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表证患者气味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电子鼻技术探讨表证患者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特征。方法:选择表证患者(青年学生)114例和健康青年学生255名,运用基于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医用电子鼻(Nanofilm-Enose Medical001)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以响应曲线的振幅和上升斜率作为曲线特征,分析表证患者及其寒热病性的图谱特征。结果:①表证患者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A、B、D、E、G、H的振幅和上升斜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学生(P<0.05,P<0.01)。②表寒证和表热证患者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A、B、D、E、G、H的振幅均显著高于健康学生(P<0.05,P<0.01)。③表寒证患者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A、B、D、G的上升斜率显著高于健康学生(P<0.05,P<0.01)。表热证患者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A、B、D、E、G、H的上升斜率显著高于健康学生(P<0.05,P<0.01)。④表热证患者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A、B、D、E、H的振幅和上升斜率均显著高于表寒证患者(P<0.05)。结论:表证患者口腔呼气的气味较健康人浓烈,且表热证患者气味变化较表寒证患者更明显,本电子鼻能够较为敏感和准确地辨识表证患者口腔呼气的气味特征及其寒热病性,电子鼻技术的发展可为中医嗅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电子鼻技术探讨不同体质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特征。方法:选择健康青年学生367名,运用基于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医用电子鼻(Nanofilm-Enose Medical 001)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以响应曲线的振幅和上升斜率作为曲线特征,分析不同性别、体质类型的图谱特征。结果:①女青年学生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G、H的振幅显著高于男青年学生(P0.05,P0.01),响应曲线C的上升斜率显著低于男青年学生(P0.05),响应曲线D的斜率显著高于男青年学生(P0.05)。②不同体质组女青年学生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C的振幅和上升斜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③不同体质组男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各响应曲线的振幅和上升斜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男、女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有别,不同体质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差别不显,电子鼻技术的发展可为中医嗅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电子鼻技术探讨不同体质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特征。方法:选择健康青年学生367名,运用基于薄膜型气体传感器阵列技术的医用电子鼻(Nanofilm-Enose Medical 001)采集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以响应曲线的振幅和上升斜率作为曲线特征,分析不同性别、体质类型的图谱特征。结果:①女青年学生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G、H的振幅显著高于男青年学生(P0.05,P0.01),响应曲线C的上升斜率显著低于男青年学生(P0.05),响应曲线D的斜率显著高于男青年学生(P0.05)。②不同体质组女青年学生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C的振幅和上升斜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③不同体质组男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图谱各响应曲线的振幅和上升斜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男、女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有别,不同体质青年学生口腔呼气的气味差别不显,电子鼻技术的发展可为中医嗅诊客观化研究提供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探讨咳嗽患者不同病程的证素特征。方法:通过大样本临床调查研究,收集1 095例咳嗽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频数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病程咳嗽患者的证素特征。结果:咳嗽常见病位证素为肺、表、脾、肾、心、肝。痰是各病程组咳嗽的主要病性。肺贯穿着咳嗽的始终,咳嗽不离于肺,病位表可出现各个病程阶段;痰是咳嗽主要的病理基础,六淫以风、寒、热最多,热占主导地位。结论:不同病程,虽然出现的病位及病性证素相同,但组合却不尽一致,而且病程越长,其所涉及到的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越多,证素组合越复杂。提示采用固定的证型研究病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通感冒的证素和证候的分布规律及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河南省7家医院普通感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患者进行证素与证候学调查。建立临床调查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运用统计描述与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调查发放表格1329份,收回1329份,合格1318份。结果:①构成普通感冒的病性证素以风、热、寒、气虚、燥为主;病位证素以表为主。病性证素组合中二证素组合最常见(构成比58.95%,下同),其次是三证素(28.22%),其他证素组合较少见(<6%)。二证素组合中,风+热最常见(49.03%),其次是风+寒(39.38%)、风+燥(5.66%);三证素组合中,风+寒+气虚最常见(40.86%),其次是风+热+气虚(30.11%)、风+寒+热(11.02%)。②普通感冒的常见证候是风寒证、风热证、风燥证、气虚证,并对主次症特征作了分析。结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性证素是风、寒、热、气虚、燥,病位证素以表为主;常见证候4种,即风寒证、风热证、风燥证、气虚证。  相似文献   

6.
