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田养鱼以水稻生产为主,稻鱼双收,而且稻田的水较浅,因而管理与池糖养鱼不同。1控制稻田水位稻田中应保持一定的水位,为鱼类生长提供适当的生活环境。在放有草鱼等草食性鱼类的稻田,为防止鱼类对水稻的伤损,可采取控制水位,防止鱼类进入稻行的方法,如禾苗生长前期,分蘗期将稻田的水放浅,让鱼只能在坑、沟中活动,或将鱼限制在坑凼中,以免伤损水稻。2投饲和施肥稻田中杂草、底栖动物、浮游生物、水稻害中都可为鱼类的  相似文献   

2.
两栖仿生机器鱼行为方式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卫兵  马燕  裴晓锐  葛云 《机械》2009,36(3):53-55
以两栖四关节机器鱼为研究对象,详细说明了一般鱼类的行为方式及机理,并以此设计出新型摆动式柔性尾部的仿生机器鱼。该机器鱼依靠简单可靠、成本低廉的机构,较真实地模仿鱼的动作,实现了机器鱼在水中的灵活游动和沉浮等,具有推进方式简单、推进效率高、转弯半径小、噪声低等优点,为水下作业、水下探测等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前,仿生学者已经注意到身体/尾鳍摆动(Body and/or caudal fin,BCF)鱼类快速、高效的游动性能并制作多种基于生物原型的仿生机器鱼,但是,所研制的机器鱼样机性能与鱼类性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又进一步地促进了柔性鱼类快速高效游动机理的研究。从柔性鱼体游动过程中的机械特性和流场特性两方面出发,介绍国内外在BCF柔性鱼类游动机理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讨论鱼类游动机理的变阻抗驱动和涡流控制两项关键技术。通过对鱼类游动机理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探讨柔性机器鱼研究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随着BCF柔性鱼类游动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仿生学科的交叉理论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仿生机器鱼与生物原型之间游动性能的差距也必将逐渐缩小,实际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相似文献   

4.
仿生机器鱼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鱼类推进理论及仿生机器鱼的系统设计研究,重点叙述了机器鱼系统设计中的机械结构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5.
胸鳍摆动推进模式仿生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鳍摆动推进模式鱼类兼具高机动性、高效率和较高运动速度等优势特征,以此种鱼类为自然原型构建仿生机器鱼成为水下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牛鼻鲼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实地观测分析,得出胸鳍摆动推进模式鱼类的典型身体结构特征和运动变形规律。系统总结胸鳍摆动推进模式仿生鱼研究领域中摆动胸鳍功能单元理论和试验研究情况以及仿生鱼样机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介绍研究小组在胸鳍摆动推进仿生鱼研究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在游动速度方面与本领域内的其他样机进行对比。通过对当前胸鳍摆动推进仿生鱼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得出现有仿生样机与自然原型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胸鳍摆动推进仿生鱼样机性能与自然原型之间的差距必将逐渐缩小,实际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种新型弹性钢片尾部的仿生机器鱼机构,结合鱼类的运动学模型以及弹性钢片受力变形特性,得出机器鱼尾部的运动控制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运动控制模型能逼真地模仿鱼类的游动姿态。  相似文献   

7.
随着探索海洋的呼声越来越高,仿鱼机器人的研究热潮也随之而来。在众多鱼类中,以鳐鱼为代表的胸鳍推进式鱼类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适应复杂的海底环境。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仿鳐鱼机器人的研究很少,特别是对其动力学模型和自主游动方面的研究更是不足,因而建立了仿鳐鱼机器人的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仿真实现了仿鳐鱼机器人的自主游动,获得了与真实鳐鱼游动十分接近的速度和相同的运动规律,证明了模型和仿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用于拖曳试验的多关节机器鱼试验平台,用以研究鱼类尾鳍游动机制,提供功耗可测,且能够精确拟合亚绣科鱼类运动曲线的多关节机器鱼。根据生物学鳕鱼外形观测数据,同时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同步带串联周转轮系传动的方式,使仿生机器鳕鱼在形态学和运动学上最大程度复现自然界鱼类游动方式。介绍了平台的机械结构及运动控制的实现,同时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机器鱼设计方案进行运动学验证以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机构设计合理,能够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仿鲹科机器鱼的模块化设计,减少仿鲹科机器鱼的制造成本,根据鲹科鱼类的游动方式,设定仿鲹科机器鱼的4大模块,包括驱动模块、连接模块、控制模块和密封模块;利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建立仿鲹科机器鱼的三维模型,结合虚拟样机技术进行机器鱼的运动仿真,采用3D打印等技术实现机器鱼的实体制作。基于舵机驱动的仿鲹科机器鱼模块化设计、虚拟样机仿真及高效率制造等研究,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前提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仿生机器鱼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深入,仿生机器鱼已成为水下机器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中介绍了仿生机器鱼的分类,分析了各类型的游动特点。对鱼类游动机理和仿生机器鱼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仿生机器鱼研究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水温适宜,是鱼类活动、摄食、生长的旺季,同时又是常见鱼病害集中高发和多发期,鱼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与鱼病有直接关联,因此做好鱼病害的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机器鱼能够潜入更深的海洋,设计了一种仿生鱼深海探测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首次提出了"多室水肺"这一概念.基于参考现有的鱼类模型受力等实验的研究成果以及机械原理的设计指导,通过对鱼的运动方式以及各部位作用的分析,从构件层次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鱼骨架、背鳍、胸鳍、尾鳍以及内腔的机械结构,阐述了这些机械结构更加优化的原因以...  相似文献   

