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血型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出1例RhD阴性受血者输注DEL型血液后诱发抗-D产生。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抗原及抗体检测,PCR-SSP法进行RhD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受血者ABO血型为A型,Rh分型为ccdee,直抗阴性。受血者随机输注的3位供者均为DEL RhD1227A纯合型,且受血者输血后2周抗体筛查为阳性,并鉴定为抗-D。结论 RhD阴性受血者输注DEL RhD1227A纯合型血液后可以引起初次免疫反应,并产生不规则抗-D。所以对于RhD阴性供血者应加强阴性确认,必要时可以增加RhD的基因检测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例亚洲型DEL母亲产生抗-c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母子输血救治方案。方法 盐水试管法鉴定母子ABO血型、Rh表型;经典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母亲RhD阴性确认、RhD吸收放散试验;经典抗人球蛋白法、抗人球蛋白卡式法和凝聚胺法进行母亲意外抗体筛查及鉴定、抗体效价检测、交叉配血试验;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使用抗人球蛋白卡式法;RHD基因分型采用商品化RHD阴性鉴定基因检测试剂盒(PCR-SSP法)进行产妇RHD基因分型。结果 产妇Rh血清学表型CCee, DEL基因检测结果RHD~*1227A,产生抗-c;患儿Rh血清学表型DCcEe,直抗阳性,红细胞放散阳性,结合母亲孕产史、患儿临床表现和血液检查结果,诊断为抗-c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结论 亚洲型DEL母亲产生抗-c并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选择Rh表型DCCee红细胞输注,母亲选择Rh表型CCee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输注,输血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el型红细胞是否诱导RhD阴性受者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方法用吸收放散试验鉴定Del型血液,对临床输注Del型红细胞的患者进行追踪,采集输血后1周~1年的患者血液标本,RhD抗原初筛阴性的标本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进行阴性确认。对患者血清采用凝聚胺法、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微柱凝胶法筛查不规则抗体,然后对筛查阳性标本用谱细胞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并进行效价测定。结果采集到输注Del红细胞的RhD阴性受血者样本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女性均有孕产史。Del型受血者5例,男性2例,女性3例,输注Del红细胞后未发生输血反应,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真实RhD阴性受血者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8例男性和5例女性患者输注Del红细胞后未发生输血反应,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2例妊娠女性抗-D为阳性,未出现输血反应。结论 Del型个体未检出抗-D,产生抗-D的个体未检出Del型。Del红细胞导致RhD阴性受者产生同种免疫反应的概率可能很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及热吸收放散方法对RhD阴性献血者血液进行DEL型检测,并采用DNA测序方法分析DEL型献血者的RHD基因序列,回顾性分析接受DEL型血液RhD阴性患者体内抗-D产生情况。结果经吸收放散方法确认的13例DEL阳性的献血者均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12例接受DEL型血液的RhD阴性患者体内抗-D水平均无变化,1例患者体内抗-D水平由8升高到32。结论DEL型血液引起抗-D同种免疫反应的可能性较低,但DEL型血液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对于体内已存在抗-D抗体的患者应避免输注DEL型血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查分析本地区RhD阴性人群RHD基因的多态性,对RhD阴性个体准确鉴定,制定针对不同个体的临床输血策略。方法招募RhD阴性自愿无偿献血者及患者(以孕产妇为主),经知情同意后,征询调查输血史及女性孕产史,并采集标本进行RhD阴性血清学确认、基因测序和抗体筛选鉴定。结果 96例标本中,检出73例RHD基因全缺失型,18例RHD~*01EL.01基因型,其中RHD1227A纯合型17例,RHD1227A杂合型1例,2例RHD~*15基因型,1例部分D,为RHD~*58基因型,2例RHD~*01N.16变异型。检出产生抗体者4例,其中抗-D阳性2例,抗-D和抗-E均阳性1例,抗-Di~a阳性1例。