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肝结核的CT与MRI表现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肝结核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12例 CT表现:肝浆膜型1例,为肝包膜下多发结节性病灶。肝实质型10例,其中多发粟粒小结节状低密度灶伴点状钙化2例,单发略低密度大结了伴斑点状钙化及聚集多个结节样病灶形成“成簇征”或融合成窝状改变各3例,多发囊样病变及发粟粒状钙化伴单发大结节低密度灶各1例。肝内胆管型1例,肝内胆管明显扩张及肝门部多发斑点状钙化灶。(2)4例MRI表现:T1WI、T2WI低信号灶1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灶3例,增强后为轻度边缘强化或呈多环状强化。结论 各种类型肝结核均有其特定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的CT、MRI表现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CT对肝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CT对肝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所证实的10例肝结核病的CT表现与诊断,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10例肝结核病包括粟粒型肝结核、结节型肝结核和结核瘤3种类型.(1)粟粒型肝结核5例,CT表现为肝脏弥漫性肿大,伴有多发性粟粒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2)结节型肝结核3例,CT表现为肝内多发片状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结节灶,病灶中心密度高,伴有“粉末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的范围缩小,静脉期出现典型环状强化;(3)结核瘤型2例,1例表现为肝内孤立性占位,伴有中央坏死,包膜菲薄且光滑,增强扫描可见包膜轻度强化;1例表现为结核瘤型肝脓肿,多个结节融合成簇,液化坏死,出现液-液平面,周围伴有卫星灶.结论粟粒型肝结核CT征象缺乏特异性,很难做出定性诊断,需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节型肝结核“中心粉末状”钙化及结核瘤型肝脓肿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肝结核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结核的CT表现.结果:肝结核分为以下四种亚型:①肝浆膜型1例,为肝包膜增厚及胞膜下多发低密度病灶.②肝实质型5例,其中又分为粟粒型1例、结节型3例、肝囊肿型1例.粟粒型表现为肝弥漫肿大、密度减低并伴有多发粟粒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结节型表现为肝内局灶性低密度区,增强扫描部分有周边性强化,有1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混杂密度灶,特点为病灶中心密度高,周围密度低,增强扫描有轻至中度的环形强化;肝囊肿型表现为肝内单纯囊肿样改变.③混合型1例,同时具有肝浆膜型和结节型(肝实质型)的表现.④结核性胆管炎1例,仅表现胆管内积气、胆管扩张,沿胆管壁走行的钙化、管型结石均未见.结论:粟粒型肝结核、肝囊肿型肝结核及早期结核性胆管炎的CT表现缺乏特征性,除非有结核病史或活检证实,CT诊断价值有限.结节型肝结核和晚期结核性胆管炎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肝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实质型肝结核的CT征象,提高该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实质型肝结核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粟粒型肝结核2例,CT示肝脏增大,肝内可见多发小囊样低密度灶及小钙化灶,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节型肝结核3例,病灶最大直径均>2.0 cm,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略低密度灶,占位效应不明显,CT值41~50 HU,增强扫描轻度强化。结论:CT检查是肝结核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当肝内病变缺乏典型CT征象时应考虑肝结核的可能(特别是在结核病流行地区)。CT筛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肝结核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浆膜型肝结核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浆膜型肝结核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本组浆膜型肝结核8例中,6例单发,2例多发,共10个病灶.CT表现为肝包膜区梭形或多发结节性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病灶呈环形强化8个,蜂窝状或多环状强化2个;10个病灶中明显强化3个,轻至中度强化7个;病灶边缘或中央见点状或条状钙化3个.累及邻近肝实质2例;伴有少量腹水及后腹膜淋巴结轻度肿大1例.结论:浆膜型肝结核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当病灶内发现斑点状或条状钙化或病灶呈多环状强化时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6.
