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长庆油田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抽样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参加健康体检和建立社区居民档案的3 874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慢性病及代谢综合征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关系。结果该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男性19.9%,女性12.9%。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显示男性(OR 2.06,95%CI 1.63~3.69)、夜班工作(OR2.47,95%CI 1.02~5.98)、2型糖尿病(且空腹血糖≥7.0 mmol/L)(OR 12.88,95%CI 4.07~40.79)、使用利尿剂(OR2.25,95%CI 1.42~3.57)、超重/肥胖(OR 1.58,95%CI 1.01~2.48)/(OR 2.90,95%CI 1.79~4.69)、高血压(OR 2.35,95%CI 1.52~3.61)、高甘油三酯血症(OR 3.13,95%CI 2.12~4.63)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升高相关,而退休(OR 0.21,95%CI 0.12~0.38)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降低相关。结论男性、夜班工作、2型糖尿病、使用利尿剂、超重/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退休可能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分析安徽省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指标检测。通过问卷询问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等信息;通过身体测量获取BMI、腰围和血压值。采集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FPG和血脂四项(TC、TG、LDL-C和HDL-C)。使用复杂加权和事后分层权重的基于设计的方法分析不同特征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404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0.5%,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36.5%)高于女性(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7%、12.2%、5.3%和1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09,95%CI:1.000~1.018)、女性(OR=0.501,95%CI:0.397~0.632)、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1.728,95%CI:1.257~2.374)、饮酒量3级(OR=0.711,95%CI:0.536~0.943)、中心性肥胖(OR=1.868,95%CI:1.547~2.257)、BMI(OR=1.141,95%CI:1.098~1.186)、高血压(OR=1.259,95%CI:1.077~1.473)和糖尿病(OR=2.025,95%CI:1.446~2.835)均为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2015年安徽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水平高,应密切监测和控制危险因素,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超重、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咸阳市秦都区事业单位职工血脂异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事业单位职工血脂异常预防和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3—12月在某健康检查中心进行检查的咸阳市秦都区事业单位职工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各组分血脂异常的检出率及分布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咸阳市秦都区事业单位职工1 598名,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46.43%,标化患病率为44.86%。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52.25%)明显高于女性(3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甘油三酯(TG)血症、高总胆固醇(T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5.34%、3.88%、3.50%和28.66%,男性高TG血症(28.12%)与低HDL-C血症(34.41%))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8.22%,1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OR=2.31)、肥胖(OR=2.92)和高尿酸血症(OR=1.63)是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0.54)、体重过轻(OR=0.16)是独立保护因素;超重(OR=2.14)、肥胖(OR=2.42)和高尿酸血症(OR=1.88)是高TG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OR=2.56)是高TC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50~59岁(OR=8.34)、超重(OR=3.18)是高LDL-C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OR=1.80)、肥胖(OR=3.07)是低HDL-C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0.34)、体重过轻(OR=0.19)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咸阳市秦都区事业单位职工血脂异常发病水平较高,主要以高TG血症、低HDL-C血症为主,集中在中青年人群,并且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等密切相关,应根据其工作性质及特点开展预防性知识教育,加强血脂水平管理,提高目标人群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某市交通警察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 为减少该职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该市2015年参加体检的2 228名交通警察作为研究对象, 并在体检现场完成问卷调查, 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人群以男性为主(占89.10%), 平均年龄为(41.33 ±7.51)岁, 高尿酸血症粗患病率为53.30%, 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P < 0.05);不同年龄段人群血尿酸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其中以40~年龄组血尿酸平均水平最高, 达(434.76 ±98.07)μmol/L。同体质量指数正常、女性和无高甘油三酯血症相比, 超重(OR=2.25, 95%CI:1.86~2.72)、肥胖(OR=3.49, 95%CI:2.35~5.18)、男性(OR=3.48, 95%CI:2.52~4.80)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OR=2.22, 95%CI:1.76~2.79)均可能是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论 某市交通警察高尿酸血症粗患病率较高, 应重点关注45岁以上交通警察的身体健康, 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教育, 以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粤北铁路男性职工血脂组分异常与常见慢性病关系。方法 以2018年全部粤北铁路男性职工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血脂异常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对3 761名粤北铁路男性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2.15 ± 11.79)岁。已婚者3 046人,占81.0%。超重或肥胖1 986例,患病率为52.8%,高尿酸血症1 726例,患病率为45.9%,非酒精性脂肪肝1 551例,患病率为41.2%,高血压987例,患病率为26.2%。高TG血症895例,患病率为23.8%,高TC血症550例,患病率为14.6%,低HDL-C血症445例,患病率为11.8%,高LDL-C血症411例,患病率为10.9%。高TG、低HDL-C、高LDL-C血症均是超重或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OR=1.479~3.708),高TG、高TC血症是高尿酸血病的危险因素(OR=2.340、1.379),高TG血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2.105)。