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手术的关系,阐明CTLA-4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胶质瘤患者60例作为胶质瘤组,健康志愿者46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分析其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手术的关系。结果: 胶质瘤组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Ⅳ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最高,Ⅳ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高于Ⅲ级胶质瘤(P<0.01),Ⅲ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高于Ⅱ级胶质瘤(P<0.01);术后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低于术前(P<0.01)。结论: 胶质瘤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类 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脑胶质瘤。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性,星形细胞瘤可分为低级别的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分级为Ⅰ级和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WHO分级为Ⅲ级)和更具侵袭性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WHO分级为Ⅳ级)。其中,AA和GBM为高度恶性脑胶质瘤。儿童脑胶质瘤中最常见的是髓母细胞瘤(WHO分类为Ⅳ级)。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简化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前言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肿瘤,其中以恶性患者[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Ⅲ,Ⅳ级]多见,表1.虽然CNS恶性胶质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和诊治措施,但是,一般Ⅲ级者生存2~3年,Ⅳ级(如胶质母细胞瘤)生存1年左右.  相似文献   

4.
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D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中cyclinD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及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2例人脑胶质瘤和 8例正常人脑组织标本中cyclinD2和PCNA的表达水平 ,计算两者标记指数 ,统计分析两者之间及其与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 .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无cyclinD2或PCNA表达 .随着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 ,cyclinD2平均标记指数明显升高 .在WHO分级Ⅰ~Ⅳ级胶质瘤中 ,Ⅰ ,Ⅱ ,Ⅲ级与Ⅳ级、Ⅰ级与Ⅲ级以及低度恶性胶质瘤 (Ⅰ~Ⅱ )与高度恶性胶质瘤 (Ⅲ~Ⅳ )之间标记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类似cyclinD2 ,PCNA标记指数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升高 .cyclinD2与PCNA的平均标记指数呈明显正相关 (r =0 .6 5 4 ,P <0 .0 1 ) .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cyclinD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病理学分级密切相关 ,很可能参与了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恶性转化 .  相似文献   

5.
郑翔  吴浩 《吉林医学》2013,(32):6762-6763
目的:探讨利用盐酸尼莫司汀(ACNU)结合Ommaya贮药囊对提高恶性脑胶质瘤(Ⅲ级)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接受皮下埋置Ommaya囊,通过向Ommaya囊内注射盐酸尼莫司汀(ACNU)从而提高肿瘤术后残腔区域药物浓度而控制局部复发。结果:联合治疗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Ⅳ级)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接受皮下埋置Ommaya囊,通过向Ommaya囊内注射盐酸尼莫司汀(ACNU)从而提高肿瘤术后残腔区域药物浓度而控制局部复发。结果:联合治疗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3年后,10例复发,6例死亡,其余2例MRI提示胶质瘤术后改变,无复发现象。相比单纯化疗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所延长,且Kamofsky评分改善。结论:试验结果初步表明Ommaya囊结合盐酸尼莫司汀(ACNU)术后残腔区域化疗是临床治疗脑胶质瘤一种可供选择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颅内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 按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WHO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 据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 CBTRUS )统计,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7%,在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 WHOⅣ级)的发病率最高,占46.1%. 到目前为止,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其主要治疗手段仍然以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为根本,术后结合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以延缓无进展生存期( PFS )、延长总生存期( OS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胶质瘤占脑肿瘤构成的50%以上,英国的数据显示年发病率为21/10万。根据WHO分级标准胶质瘤分为Ⅰ(低恶性)~Ⅳ(高恶性)四级。其中大多数为Ⅲ到Ⅳ级的恶性胶质瘤。胶质瘤的病因未明,且无根治手段。尽管随着神经解剖、神经病理、神经生理、神经放射和神经外科学的进步,胶质瘤的外科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但是当前治疗目标仍限于尽可能地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与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1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单细胞内多个基因异常不断累加的结果导致了单克隆肿瘤细胞的产生,并由此不断分裂逐渐形成肿瘤。在肿瘤增殖过程中,发生了更多的基因改变,因而肿瘤的…  相似文献   

8.
脑胶质瘤属于神经上皮类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占脑实质肿瘤的40%~45%.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2000年修订的WHO分级标准将脑内胶质瘤分为低级别(WHO、Ⅱ)和高级别肿瘤(WHO Ⅲ、Ⅳ).低级别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20%~30%,5年生存率接近80%,高级别胶质瘤占脑胶质瘤的50%,其中间变型(WHO Ⅲ)胶质瘤术后生存时间接近2年,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的5年生存率仅为5%,多数生存时间少于1年.  相似文献   

9.
脑胶质瘤中脂肪酸酰胺水解酶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源性大麻素代谢酶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首次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脑胶质瘤标本23例,其中WHOⅠ级1例,Ⅱ级7例,Ⅲ级5例,Ⅲ~Ⅳ级2例,Ⅳ级8例.另取8例因颅脑外伤行内减压术切除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织标本中FAAH mRNA和FAAH活性的表达.结果 FAAH mRNA、FAAH活性在低级别(WHOⅠ~Ⅱ级)和高级别(WHOⅢ~Ⅳ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脑组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降低,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均P<0.01).FAAH mRNA与FAAH活性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FAAH可能参与了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检测FAAH的表达可评价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为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郁万媛  王蕾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21):3707-3708+3780
<正>脉管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 IVL)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肿瘤,兼具有良性的组织病理学行为及恶性的生物学行为。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0.22%~1.20%[1],国外报道亦罕见,平均发病年龄45岁[2]。有研究表明脉管内平滑肌瘤病为子宫肌瘤向脉管内生长或由脉管本身的平滑肌瘤组织增生后突向管腔的肿瘤[3],累及静脉者占多数,故也称血管内平滑肌瘤病、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少数也可累及淋巴管[3],  相似文献   

