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河南某钼矿床采出矿石以角岩型钼矿石为主,主要包括透辉石斜长角岩型、长英角岩型和黑云母石英角岩型钼矿石,这3种角岩型矿石钼品位接近,硫化钼含量相同。辉钼矿在透辉石斜长角岩型和长英角岩型矿石中主要呈细小的叶片状分布于岩石裂隙中;在黑云母石英角岩型中辉钼矿主要呈针状和不规则状存在,沿矿石裂隙成层产出,粒度较细。现场原采用单一的药剂制度和磨矿细度进行选别,辉钼矿回收效果差。为改善分选指标,在对不同矿石的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这3种钼矿石浮选的磨矿细度和药剂用量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优化后的试验条件对3种矿石分别进行了1粗1精1扫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黑云母石英角岩型钼矿石中辉钼矿嵌布粒度较细,需细磨才能单体解离,而细磨后,泥质矿物含量增高,需用较多量的水玻璃分散矿泥,故水玻璃用量较高,而且细磨后颗粒比表面积增大,缩小了不同矿物表面性质差异,导致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相互黏附,精矿钼品位低;透辉石斜长角岩型和长英角岩型钼矿石中辉钼矿主要以片状形式存在,可浮性较好,并且其嵌布粒度较粗,有利于单体解离,因而选矿指标较好。在处理这3种矿石时,应充分考虑矿石性质对浮选的影响,根据入选矿石的不同性质,及时调整磨矿细度和药剂制度,提高选矿指标,增加选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矿物解离分析仪(MLA)、人工重砂等传统与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查明某铜矿中铜0.52%、钼0.011%、金0.21g/t、银1.96g/t,属典型的斑岩型铜矿。金属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辉钼矿,均以独立矿物形式沿矿石裂隙间分布,或沿裂隙两侧浸染状分布存在,嵌布粒度以细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属集合体嵌布矿石。矿物易粗磨集合回收,选矿工艺流程宜采用粗磨混选抛尾、粗精矿细磨工艺。  相似文献   

3.
河南某钼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南某钼多金属矿进行系统地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基本参数及主要矿物的特征。矿石伴生铜、铅、锌、铁等可综合回收。目的矿物辉钼矿主要呈片状、板状,嵌布粒度相对细小,矿石需磨矿到较细才能使辉钼矿充分解离。矿石中存在较多的片状硅酸盐矿物,过度细磨时可能泥化。阶段磨矿,分步作业将有助于消除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某铜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矿物解离分析仪、人工重砂等传统与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研究滇西北某铜矿工艺矿物学特征。查明某铜矿中铜0.52%、钼0.011%、金0.21g/t、银1.96g/t,属典型的斑岩型铜矿。金属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辉钼矿,均以独立矿物形式沿矿石裂隙间分布,或沿裂隙两侧浸染状分布存在,嵌布粒度以细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属集合体嵌布矿石。选矿工艺流程宜采用粗磨混选抛尾、粗精矿细磨分选流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广东东源某磁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采用化学分析、MLA等技术手段对矿石的多元素含量、矿物组成以及磁铁矿的嵌布粒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为铁,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和硅酸铁,其次为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的嵌布粒度微细,主要以微细粒浸染状分布在角闪石、绿泥石、橄榄石等脉石矿物中。需要细磨才能充分单体解离;矿石宜采用阶段磨选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6.
蔡毅兵  骆洪振 《金属矿山》2022,51(12):122-128
为开发利用甘肃某微细粒极难选铁矿石,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铁物相 分析、能谱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 电镜等方法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 结果表明,矿石 TFe 品位为 32. 70%,铁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其次为褐铁 矿和菱铁矿,有害元素 S、P 含量分别为 0. 21%和 0. 28%;脉石矿物主要 为角闪石和石英,少量黏土矿物、磷灰石。 矿 石主要构造为块状构造和层状构造,主要结构为浸染状结构、粒状结构、针 状结构、纤维状结构及斑状结构等。 矿石中 磁铁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细粒浸染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褐铁矿主要呈针 状、纤维状及不规则细粒状与脉石矿物共 生嵌布,菱铁矿主要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与石英、磁铁矿共生嵌布;3 种铁 矿物嵌布粒度极细,-0. 040 mm 粒级分布率 分别为 94. 23%、85. 06%、66. 79%,-0. 015 mm 粒级分布率分别为 64. 53%、57. 56%、31. 50%,很难完全解离。 矿石在 磨至-0. 022 mm 占 90%时,磁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的单体解离度分别为 67. 92%、70. 88%、84. 16%,欲使铁矿物充分 解离需进一步细磨。 依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推荐矿石采用“原矿阶段 磨矿—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的选矿 工艺。  相似文献   