肝脾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脾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2月~2007年2月间经临床确诊的16例肝脾结核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16例肝脾结核中:10例肝脏病变的CT表现为肝脏肿大6例,粟粒结节型6例,囊肿型3例,大结节型伴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高压1例;11例脾脏病变的CT表现为脾肿大7例,粟粒结节型6例,囊肿型3例,纤维硬结型2例。结论:肝脾结核的CT表现尽管缺乏特征性,通过结合临床资料及其它部位的结核征象,提示肝脾结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与病理学基础,提高对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与CT扫描资料。结果:CT平扫12例均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边界不清;病灶周围肝内胆管扩张5例;局部肝包膜回缩征象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与静脉期病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延迟后病灶内部呈片状、分隔状或均匀强化。病理表现镜下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血管分布稀少,癌巢之间为大量纤维结缔组织。结论: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病理学基础有助于理解CT征象。  相似文献   

8.
胆管内生长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胆管内生长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ICC)的CT表现特征。方法: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IICC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1例ICIG中4例为周围型,5例为肝门型,2例同时侵润肝门及肝内胆管(下称混合型)。肝叶或肝段肝内胆管扩张,伴有或不伴有胆管内乳头状肿块、无定形态结构或只有轻度的扩张胆管密度增高是IICC的CT特点,管内肿块的大小决定了其是否在CT表现出来。结论:IIC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本病的术前CT诊断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肝结核少见,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影像学表现多样化,尤其是肝脏浆膜型结核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收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6-01~2010-08经病理证实的3例肝脏浆膜型结核,旨在通过分析其多层螺旋CT征象,提高肝脏浆膜型结核CT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间叶性错构瘤患儿的CT资料,1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2例中病灶位于肝右叶4例,位于肝左叶2例,同时累及肝左、右叶6例。瘤体直径7~17 cm,平均12.5 cm。CT表现取决于肿瘤囊实性成分比例和分布,表现为囊性型(2例)、囊实混合型(9例)和实性型(1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及分隔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1例病灶内见点状钙化。结论:肝间叶性错构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肝脏其他囊实性肿瘤鉴别,术前大多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CT和MR I表现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结核的CT和MR表现特点,并作文献复习。2例肝结核行CT平扫及CT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MR平扫。结果CT平扫1例呈不均质性低密度,病变内伴有更低密度坏死区,1例接近等密度;CT增强扫描动脉期2例病变均未见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2例病变轻度强化,其中1例伴有坏死囊变区周边轻微环形强化。1例MR平扫,T1W I呈低信号,T2W I呈等高混杂信号。结论肝结核少见,易误诊,CT及MR I能显示肝结核的一些特征,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对肝结核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肝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结合病理回顾性分析17例肝结核的SCT表现.其中男5 例,女12 例,年龄5~67 岁(平均47岁),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穿刺活检证实,2例抗痨治疗随访1年确诊.结果 17例病灶平扫为低密度,密度均匀,边缘不清.SCT动态增强扫描:肝结核瘤10例, 7例门脉期环状轻度强化,持续到延迟期,病理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壁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物.1例无强化,病理为干酪样坏死,壁菲薄.1例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中度均匀强化,1例门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均匀强化,病理示结核肉芽组织为主.浆膜型肝结核3例,2例为肝包膜结核瘤,1例为肝包膜结核性肝脓肿.粟粒性肝结核1例,肝内多发低密度小结节,无强化.结核性肝脓肿3例,门脉期和延迟期分隔状强化.结论 SCT对肝结核瘤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肝外结核病史多能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此类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12例,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共发现反晕征病灶97个:上叶63个(以尖、后段为主),下叶背段19个,其余肺叶、肺段15个;1例单发,其余11例多发。CT或HRCT表现:12例均见反晕征,呈类圆形、边界较清,内见结节、树芽征,外环不光滑。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和其他间质性改变,包括:小叶内网格状阴影(12/12)、微结节(12/12)、树芽征(10/12)、小叶间隔增厚(7/12)、细支气管壁增厚(6/12)和磨玻璃样密度影(5/12)。