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NST时胎心率重度减速与围产儿预后周春华,华凯自从1976年Rochard等建议以NST作为产前监护方法以来[1],因其简单、安全、有效,目前已成为产前首选的胎儿监护方法之一。在进行该项检查时,在少数病例出现胎心率减速,尤其是发生重度胎心率减速,后者...  相似文献   

2.
NST变异减速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1263例NST(无负荷试验)监护图型中,出现变异减速图型68例,占NST图型的5.38%。68例变异减速图型中,脐带因素29例(脐带扭转变细14例,脐带绕颈缠身15例),占变异速图型的42.65%。提示:在NST监护图型中,如出现频繁的变异减速图型,应首先考虑脐带因素。  相似文献   

3.
产时异常胎儿宫缩图13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0月,在产时采用胎心率电子外监护450例,出现异常胎心宫缩图133例,占29.6%,其中包括基线率异常28例,基线变异异常35例,胎心率各类减速70例。分析表明:潜伏期出现晚期减速(LD)、重度可变减速(VD)、频发早期减速(ED)及基线率异常等都是胎儿缺氧的信号,应引起高度重视;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出现重度VD预示有严重的脐带并发症,出现LD表示胎盘储备功能不良,如合并基线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足月妊娠胎心监护基线静止型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方法选择胎心监护图形胎心基线变异为静止型的初产妇220例为观察组,胎心基线变异为波浪型的初产妇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过程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基线变异静止型产程中出现羊水Ⅱ-Ⅲ度污染,羊水过少,胎心监护出现晚期减速或重度变异减速以及新生儿窒息均明显高于波浪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心基线变异静止型提示胎儿储备能力下降,常合并羊水过少,存在胎儿宫内潜在缺氧的可能,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胎儿宫内缺氧的物理监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胎儿宫内缺氧的监测是提高产科质量、搞好围产期优生的重要措施。1胎心率图监护胎心率图可持续监测胎心率的变化,以及胎动和宫缩对胎心率的影响,是胎儿宫内安危状况监测的重要手段。在产前主要观察胎心对胎动的反应称为非应激性试验(NST)。通常监护20分钟,其结...  相似文献   

6.
目前,非应激试验(NST)已成为监测胎儿最普遍的方法。在NST测试中胎心率自发减速并不常见。其机理了解得很少。因而在NST测试中出现胎心率自发减速时如何处理是产科的难题之一。为弄清NST所出现与宫缩无关的自发性减速,作者近年来,回顾分析了400例高危妊娠孕妇NST的测试并了解自发减速与围产期预后的关系,作为处理的指导。结果发现减速有两种类型:一为重度减速(减速时间>60秒,胎心率低于基线>30bpm);另一为轻度减速(减速时间>10秒,胎心率低于基线>10bpm)。其中13例(3.25%)  相似文献   

7.
胎心率监测对产前诊断脐带位置异常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2628例脐带位置异常的胎心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脐带位置异常者胎心率监测阳性率为81.66%,假阴性率为18.34%。阳性组中有1680例出现可变性减速,占63.93%。分析发现,V型、U型和W型波为多见,共1206例占45.89%,此类波型以脐带受压并伴有胎儿宫内缺氧时为多见。提出了脐带位置异常的特异性胎心率波型及诊断标准,并观察其分娩后胎儿发育情况、脐带位置、羊水是否污染及新生儿Apga  相似文献   