结论本地区RhD阴性汉族人群中DEL型比例略低于一般汉族人群数据,DEL型女性未见因怀孕或生产多胎D抗原阳性新生儿而产生抗-D或发生RhD-HDN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番禺地区RhD阴性的孕妇进行RHD基因分型以及产后追踪,为临床制订科学、合理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番禺地区RhD阴性孕产妇标本40例,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管法进行RhD阴性确认,用吸收放散试验进行放散D筛查,用PCR-SSP方法进行RHD基因分型。结果经鉴定40例均为RhD阴性,吸收放散试验鉴定9例为放散D表型(Del),占比22.5%。对40例标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4例为RHD基因全缺失型,占比60.0%;9例为RHD1227A DEL型,与血清学放散D(Del)一致,占比22.5%;5例RHD-CE(2-9)-D型占比12.5%;2例10外显子全阳性,经进一步测序分析确定均为RHD 711del C型,占比5.0%。结论该地区RhD阴性孕产妇中存在较高比例的RHD1227A DEL(放散D),临床医生适当结合吸收放散试验和基因分型结果,能更精准判断孕妇RhD血型,从而更加科学地制订产前抗-D筛查和预防RHD-HDN发生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h阴性个体输血中Del型红细胞的D抗原免疫原性。方法对临床输血的Rh阴性患者进行回顾性跟踪检测,采用PCR-SSP法检测标本RHD基因,间接抗球蛋白法检测抗-D效价,流式细胞术对比输血前后抗体强度的变化。结果 2名输注Del型血液的Rh阴性患者,抗-D效价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抗-D强度明显升高,说明Del表型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结论为了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常规血清学检测Rh阴性的供血者,应进一步排除弱D及Del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州番禺地区RhD阴性的孕产妇的产前血型抗体筛查和RHD基因分型以及产后追踪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产科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产前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广州市番禺地区RhD阴性孕产妇标本42例,用间接抗球蛋白法进行RhD确认,用吸收放散实验进行放散D确认,用PCR-SSP方法进行RHD基因分型。通过查看病历或电话回访,了解孕妇生产过程和HDN发生情况。结果 42例筛查阴性标本均确定为RhD阴性,9例经吸收放散试验确定放散D表型(Del),占比21.4%,基因分型均为RHD1227A DEL型;2例血清中检出抗-D,占比4.76%,基因分型均为RHD基因缺失型。成功追踪产妇17例,均顺利产下婴儿:RhD阴性1例、RhD阳性16例,2例血清中检查抗-D孕妇所生产的婴儿均发生RHD-HDN,其余15例均未出现明显的HDN症状。结论本地区RhD阴性孕产妇中存在较高比例的RHD1227A DEL(放散D),临床产科医生适当结合吸收放散试验和基因分型结果,更能精准制定RhD阴性孕妇的产前抗-D筛查、预防性注射Rh免疫球蛋白阻断母体抗-D产生以及预防RHD-HDN发生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304名RhD(-)孕产妇RhD同种免疫发生情况,探讨RhD(-)孕产妇抗-D产生的影响因素,建立正确的围产期孕妇RhD新生儿溶血病的监测、预防和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标准血清学方法对3975名孕产妇及其丈夫进行ABO及RhD抗原鉴定。对RhD抗原鉴定为阴性的标本,进一步采用间接抗球蛋白方法检测RhD抗原,以排除或确认弱D型或部分D表型。对所有RhD(-)孕产妇及其丈夫进行CcEe表型的血清学分型。采用抗球蛋白方法对所有RhD(-)孕产妇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初筛,对初筛阳性者进一步用鉴定细胞做抗体鉴定及抗体效价测定并采用PCR-SSP方法确定是否为DEL型。结果 3975份孕产妇标本中304份经鉴定为RhD(-),其中29份产生了抗-D,本组调查中RhD(-)孕产妇抗-D产生的比例为9.54%。29名产生抗-D的RhD(-)孕产妇中,夫妇ABO血型相合者24名(82.76%),不合者5名(17.24%)。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29名产生抗-D的Rh(-)孕产妇均排除DEL表型。结论 RhD孕产妇RhD同种免疫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DEL型孕产妇产生抗-D的几率较低。应及时、定期监测RhD围产期孕妇的抗-D水平,对未产生抗-D的孕妇应给予抗-D免疫球蛋白治疗,对已产生抗-D的孕妇,应密切监测其抗-D水平,并在孕期及新生儿出生后给予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EL型个体是否对D抗原产生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对经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认为Rh(D)阴性的1030名献血者和89名孕妇做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为阳性的献血者用10个O型谱细胞和筛选特异细胞做抗体鉴定。对产生抗-D的Rh(D)阴性献血者和孕妇用DEL特异性引物鉴定检测DEL型;对117名Rh(D)阴性献血者以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型,对DEL阳性的献血者做抗体筛选。