13.
鱼类畸形问题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因为饲养问题而导致的畸形,可能会削弱鱼类的抢食能力,影响其生长,严重时可导致鱼类死亡.畸形鱼在销售过程中,也会因为其长相不佳造成销售困难,影响养殖户的收益.文章分析了鱼类畸形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为鱼类畸形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水鱼加工处理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效率较低。文中针对杀鱼机设计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利用PLC作为主控制器,控制杀鱼机加工处理流程,实现自动化生产。该系统能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泳动微机器人推进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IPMC高分子材料驱动的仿生鱼型泳动微机器人,分析了IPMC材料的弯曲特性、主要研究问题以及鱼类波状运动的机理。该微机器人具有柔韧性好、低电压驱动、良好的响应性能等特点,因此在工业、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机器鱼的研究,为研制水下低噪声、高效、商机动性移动平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鱼在水下的游动方式多种多样,文章对其中一种即鲹科鱼类的游动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介绍了按此原理模仿研制的1条三节的机器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水力机械内压力变化梯度对鱼类损伤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水力机械应用中对自然界鱼类损伤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采用由压力容器、真空泵和空气压缩机组成的管路系统模拟水力机械内压力变化过程,采用由压力传感器、放大电路、A/D数模转换卡和计算机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测量压力时间变化,观察并解剖分析压力梯度对鱼造成损伤的情况。通过研究发现负压状态下的压力梯度会对鱼的生存构成威胁,并得到了水力机械内对鱼类通过安全的压力梯度极限值,为新型环保的水力机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身体/尾鳍推进模式仿生机器鱼研究的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海洋资源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水下机器人已成为科研的热点。仿生机器鱼作为水下机器人,具有低噪声、对环境扰动小等特点。身体/尾鳍推进模式(Body and/or caudal fin,BCF)仿生机器鱼是指以身体/尾鳍推进模式推进的仿生机器鱼,它具有高速、高效、机动性高等优势,是近年来仿生机器鱼研制的重点。随着1994年首条仿生机器鱼的研制成功,许多优秀的相关研制成果已应用到水下考古、水质监测、污染检测等领域。基于此,介绍BCF鱼类的分类及特点、BCF生物鱼以及仿生鱼的推进机理,并着重介绍国内外BCF仿生样机的研制进展,对已有样机的驱动方式、机械结构和游动性能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不同驱动方式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BCF仿生机器鱼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仿鲹科机器鱼的真实运动模拟,通过对一种仿鲹科机器鱼进行方案设计、三维实体建模和ADAMS运动仿真,实现仿鲹科机器鱼的仿真模拟;设置多舵机串联驱动机器鱼多种驱动模式,进行鲹科鱼类的推进模式及其动力学分析;并通过对比各个游动模式下的机器鱼身体波波幅包络曲线,获得机器鱼最贴合实际的舵机驱动方式。本研究为仿鲹科机器鱼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FLUENT的摆动尾鳍水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动力学理论,提出了摆动尾鳍的水动力学模型,利用Fluent的动网格技术,探讨了最大击水角度以及摆动与平动对尾鳍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鱼类的逃逸姿态与其巡游姿态分别对应不同的参数.在相位差固定的情况下,鱼类可以很容易地在两种姿态间切换.研究内容为进一步探讨鱼类如何兼顾各种游动姿态,研制新型高效仿鱼机器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