8.
可变减速波型与脐带绕颈性胎儿缺氧26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变减速波型与脐带绕颈性胎儿缺氧264例分析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133000)金延泽脐带绕颈常引起分娩过程中的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威胁着围产儿的生命。胎心监护中可变减速与脐带异常(其中大多数为脐带绕颈)有关,但可变减速波形与胎儿缺氧程度的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减少围产儿的病残率和死亡率,熟练地识别胎心监护图,正确地指导产程中的处理。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产程中采用胎心率电子外监护587例,出现异常胎心宫缩图形243例,其中基线率异常89例,胎心率各类减速94例,其中新生儿轻度窒息21例,重度窒息3例。结果产程中出现晚减(ID)、可变减(VD)、频发早减(ED)及基线率异常都是胎儿缺氧的表现。结论产妇产前应常规进行胎心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胎心变化,减少围产儿的死亡率及病残率。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宫内缺氧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2积症(ICP)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指标。方法对107例ICP患者多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并将其与围产儿结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皮肤瘙痒持续时间≥3周,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同时升高,NST胎心基线率及变异消失者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同于皮肤瘙痒持续时间〈3周(P〈0.01),单纯转氨酶升高而胆红素值正常(P〈0.01),NST胎儿基线率变异正常者  相似文献   

11.
胎心率监护中因种种原因可以出现各种胎心率减速波型,其中出现率相对较低的是延长减速(prolonged decel eration,PD),此类减速波型对判断胎儿宫内安危及围产儿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本文试就PD出现的原因、伴随情况及临床处理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估价PD在围产监护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86年12月,对2236例孕妇进行胎心率监护共4182例次,发现各种减速波型的320例,其中PD69例,为本文研究的对象。我们将NST作为胎心率监护的初试方法,≥37孕周者,在NST后加作CST或OCT,以提高预测子宫胎盘功能不良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准确性。各种试验结  相似文献   

12.
105例第二产程电子胎心宫缩图(CTG)可归纳为基线变异增大,轻VD(可变减速)、重VD、晚期减速、心动过缓 宫缩时加速、轻VD 晚减成份(LDC)、重VD LDC 及延长减速(PD)等8类.从新生儿出生情况看出,逐渐加重的VD、频发VD 及基线变异增大是胎儿宫内窘迫的警戒图型.7例新生儿窒息中5例CTG 为重VD LDC 及PD,故可视为不祥图型.19例监护到胎头娩出者,5例出现了分娩终末期胎心减速(ESD),及时结束分娩,新生儿情况良好.重复PD 出现应于10分钟内娩出胎儿,重VD LDC 20分钟内娩出胎儿,警戒图型30分钟内娩出胎儿.  相似文献   

13.
振动声音刺激试验监测胎儿宫内状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妊娠36周以后的295例正常孕妇,在进行无负荷试验(NST)的同时,加作振动声音刺激试验(VAS—T),进行胎儿宫内状态监测;并将其中一周内分娩的130例的监测结果与分娩时状况进行比较;还探讨了VAS—T五种波型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VAS—T可以提高NST诊断的正确率;缩短NST的检查时间。VAS—T五种波型分别为Ⅰ型、Ib型是典型的有反应波型,提示胎儿宫内状况良好,Ⅱ、Ⅲ、Ⅳ型均提示胎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特别是Ⅲ型常提示脐带绕颈,Ⅳ型则提示严重胎儿缺氧。  相似文献   

14.
声音振动刺激试验在胎心监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胎心率电子监护是围产医学的重要监测手段,临床常采用无负荷试验(NST)和宫缩应激试验(CST)作为产前胎儿状态的评估。然而,由于NST和CST受胎儿行为状态的影响,存在着假阳性率高和耗时较长等缺点,难以准确的判断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危。本文使用声音振动刺...  相似文献   