结果10名献血者和5名孕妇产生抗-D,他们的DEL基因分型均为阴性;117名Rh(D)阴性献血者DEL吸收放散试验检测阳性24名,并且抗-D阴性。结论在产生抗-D的个体中未检出DEL型,在DEL型的个体亦未检出抗-D。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RHD mRNA剪接体多态性与RhD抗原表达的强度在临床输血、妊娠中的异常免疫应答,为RhD血型定型标准与输血原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案例1:RhD阳性(血清学凝集强度达4+)的男性患者因为多次输RhD阳性血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中产生了抗-D。案例2:RhD弱阳性孕妇怀孕RhD阳性胎儿产生了抗-D。案例3:Rhccdee表型的地贫患儿因长期(8年)输注常规定型为RhD阴性的血液后产生了抗-D。以上3例样本提取全血的mRNA通过反转录成cDNA,使用RT-PCR法通过自主设计的引物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RHD mRNA剪接体的多态性结构。结果所选的3例患者中患者1、患者2均以3种剪接体的多态性表达了RHD基因。患者1的RHD mRNA剪接体形式:剪接体1与RHD基因参比序列全长一致,剪接体2与RHD基因参比序列相比缺失exon-7,并且在exon-3的第426位发生CA突变、exon-5的707位发生AG突变、713位发生TC突变,剪接体3与RHD基因参比序列相比缺失exon-7,8,9;患者2的RHD mRNA剪接体:剪接体1与RHD基因参比序列全长一致,剪接体2与RHD基因参比序列相比缺失exon-8,9,未发现其他核苷酸突变,剪接体3与RHD基因参比序列相比缺失exon-7,8,9;因为患者3是RhD阴性,缺失RHD基因全部外显子,因此未检测到RHD mRNA剪接体的多态性。结论 RhD抗原的表达直接受RH基因调控,RhD mRNA剪接体的多态性决定RhD抗原强度的差异。RhD抗原弱阳性或阴性的受血者在接受RhD阳性血液时也受同种异体免疫产生抗-D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分析检出免疫性抗体的RhD阴性献血者的RhD基因型。对自2008年4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哈尔滨市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确证为RhD阴性的献血者进行免疫性抗体筛查,对检出免疫性抗体的样本采用PCR-SSP及DNA序列分析进行RhD的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1265例RhD阴性献血者检出免疫性抗体12例(占0.95%),其中9例为抗-D抗体,3例为抗-(D+C)抗体;基因型检测结果 10例为RhD阴性、2例为RHD 711DelC。结论:RhD阴性和RHD 711 DelC献血者易被免疫产生抗体;RhD阴性人群尤其是女性应提高意识,避免误输RhD阳性血液,避免多次妊娠导致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确定患儿血清中存在的不规则抗体的性质及效价,配合型输血,以评估其输血疗效。方法应用试管法检测ABO及RhD血型,使用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抗球蛋白法对患儿血清及放散液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鉴定,并测定血清中抗体的效价。结果患儿血型为"O"CcDEe,血清及放散液中存在类同种抗-D,其血清中抗体效价为8。随着给予患儿输注RhD阴性红细胞输注剂量与次数增加,患儿血红蛋白值逐渐增高,类同种抗-D效价逐渐减低。结论应根据类同种自身抗体特异性,选择输注其对应抗原阴性红细胞,才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部分D表型孕妇进行免疫血清学和RHD基因型分析。方法: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孕妇RhD血型,并进行血型特异性抗体筛查和鉴定;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鉴定孕妇RHD基因型;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孕妇及其配偶和女儿的RhD血型抗原进行基因分型及遗传分析。结果:该孕妇血清中检测出IgG抗-D,其抗体效价为1∶8。PCR-SSP结果显示,该孕妇RHD基因第3-6外显子缺失,经鉴定该孕妇RHD基因型为DVI type 3型。MLPA分析显示,该孕妇只有1条RHD等位基因,且缺失3-6外显子,其基因型为CDVIe/cde,其配偶为CDe/CDe纯合子基因型,女儿为CDe/CDVIe基因型。结论:准确的RhD血型鉴定对制定安全有效的临床输血策略和对育龄妇女采取恰当措施及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例输注阳性血液的D变异型患者进行Rh血型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探讨该D变异型的输血策略。方法采集患者标本,用2种不同的单克隆抗-D试剂鉴定D抗原,并用试剂盒检测D变异体抗原表位,Rh CE抗原分型,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采用多重链接酶依赖的探针扩增(MLPA)方法检测RHD及RHCE基因型,对于MLPA检测不到的RHD突变型等位基因,对RHD基因全部10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及产物直接测序分析。