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从草药羊红膻Pimpinellathellungiana根中分得2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IR,MS,1HNMR,13CNMR,DEPT,1H-1HCOSY,1H-13CCOSY),鉴定为:erythreo-5-n-pentyl-4-hydroxytetrahydrofuran-2-one(Ⅰ)和threo-5-n-pentyl-4-hydroxytetrahydrofuran-2-one(Ⅱ),分别命名为羊红膻素C及羊红膻素D,为2个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羊红膻根进行降压有效成分的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柱层色谱法进行分离,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其根中分得3个化合物,2(1′,2′环氧基)丙基4甲氧基苯酚(2″甲基)丁酸酯(Ⅰ),4(1丙烯基)苯酚(Ⅱ),2甲基丁酸(Ⅲ)。结论:Ⅰ为一新化合物,定名为羊红膻素G,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石慧丽  米彩峰 《中药材》1998,21(5):236-237
从羊红膻(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根中分得四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解析证明为棕榈酸(Ⅰ)、4-丙烯基苯酚(Ⅱ)、松酯酚(Ⅲ)和新化合物2-甲基-2-羟基-5-甲氧基苯并[d]氢化呋喃-3-酮(Ⅳ)。  相似文献   

4.
从草药羊红膻根中又分得2个化合物,经光谱解析(UV,IR,1H、13CNMR,DEPT及1H-1HCOSY,1H-13CCOSY),确定这2个化合物的结构为:4-羟基-丙烯苯-(2-甲基丁酸)酯(Ⅰ),2-羟基-5-甲氧基-丙烯苯-(2-甲基丁酸)酯(Ⅱ)。Ⅰ为新化合物,定名为羊红膻素F。Ⅱ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从羊红膻根的乙醚提取物中分得5个成分,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佛手柑内酯(bergapten,Ⅰ),异紫花前胡内酯(marmesin,Ⅱ),七叶内酯二甲醚(scoparone,Ⅲ),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Ⅳ)和异皮定(isofraxidin,Ⅴ)。此5个成分均系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6.
羊红膻系伞形科茴芹属植物刻叶茴芹PimpinellathellungianaWolff.药用根或全草。民间用于治疗克山病,家畜伤口及僵猪,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降压等症。药理实验证明全草有扩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降血压及减少心肌耗氧量。本文从羊红膻全草中分离出羊红膻黄酮式A、C(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高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肼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快速识别与鉴定羊红膻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 1 mm×50 mm,1. 7μm),流动相0. 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ESI源,负离子一级全扫描-数据依赖性二级质谱扫描(MS2)模式采集数据。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解析,并结合对照品数据和相关文献对羊红膻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和鉴定。结果: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碎片离子分析,并结合对照品确认、质谱裂解规律和相关文献检索,共鉴定29个化合物,包括绿原酸类化合物19个,黄酮类7个,小分子有机酸3个,其中除木犀草素葡萄糖醛酸苷和芹菜素葡萄糖醛酸苷外,其余27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发现。结论:建立的UHPLC-Q-Orbitrap HRMS可快速鉴定羊红膻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为其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草药羊红膻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根降压有效部位中首次分得5个化合物,经光谱(UV,IR,MS,^1HNMR,^13CNMR,^1H-^1HCOSY,^1H-^13CCOSY,DEPT)解析,鉴定为5-甲氧基-2-甲基苯骈呋喃(I),甘油二乙酸酯(Ⅱ),异香草醛(Ⅲ),棕榈酸(Ⅳ),油酸(Ⅴ),其中化合物I为具有降压活性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羊红膻素H;化合物Ⅱ~  相似文献   

9.
浅谈草药羊红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忠孝  石慧丽 《陕西中医》1999,20(12):566-567
从羊红膻的发现,渊源,到保健食用和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了论述,认为羊红膻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治疗阳痿的功效,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鸡血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技术分析结构.结果 从鸡血藤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表儿茶素( epicatechin)、芒柄花苷( Ononin)、染料木苷(genistin)、羊红膻醇thellungianol.结论 染料木苷(genistin)为首次在鸡血藤中发现,羊红膻醇thellungianol为首次在本科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8.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