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龄患者心脏跳动中瓣膜置换术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我科对 2 1例 6 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进行心脏跳动中瓣膜置换术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1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0例。年龄 6 0~ 6 9岁 ,平均 6 2 .2岁。行二尖瓣置换术 14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3例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4例。合并糖尿病5例 ,高血压 4例 ,肾功能不全 1例 ,房颤 8例。风湿性瓣膜病 15例 ,(其中曾经进行过二尖瓣闭式或球囊扩张术的有 3例 ) ,老年性退行性变 6例。心胸比率 0 .5 6~ 0 .74。1.2 方法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者不阻断主动脉 ,主动脉瓣及…  相似文献   

2.
华法林是临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预防血栓形成及体循环栓塞的常用抗凝药,其抗凝效果好坏直接关系患者的术后健康。现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共5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服用华法林的观察与指导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5例,其中男17例,女38例,年龄28-68岁;行二尖瓣置换40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8例;使用生物瓣1例,机械瓣54例;治愈53例,死亡2例。2抗凝时间与用法心脏瓣膜置换分生物瓣置换和机械瓣置换两种,生物瓣置换术后需抗凝3~6个月,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一般于术后48小时或拔除胸腔引流管后2小时即可开始服…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因床位紧张 ,经济困难等原因 ,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便出院回家休养 ,实际上他们仍存在许多现有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 :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物 ,伤口疼痛 ,术后并发栓塞、出血等 .因而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开展家庭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术后远期效果 ,适应社会角色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 2 0 0 0 0 9/ 2 0 0 1 0 9我院 72 (男4 3,女 2 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 ,年龄 2 3~ 6 9(平均 5 2 )岁 .其中二尖瓣置换 2 6例 ,主动脉瓣置换 16例 ,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置换 2 9例 ,生物瓣衰败并发脑出血二次手术 1例 ,…  相似文献   

4.
宋蕾  余同珍  陈连带 《广东医学》2002,23(10):1109-1109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随着人造瓣膜研制成功并在临床广泛应用 ,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挽救了许多严重瓣膜病患者的生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对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降低术后并发症 ,缩短住院时间 ,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3月 ,收治的 12 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2 0例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 ,男 5 3例 ,女 6 7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4 1岁。患者手术情况 :二尖瓣置换术 6 2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35例 ,二尖瓣和…  相似文献   

5.
育龄妇女心脏缺损修补术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是否能承担妊娠 ,在妇产科界已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就我院自 1 996年 6月~ 2 0 0 2年 1 0月收治的 5例心脏手术后妊娠 ,经随访有关妊娠分娩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五例患者 ,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二尖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 +主动脉瓣置换术 1例。孕前心功能均在I~II级 ,妊娠距手术时间 4~ 1 3年。除一例在妊娠 3 0周出现心衰 ,其余 4例妊娠经过均顺利。 3例在 3 8~ 3 9周自然分娩 ,2例在 3 9~ 40周行剖宫产 ,产后心功能I~Ⅱ级。 2例在产前一周停用抗…  相似文献   

6.
邓盛  况竹生  刘邕波 《华夏医学》2000,13(6):765-766
我院于 1985年 2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治 16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现就体外循环下再次心脏手术前的心功能调整 ,术中心肌保护 ,术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32~ 48岁 ,平均 39岁。二尖瓣交界闭式扩张或直视分离术后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 3例。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 8例。二尖瓣置换 3例。生物瓣置换术后再行瓣置换 2例。术前凝血酶原时间 14.5~2 0 .4s,均未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入院时心功能 ~ 级7例、 级 9例 ,经强心及利尿 ,至术前心功能 级 6例 , ~ 级 7例 …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完成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 76例 ,其中应用抑肽酶 5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均完成CPB下心脏直视手术 ,其中男 36例 ,女 4 0例。年龄 2~ 5 4岁 ,平均年龄 36岁。手术类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 0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2 2例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6例 ,单心房矫治术 1例 ,马凡氏综合征行Robin Seck手术 1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 1例 ,单纯二尖瓣膜置换术 8例 ,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 6例 ,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 9例 ,三尖…  相似文献   

