标发病/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中标率及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结果] 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率为4.67/10万,中标率为4.09/10万,世标率为4.31/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0.38%;粗死亡率为2.38/10万,中标率为1.99/10万,世标率为2.17/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21%。男性白血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农村地区白血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区。白血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50岁开始明显上升,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在不同分型的白血病中,髓样白血病中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淋巴样白血病(2.13/10万 vs 0.60/10万;0.58/10万 vs 0.42/10万)。2010—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中标发病率与中标死亡率趋势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0—2018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中标发病率与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白血病的防控不容忽视。男性和髓样白血病发病、死亡率均较高,老年人群是白血病的高危人群,应根据性别与年龄分布差异,加强肿瘤一级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居民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对高危人群的识别和关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林永添  周衍  马晶昱 《中国肿瘤》2021,30(7):487-494
摘 要:[目的] 分析2015—2017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流行现状。[方法]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数据审核和评价方法,对福建省12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5—2017年数据进行评价,将符合要求的10个登记处数据合并分析。按城乡、性别和年龄组分层分别计算发病和死亡的粗率、标化率及累积率(0~74岁),分析主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和构成。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根据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依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结果] 2015—2017年福建省10个登记处共覆盖登记人口19 447 588人,其中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各占43.36%、56.64%。2015—2017年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粗率为271.05/10万(男性303.43/10万,女性237.54/10万),中标率为197.94/10万,世标率为192.57/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2.22%。恶性肿瘤发病45岁以后加快上升,于80~84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女性乳腺癌、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87.55/10万,中标率为210.59/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58.41/10万,中标率为188.49/10万。死亡粗率为166.83/10万(男性218.63/10万,女性113.22/10万),中标率为115.21/10万,世标率为113.59/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13.26%。恶性肿瘤死亡率在45岁以后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死亡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城市地区死亡率为237.63/10万,中标率为171.91/10万;农村地区死亡率为158.97/10万,中标率为109.67/10万。[结论]消化道肿瘤仍是福建省肿瘤登记地区主要恶性肿瘤,应当结合城乡现状差异,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癌症综合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 分析2017年广东省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状况及2013—2017年期间广东省女性乳腺癌的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广东省2013—2017年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根据城乡和年龄组分层计算女性乳腺癌粗发病(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率等指标,并采用Joinpoint模型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7年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为51.32/10万,中标发病率为39.82/10万,世标发病率为37.14/10万,35~64岁截缩发病率为94.38/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3.98%。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女性乳腺癌中标发病率分别为43.18/10万和31.45/10万。同期,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为10.27/10万,中标死亡率为7.37/10万,世标死亡率为7.17/10万,35~64岁截缩死亡率为16.00/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81%。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女性乳腺癌中标死亡率分别为7.52/10万和6.98/10万。2017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在60~64岁组达到顶峰,死亡在85岁及以上组达最高峰。2013—2017年期间,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发病率:APC=0.70%,P=0.38;死亡率:APC=1.71%,P=0.44)。[结论] 2017年广东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防控形势仍然很严峻,城市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应重点关注城市地区、中老年女性群体的乳腺癌三级预防,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