梅茜  许金国  苏联麟  毛春芹  陆兔林  房方 《中草药》2023,54(16):5165-5171
目的 基于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枳壳Aurantii Fructus饮片麸炒前后气味差异标志物进行快速识别研究,拟建立一种基于气味的有效快速识别生、麸炒枳壳饮片的方法。方法 通过建立生、麸炒枳壳饮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检测方法,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采用主成分析、判别因子分析方法对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色谱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建立了生、麸炒枳壳饮片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分析方法,通过对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指纹图谱分析,匹配出11个气味特征成分,推测D-柠檬烯、β-月桂烯、γ-松油烯为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差异标志物。结论 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可较好地快速识别生、麸炒枳壳饮片气味特征成分,可应用于饮片生产过程的质量在线监测,为饮片不同炮制品的快速识别及质量控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脊柱转移中医证素、证型分布特征,以期为肺癌脊柱转移的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就诊,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105例,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及四诊信息,参考《证素辨证学》中的简化计量方法,对患者的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聚类出证型分布特征。结果:肺癌脊柱转移病位证素以肺、脾、肾多见,病性证素以气虚、阳虚、湿邪多见。病位证素筋骨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证素基于性别、年龄段、病理类型、化疗时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素经聚类分析得出常见中医证型为阳气亏虚证、痰湿内阻证、脾肾亏虚证、阴虚血瘀证、肝郁气滞证。结论:肺癌脊柱转移常见病位证素为肺、脾、肾,常见病性证素为气虚、阳虚、湿,常见中医证型为阳气亏虚证、痰湿内阻证、脾肾亏虚证、阴虚血瘀证、肝郁气滞证,为肺癌脊柱转移患者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梗死不同分期与中医病性证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75例脑梗死住院患者中医病性证素的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风证在急性期出现率最高,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证在恢复期出现率最高,痰、瘀贯穿病程的始终。结论:脑梗死的分期可以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子鼻在多基原郁金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实现多基原郁金的快速准确鉴定。方法:以检测器响应值为指标筛选样品的检测参数和金属传感器,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辨别因子分析对特征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建立了多基原郁金的电子鼻检测方法,绘制了多基原郁金气味识别指纹图谱。结论:电子鼻可用于多基原郁金的鉴定,为多基原中药材的鉴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44-114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评估并比较其生命质量差异,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纳入199例门诊哮喘患者,运用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总结哮喘慢性持续期门诊患者的中医证素规律,并比较其生命质量差异。结果:199个病例提取的11个证素中,病性证素以寒频率最高(23.6%),其次为热(21.8%)、风(20.5%)、湿(13.7%)、痰(11.4%)、燥(9.1%),病位证素以表频率最高(30.2%),其次为肺(27.1%)、肝(18.1%)、肾(17.1%)、脾(7.5%);证素组合形式共三种,为二证素、三证素、四证素组合,以三证素组合(55.3%)最多;病位不同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在肺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最高,病位在肾的最低。结论: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以表、肺为主要病位,寒、热、风等病性证素错杂相间,病机复杂,伤及于肾时生命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气味指纹图谱,对胆南星不同发酵时间及不同胆汁比例样品进行定性鉴别。方法:分别搜集不同胆汁比例的胆南星样品18批和不同发酵时间的样品24批,采用电子鼻获取各样品气味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等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对气敏传感器响应值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不同发酵时间的胆南星,气味变化显著,PCA,SQC及雷达图分析均能判别;不同胆汁比例胆南星样品PCA区分指数值较高,能显著区分。结论:依据电子鼻技术获取"气味"信息可实现对胆南星样品的区分,为胆南星的定性鉴别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电子鼻、电子舌技术的山楂气、味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客观化表达山楂气、味,并基于此进行不同产区、不同基源山楂的鉴别区分研究。方法:采集不同产区、不同基源的山楂样品,运用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对不同山楂样品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以及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对获取的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电子鼻技术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区及不同基源的山楂样品,电子舌技术能有效区分不同基源的山楂样品。结论: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及不同基源山楂的鉴别区分,其二者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作为气、味鉴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子鼻技术区分益智仁的不同炮制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建立气味指纹图谱以区别益智仁不同炮制品。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对益智仁生品、清水炒制品、盐炙品进行检测,获得电子鼻在传感器的响应值,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及统计质量控制分析等化学计量学对响应值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经化学计量学分析,益智仁生品及其炮制品能明显区分开。益智仁生品与炮制品的气味差异较大,清水炒制和盐炙益智仁气味差异较小。结论:电子鼻技术可用于益智仁炮制品的区分,推测益智仁气味的变化主要由加热炮制引起。  相似文献   

14.
