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为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联合用药优效方案。通过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中优效人群联合用药规律探讨冠心病治疗中丹参川芎嗪联合用药方案。方法 全国19家三甲医院4952例患者纳入分析,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及Tabu搜索算法。结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单硝酸异山梨酯 + 速效救心丸 + 阿卡波糖 + 蛋白水解物,为冠心病中西医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组合,适宜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 维生素复方 + 蛋白水解物 + 硝酸甘油 + 头孢类 + 阿卡波糖为最常见西药搭配,用于冠心病合并消化性溃疡、失眠、炎症及糖尿病;活血化瘀制剂(化瘀通脉剂) + 益气养阴剂 + 清热类中药为使用频率最高组合用于冠心病血瘀证合并气阴两虚或阴虚火旺证。结论 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越来越关注全身治疗,符合中医整体观念及治未病原则。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联合用药符合最新的冠心病诊疗指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分析刺五加注射液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联合用药特点。方法:提取全国18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患者的医嘱记录表,基于Tabu搜索算法对刺五加注射液的联合用药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筛选出刺五加注射液应用于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联合用药组合: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抗生素;脑血管病合并危险因素:刺五加注射液+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降糖药+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利尿剂;脑血管病合并脑心综合征的用药组合:刺五加注射液+脑心通胶囊+比索洛尔+参麦注射液+前列地尔。结论:本研究为真实世界研究,挖掘出的用药方案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实际用药需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人群的临床特征和联合用药规律进行分析。选取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2 857例脑梗死患者的住院信息,采用描述分析、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规律。结果显示,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共1 727例,占69.61%,男性1 610例,占63.59%。治疗上与降脂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脑代谢功能促进剂、血管扩张药等西药,以及中药活血化瘀剂、清热剂、祛痰剂等联合使用较为常见。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使用频数最高的西药是阿司匹林肠溶片(1 528例,53.48%),中药是醒脑静注射液(378例,13.23%);其中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最常用的西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使用率达83.48%,最常用的中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活血化瘀剂,使用率达63.49%。为了更深入地探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合并用药规律,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合并药物进行关联分析。临床联合2种西药时,最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27.10%;联合3种西药时,最常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15.90%。结果表明,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指南基本相符,其在治疗脑梗死时常与西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中药活血化瘀剂等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联合使用,且对合并有其他疾病的脑梗死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胡萌萌  马晨超  王圆圆  邵奇 《陕西中医》2019,(11):1534-1537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脑血流量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4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血流量及内皮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2%,明显高于对照组(83.56%,P<0.05);观察组各动脉脑血流量增高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清ET-1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通过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脑部血流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真实世界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中西药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数据分析,探索中西药联合用药的优化方案。方法:从建立的大型电子病历仓库中,提取914例患者信息、843种药物,采用Tabu搜索算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调控血脂:联用阿托伐他汀钙+硫酸氢氯吡格雷;调控血糖:二甲双胍+脑蛋白水解物+血管保护药,血糖控制不佳联用胰岛素+前列地尔。合并其他症状:卒中后便秘,卒中急性期联用甘油,必要时可联用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甘油,恢复期联用甘油+四磨汤;卒中后呃逆:阿司匹林+依达拉奉+甲氧氯普胺;卒中后合并肺部感染,联用喜炎平+灯盏生脉胶囊+连花清瘟,痰多联用鲜竹沥/痰热清+祛痰止咳或清热解毒剂;卒中相关头痛:联合使用地西泮+醒脑静注射液+盐酸氟桂利嗪。结论:本研究中脑梗死合并高血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的中西药用药方案,符合相关临床指南,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TCD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液流速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加快,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速增快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TCD指标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13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3例用川芎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113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恢复、血液流变学的改善、血酯下降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可抗血小板聚集,并对已聚集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有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增加脑血流量、抗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作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1):188-193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肾功能损害人群的临床特征以及联合用药情况,为该药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运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全国18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中2 267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信息、临床诊断和用药信息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相关临床指南、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结果:2 267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肾功能损害患者以45岁~65岁最多,占28.05%,性别上男性(61.14%)多于女性(34.36%)。西医诊断最多的是慢性肾功能不全(22.2%),其次是高血压(10.72%)、糖尿病(5.39%)。