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脑胶质瘤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其发病率高达5~8人/10万人[1]。2021年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其中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2]。恶性脑胶质瘤属于WHOⅢ、Ⅳ级脑胶质瘤,具有分化低、侵袭性强、生长迅速等生物特点,且术后易发生肿瘤复发及转移[3]。手术是恶性脑胶质瘤首选治疗手段,但恶性脑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且颅内解剖结构复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在胶质瘤的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47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方法分为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动脉自旋成像(ASL)检查。结果病理分级低级别(Ⅰ~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瘤周水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灌注明显升高,肿瘤实性部分CBF、患侧/健侧CBF比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健侧CBF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和低级别患者Cho/NAA、Cho/Cr、NAA/Cr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ADC、ADC比值、FA、FA比值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MRS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正确率为82.98%(39/47);仅以DTI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68.09%(32/47);仅以ASL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76.60%(36/47);综合3种功能成像分析,正确分级胶质瘤的诊断正确率为97.87%(46/47),显著高于3种功能成像单独应用(χ2=6.021、14.763、9.553,P均<0.05)。结论联合三种磁共振功能成像的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可优势互补,提高脑胶质瘤分级准确性,有助于手术方式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湖南省肿瘤医院从2008年 7月至2016年5月期间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高级别脑胶质瘤(WHO III~IV级),且具有完整回访资料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 性分析。结果:随访3~111(中位数29.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MOST)为36.00(95% CI: 22.85~49.1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MPFS)为21.00(95% CI:9.72~32.28)个月, 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56.25%,40.63%,17.19%。Log-Rank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均提示与高级 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有病理级别、切除程度、同步放化疗(P<0.05)。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综合治疗 后的总体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而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有肿瘤病理级别、切除程度、 同步放化疗,说明接受肿瘤全切及同步放化疗的WHO III级的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探讨脑胶质瘤边缘带的ADC值变化特点,评价其对不同级别脑胶质瘤边缘带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切片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40例,其中高级别(WHOⅢ-Ⅳ级)胶质瘤25例,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15例,分别进行常规MR平扫、DWI检查及钆对比剂增强扫描。DWI梯度敏感因子b值分别取0 s/mm21、000 s/mm2,测量肿瘤实质、瘤周水肿区及水肿区周围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及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水肿周围正常脑白质区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及水肿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区明显高于瘤周水肿区;高级别胶质瘤水肿周围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明显高于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水肿周围正常脑白质区与对侧相应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有助于推测胶质瘤肿瘤细胞的浸润范围,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合理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在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50例,根据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将患者分为低级别胶质瘤组(Ⅰ~Ⅱ级)23例和高级别胶质瘤组(Ⅲ~Ⅳ级)27例.两组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和横向T2流体衰减反转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低分次伽玛刀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164例,WHO分级Ⅲ级98例,Ⅳ级66例。采用Masep Superplan V3.0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低分次伽玛刀治疗。根据患者年龄、肿瘤体积、临床症状等给予单次6~8 Gy处方剂量,55%~6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肿瘤,分3次治疗,每次间隔2~3 d。平均随访时间为34.6个月。结果 164例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8.75%、30.36%,中位数总生存期21个月。其中WHOⅢ级、Ⅳ级患者3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为39.05%、17.27%,中位数生存期分别为28、15个月,Ⅲ级患者术后生存期较Ⅳ级显著提高(P<0.05)。总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8.05%(46/164),其中Smith并发症Ⅱ级38例;Ⅲ级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较Ⅳ级显著降低(11.22%比53.03%,P<0.01)。结论 WHO分级影响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以Smith并发症Ⅱ级为主。低分次伽玛刀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解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胶质瘤诊断、术前分型及手术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为单发脑转移瘤患者,19例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22例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T1WI、T2WI平扫,...  相似文献   

8.