7.
对德钦羊拉嵌布复杂的硫化铜矿石进行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采用粗磨选择性浮选-中矿再磨流程,连续浮选试验获得铜精矿品位20.18%,回收率78.64%。造成金属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矿石氧化率偏高,部分硫化矿物嵌布极细,磨矿不够细。  相似文献   

8.
陕西某难选钼矿石钼品位为0.099%,钼主要以辉钼矿形式存在。矿石辉钼矿嵌布粒度细,且与滑石等易浮层状硅酸盐矿物嵌布密切。为给该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三阶段磨矿-阶段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二段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84%、三段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95%条件下,以水玻璃+石灰+BK510为抑制剂、煤油+柴油为捕收剂、BK340为辅助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进行浮选,获得了钼品位为47.56%、回收率为86.78%的钼精矿。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矿石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宝山铁矿石铁品位30.82%,硫、磷含量较低。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赤(褐)铁矿、针铁矿、菱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铁主要以赤(褐)铁矿、磁铁矿的形式存在,合计占总铁的65.77%。矿石矿物结构主要为区域变质过程形成的各种不等粒状变晶结构及包含结构,构造以细条带(纹)状构造为主。主要目的矿物磁铁矿和赤铁矿多呈稠密浸染状和团块状分布在脉石中,两者形成不混溶的连晶,嵌布粒度微细,单体解离较难,且针铁矿与磁铁矿、赤铁矿嵌布关系较密切,影响铁的回收。矿石适宜通过粗磨磁选抛尾—再磨磁选回收磁铁矿—浮选回收赤铁矿工艺进行铁的回收,通过细磨实现有用矿物的单体解离是提高铁回收率的关键。矿石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对于查明矿石性质、改进选矿工艺流程、提高关宝山铁矿选矿厂选别指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某难选钼矿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某钼矿石进行了矿物成分分析。针对该矿石中黄铁矿含量较高、辉钼矿嵌布不均匀,并且解离比较困难的特点,通过优先浮选选别工艺流程及合理的药剂制度,使辉钼矿和黄铁矿得到充分合理的回收。  相似文献   

11.
陈启良 《金属矿山》2018,47(2):94-97
云南某蚀变玄武岩型钼矿石是新发现的钼矿石类型,为给该类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有价元素为Mo,杂质成分主要为SiO_2,矿石钼品位为0.105%;矿石中有用矿物为辉钼矿,钼在辉钼矿中的分布率为91.74%,属品位偏低的蚀变玄武岩型硫化钼矿石;钼华和钼酸铝中的钼分布率达7.34%;矿石黄铜矿含量较低,无回收利用价值,但对精矿钼品位有影响;石膏、滑石含量偏高,不利于钼的选矿回收。(2)矿石的结构主要有片状—显微鳞片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的构造主要有稀疏浸染状构造和细脉状构造。(3)辉钼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片状、稀疏浸染状、细脉状产出,平均粒度约50μm,10~70μm粒级占51.3%,小于10μm粒级占12.4%,即以微细粒、细粒为主,细小的鳞片状辉钼矿与脉石矿物分离困难,需要细磨才能单体解离,但细磨易造成泥化,且矿石中绿泥石、石膏、滑石等含量较高,将给矿石的分选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2.
张美鸽 《现代矿业》2013,29(2):27-30
对国外某多金属硫化矿进行了矿石成分、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及嵌布特征、单体解离度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物为复杂难选多金属硫化矿,有用矿物主要有闪锌矿、黄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等,有用矿物含量高、嵌布粒度细、相互包裹,分离难度大,适宜的细磨程度需通过选矿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13.
对三道庄矿区五种不同岩性钼矿石在进行物相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浮选钼的试验,主要研究了钼矿石的矿物组成和辉钼矿的嵌布特征以及磨矿细度对选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矿石中的辉钼矿主要呈薄膜状和叶片状,属于中细粒分布,且分布不均匀,因此采用"一段粗选、一段扫选"的浮选试验流程,得到最佳磨矿细度为65%。将实验室结论应用到工业化试验中,磨矿细度提高了5.09个百分点,电耗降低了1.12 k Wh/t,钢耗降低了0.0305 kg/t,钼回收率提高了0.83个百分点,钼精矿品位提高了0.7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黄秋菊 《金属矿山》2019,48(4):111-115
玻利维亚穆通铁矿石主要有价元素为铁,矿石铁品位为57.87%,99%以上的铁以磁铁矿和赤褐铁矿的形式存在。矿石中有害元素Si、Al含量稍高,主要分布在石英、硅酸盐矿物和水铝氧石等脉石矿物中。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斑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斑状结构、包含结构、粒状结构、残余-骸晶结构、假象结构。赤铁矿常呈不规则粒状嵌布,并以稀疏浸染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假象赤铁矿呈斑状嵌布,斑晶中含较多脉石包裹体,局部未被完全交代的磁铁矿与假象赤铁矿共生;磁铁矿多呈自形、半自形晶粒状嵌布,常被赤铁矿交代形成残余-骸晶结构;褐铁矿主要呈斑状嵌布,与铁质黏土紧密共生。矿石铁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且部分铁矿物包裹细粒石英、绢云母,即使细磨也很难使其单体解离,这就导致与铁矿物连生的脉石矿物进入铁精矿而影响精矿品位。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时,矿石中77%以上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均达到单体解离,而再继续磨细时,铁矿物单体解离度随磨矿增加提高幅度不大,应选择-0.074 mm占85%的磨矿细度进行选别。  相似文献   

