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制备了O,O-双十二酰化-N,N,N-三甲基壳聚糖季铵盐(DATMC),用FTIR、EA和1H NMR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与胆固醇(CH)的混合单分子膜性质。结果表明:DATMC在氯仿、THF和DMF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随着胆固醇含量的增加,DATMC /CH混合分子膜的崩溃压和极限分子占据面积均减小;在任何膜压下,体系的超额自由能ΔGexc< 0,说明DATMC与CH二者处于混溶状态。并且XCH=0.8时,ΔGexc最小,此时相容性最好,体系最稳定。实验结果表明,调整胆固醇的含量可以改变混合单分子膜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CSM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行为,分析了其吸附动力学特性和热力学性质,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对淀粉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表征,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CSM对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行为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不同温度下,CSM吸附对羟基苯甲醚的吸附焓变(ΔH)、吸附熵变(ΔS)、吸附自由能变(ΔG)均为负值,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3.
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的气相压降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Water-sparged aerocyclone(WSA)is a new type of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equipment with high efficiency.The gas phase pressure drop characteristics in WSA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With the increase of inlet gas velocity(ug), the liquid jet presents three patterns: steady-state jet, deformed spiral jet and atomized spiral jet, and the pressure drop curves in WS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i.e., low pressure drop, abruptly increased pressure drop and high pressure drop.In the low pressure drop region, the liquid holdup in outlet gas(εL)is almost zero, and the gas pressure drop in WSA(Δp)increases with ug.In the second region,εL develops from zero and Δp increases abruptly.In the high pressure drop region, εL and Δp increase with ug. The mechanism of the three pressure drop regions is discussed.A non-dimensional empi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regions with low and high pressure drop, which correlates the Euler number with the gas Reynolds number based on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and can be well used to predict the pressure drop in WSA.  相似文献   

4.
通过化学-酶相耦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e.e.值>99%的S-β-萘乙醇,使其光学纯度达到了制备R-2-萘乙胺的要求。研究中以β-萘乙酮为原料,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外消旋的β-萘乙醇。经过酶催化动力学拆分,β-萘乙醇中R型底物100%全转化为酯,S构型底物型被保留,这样体系中S构型底物的e.e.值达到近100%。本文还考察了若干因素对酶催化动力学拆分过程的影响,并最终确定了酶催化动力学拆分β-萘乙醇制备S-β-萘乙醇的最适条件:反应温度45 ℃,溶液为甲苯,底物浓度为100 mmol/L。  相似文献   

5.
二异氰酸酯在超声条件下对β-环糊精(β-CD)进行改性,制得改性环糊精的交联聚合物。用正交试验法,以交联聚合物产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二异氰酸酯改性环糊精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合成工艺条件:n(异氰酸酯)∶n(β-CD) 的摩尔比约为1∶9;二异氰酸酯选用六亚甲基而异氰酸酯(HDI),超声声强0.1 W/cm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 h。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等检测方法对交联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β-CD保留了其原有的空腔结构,环糊精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键,交联后的聚合物形成了具有网络的形貌;超声条件下合成环糊精聚合物可以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交联聚合物形成了微球状表面和多孔的空腔结构。  相似文献   

6.
朱伟军 《化工进展》2011,30(12):2736
建立了以苯甲酸乙酯为内标物,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测定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含量的新方法。线性回归方程y=0.6837x+0.0186,相关系数r为0.9994,加标回收率达到96.28%,相对标准偏差为1.09%。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O,O-二甲基硫代磷酰胺的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东丽公司T800碳纤维为原料,经不同温度的连续石墨化处理得到性能不同的高模量碳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拉曼光谱(Raman光谱)研究了5种自制PAN基高模量碳纤维(1#,2#,3#,4#,5#)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石墨化温度的升高,石墨微晶尺寸LcLa10La110及取向度均逐渐增大,而d002和取向角则逐渐减小。石墨化温度越高,碳纤维的石墨化程度越高,结晶度越大。  相似文献   