李健  武永康  董伦  张恒柱 《医学综述》2011,17(11):1725-1727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增强特征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增强图像,观察增强形态、增强程度和强化的均匀性,并测得强化壁的最大厚度、最小厚度,计算两者的比值和差值,与肿瘤病理分级进行比较。结果 92.31%高级别胶质瘤为花环样强化,75%低级别胶质瘤为环形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以不均匀强化为主,占75%,低级别胶质瘤以均匀强化为主,占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强化壁最大厚度为(8.12±3.12)mm和(2.83±1.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增强特征与病理分级之间存在相关,增强最大厚度越大,增强程度与增强厚度均匀性越差,强化越明显,肿瘤分化级别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低级别胶质瘤及高级别胶质瘤的差别,探讨ADC值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20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患者术前常规MRI检查、增强扫描检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在工作站构建ADC图,分别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H1-波谱(H1-MRS)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3例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MRI平扫、增强、DWI和H1-MRS,分别测量肿瘤的实质部分、坏死囊变区、周边区域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和相对ADC值,同时测量脑胶质瘤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低级胶质瘤(Ⅰ~Ⅱ级)组的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胶质瘤(Ⅲ~Ⅳ级)组(P<0.01).(2)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均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67和-0.792,均P<0.01);(3)高级别、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与对侧正常脑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脑胶质瘤的NAA/Cho、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和-0.712;Cho/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06.结论 ADC值和H1-MRS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胶质瘤术前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脑胶质瘤病的核磁共振成像及核磁波谱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磁波谱成像(MRS)对大脑胶质瘤病诊断及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胶质瘤病MRI平扫、增强及病灶MRS综合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侵犯两个或两个以上脑叶,以颞叶、额叶、胼胝体常见,分别为91%、64%、64%。MRI表现:T1WI呈低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高信号,FLAIR像敏感,呈高信号,受累区脑组织轻度肿胀,邻近脑裂、脑沟变浅或消失,占位效应轻;注射Gd-DTPA增强扫描示,4例不规则、结节状强化,1例肿块样强化,2例线状轻度强化,4例无强化;DWI3例弥散受限,8例弥散不受限。MRS:5例强化患者行MRS分析,肌酸(Cr)升高明显,胆碱复合物(Cho)中等程度的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乳酸、脂质(LL)降低,Cho/Cr、Cho/NAA比值升高,肿块样强化患者MRS数值变化明显。病理检查结果:肿瘤分级6例为星形细胞瘤Ⅰ-Ⅱ级,4例(强化)Ⅱ-Ⅲ级,1例(肿块样强化)Ⅳ级。结论:MRI,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诊断及病理分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H1-MRS)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对于判别胶质瘤良、恶性和侵袭性的价值,为临床全面评估胶质瘤生物学特性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13例低级别胶质瘤和12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均行常规MRI、MRS和DTI检查,测量相关参数,分别对2组患者组内及组间参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纤维...  相似文献   

13.
MRI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MRI和CT表现,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水平,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并且资料完整的33例患者,在24 h内完成上腹部MRI平扫、CT平扫及增强检查。根据Balthazar分级,分别对急性胰腺炎进行CT、MRI分级。结果CT、MRI对急性胰腺炎分级差别主要表现在A级和B级,其中6例CT表现正常的AP,因MR-T2WI表现为高信号而分为MRI B级,两者在A、B级分级上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C、D、E级AP的分级上MRI和CT分级基本一致。结论MRI平扫可以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准确分级,并有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多体素磁共振波谱(MRS)对鉴别低级别胶质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Ⅱ级胶质瘤患者的MRS,其中星形细胞瘤1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4例。比较不同亚型低级别胶质瘤代谢物浓度及其比值的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星形细胞瘤中Cho、Cr的相对浓度以及Cho/Cr、Cho/NAA比值均高于少突胶质细胞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o为鉴别低级别星型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相关影响因素(OR=1.153,95%CI:1.083~1.227,P〈0.05)。结论 Cho的相对浓度是鉴别Ⅱ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分级系统对腰椎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进行分级的可靠性。方法设计腰椎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的MRI分级系统,采用正中矢状位T1和T2加权像对100个腰椎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进行MRI分级,并对该分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 100个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的整体MRI分级:A级为43.0%~51.0%,B级为38.0%~46.0%,C级为3.0%~6.0%,D级为5.0%~9.0%。在所有阅片者中,观察者内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865~0.931;而观察者间一致性较低,kappa值为0.727~0.823。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A、B级之间的差异高于B、C级和C、D级之间的差异,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A、C级之间的分歧比例高于B、D级之间的分歧比例。结论该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MRI分级系统简单、可靠,重复性尚可。  相似文献   

16.