结论 血脂异常是粤北铁路男性职工4种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血脂异常以高TG血症为主,建议健康管理者应该针对患有慢性病的重点人群采取适宜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以降低该群体的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温州市区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温州市区成年居民10 449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并分析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现况及危险因素。结果温州市区居民超重和肥胖粗患病率分别为32.60%和7.70%,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7.50%和6.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1,95%CI:1.01~1.02)和饮酒(OR=1.14,95%CI:1.02~1.27)是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87,95%CI:0.84~0.91)和参加体育锻炼(OR=0.75,95%CI:0.57~0.98)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超重和肥胖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结论温州市区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积极开展防控措施,降低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了解广州市高中生代谢异常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学生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广州市4 620名高中生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以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等,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疾病史、个人饮食、运动和学习等情况.结果 广州市高中生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TG/TC血症、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1.5%,6.9%,13.4%和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食速度较快与中心性肥胖(OR=1.79,95%CI=1.47~2.18)、高TG/TC血症(OR=1.27,95%CI=1.04~ 1.54)均呈正相关,进食速度较慢与中心性肥胖(OR=0.47,95% CI=0.33 ~0.68)、高TG/TC血症(OR=0.71,95%CI=0.54~0.94)和高血压(OR=0.65,95%CI=0.49~0.88)均呈负相关;喝含糖饮料每天1次及以上的学生发生中心性肥胖较1~2次/周的风险高(OR=1.60,95%CI=1.08~2.38),不喝含糖饮料的学生发生高血糖较1~2次/周的风险低(OR=0.57,95%CI=0.43~0.77);不在外就餐的学生发生高TG/TC血症较在外面就餐1~2次/周的风险低(OR=0.78,95%CI=0.62~0.98),在外午餐的学生发生高TG/TC血症较在学校饭堂午餐的风险高(OR=1.38,95%CI=1.06~1.81).结论 广州市高中生代谢异常检出率高,进食速度快、喝含糖饮料多、在外就餐多是发生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西藏阿里地区西部区域藏族人群慢性病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抽取阿里地区西部四县1453名藏族居民进行调查,并收集血常规及生化检测指标。采用χ2检验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检出慢性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地区藏族居民患病率居前3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77.6%)、高尿酸血症(51.5%)和血脂异常(45.2%)。性别、年龄、体型、居住地、吸烟和饮酒是藏族居民慢性病主要的影响因素,女性是高尿酸血症(OR=0.547,95%CI:0.438~0.682)、肝功异常(OR= 0.482, 95%CI:0.369~0.628)、肾功异常(OR= 0.020, 95%CI:0.011~0.040)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0.434, 95%CI:0.327~0.574)的保护因素;超重/肥胖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肝功异常、血脂异常、高血糖的危险因素。结论 西藏阿里西部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超重/肥胖和饮酒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行为生活方式等因素与脂肪肝患病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行为生活方式等因素与脂肪肝患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6年4~9月期间在本院健康体检的292例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者为病例组,同期体检人群中性别、职业相同,年龄相差±2岁的292例非脂肪肝者为对照组。[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脂肪肝患病显著相关的有肥胖与超重、高血糖、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尿酸血症、吸烟、饮食习惯、经常运动等8个变量,其中经常运动与脂肪肝患病呈负相关;其中与酒精性脂肪肝患病显著相关的有肥胖与超重、高血糖、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高尿酸血症、吸烟、饮食习惯等8个变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显著相关的有肥胖与超重、高血糖、高TG血症、高HDL-C血症、经常运动等5个变量(高HDL-C血症、经常运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呈负相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因素为肥胖与超重、高血糖、高TG血症、高尿酸血症,尤以肥胖意义较大,OR值为14.746。其中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因素为肥胖与超重、高血糖、高TG血症、高LDL-C血症、高尿酸血症、吸烟、饮食习惯(高脂 嗜咸),尤以肥胖意义最大,OR值为17.498;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因素为肥胖与超重、高TG血症、高HDL-C血症、经常运动,其中肥胖与超重、高TG血症的OR值﹥1,尤以肥胖意义较大,OR值为10.314,而高HDL-C血症、经常运动的OR值﹤1,分别为0.503、0.465。[结论]超重与肥胖、糖、酯代谢异常、饮洒、高脂 嗜咸饮食、吸烟是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经常运动、血清HDL-C升高则对脂肪肝患病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山市高尿酸血症的流行情况以及其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预测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可能的指标因素。方法 于2016年在广东省中山市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实际抽取7 174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结果 中山市总体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1.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OR = 1.783, 95%CI :1.544~2.059)、偶尔饮酒(OR = 1.198, 95%CI :1.030~1.394)、经常饮酒(OR = 1.388, 95%CI:1.186~1.623)、患高胆固醇血症(OR = 1.267, 95%CI :1.054~1.521)、超重/肥胖(OR = 1.901, 95%CI :1.657~2.181)、患中心性肥胖(OR = 1.311, 95%CI :1.139~1.509)、血压高(OR = 1.321, 95%CI :1.170~1.491)、空腹TG含量≥1.7 mmol/L(OR = 2.016, 95%CI:1.772~2.295)、空腹HDL - C含量<1.0mmol/L(OR = 1.439, 95%CI: 1.088 ~1.903)等是中山市常住居民患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山市成年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应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中山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航天系统某单位在职职工血脂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该单位在职职工血脂异常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078人,其中男性707人,女性371人,平均(35.34±2.78)岁。