8.
高猛  周国兵 《化工学报》2011,62(5):1252-1257
Re=400~2200范围内,对管后分别布置一对斜截半椭圆柱面和三角形小翼涡流发生器的顺排和叉排翅片圆管空冷器气侧传热和流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效果相当。由于流线型设计,斜截半椭圆柱面在顺排管和叉排管空冷器中产生的流阻分别比三角形小翼低0.07%~2.53%和1.51%~5.31%,在叉排管空冷器中,两涡流发生器在较高Re下均具有流动减阻效果,斜截半椭圆柱面最多可减阻6.40%,三角形小翼最多可减阻4.39%。顺排管空冷器中斜截半椭圆柱面综合性能R=(j/j0)/(f/f0)值在Re>700时比三角形小翼高相似文献   

9.
常压下测定了1,2-丙二醇分别与丁醇、戊醇和己醇组成的二元系在293.15~318.15 K下的密度和黏度,建立了混合液密度和黏度随温度和组成变化的方程。计算了过量摩尔体积VE,黏度偏差Δη和过量流动活化自由能ΔG*E。结果表明,三个二元系的过量摩尔体积在全浓度范围内均为正值,随温度升高,偏差增大,但发生最大偏差时的溶液组成不同;过量摩尔体积值按丁醇-戊醇-己醇顺序逐渐增大;黏度偏差和过量流动活化自由能三个体系显示了相同的变化关系,均为负值,且都随温度降低而偏差增大。利用Redlich-Kister方程对过量性质进行了关联。分析和讨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l-薄荷醇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l-薄荷醇的性质、应用与最近几年国内市场对l-薄荷醇的需求情况。着重阐述了4条l-薄荷醇合成路线及其研究进展。4条路线分别是:经由香茅醛、经由l-薄荷酮、经胡薄荷酮和经百里酚合成l-薄荷醇,香茅醛、l-薄荷酮、胡薄荷酮和百里酚在路线中可作为起始原料或中间产物。其中,以月桂烯经香茅醛合成l-薄荷醇以及由百里酚直接合成l-薄荷醇的路线,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生产。l-薄荷醇的合成大多需要以天然产物为原料,价格较高。而以百里酚等石化产品为原料的合成路线虽较短,但得到的异构体较多,l-薄荷醇的收率相对较低。松节油作为可再资源,来源广泛,价廉易得,以其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将具有的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溴代二苯并呋喃/噻吩热力学性质的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堵锡华 《化工学报》2010,61(12):3059-3066
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BDFs)是剧毒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溴系阻燃剂的燃烧和高温裂解过程,其性质与其结构有关;多溴代二苯并噻吩(PBDTs)的结构与其非常相似。通过计算多溴代二苯并呋喃和多溴代二苯并噻吩254个分子的原子特征值,利用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了一种新的连接性指数——路径指数mP,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PBDFs的分子总能量(ET)、标准焓(H0)、自由能(G0)、标准熵(S0)和恒容热容(c0v)以及PB-DTs的标准焓(H0)、自由能(G0)、标准生成焓(ΔfH0)和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0)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相关性良好(r20.995),利用Jackknifed法检验了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Jackknifed检验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95以上,对标准熵预测的相对平均误差为0.52%,预测结果和文献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水分对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慧灵  闫松  魏彤彤 《化工学报》2011,62(5):1290-1295
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过氧化物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分解特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后果非常严重.为研究该类物质的热稳定性,本文通过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对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干燥样品、潮湿样品以及加过量水的样品进行实验,得到了3组样品的温度、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根据测试结果,分别拟合了不同反应级数下...  相似文献   

13.
自由基调聚法合成聚丙烯酸叔丁酯调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丙烯酸叔丁酯(tBA)为单体,CBr4为调聚剂,利用自由基调聚反应,合成了末端有-CBr3基团的聚丙烯酸叔丁酯(PtBA-Br)调聚物。利用GPC和1H NMR对PtBA-Br的数均分子量(Mn)进行了测定,其值为2730~9200。为了准确地控制调聚物的分子量,利用Mayo方程和模拟的方法得到了相似文献   