龚伟  任聪  马姗姗  李峰 《中国现代中药》2023,25(8):1707-1711
目的:基于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品质鹿茸饮片气味特征进行分析与表征。方法:采用PEN3型电子鼻系统,分析22批鹿茸样品的气味特征,以对传感器响应值为指标,进行传感器区别贡献率分析(Loadings)、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结果:Loadings分析表明,5个传感器对鹿茸饮片气味特征具有较好的响应,不同规格鹿茸饮片气味差异贡献率主要体现为氮氧化物类、甲烷等短链烷烃、有机硫化物、醇醚醛酮类、芳香成分、无机硫化物等成分;PCA表明不同品种与规格鹿茸饮片,其气味的差异性比较明显;LDA发现不同品种及规格鹿茸饮片(除梅花鹿白片与粉片外)样品的气味差异均较明显,表明构成气味的物质存在差异性。结论:电子鼻技术可阐明不同品质鹿茸饮片气味的物质基础;不同品质鹿茸饮片气味存在差异性可揭示鹿茸饮片气味的科学内涵并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机器视觉和电子鼻技术实现生马钱子饮片及其不同炮制火候砂炒马钱子饮片的鉴别与区分,并研究其颜色、气味与内在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和电子鼻技术获取生马钱子及其炮制品的颜色和气味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分析炮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程度的马钱子饮片中生物碱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不同样品颜色值、气味值与成分的相关性。结果:马钱子炮制过程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色调H值逐渐变小,饱和度S值逐渐变大,亮度V值逐渐变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可实现炮制品的区分和判别;不同炮制程度的马钱子气味呈一定规律性变化;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马钱子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不断降低;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色调H及亮度V的颜色值变化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变化呈显著相关性,而气味与2种成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通过机器视觉与电子鼻技术对颜色、气味的客观化评价,可实现马钱子与其不同炮制火候饮片的鉴别区分。传统以颜色作为马钱子炮制过程中的控制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特点,为中医干预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医证候量表收集2020年3月14日至2020年4月3日北京市小汤山定点医院收治的北京市境外输入轻型及普通型患者41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观察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其病机演变规律。结果:41例患者中医临床证候表现依次为咳嗽、发热、流涕、咽痛、鼻塞、胸闷、乏力、脘痞、头痛、咳痰。舌质主要见红舌和淡红舌为主;舌苔主要见白腻苔、黄腻苔、薄白苔;脉象主要见滑脉、数脉、濡脉。中医证型依次为疫毒袭肺证、湿邪郁肺证、风热犯卫证、湿阻肺胃证。结论:北京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疫毒袭肺证最为常见,病邪以湿邪为主体,但易化热。  相似文献   

17.
徐珍珍  史星星 《中草药》2019,50(24):6114-6119
目的 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气味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木香进行定性鉴别。方法 收集8个不同产地木香样品48批,采用电子鼻获取各样品气味信息,采用基于Fisher鉴别准则的LDA算法和非线性降维LLE+SMA算法区别不同产地木香。结果 基于Fisher鉴别准则的LDA算法并不能对不同产地木香进行很好地区分,部分产地样品存在大量重叠现象,而采用LLE+SMA算法判别效果极为显著,可以完全把8个不同产地木香区分开。结论 电子鼻技术应用于不同产地木香的区分是可行的,为木香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广藿香饮片快速鉴别方法,建立专属性特征性强的广藿香饮片气味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广藿香饮片及黑龙江、四川和湖南3个产地的藿香饮片样品进行气味分析,根据获取的气味色谱信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及Arochembase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气味客观化的黄连及其炮制品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味是鉴别黄连炮制品的重要评价指标,其不同炮制品具有各自独特的气味。该研究以气味客观化为切入点,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适合黄连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分别对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及萸黄连的气味进行检测,依据获得的客观化气味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进行区分判别。结果表明,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在气味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与软独立建模分析(SIMCA)模型能够实现黄连炮制品与生品的区分,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可明显区分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另外,对黄连及不同炮制品的区分识别,判别因子分析(DFA)模型正确判别率为100%,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的初始判别率以及交叉验证识别率分别为100%,94.4%。该研究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了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气味特征差异表征,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实现了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的鉴别区分;该研究为中药气味客观化鉴别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有利于传统气味鉴别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药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及识别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电子鼻技术研究中药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气味检测方法进行分析,采用PCA模式识别方法,达到准确、快速鉴别人参、西洋参饮片的目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人参、西洋参样品的粒径,检测样品量,顶空进样量,孵化时间,孵化温度等重要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人参、西洋参饮片电子鼻检测的最佳条件;并采用归一法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PCA多元统计学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电子鼻检测方法,得到人参、西洋参气味识别指纹图谱,建立了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PCA识别模式。结论:本实验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了人参与西洋参饮片准确而快速的鉴别方法,为中药真伪的快速鉴别及气味的科学化、标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