15.
无应力试验出现自然减速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应力试验的出现血然减速原因及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750例孕妇人院后常规做无应力实验(以下简称NST),对6l例出现自然减速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61例病人分娩后发现,相关因素依次为脐带因素占42.62%;不明原因占22.95%;羊水过少占11.48%;孕过期(孕周≥4l周及过期妊娠)占11.4%;妊高征占6.58%;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占4.92%。61例中低阿氏评分5例,发生围产儿死亡3例,占49.18%。结论分析表明NST度验时出现胎心率自然减速常常是胎儿潜在不良的征象,如再伴发CST阳性时为胎儿严重缺氧的信号,表示胎盘功能不良。反应型的NST出现自然减速,不能按反应型NST对待,应按无反应型NST处理。NST出现自然减速要高度怀疑:脐带异常、羊水过少、IUGR及孕过期,应加强产前及产时的监护,有条件的单位应采用胎儿生物物理监测,结合临床情况及时判断胎儿有无急慢性缺氧,适时行剖宫产术,及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文献报导在产程中持续或进行性胎心过缓发展为晚期减速,预示胎儿严重缺氧可致猝死.第二产程中胎心迟缓的基线小于80次/分,虽不诊断胎儿窒息,但与新生儿酸中毒有关.分娩中胎心图出现上述情况时,产科医师担忧采取胎血检验以确诊酸中毒会延误治疗,若此时改善供氧促使胎儿复苏可改善出生情况.O'Connor及Hytten(1979)给母体高浓度氧以增加胎儿的氧合作用.补氧同时使用β拟交感神经药以消除宫缩,使进入胎体的氧显著增加(Schneider等1980).此疗法也可使胎心图改  相似文献   

17.
76例异常胎心监护图形临床分析徐慧,方世兰,田洪兰(山东省沂水中心医院)胎心监护能连续监护胎心率的变化,了解其与子宫收缩的关系,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状态,以减少缺氧对胎儿的损伤及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出现异常的监护图形,预示胎儿预后不良,而频发迟发减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儿期前收缩的胎心监护特点及孕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产妇,孕期发现胎儿心律失常,并通过M型超声或超声心动诊断为期前收缩的病例共13例,对其胎心监护特点、分娩方式、新生儿心律失常类型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13例病例除2例胎心监护正常外,其余均表现为正常胎心节律与胎心减慢交替出现,但不同于缺氧所致的胎心减速。13例中8例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4例手术指征为胎儿心律失常或胎儿窘迫。所有新生儿均活产,除1例在孕后期转变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产后给予药物转复,其余病例在产后2周内心电图均恢复正常或偶有期前收缩。结论胎儿期前收缩以房性期前收缩最为常见,当出现早搏未下传时,称为阻滞型房性期前收缩,可造成胎心减慢。若没有心脏结构异常及心衰表现,可在密切监测下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9.
胎心监护预测脐带异常的评价及354例脐带异常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预测脐带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52例病例中入院时未临产的单胎妊娠529例进行预测,于临产前和(或)临产后分别行胎心监护。以胎心监护基线变异跳跃型和(或)CST(OCT)出现晚期减速或变异减速作为产前预测脐带异常的判断标准。并对比分析脐带正常与异常组的围产儿病率。结果:脐带异常的发生率为33.65%。脐带异常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胎心监护预测脐带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9.83%,82.00%,58.89%,96.56%,83.74%。其中以跳跃型基线变异和变异减速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0.91%和93.85%.结论:脐带异常对围产儿存在严重危害,应用胎心监护产前预测脐带异常有预测值和准确率高的特点。可作为临床预测脐带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早产儿胎心电子监护图形(CTG)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3例32~36孕周、无妊娠合并症的单纯胎膜早破和原因不明早产孕妇的全产程CTG。其中,小于胎龄早产儿78例(PSGA组),适于胎龄早产儿225例(PAGA组)。比较宫缩时两组CTG特征,合并症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PSGA组及PAGA组出现单纯U型变异减速的胎儿分别为24例(308%)和10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型变异减速合并其他异常CTG的胎儿分别为10例(128%)和1例(04%),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PSGA组,出现单纯U型变异减速者的难产率(208%)与胎心电子监护无异常者的难产率(2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U型变异减速合并其他异常CTG者的难产率(6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GA组中,34例出现U形变异减速,其中合并脐带异常15例(绕颈、绕身14例、脐带过短1例),PSGA组44例无U形变异减速者中,合并脐带异常9例(绕颈、绕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形变异减速是小于胎龄早产儿分娩过程中的特征性胎儿监护图形,但不是胎儿缺氧的征象,如不合并其他异常CTG,不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