14.
马威  刘勇  张淑芬 《化工学报》2010,61(11):2992-2998
2-(2′-羟基-5′-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UV-P)经过羟基乙酰化、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代,合成了具有高反应活性的2-(2′-乙酰氧基-5′-溴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为提高目标产物产率和反应效率,分别对溶剂、引发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投料比和反应底物浓度进行了研究。得出较优合成条件为:氮气保护下,四氯化碳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NBS与2-(2′-乙酰氧基-5′-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摩尔比1∶1,回流反应1h。在上述条件下,2-(2′-乙酰氧基-5′-溴甲基苯基)-2H-苯并三唑产率为60%。产物经过IR、1HNMR、MS分析证明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15.
姚兴东  柴坤刚  纪红兵 《化工学报》2010,61(11):2823-2828
采用简单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活性炭负载磷钼酸(PMA/C)催化剂,运用FTIR、XRD、BET及TG进行了PMA/C催化剂的表征。研究了PMA/C催化α-蒎烯的甲氧基化反应,反应主要得到加成产物α-松油基甲醚(TME)和α-蒎烯异构产物。以TME产率为指标,考察了PMA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为反应介质,研究了壳聚糖与ε-己内酯的均相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均相条件下壳聚糖与ε-己内酯的接枝共聚反应时间短、效率高,在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8 h,催化剂Sn(OCt)2的用量为ε-己内酯质量的0.1%,ε相似文献   

17.
臭氧氧化对甲基苯磺酸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典型制药中间体对甲基苯磺酸(p-TSA)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臭氧氧化技术对p-TSA的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2~13、臭氧流量16~64 mg·min-1和污染物浓度100~5000 mg·L-1条件下,臭氧氧化p-TSA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降解规律,且pH、臭氧投加量的增大都有利于拟一级动力学常数的提高,而初始污染物浓度的提高则抑制拟一级动力学常数的增大。建立了表征臭氧氧化过程中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各相对贡献率的动力学模型,定量研究了臭氧流量、相似文献   

18.
水力式流浆箱稳流室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国兵  陈克复  冯郁成  李军 《化工学报》2011,62(5):1205-1211
流浆箱是造纸机上非常关键的设备,纸页的成形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浆箱的性能。水力式流浆箱采用稳流室作为浆料匀整装置,利用淹没射流原理,使流浆箱内的浆流具有均匀的速度剖面。稳流室长度是稳流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基于可实现k-ε湍流模型,运用Fluent求解水力式流浆箱稳流室内的流场参数,利用PIV测量技术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稳流室各横截面上的速度均方差,并以速度均方差值的变化趋势来判断稳流室内浆流速度是否达到均匀,对于不同布浆管束直径d和浆料入射速度v,计算出稳流室内浆流达到均匀分布所要求的长度L,结果表明L值随着布浆管束的直径增加和入射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并且二者分别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利用二元函数拟合得出L值与dv之间的关系式,该式可作为水力式流浆箱稳流室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亚甲基蓝光度法研究基于CaO2的Fenton反应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娇  孟范平  王震宇  刘启元 《化工学报》2011,62(9):2520-2526
CaO2作为原位Fenton 氧化修复中H2O2持续供源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利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评价了基于CaO2的Fenton反应中催化剂种类、初始pH值、CaO2用量、催化剂和CaO2比例、磷酸缓冲溶液浓度对羟基自由基(HO·)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Fe2+作为催化剂,在pH值为4、CaO2相似文献   

20.
螺旋半圆管夹套内充分发展层流流动与换热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雅侠  王航  吴剑华 《化工学报》2010,61(11):2796-2803
根据螺旋半圆管夹套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简化的物理模型;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恒定热负荷条件下夹套内流体充分发展的层流流场和温度场,并与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得的速度场和已有的传热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夹套的结构和换热流体Prandtl数Pr对夹套内流体流动及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层流状态下,夹套管的横截面上存在两涡结构的二次流;随着曲率k的增大,二次流函数值增大,二次涡的强度增强,流动阻力增加。二次流对夹套内的换热起强化作用,k值越大,换热流体的Pr越小,二次流的相对强化换热作用越明显。增大k或Pr可以强化夹套内的换热,但强化效果不同;夹套内换热面的中心部位是需要强化换热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