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群能量恒定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容易出现早熟的情况,提出一种群能量恒定的粒子群优化(SEC-PSO)算法.算法根据粒子内能进行动态分群,对较优群体采取引入最差粒子的速度更新策略,对较差群体采取带有惩罚机制的速度更新策略,由其分担由于较优群体速度降低而产生的整群能量损失,从而有效地避免了PSO算法的早熟.典型优化问题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优化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机摄动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炳辉  袁晓辉  王金文  权先璋 《计算机工程》2006,32(12):189-190,276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种群结构相对独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一随机摄动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每一次进化计算后记忆中的最优粒子进行随机摄动操作来提高解的精度和算法的搜索效率,同时通过对种群中的最差粒子重新进行初始化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以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通过典型复杂函数测试表明,随机摄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化性能和效率远远超过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优化性能, 提出一种改进的全局粒子群优化(IGPSO) 算法. 该算法基于开采能力和搜索能力相均衡的思想提出全局邻域搜索策略和扰动策略, 使算法减少陷入局部极值的可能性, 同时以一定概率对全局最优粒子进行摄动操作, 加快算法收敛. 与其他智能算法相比较, 测试结果从寻优精度、收敛速度和非参数统计显著性方面验证了IGPSO 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非线性优化问题讨论一种基于混合信息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最优个体和最差个体获取信息,结合自适应变异算子确定下一步搜索方向。自适应变异依据适应值大小调整速度惯性因子、改变搜索方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算法收敛,具有很高的搜索效率和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多目标自适应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MACPSO). 首先, 基于混沌序列提出一种新型动态加权方法选择全局最优粒子; 然后, 改进NSGA-II 拥挤距离计算方法, 并应用到一种严格的外部存档更新策略中; 最后, 针对外部存档提出一种基于世代距离的自适应变异策略. 以上操作不仅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 而且提高了Pareto 最优解的均匀性. 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李盼池  李滨旭 《控制与决策》2015,30(11):2041-2047

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优化能力, 提出一种新的量子衍生粒子群优化算法. 该方法采用多比特量子系统的基态概率幅对粒子编码, 基于自身最优粒子和全局最优粒子确定旋转角度, 采用基于张量积构造的多比特量子旋转门实施粒子的更新. 在每步迭代中, 只需更新粒子的一个量子比特相位, 即可更新该粒子上的所有概率幅. 标准函数极值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算法的单步迭代时间较长, 但优化能力较同类算法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处理高维复杂函数时存在收敛速度慢、易陷入早熟收敛等缺点,提出了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它借鉴群体位置方差的早熟判断机制,把基因换位和变异算子引入到算法中,构造出新的个体和个体基因的适应值函数,将适应值最差的基因进行变异。为减少算法计算量,采用耗散的粒子群算法结构。实验表明,该算法比只有一个适应值的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且具有很强的避免局部极小能力,其性能远远优于单一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精确地检测出混沌背景下的微弱目标信号,提高预测效果,文中提出了一种混沌混合粒子群优化RBF神经网络(CHPSO-RBFNN)算法。本算法主要采用了基于群体自适应变异和个体退火操作的混沌粒子群优化RBF神经网络,利用群体自适应变异以及个体退火操作优化混沌粒子群,有效地提高了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优化了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把该算法用于预测混沌时间序列、检测混沌背景下微弱目标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有良好的非线性预测能力,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混沌背景下的微弱目标信号。  相似文献   

9.
动态鲁棒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且难以求解。动态鲁棒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求解方法。但是,现有算法存在全局搜索能力弱和无法对个体进行综合评价的问题。为有效求解动态鲁棒优化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差分进化的动态鲁棒粒子群(DRPSO-DE)算法。该算法不仅使用差分进化(DE)算法的变异策略提升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还提出一种综合指标来对种群个体进行评价。此外,为提高动态鲁棒粒子群算法的搜索效率,采用一种基于排序的选择策略挑选最佳个体,并将它们用于指引种群进化。为验证DRPSO-DE的有效性,选取五个动态标准测试函数对其进行测试。从试验结果来看,所提出算法的整体性能要优于原有算法,能够有效求解动态鲁棒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混沌和差分进化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平 《计算机仿真》2012,29(2):208-212
研究粒子群算法优化问题,由于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在高维复杂函数优化中易早收敛,影响全系统优化。为改进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和差分进化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CDEHPSO)。把基于Logistic映射的混沌序列引入到种群初始化操作中。在算法进化过程中,通过一种粒子早熟判断机制,在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引入了差分变异、交叉和选择操作,对早熟粒子个体进行差分进化操作,从而维持了种群的多样性并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DE),CDEHPSO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搜索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粒子群的最大相关最小冗余混合式特征选择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简化PSO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PSO的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的Filter-Wrapper混合式特征选择方法.Filter模型是基于互信息和特征的相关冗余综合测度,Wrapper模型是基于改进的简化粒子群算法.在PSO搜索过程中,引入相关冗余度量标准来选择特征子集,将Filter融合在Wrapper中,利用Filter的高效率和Wrapper的高精度提高搜索的速度和性能.最后以支持向量机(SVM)为分类器,在公共数据集UCI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简化的分类微粒群算法及其在风电场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简化的分类微粒群算法.首先将微粒按适应值的差异划分成较好、普通和较差3类;然后对这3类微粒分别采用3种对应的没有速度项的简化模型进行动态制整,有效地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通过对4种典型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并与经典PSO和2个目前较为流行的改进PSO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将改进算法用于风电场风速概率模型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最小二乘法相比,该方法拟合的Weibull参数精度更高,更具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火电力系统短期优化调度的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火联调问题,建立满足电量平衡、水量平衡、机组特性及综合利用要求的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MPSO).MPSO针对粒子群算法易早熟收敛的弊端,引入了变异操作,使粒子以一定的概率向其他粒子个体最好解学习;针对粒子群算法在进化后期多样性受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引入了迁徙操作,在种群聚集程度不能容忍时重新生成解空间内均匀分布的粒子.对某典型水火电力系统优化问题的求解结果表明,MPSO比其他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张伟  隋青美 《控制与决策》2011,26(2):276-279
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过早收敛的缺陷,提出权重因子自适应的粒子群算法,并对部分粒子进行Morlet变异操作,由此得到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将该算法和模糊熵相结合并用于图像分割,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来搜索使模糊熵最大的参数值,得到模糊参数的最优组合,进而确定图像的分割阈值.通过与其他两种粒子群算法的分割结果进行比较,该算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分割结果,且算法运算时间较小,满足煤尘浓度实时精确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陈民铀  程杉 《控制与决策》2013,28(11):1729-1734