8.
0 引 言自1997年8月至1999年10月,我科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术16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7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2例,双瓣置换术54例.现将我们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162例,年龄为19~73岁,其中男性84例,女性78例.二尖瓣置换术76例,主动瓣置换术32例,双瓣置换术54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42例.162例患者中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18例,再次二尖瓣置换2例.所有患者均在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胸部正中切口,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单纯主动脉瓣置换右房插管),从左上肺静脉放置左心引流管.阻断升主动脉后…  相似文献   

9.
80例重症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桦  童亚西 《重庆医学》2001,30(4):343-344
我院自1990年5月~2001年1月共实施重症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80例,现将体外循环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0例,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2~36岁,平均41.7±12.9岁;体重29~96kg,平均52.0±12.6kg.生物瓣衰败再次瓣膜置换术14例,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瓣膜置换术15例,瓣周漏3例,二尖瓣裂及主动脉瓣裂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行换瓣术14例,Ⅲo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后双瓣置换术2例,心衰合并肝功能减退8例,心衰合并肾功能减退4例,合并冠状动脉轻度狭窄2例,术前呼吸、心跳骤停经复苏成功后瓣膜置换术4例,马凡式综合征2例,巨大心脏、心衰12例.其中经历再次手术32人次,其中4次手术2例,3次手术2例,2次手术28例.全组双瓣置换16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二尖瓣置换58例,三尖瓣置换2例.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脑出血2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0 引言 颅内出血(ICH)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1978-11/1998-05,我科心脏病患者术后并发脑出血21例,其中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所致为17例,约占同期瓣膜手术的0.8%.1 临床资料 全组21(男12,女9)例.年龄9~62(平均38.5)岁,病种:先天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例.分别于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法乐四联症根治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冠状动脉搭桥并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主动脉瓣环加宽瓣膜置换术(1例),再次二尖瓣…  相似文献   

11.
少儿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方法和效果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我院 79例 18岁以下少儿心脏瓣膜置换术经验 ,探讨少儿瓣膜置换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 1982年 4月至 2 0 0 2年 8月间 79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少儿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年龄 9~ 18( 12 .5± 4.4)岁 ,<14岁 2 4例。先天性 2 2例 ( 2 7.8% ) ,心内膜炎 6例 ( 7.6% ) ,有合并畸形者 2 0例 ( 2 5 .3 % ) ,风湿性 5 1例 ( 64 .6% )。二尖瓣置换 5 0例 ,主动脉瓣置换 15例 ,三尖瓣置换 6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 8例。生物瓣置换 2例 ,机械瓣置换 77例。所有机械瓣置换病人均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结果 早期死亡 3例 ( 3 .8% ) ;随访 3~ 2 4( 12 .6± 6.4)个月 ,晚期死亡 1例 ( 1.3 % )术后 2年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 ;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少儿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对于瓣膜病变严重 ,不能进行成形手术的患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期处理合并畸形、正规的抗凝治疗是提高儿童瓣膜置换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365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5例,女230例,年龄16~72岁,平均(51.2±10.7)岁。二尖瓣置换术244例,其中生物瓣膜置换术1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5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56例;同期采用Devega或Kay法行三尖瓣成形术235例,行左房附壁血栓清除术91例。结果术后早期病死率3.01%,死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严重心律失常4例,呼吸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2例;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5.75%,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心律失常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术后开胸止血5例;心功能改善至Ⅰ级197例,Ⅱ级145例,Ⅲ级23例。结论术前有效治疗,选择合适手术时机,缩短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提高手术技巧是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瓣膜置换术后迟发性心脏压塞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 1993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迟发性心脏压塞 (L CT) 12例 ,占所有瓣膜置换手术的 5 .7% ,经及时诊断和积极处理 ,所有患者预后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中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8~ 6 8岁 ,平均 45 .3岁。术前心胸比例 0 .6 1~ 0 .85。瓣膜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 8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 2例 ,瓣膜退变 1例 ,生物瓣失去功能 1例。 1例左径二尖瓣闭式扩张史 ,1例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史。本组行二尖瓣置换术 8例 ,双瓣膜置换术 3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例 ,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 3例。体外循环时间 6 8~ 183mi…  相似文献   