退行性膝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不同观察者对退行性膝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MRI诊断一致性,探讨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关节软骨损伤MRI表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由两位有经验的医生回顾性分析68例诊断退行性膝关节炎的髌骨、股骨内、外髁、股骨髁间滑车、胫骨内、外侧平台关节软骨408处关节软骨的MRI图像信号及形态改变进行损伤分级,所得结果进行Kappa统计分析。结果 (1)甲医生:408处关节软骨损伤0级34处、Ⅰ级59处、Ⅱ级80处、Ⅲ级161处、Ⅳ级74处:Ⅲ级为39.5%。乙医生:408处关节软骨损伤0级30处、Ⅰ级68处、Ⅱ级72处、Ⅲ级160处、Ⅳ级78处:Ⅲ级为39.2%。以髌骨后缘、股骨髁及胫骨平台内处多受损伤。(2)68例都伴有1种或1种以上不同程度的关节其它相关结构病变。结论 MRI对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一致性良好,可较为准确地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关节软骨损伤分级;有其它检查方法无可比拟的显示关节其它相关结构的病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颅内胶质瘤分级上的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颅内胶质瘤(低级别16例,WHOⅠ~Ⅱ级,高级别14例,WHOⅢ~Ⅳ级),使用Philips Achieva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在术前进行常规扫描及DTI数据采集。使用PhilipsEWS工作站的Release2.6.3,Fibertrak软件,对比分析FA(fractionalanisotropy,部分各向异性)、RA(relative anisotropy,相对各向异性)和ADC(apparent diffusionco efficient,表观扩散系数)三个参数在胶质瘤不同级别中的表现。结果高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部分(包括强化区及未强化区)的FA值及RA值均高于低级别组(P〈0.01),ADC值低于低级别组(P〈0.01)。结论 DTI能够为鉴别胶质瘤分级提供一定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半月板损伤与对应软骨T2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168个半月板)行膝关节常规MRI及T2-mapping序列检查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病例按其后角半月板损伤程度分组,0级为对照组(15例),Ⅰ、Ⅱ、Ⅲ级为病例组(65例)。应用MRI T2-mapping序列测量各组对应于半月板后角的股骨内、外侧髁及胫骨内、外侧髁关节软骨的T2值,探讨半月板损伤与软骨T2值的关系。结果Ⅰ、Ⅱ级与对照组关节软骨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99)。Ⅲ级关节软骨T2值高于Ⅰ、Ⅱ级组(P〈0.05)和对照组(P〈0.01)。61.7%的Ⅲ级信号见于内侧半月板后角(29/47)。Ⅲ级组胫骨、股骨内侧髁软骨T2值高于胫骨、股骨外侧髁软骨(P〈0.05)。结论半月板Ⅲ级损伤时对应处的关节软骨T2值明显升高,T2-mapping成像对诊断软骨损伤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权像高信号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及外科预后的可能性。方法我院骨科2005年9月-2009年6月1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术前均进行MRI检查。依据MRI T2加权像出现的高信号强度分为3级。0级:未出现脊髓高信号;1级:轻度高信号(信号模糊);2级:高亮度信号(信号高亮)。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术前术后病情评分。结果 0级40例;1级47例;2级29例。病程:0级(11.2±25.6)月,2级(36±33.7)月。术前3等级JOA脊髓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0级术后JOA评分最高为15.6±1.7,术后改善率最高为65.1±24.3;3级术后JOA评分最低为10.6±2.0,术后改善率最低为36.1±30.3。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MRIT2加权像高信号与患者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及术后JOA评分相关,MRI T2加权像信号强度最高的患者术后改善率最低,T2高信号的分级方法可作为评价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闫俊  张卫东  钱程 《现代医学》2001,29(2):94-96
目的回顾性分析半月板不同程度损伤的MRI表现。方法对86例可能半月板损伤患者的97个膝关节194个内外侧半月板的MRI表现和关节镜进行对照研究与分析,根据半月板内部MRI信号特征,将半月板损伤分为Ⅰ~Ⅲ度。结果在194个半月板信号中发现160个半月板信号异常,Ⅰ度损伤31个,Ⅱ度损伤58个,Ⅲ度损伤71个。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性为90.27%,特异性为95.09%,准确性为88.14%,阳性预测值为91.55%,阴性预测值为94.31%。结论MRI是一种无创伤、能准确诊断半月板损伤以及取代创伤性关节镜检查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