15.
在硫化钼矿选矿中,铜钼分离一直是矿物加工领域的难题,绿色高效黄铜矿抑制剂的研发是研究方向.本文针对中原某地细粒嵌布型极低品位硫化钼矿,基于其钼分选指标差、铜钼分离难度大等技术难题,依次开发出了辉钼矿组合捕收剂、黄铜矿绿色抑制剂以及浮选起泡剂,采用“阶段磨矿-铜钼富集-铜钼分离”工艺流程,获得了钼品位49.72%、钼回收率84.55%,铜含量0.16%的钼精矿,实验指标优异,研究成果为细粒嵌布型硫化钼矿铜钼高效分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辽宁某铁硼矿石中有用矿物有磁铁矿、硼镁石和硼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镁橄榄石、蛇纹石、透闪石、金云母、磷灰石、黄铁矿、磁黄铁矿以及碳酸盐矿物等。矿石的物质组成复杂,共生关系密切,磁铁矿嵌布粒度细,属难选铁硼矿石。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磁选铁矿物,磁选尾矿浮选回收硼矿物的工艺流程,在原矿品位TFe 24.68%、B2O34.77%的条件下,获得铁精矿品位61.34%,铁回收率89.63%,硼精矿品位B2O312.00%,硼总回收率51.41%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某低品位铜钼矿平均含Mo 0.026%,含Cu 0.015%,属低品位矿。由于矿石含钼、铜较低,为降低选矿成本,有效回收有价金属,对矿石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主要金属硫化矿有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等。辉钼矿主体嵌布粒度在0.01~0.5 mm,约49.44%,属于微细粒级-细粒级嵌布。黄铜矿主体嵌布粒度在0.02~0.25 mm,多属于微细粒-细粒级嵌布。此外辉钼矿与黄铜矿彼此共生关系密切、黄铜矿可浮性好,造成铜钼分离困难。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建议采用“快浮+粗选”工艺流程,钼精选强化对黄铜矿的抑制,并增加精扫选作业,有效降低了钼精矿中铜的含量,且实现了铜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偏光显微镜、MLA(Mineral Liberation Analyser)系统、能谱仪等对云南某低品位混合型磷块岩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基本参数及主要矿物的特征。矿样中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玉髓,其次为白云石,根据下游目前用矿要求,单独脱除某一种脉石矿物难以满足。矿样中硅酸盐矿物含量相比也较多,建议先脱泥,后进行浮选。矿样的主要构造类型为条带(条纹)状和块状,胶磷矿主要结构为团块状、粒状、凝胶状,粒状结构胶磷矿磨矿易产生连生体。矿样中胶磷矿和脉石矿物的嵌布粒度均较细,当磨矿细度达到-75μm占91.55%时,胶磷矿的单体解离度为84.98%,连生体中胶磷矿主要和硅质矿物连生,从连生类型看,硅质矿物、白云石主要呈皮壳状包裹胶磷矿,其次呈胶磷矿包裹体形式存在,故较难通过磨矿的方法使其解离,仅有少量胶磷矿和主要脉石矿物呈毗连镶嵌,可通过磨矿的方式使其解离。因此通过继续加大磨矿细度使胶磷矿和脉石矿物解离的能力有限,要想获得好的选矿指标,建议只能适当增大磨矿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