14.
1997年 8月~ 2 0 0 2年 8月 ,我科在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 16 87例 ,术中及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 9例 ,发生率为 1.72 % ,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9例病人 ,男 16例 ,女 13例 ;年龄 2~ 72岁 ,平均4 0 .5岁。手术类型 :房室管畸形矫治术 8例 ,心脏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置换术 7例 ,二尖瓣并三尖瓣置换术 4例 ,法洛四联症矫治术 5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3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并二尖瓣置换术 2例。术中发生 2 6例中 ,有 2例发现后再次转机拆除原缝线 ,重新缝合后恢复窦性心律 ;2 4例在心脏复苏后心率明显减慢 ,药物…  相似文献   

15.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收集我院 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期间 10 0例资料完整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病例 ,对其术后抗凝治疗进行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10 0例病人中男 3 5例 ,女 65例 ,年龄 12~ 61岁 ,平均42 .5岁。行二尖瓣置换术 5 3例 ,双瓣置换术 3 0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7例。应用国产机械碟瓣 5例 ,St.Jude双叶瓣 62例 ,Carbomedics双叶瓣 3 3例。术后为房颤心律的 49例 ,窦性心律的 5 1例。  患者均于体外循环下接受常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术后3d或 4d ,引流量明显减少时 ,开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  相似文献   

16.
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脏缺血性停搏期间 ,心肌保护的应用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心脏停搏液灌注技术是心肌保护的重要手段 ,是确保心内直视术成功的前提。我院于 1995~ 2 0 0 0年应用氧合血灌注心肌保护法于心脏手术 12 8例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例 12 8例 ,男性 98例 ,女性 30例 ,平均年龄 4 5岁 (2 4~ 75岁 ) ,体重 4 6~ 98kg。施行手术方式 :瓣膜置换术 6 5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8例 ,二尖瓣置换术 2 6例 ,联合瓣膜置换术 2 1例 ) ,冠状动脉搭桥术 5 2例 ,马凡氏综合症矫正术 3例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取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9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为微创组;选择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相应手术的9例患者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微创组9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2例使用生物瓣),二尖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主动脉瓣环扩大+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植入主动脉瓣膜型号19~25 mm,无1例延长手术切口。术后无死亡患者,无出血及胸部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气和右侧胸腔积液各1例,均经胸腔引流后治愈出院。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CC)时间稍延长(P 0. 05),但并不延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入住时间(P 0. 05),且术后引流量和总输血量减少(P 0. 05),皮肤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 0. 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微创组患者术后随访1~13个月,心脏彩超提示人工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可以取得与经胸骨正中切口同样的效果,但创伤更小,失血和输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8.
1993年 7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院共施行 32例急诊心脏瓣膜置换术 ,现就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中 ,男 2 0例 ,女 1 2例 ,年龄 1 4~6 1岁。全组病人均处于心衰状态 ,心功能 级 8例 , 级 2 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内科治疗无效 1 5例 ,其中伴急性肺水肿 4例 ,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 8例 ,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 4例 ,双瓣病变 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9例 ,其中血培养阳性 4例 ,超声心动图示赘生物于主动脉瓣2例 ,二尖瓣 3例 ,瓣膜穿孔 2例 ,二尖瓣置换术后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的120例心脏瓣膜病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单纯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10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生物瓣膜置换术18例。同期行血栓清除术15例,三尖瓣成形术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左心房折叠术5例,房颤射频消融2例。结果术后共有5例患者死亡,115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无明显瓣膜损坏、心脑血管意外、抗凝意外等发生。结论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安全性大,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 1 998年 2月~ 2 0 0 0年 4月 ,共施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2 3例 ,术后均予以抗凝治疗 ,现将术后住院期间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中男 9例 ,女 1 4例 ,年龄 31~ 5 7岁 ,平均 45岁。 2 3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 ,术前肝功能均正常 ,无出血性疾病史。术前心功能分级 : 级 1 2例 , 级 9例 , 级 2例。心房颤动 9例 ,左心房血栓 6例 ,脑动脉栓塞史 2例。 2 3例中二尖瓣置换术 1 4例 ,其中附加三尖瓣环缩 1例 ,闭式扩张术后 2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3例 ,双瓣置换术 6例。其中置换 St Jude瓣 1 5例 ,国产 GK瓣 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