检出血脂异常682例,检出率为63.27%;血脂异常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59.09%)为主,其次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HDL-C)升高(10.76%)、三酰甘油(TG)升高(10.11%)、总胆固醇(TC)升高(7.5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1.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1.061,95%CI:1.042~1.081)、男性(OR=2.233,95%CI:1.630~3.059)、超重/肥胖(OR=2.868,95%CI:2.147~3.832)、血尿酸增高(OR=3.736,95%CI:2.496~5.591)和吸烟(OR=1.600,95%CI:1.064~2.405)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航天系统职工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高龄、男性、超重/肥胖、血尿酸增高和吸烟是血脂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浙江省海宁市居民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相关性,为高尿酸血症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宁市农村社区18岁以上共1 893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调查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5.32%,标化患病率为15.10%,男性为19.97%,女性为10.40%,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06,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517, 95%CI:1.072~2.146)、高血压(OR=1.663, 95%CI:1.237~2.236)、TG升高(OR=1.790, 95%CI:1.288~2.487)、肥胖(OR=1.640, 95%CI:1.115~2.413)、代谢综合征(OR=1.433, 95%CI:1.018~2.019)是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越多,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越高(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密切相关,积极控制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糖和血脂有助于防止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庆市油田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高尿酸血症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19年在大庆市龙南医院体检的油田职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油田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收回3 499份油田职工的调查问卷,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835例,患病率为23.8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4.33%,女性患病率为12.32%,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73,P0.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χ~2趋势=52.997,P0.001),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喝啤酒(OR=1.233)和饮茶(OR=1.176)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女性(OR=0.287)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庆市油田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偏高,男性高于女性,且具有年轻化趋势。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地降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中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教师人群中符合高尿酸血症(HUA)诊断标准的病例(Ⅰ组)60例,既符合HUA诊断标准又符合代谢综合征(MS)的病例(Ⅱ组)60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对其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体检人群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力活动)、饮食习惯(采用食物频率法和7天膳食记录法)、家族史等情况,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体质指数(BMI,OR=1.520,95%CI:1.295~1.783)、收缩压(SBP,OR=1.045,95%CI:1.016~1.074)、舒张压(DBP,OR=1.064,95%CI:1.020~1.111)、总胆固醇(TC,OR=4.198,95%CI:2.289~7.700)、甘油三酯(TG,OR=42.852,95%CI:11.245~163.302)、空腹血糖(FPG,OR=1.412,95%CI:1.281~1.6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3.017,95%CI:1.706~5.338)、饮茶(OR=3.727,95%CI:1.750~7.938)、食海鲜(OR=2.266,95%CI:1.125~2.569)及血脂异常家族史(OR=1.248,95%CI:1.116~2.532)与HUA有关联。MS不仅与以上因素相关,而且还与饮啤酒(OR=1.314,95%CI:1.137~2.722)、食蔬菜(OR=6.571,95%CI:2.942~14.680)、食水果(OR=5.035,95%CI:2.319~10.930)及高血压病史(OR=1.183,95%CI:1.084~2.400)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及TG是HUA及MS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成分(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张家口市某医院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尿酸、血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分别根据男女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分组,统计并比较不同组间上述指标分布差异;根据各指标判定标准分层并比较男女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与各项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尿酸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3.50%(4 060/17 273),男性患病率(31.22%)高于女性(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不同尿酸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女性则升高(P0.01)。随着BMI指数的增加,男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升高(均P0.01)。高血压组和高血脂组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女性高空腹血糖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1),而男性高空腹血糖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则低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总人群和女性尿酸水平与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均呈正相关(均P0.01),而男性尿酸水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064,P0.01),与其他指标呈正相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OR=2.273)、高甘油三脂(OR=2.227)和高胆固醇(OR=1.121)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女性(OR=0.398)和高空腹血糖(OR=0.686)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张家口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与超重或肥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互为因果或者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男性血清铁蛋白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痛风的关系及痛风患病风险。