11.
孙广卫  张少军  李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32-1535,1540
目的:明确黏着斑激酶(FAK)和第十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缺失基因(PTEN)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与肿瘤的发生、侵袭性生长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Eli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K、PTEN在6例正常脑组织及54例各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K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总阳性率为66.67%,其中Ⅰ~Ⅱ级为35.00%,Ⅲ级为81.25%,Ⅳ级为88.89%,Ⅰ~Ⅱ级阳性率均低于Ⅲ级和Ⅳ级(P〈0.01),而Ⅲ级和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脑胶质瘤中总阳性率46.30%,其中Ⅰ~Ⅱ级为75.00%,Ⅲ级为 31.25%,Ⅳ级为27.78%.Ⅰ~Ⅱ级阳性率均高于Ⅲ级和Ⅳ级(P〈0.01),而Ⅲ级和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与FAK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FAK的阳性率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加,而PTEN的阳性率随着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分析二者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脑胶质瘤的病理学分级、预后,以及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在胶质瘤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与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脑胶质瘤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Ⅰ级19.4±4.5,Ⅱ级24.9±15.1,Ⅲ级53.8±10.7,Ⅳ级70.3±10.3,MVD的阳性率为Ⅰ级8.2±1.6,Ⅱ级8.8±1.7,Ⅲ级16.6±3.6,Ⅳ级19.5±6.1,低度恶性(Ⅰ-Ⅱ级)与高度恶性(Ⅲ-Ⅳ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促进肿瘤中微血管形成,它与微血管密度均可作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p16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杂交和多重PCR的方法,检测68例脑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p16的表达。结果: p16和mRNA在胶质瘤Ⅰ~Ⅱ级和Ⅲ~Ⅳ级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5),而多重PCR检测p16在胶质瘤Ⅰ~Ⅱ级和Ⅲ~Ⅳ级的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基因缺失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p16低表达在人脑胶质瘤的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PIAS3(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3)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研究PIAS3表达与胶质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0例胶质瘤标本及5例正常脑组织中PIAS3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正常脑组织中未见PIAS3表达,胶质瘤标本中的总阳性率为56%(28/5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病理级别的阳性率和标记指数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增加,但Ⅰ、Ⅱ、Ⅲ级胶质瘤PIAS3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Ⅰ~Ⅲ级与Ⅳ级阳性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Ⅰ级与Ⅱ级的标记指数之间、Ⅲ级与Ⅳ级的标记指数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低度恶性组(Ⅰ~Ⅱ级)与高度恶性组(Ⅲ~Ⅳ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IAS3在胶质瘤中有表达,并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乳腺肿瘤内新生血管决定了乳腺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1],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故观察肿物内新生血管的特征是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重点,也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直观地观察到肿块内细小终末血管的立体结构与空间位置的相关性[2]。  相似文献   

16.
人脑胶质瘤组织CD105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组织CD10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2例脑胶质瘤(WHOⅠ级4例,Ⅱ级32例,Ⅲ级68例,Ⅳ级48例)与20例正常脑组织中CD105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22例胶质瘤(Ⅱ级7例,Ⅲ~Ⅳ级15例)与4例正常脑组织中的CD105 mRNA表达。所得结果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结果脑胶质瘤组CD105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P=0.0322),Ⅲ~Ⅳ级组高于Ⅱ级组(P<0.05)。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Ⅲ~Ⅳ级组高于Ⅰ~Ⅱ级组(P<0.05),Ⅰ~Ⅱ级组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CD105 mRNA在转录水平已上调,CD105的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microRNA-210(miR-210)在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将组织标本分为正常脑组织、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三组,星形胶质细胞肿瘤再分为A[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Ⅰ级)],B[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 Ⅱ级)],C[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 Ⅲ级)],D[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中miR-210的表达水平。 统计学分析miR-210的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的相关性。结果 miR-210在各级别星形胶质细胞肿瘤中表达水平依次为D,C,(B,A)(P<0.001),除A、B组间外,其他组间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星形胶质细胞肿瘤级别越高,miR-210表达水平越高;然而在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呈低表达(P<0.05),且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表达量低于少突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量。结论 miR-210在不同起源、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以作为不同起源胶质瘤病理检查的辅助鉴别手段,也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肿瘤恶性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Survivi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胶质瘤石蜡标本91例,其中Ⅰ级 26 例、Ⅱ级 54 例、Ⅲ-Ⅳ级 11 例.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瘤组织中survivin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胶质瘤细胞中有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且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瘤细胞survivin蛋白的表达增强,Ⅰ~Ⅳ级胶质瘤细胞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的百分率分别为Ⅰ级30.8%、Ⅱ级57.4%、Ⅲ-Ⅳ级72.7%.② 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胶质瘤细胞PCNA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的相应胶质瘤细胞PCNA的标记指数(P<0.05).结论胶质瘤细胞中不仅有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且其表达程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肿瘤细胞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头颈部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常见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左右[1],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2],且其5年生存率约40%~50%[3]。因为人体头颈独特的解剖结构及其对电离辐射的高度敏感性,故以放射性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首选治疗手段[4]。在放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神经胶质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28例神经胶质瘤给予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放射治疗(WHO分级Ⅰ级2例,Ⅱ级8例,Ⅲ级15例,Ⅳ级3例).治疗剂量50~66Gy/25~30次/5~6周.中位随访10个月(5~18个月).结果 28例患者WHOⅠ级1年无瘤生存率100%,Ⅱ级87.5%,Ⅲ级73%,Ⅳ级33%.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1年局部控制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