结果该患者初步D抗原鉴定结果显示为D抗原弱表达,且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阴性;D抗原表位检测结果显示其红细胞与D抗原ep D5.4、ep D2.1和ep D3.1表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产生弱凝集反应,与其余表位抗体均无凝集反应,大量输注D阳性血液后的168 d及232 d抗体筛查结果均为阴性;Rh CE抗原分型为cc Ee,MLPA结果显示其基因型为RHD/d,RHCE基因MLPA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表型一致;RHD基因外显子直接测序发现其第3外显子携带纯合的c.341GA(p.Arg114Gln)错义突变。结论患者为弱D25变异型,对弱D25型的D抗原进行表位分析的显示其部分抗原表位缺失。该患者大量输注阳性血液后未产生抗-D,为制定该血型患者的临床输血策略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RhD阴性患者输注与其血型相同的RhD阳性红细胞血液后,患者抗-D抗体的水平。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输注RhD阳性同型红细胞的20例RhD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在输血前及输血后10、20、30、60、90d的抗-D抗体水平及RhD阳性患者的效价。结果输注RhD阳性同型红细胞血液的20例RhD阴性患者,在输血后90d内有6例患者表现为RhD阳性,其中男性RhD阳性率为25.0%(3/12)、女性RhD阳性率为37.5%(3/8)。3例RhD阳性的女性患者抗-D抗体效价分别为35、278、508。结论 RhD阴性患者输注RhD阳性同型红细胞血液,可刺激机体免疫机制,产生红细胞表面抗-D抗体,且部分RhD阴性患者的红细胞表型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RhD基因型与抗-D产生的相关性,以发现与产生抗-D及能引起Rh血型新生儿溶血病(HDN)相关的D基因表型。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PCR-SSP)技术。结果 RhD初筛阴性样本128例,再行RhD阴性确认试验,有3例样本阳性,为D变异型。根据分子生物学结果表明缺失RHD基因104例;DEL型21例;弱D15型2例;DⅥ型Ⅲ型1例。结论应对RhD抗原初筛试验阴性的个体进一步鉴定RHD基因型,以预测与评估产生抗-D的可能性,从而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指导、监测及产后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例D变异体DBT-1表型引起输血后产生抗D抗体的原因及分子机制。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确认样本Rh D、C、c、E、e血型及抗体鉴定;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性的外显子1—10;结果该例Rh D血清学检测为阳性,Rh分型为CCee,部分D表型为DBT-1类型,输入Rh DE阳性血产生抗-D及抗-E,效价分别为128和4;PCR-SSP方法扩增RHD基因特异性的外显子1—10,外显子5—7缺失,其余RHD基因外显子序列与标准序列相同。结论证实DBT-1部分D表型个体可被正常D抗原致同种免疫反应,在输血及新生儿溶血病方面有重要意义,应提高检测水平,若需要可选择Rh D阴性红细胞制品配合性输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于占我国汉族Rh(D)阴性人群约25%的DEL型红细胞具有基本完整的D抗原表位,临床观察汉族DEL型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是否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方法跟踪观察和测定207名有妊娠史的Rh(D)阴性孕妇产前和产后血清抗-D,根据RhCcEe表型和PCR检测RHD1227A等位基因鉴别DEL型和真实Rh(D)阴性表型。结果 207名Rh(D)阴性孕妇中,DEL型个体46名(22.2%)均未检测到血清抗-D,即使5名个体有2次或以上生育史,亦未见同种免疫反应。161名真实Rh(D)阴性个体中检出40例抗-D阳性(24.8%);80名有生育史的真实Rh(D)阴性孕妇中30例抗-D阳性(37.5%);20名有2次或以上生育史的真实Rh(D)阴性孕妇中12例存在抗-D(60.0%)。结论 DEL型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发生抗-D同种免疫反应的可能很小,我国Rh(D)汉族阴性孕妇中的DEL个体可免去定期的产前抗-D检测,以及免去预防性Rh免疫球蛋白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1例有输血史多次分娩史的RhD阴性孕妇D抗原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明确RhD表型和基因型。方法 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母亲和新生儿Rh血型初筛,母亲红细胞经典抗人球蛋白技术进行RhD阴性确认,吸收放散试验确定是否为Del。基因检测确定孕妇RHD基因型。结果 该孕妇结果为Ccdee, RhD确证试验为D阴性,吸收放散试验阴性,基因检测为RHCE(2-9)-D变异,产生抗-D,抗-E。新生儿为CCDee表型,游离抗体检出抗-D和抗-E,放散液检出抗-D。患儿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输血、光疗和换血治疗。结论 RHCE(2-9)-D变异型血清学可能表现为D阴性,确证试验阴性,有产生抗-D并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