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黑洞粒子群算法(RBH-PSO) 和逐步淘汰策略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RBHPSO-SE) 算法. 利用RBH-PSO 全局优化能力强和收敛速度快的优点逼近Pareto 最优解; 为了避免拥挤距离排序策略的缺陷, 提出逐步淘汰策略, 并将其应用到下一代粒子的选择策略中. 同时, 动态选择领导粒子, 运用动态惯性权重系数和变异操作 来增强种群全局寻优能力, 以及避免早熟收敛. 利用具有不同特点的测试函数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与同类算法相比, 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并兼顾优化解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以提高预测软件老化趋势为应用背景,提出一种新型粒子群退火算法(New Particle Swarm Annealing Algorithm, NPSOSA)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继而构建NPSOS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验通过搭建软件老化测试平台,收集所需的老化数据并进行仿真训练.实验结果表明, NPSOSA-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于传统粒子群算法(PSO)、传统粒子群退火算法(PSOS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和适用度,在该应用领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单样本训练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在迭代的过程中采用一种渐进学习框架,充分利用有标签数据和无标签数据的特性来优化模型.本文方法主要分为以下3个步骤:(1)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来不断优化模型;(2)样本评估:通过本文提出的抽样策略,使用多个模型共同训练,共同挑选出较优的伪标签数据;(3)进行下一轮的训练更新数据.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训练数据由有标签数据、伪标签数据,映射标签数据三部分组成,使用三组数据进行联合学习,每组数据对应使用相应的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优化,并且随着迭代的进行,伪标签数据和映射标签数据总是不断更新.在使用单样本训练条件下, rank-1=65.3, mAP=45.6.当训练数据的标注率提升至40%时,rank-1=83.8, mAP=64.9.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半监督行人重识别方法可以在使用更少标签数据的情况下,提供与完全监督学习方法相媲美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王心然  刘宇涛  陈海波 《软件学报》2018,29(5):1333-1347
Return-Oriented Programming(ROP)是一种流行的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进行软件攻击的方法,它通过覆写程序栈上的返回地址,使程序在之后执行返回指令时,跳转到攻击者指定位置的代码,因而违反了程序原本期望的控制流.控制流完整性(Control-flow Integrity,简称CFI)检查是目前最流行的ROP防御机制,它将每条控制流跳转指令的合法目标限制在一个合法目标地址集合内,从而阻止攻击者恶意改变程序的控制流.现有的CFI机制大多用于保护用户态程序,然而当前已经有诸多针对内核态的攻击被曝出,其中Return-oriented rootkits[1] (ROR)就是在有漏洞的内核模块中进行ROP攻击,达到执行内核任意代码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用户空间的ROP攻击,ROR攻击更加危险.根据Linux CVE的数据统计,在2014-2016年中,操作系统内核内部的漏洞有76%出现在内核模块中,其中基本上所有被公布出来的攻击都发生在内核模块.由此可见,内核模块作为针对内核攻击的高发区,非常危险.另一方面,当前鲜有针对操作系统内核的CFI保护方案,而已有的相关系统都依赖于对内核的重新编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应用场景.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利用Intel Processor Trace (IPT)硬件机制,并结合虚拟化技术,对内核模块进行透明且有效的保护,从而防御针对其的ROP攻击.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极强的保护精确性、兼容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狮群中狮王、母狮及幼狮的自然分工,模拟狮王守护、母狮捕猎、幼狮跟随3种群智能行为,提出群体智能算法——狮群算法.算法中不同种类的狮子位置更新方式不同.遵循自然界生物“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狮王守护领土,优先享用食物,母狮合作捕猎,幼狮分为学习捕猎、饥饿进食和成年被驱逐.狮子位置更新方式的多样化保证算法快速收敛,不易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将算法应用于6个标准测试函数优化问题,并对比粒子群算法、骨干粒子群算法,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算法收敛速度较快,精度较高,能较好地获得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片复用的多版本容器镜像加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志刚  徐继伟  黄涛 《软件学报》2020,31(6):1875-1888
容器将应用和支持软件、库文件等封装为镜像,通过发布新版本镜像实现应用升级,导致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大量相同数据.镜像加载消耗大量时间,使容器启动时间从毫秒级延迟为秒级甚至是分钟级.复用不同版本之间的相同数据,有利于减少容器加载时间.当前,容器镜像采用继承和分层加载机制,有效实现了支持软件、库文件等数据的复用,但对于应用内部数据还没有一种可靠的复用机制.提出一种基于分片复用的多版本容器镜像加载方法,通过复用不同版本镜像之间的相同数据,提升镜像加载效率.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边界匹配数据块切分方法将容器镜像切分为细粒度数据块,将数据块哈希值作为唯一标识指纹,借助B-树搜索重复指纹判断重复数据块,减少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5.8X以上容器镜像加载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