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再深一步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来研究柴胡疏肝散治疗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柴胡疏肝散的所有活性成分与药物靶点;通过收集PharmGkb、OMIM、GeneCards和Drug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交集靶点,将得到的交集靶点构建PPI网络与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实验验证,并通过免疫印迹法验证柴胡疏肝散对两种受体蛋白EGFR和STAT1的影响。结果 最终筛选得到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104个,潜在靶点238个,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交集靶点52个;GO与KEGG富集分析分别得到2166条目和148条目,主要涉及到JAK-STA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EGFR、STAT1两个靶点能够与核心活性成分能够自发结合成较为稳定的构像;免疫印迹法实验证明柴胡疏肝散能够降低大鼠胃黏膜组织EGFR和STAT1蛋白表达。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发现柴胡疏肝散可能通过调节EGFR和STAT1蛋白表达来共同调控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进而发挥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为深入进行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远期后遗症)中医PRO初量表问卷进行条目筛选,为后期的量表考核以及下一阶段制定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远期后遗症)中医PRO量表及确定证素诊断阈值打下基础。方法:在前期的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结果的基础上,编制由90个条目组成的PRO初量表问卷。通过对临床调查的152名患者量表资料采用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克朗巴赫系数法及聚类分析法的分析,对各条目进行筛选。结果:最终形成由32个条目组成,包含7个证素维度的条目池。结论:形成的初量表可以应用于临床,对临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科研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切实可行的促进学生临床诊疗能力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我院中医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5+3"一体化)共计121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中医诊断模拟实训课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结果实验组学生各项技能考试成绩和对教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以中医应诊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培养为目标,应用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新模式,能深化教学改革,为中医人才分层次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立足于对中医证研究的宏观思考,通过对现有的辨证模式的分析,提出在借鉴和总结原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证的研究必须坚持以中医理论为基石,在四诊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遵循证的思维规律,注重临床、科研的实用性,合理应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以此建立以状态为中心的健康辨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及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的中枢调节作用,并寻找大脑皮质、下丘脑与胃组织代谢状态的关联性。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20只,采用化学诱导+饥饱失常+慢性束缚+夹尾刺激的方法建立肝郁脾虚型CAG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柴芍六君汤组,每组8只,柴芍六君汤组大鼠灌胃给予5.1 g·kg-1的柴芍六君汤中药煎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予等体积灭菌饮用水灌胃,持续4周。观察对比各组大鼠宏观表征、行为学指标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柴芍六君汤对肝郁脾虚型CAG大鼠大脑皮质、下丘脑和胃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并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不同组织代谢物之间的关联。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芍六君汤组大鼠毛发色泽、精神状态和大便性状等宏观表征有所改善,旷场实验的跨格和直立次数显著增加,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显著减少(P<0.01),胃黏膜萎缩程度减轻。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的代谢数据共鉴定出3个共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未富集到通路;在下丘脑中...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与腹围、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红萍  李灿东  高碧珍  俞洁  甘慧娟 《光明中医》2009,24(10):1821-182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素与腰围、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集23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四诊资料,应用"证素辨证"方法,同时检测腰围、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①代谢综合征基本证素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津亏、痰、血瘀、湿、热、气滞、心、肝、脾、肺、肾.②影响腰围的因素只有中医证素痰,标准回归系数为0.322(P<0.01),不同男女性别腰围在痰的积分在≥100分组较<100分组有显著性差异.③影响HOMA-IR的因素只有中医证素痰和脾,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445(P<0.01)、0.162(P<0.01),不同痰的积分组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由此推断腰围可以作为痰证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可能说明HOMA-IR与中医证素痰在代谢综合征病理机制中存在着基本共性.  相似文献   
7.
8.
正脉诊是中医诊法的特色和精华,也是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脉诊主要凭借医生手指的触觉来体会脉象,因此,脉诊的学习既要掌握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勤于实践,悉心体会。然而目前中医院校的脉诊教学多是注重脉学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缺乏一种适宜的、更符合临床实际的脉诊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模式,让学生  相似文献   
9.
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算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算法是对中医辨证思维的数学建模与实现。模型算法在求解表征参数对状态要素贡献度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和思维规律,充分考虑表征参数的表达和分类的差异、隐性参数与证候真假、状态要素的兼杂与缓急等问题。文章在总结分析了"中医专家系统"和原有辨证模型利弊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模型算法研究的基本框架。本领域的探索将有助于推动中医健康理论创新,同时也为健康状态辨识工具的研发提供方法学平台。  相似文献   
10.
病位证素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脑[神]、心、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精室]、胸膈[上焦]、少腹[下焦]、表、半表、半里、经络、肌肤[皮肤、肌肉]、筋骨[关节]等19项病位证素的概念,各证素的临床表现及其证候属性,与相关证素间的联系规律,常见证型等进行了规范性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