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法主要为静脉滴注,单次用量以5 mL~10 mL最多,占90.48%;患者疗程主要为7 d~14 d(31.94%);使用后1 423例患者好转(62.77%),95例患者治愈(4.19%)。临床上主要的单种联合西药有左卡尼汀、谷胱甘肽、硝苯地平等;主要的2种联合用药的组合有"左卡尼汀+一般营养药"、"谷胱甘肽+一般营养药"、"谷胱甘肽+左卡尼汀"等;联合单种中成药的有复方当归注射液、尿毒清颗粒、益气养阴剂等。结论:(1)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肾功能损害人群以中老年男性为主;(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肾功能损害人群的临床用药剂量、疗程基本符合说明书要求;(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肾功能损害的改善有一定效果,并且可以在肾衰竭期作为辅助药物使用;(4)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用于肾损害人群时常联合营养支持剂、降压药、利尿药和胃黏膜保护药,在中医治疗方面则多与促进药效的活血化瘀药、化浊排毒药以及补益药合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真实世界中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的应用特征及联合用药规律进行回顾性研究,得出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主要有脑梗死(58.7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6.78%)、动脉粥样硬化(8.66%)等;中医证候类型以肝肾亏虚证(42.98%)、气虚血瘀证(17.16%)等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候为主。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提取刺五加注射液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1)缺血性脑血管病:刺五加注射液+桂哌齐特+尼麦角林+化瘀通脉剂;(2)合并高血压者或冠心病心绞痛:刺五加注射液+桂哌齐特+硝苯地平+化瘀通脉剂;刺五加注射液+尼麦角林+硝苯地平+化瘀通脉剂;(3)合并高血压及心律失常者:刺五加注射液+美托洛尔+硝苯地平+化瘀通脉剂。联合用药方案仅反映真实世界临床诊疗特点,供临床医生参考,具体应用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并结合药物说明书,权衡风险与获益选择性应用,注意配伍禁忌。今后的研究可以通过前瞻性研究控制混杂因素,来获得更科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循环功能治疗仪配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配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静脉点滴丹参川芎嗪治疗,15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循环功能治疗仪配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对来源于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4 4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67.62岁,男性居多(共2 533例,占比62.95%),脑血管疾病西医诊断以脑梗死(共2 501例,占比49.14%)最为常见,主要单种联合用药有乙酰水杨酸(共2 479例,占比3.12%)、蛋白水解物(共1 733例,占比2.18%)、阿托伐他汀(共1 636例,占比2.06%),2种联合用药以银杏叶口服制剂+蛋白水解物最为常见;单种中药联合单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为主;单种中药联合2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最常见;单种中药联合3种西药类别则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口腔疾病治疗药最为常见。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适用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上常与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心脏病治疗药、口腔疾病治疗药等联合使用,药物临床使用剂量与药物说明书存在出入,临床医生应谨慎对待,本研究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葛根素、川芎嗪、丹参注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理。方法:采用穿线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O)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 循环动态分析仪,观察上述药物对脑微循环灌流量的下降至结扎前的17%左右,各用药组用后微循环血流量均较MCAO组是升高,其中丹参了为显著。结论:葛根素、川芎嗪1丹参可明显改善MCAO后脑微循环血流量,是其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2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肠溶拜阿司匹林并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动态记录治疗前及治疗5 d、10 d、15 d、21 d局部脑血流(rCBF)及脑电图(EEG)。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沉、血液血小板集聚率、纤维蛋白原活性、全血高切黏度、全血底切黏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计算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量表ADL,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长春西汀联合丹参川芎嗪能显著降低血液血小板集聚率、纤维蛋白原活性、全血高切黏度、全血底切黏度,增加rCBF并恢复EEG至正常状态,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7%,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丹参川芎嗪对脑梗死有理想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真实世界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用药特征。提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特征。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784例患者的联合用药中,共包含411种西药和110种中药。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单个西药是阿司匹林515例(65.69%),单个中药是银杏叶提取物121例(15.43%),2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关联规则度为10.15%),3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关联支持度为5.56%),常与抗生素类、活血化瘀剂药物联合应用。结果表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临床上常与抗血小板药和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活血化瘀作用,应注意药物联合应用时的配伍禁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联合用药达到药效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真心痛饮、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陈旧性心肌梗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注射+胰岛素静脉滴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组48例真心痛饮加减(丹参15g,赤芍、川芎、降香各10g,红花15g,郁金10g,太子参25g,刺五加粗粉、制首乌各10g,黄芪20g,炙甘草10g),加水1000mL,煎后200mL,2次/d,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川芎注射液40mg分别注入内关,心俞穴,交替注射,每次取2穴,1次/d。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45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42.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心痛饮、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陈旧性心肌梗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普乐林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普乐林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普乐林注射液静脉滴注,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比较其血液粘滞性及脑血流量变化。结果: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粘稠度高,97.6%有脑循环障碍,表现为脑供血不足和脑血管痉挛。普乐林治疗后血液粘稠度明显下降,脑血管扩张,脑血液循环明显改善,脑血流量显著增加。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意义。结论:普乐林对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