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对于中国电子商务而言,2004年3月24日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会议还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将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可以预见,中国电子签名法的正式颁布指日可待。电子签名立法意义重大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所含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程序或者符号、声音等数据。通过它可以验证网上重要文件收发件人的身份和签名,还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电子…  相似文献   

2.
《新电脑》2000,(9)
今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费城以他爱犬的名字作为口令,用一张智能卡签署了《电子签名法》该法案被称为本届美国国会通过的最重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子商务立法,并将于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电子签名法》明确承认了电子签名、电子合同和电子记录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4月1日开始,十届人大通过的《电子签名法》正式开始施行。这部法律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届时消费者可用手写签名、公章的“电子版”、秘密代号、密码或指纹、声音、视网膜结构等安全地在网上“付钱”“、交易”及“转账”。《电子签名法》可以说填补了我国电子信息化当中的一项空白,堪称信息化的一个里程碑。一、《电子签名法》制定的背景1.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电子签名法》。《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可以说是“适应形势应时而生”。从2002年中办17号文件开始,我国的电子政务有了…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24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电子签名法(草案)>获得原则通过,随即被提交全国人大讨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4月2日、6月21日,对该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2004年8月28日,<电子签名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相似文献   

5.
作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法律,电子签名法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电子签名法的实施,标志着互联网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表明互联网这个最早仅用于学术研完目的的专业交流工具,正在从单一的媒体通讯平台转变为社会生活的全面应用。电子签名法的最大意义是,它从法律上确认了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具有和手写签章相同的法律效力,从而为电子商务奠定了法律基础。为保证交易安全,电子签名法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该法还规定了电子认证服务的资质与认证服务机构的监管办法。  相似文献   

6.
《电子签名法》实施情况 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电子签名法》,2005年4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作为我国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子签名法》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行为、明确电子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及认证程序、规定电子签名的安全保障措施等法律规定,为促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7.
读者之声     
上周,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电子签名法正式出台,并将于明年4月1日起实施,电子签名法将从很大程度上扫除我国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障碍。让我们从电子签名法谈起,一起来回顾一下上周的IT时事。  相似文献   

8.
即将于4月1日实施的《电子签名法》被看作是我国第一部信息化的法律,将对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但依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其适用范围却仅仅限于电子商务领域,而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其他社会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对电子签名的法律效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尽早制定适用于电子政务的电子签名的法律或法规,另一方面更要呼吁在后续的信息化立法过程中,电子签名这样的信息化应用基础应该可广泛使用于信息化各个领域。统一缘于信息环境同构性《电子签名法》在信…  相似文献   

9.
从国际上来看,电子签名法的立法活动十分迅速。199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推出《电子商务示范法》;马来西亚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建设“信息走廊”的计划,并于1997年制订了《数字签名法》,是亚洲最早的电子商务立法;意大利1997年《数宇签名法》;德国1997年的《数字签名法》和《数字签名条例》;1998年,新加坡颁布了主要涉及“电子签名”的《电子交易法》,又于1999年制订了“新加坡电子交易(认证机构)规则”和“新加坡认证机构安全方针”;加拿大1999年的《统一电子商务法》:澳大利亚1999年3月15日生效的《电子交易法》;韩国1999年的《电子商务基本法》;1999年12月13日,欧盟通过了关于电子签名的最终指令:《欧盟电子签名统一框架指令》;西班牙2000年2月29日生效的《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法》;日本政府于2000年6月推出《数字化日本之发端行动纲领》;2000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签署了《国际与国内商务电子签章法》,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联邦级的电子签名法;  相似文献   

10.
《电子签名法》的社会效用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至今已经一周年。回顾这一年来,《电子签名法》对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同时通过实际生活的贯彻实施,也发现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一、《电子签名法》实施一周年所发挥的巨大社会效用一年来,《电子签名法》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相似文献   

12.
每月网事     
《数码时代》2005,(5):86-86
“电子签名法”正式生效 4月1日,被誉为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生效,通过《电子签名法》将有效维护电子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子交易安全,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3.
吴刚 《数码世界》2004,3(12):9-10
电子签名法被业界盼望已久,3月2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电子签名法(草案)>,在4月6日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6月21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该法草案两度被提请审议.  相似文献   

14.
电子签名法被业界盼望已久,3月24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电子签名法(草案)>,在4月6日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6月21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该法草案两度被提请审议.可以说,电子签名法已经到了最后的讨论阶段,虽然最后通过的日期还不能确定,但相信出台的时间不会太久了.被称为"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的电子签名法,其立法步伐已大大加快.我国新兴的电子商务产业及电子政务建设,有望在立法的保障下一路平安地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5.
2004 年 8 月 28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首次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当然,一部篇幅有限的电子签名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它还需要实施细则和  相似文献   

16.
我主要就电子签名立法问题讲四点内容,首先是电子签名法的作用是解决信用安全问题,其次是国内外的立法状况,再一个是企业应该积极参与,最后是电子签名法应具有的基本内容及其焦点问题。 信息安全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为了达到社会或者国家的安全。然而,其间应该有一个中介环节,那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会议认为,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是十分必要的。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8.
去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电子签名法》,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正式诞生,这部法律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一天,依照《电子签名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也开始正式施行。这些必然对我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方式,我国也急需为此种贸易手段提供足够的法律支持。期待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在8月28日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将于2005年4月1日起施行,这是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意味着电子签名将获得与传统手写签名和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0.
动态     
《计算机安全》2004,(9):74-77
《电子签名法》诞生据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电子签名法28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这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已正式诞生。随着这部法律的出台和实施,电子签名将获得与传统手写签名和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意味着在网上通行有了“身份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