伴随征象:空洞1例(痰菌阳性),胸腔积液2例,实变3例,胸膜受累3例,钙化4例。结论以反晕征为主要CT表现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胰腺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胰腺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8例胰腺结核中,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穿刺活检证实,CT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多发结节型 胰腺结核1例,表现为肿大的胰腺内布满结节状低密度灶,仅结节灶边缘轻度强化。局灶 腺结核7例,均累及胰头部。局部软组织肿块4例,其中2例伴有多发斑点状钙化灶,1例呈蜂窝状强化;囊性肿块2例,其中1例囊壁有多发斑点状钙化灶,另1例为多房囊性病灶。胰头部团块状钙化灶1例。8例胰腺结核中4例有腹内胰外表现,包括腹内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腹膜炎,以及肝、脾结核。结论 胰腺结核CT表现呈多样化,但有一定特征性,伴有多发斑点状钙化灶或呈蜂窝状强化的胰腺肿块,可提示胰腺结核的诊断;与胰腺结核共存的腹内结核特别是特征性淋巴结结核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Miliary hepatic involvement is a frequent finding on autopsy in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 Imaging studies may reveal hepatosplenomegaly and/or parenchymal inhomogeneity and, in a minority of cases, focal lesions, invariably associated with miliary lung disease. An unusual case of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 with manifestations of miliary hepatic involvement, abdominal and neck lymphadenopathy on US and CT without any evidence of active disease in the lungs, spleen or other organ,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6.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以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材料与方法 3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经B超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加做MRI检查,3例经B超及CT检查显示5个病灶。 2例3个病灶经病理诊断,其中2个病灶术前误诊为肝癌和肝血管瘤;另1例肝脏含脂肪的肿块伴有肾脏多发病变及结节硬化。结果 在影像上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特征性的表现:(1)瘤内脂肪,在B超上,表现为强回声区;CT上,呈明显低密度;MR T1WI上呈高信号。(2)肿瘤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易误诊为其他肝病,但实际上,一些影像学表现能反映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组织成分,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邱乾德  吴海  林达  余捷  孙宏亮  胡明哲   《放射学实践》2011,26(8):836-84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结果:高度恶性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14个病灶,其中肿块型2例3个肿块,结节型1例3个结节,混合型1例8个病灶;低度恶性小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9例24个病灶,其中肿块型1例1个肿块,结节型1例2个结节,肺叶实变型3例5个病灶,混合型4例16个病灶。在肿块型3例4个肿块中,支气管充气征3个,伴不规则坏死空洞2个;结节型2例共5个结节,其中结节边缘见磨玻璃征及内见支气管充气征2个;肺叶实变型3例5个病灶,实变区内均见支气管充气征,其中边缘见磨玻璃征2个病灶,支气管腔明显狭窄阻塞1个病灶;混合型5例24个病灶,为多种表现并存,其中支气管充气征10个,磨玻璃征12个。CT增强5例,其中轻度强化3例,中度强化2例。结论: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形式多样性,CT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癌的CT影像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分析肝门区胆管癌CT影像特征和病理基础。结果:6例CT平扫表现为肝门区低密度软组织肿块,9例表现为肝门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动态增强后11例有延迟强化,CT值增加15~30HU。对照CT表现与手术所见,CT显示肝脏、肝门区动脉、门静脉、胆囊、肝门区淋巴结转移、腹膜后淋巴结浸润或转移;其它神经、脂肪受浸、腹膜种植在CT上均无明确显示。结论:肝门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或软组织肿块伴肝内胆管扩张是肝门区胆管癌的CT基本影像表现,CT是检出和识别肝门区胆管癌的重要方法,但在判断肿瘤周围浸润的程度时仍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镰状韧带旁肝假性病灶(简称镰旁肝假病灶)的影像学征象及形成原理.方法 收集CT检查发现镰旁肝假病灶的患者40例(A型23例,B型17例),复习相关资料并结合2例活检、6例随访、5例MRI的结果,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增强密度的变化及其形成原理和机制.结果 25例镰旁肝假病灶动脉期呈低密度,13例呈等密度,2例呈稍高密度;40例镰旁肝假病灶门静脉期CT值均低于周围肝实质;27例镰旁肝假病灶延迟期呈低或略低密度,13例A型镰旁肝假病灶延迟扫描为等密度.2例A型镰旁肝假病灶MRI任何序列均呈等信号,反相位未观察到信号变化;3例B型镰旁肝假病灶反相位信号减低或稍减低.6例CT追踪随访2例A型镰旁肝假病灶无变化,4例B型镰旁肝假病灶缩小或消失;其中1例B型镰旁肝假病灶1月后MRI复查更变淡、缩小.结论 镰旁肝假病灶A型可由特殊血供引起,B型可由局灶脂肪浸润引起,其发生部位特殊,在CT、MRI上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一般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