方法选择确诊为痛风病的男性患者600例作为痛风组,高尿酸血症者600例作为高尿酸血症组,随机抽取同期男性健康体检者6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三组人群体检及相关指标的检测信息,如身高、体重、血清铁蛋白(S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结果血清铁蛋白(SF)分析结果显示:痛风患者SF平均水平为135.27μg/L,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组114.45μg/L(P0.05)和对照组76.02μg/L(P0.05);而hs-CRP水平在痛风患者高达0.3 mg/dL,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和对照组的0.13和0.09mg/d L(P均0.05)。在校正BMI、TG、TC、FPG和UA五项混杂因素后,高尿酸血症组和痛风组SF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而对照组SF与hs-CRP水平无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F(≥69.01μg/L)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校正了BMI、TG、TC、FPG和UA五项混杂因素后,高水平的SF(≥155.78μg/L)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OR为2.678(95%CI 1.484~4.833);且较高水平的hs-CRP(0.9 mg/dL)也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OR为3.104(95%CI 1.727~5.580);而SF和hs-CRP并不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痛风患者SF和hs-CRP明显升高,揭示SF、hs-CRP可能参与了痛风患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邢台市40岁以上体检人员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探讨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邢台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40岁以上体检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资料完整者共58 921人,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一般情况和化验检查指标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8.45%,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OR=1.669)、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1.999)、高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OR=1.443)、高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OR=1.565)、高血压(OR=1.774)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邢台市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低,邢台市40岁以上人员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有性别、BMI、TG、Scr、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苏州市企业员工高血压患病情况,探索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4类企业共5 24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体检资料,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苏州市企业员工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6.7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别、BMI、年龄、企业、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3.375,95%CI:2.566~4.438)、超重(OR=3.670,95%CI:1.821~7.397)或肥胖(OR=7.595,95%CI:3.660~15.763)、高龄(≥40岁)(OR=3.534,95%CI:2.380~5.248)、企业类型、高血清甘油三酯(OR=1.376,95%CI:1.046~1.810)是苏州市企业员工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苏州市企业员工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男性、超重或肥胖、高血清甘油三脂、企业类型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应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高血压的流行特征及防治水平。方法 2015年在石景山区9个街道的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现况调查,收集居民有关高血压的患病、治疗和控制情况。结果共调查年龄在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4880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6.1%,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63.7%,55.6%和35.3%。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高(χ~2=62.77,P0.01),年龄在60岁以前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39.61,P0.01),随着年龄增长在50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上升明显,60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甚至超过男性(χ~2=3.8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OR=1.776,95%CI:1.679~1.879)、饮酒(OR=1.604,95%CI:1.349~1.908)、超重肥胖(OR=1.668,95%CI:1.501~1.853)、高尿酸血症(OR=1.685,95%CI:1.199~2.360)、腰围(OR=1.699,95%CI:1.434~2.012)和空腹血糖(OR=1.232,95%CI:1.156~1.314)等;高血压的保护性因素有性别(OR=0.760,95%CI:0.604~0.956)、体育锻炼(OR=0.767,95%CI:0.630~0.935)、文化程度(OR=0.872,95%CI:0.811~0.938)和职业(OR=0.973,95%CI:0.946~1.000)。结论石景山区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且有上升趋势。其疾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及不同组合与冠心病(CH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为CH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12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8 254名≥18岁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比较各MS组分、组分个数以及组分的不同组合形式与CHD患病的相关性。结果 18 254名≥18岁体检者中,M S患病率为29.83%,CHD患病率为1.05%;M S组分与CH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血糖或糖尿病5个M S组分均为CHD患病的危险因素(均P0.01);MS组分个数与CH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当组分数为4个(OR=3.16,95%CI=1.94~5.14)和5个(OR=4.12,95%CI=1.59~10.72)时CHD患病风险较大;M S组分个数相同时不同组合情况与CH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组分个数为2时,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CHD患病风险相对较低(OR=0.06,95%CI=0.02~0.24),血压(BP)+空腹血糖(FPG)组CHD患病风险相对较高(OR=4.60,95%CI=1.44~14.69);组分个数为3时,BP+FPG+HDL-C组CHD患病风险相对较高(OR=5.08,95%CI=1.15~22.40);组分个数为4时,BM I+BP+甘油三酯(TG)+FPG组(OR=4.38,95%CI=1.03~18.61)和BM I+BP+FPG+HDL-C组(OR=4.33,95%CI=1.20~15.66)CHD患病风险均相对较高。结论M S组分是CHD的危险因素,CHD患病风险随M S组分个数的增加而增加,组分个数相同时不同组合与CHD的相关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