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翔 《中外医疗》2014,(13):148-149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对乌头碱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而导致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导泻、催吐治疗,然后分别开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案包括抗低血压、抗心律失常、镇静等,观察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包括时间、程度等以及最终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愈显率为27.5%,观察组为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症状消失以及心电图恢复的时间分别为(1498±189.3)min,(2864±132.4)min,(2864±132.4)min,而观察组为(5.3±2.2)min,(14.2±2.4)min,(9.1±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双黄连注射液对乌头碱重度所导致的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对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房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 2 3例重度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 1 1例给予催吐、洗胃、导泻、输液及抗心律失常治疗 ;治疗组 1 2例不经催吐、洗胃、导泻等排除毒物处理 ,给予双黄连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 ,并监测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 ,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对于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房颤有特别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胺碘酮对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8例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者给予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给予催吐、洗胃、导泻及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低血压恢复时间、心律失常好转时间、心律失常消失时间,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低血压恢复时间、心律失常好转时间、心律失常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双黄连粉针剂联合胺碘酮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乌头碱中毒及双黄连注射液干预对心肌雷诺定受体(rynanodine receptor 2,RyR2)表达的影响,探讨双黄连对抗乌头碱致心律失常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2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乌头碱组(A组,n=20),双黄连组(B组,n=20)和对照组(C组,n=12)。A,B两组先予乌头碱0.3 mg/kg灌胃,30min后A组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B组予双黄连100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两次均予生理盐水处理,连续给药10 d。于第1,3,6,10 天记录大鼠心电图变化并进行心律失常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RyR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各时间点B组的心律失常评分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1天A组心肌RyR2蛋白及RyR2 mRNA表达即较B,C两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10天A组RyR2蛋白及RyR2 mRNA表达较B,C两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黄连可有效治疗乌头碱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乌头碱引起的RyR2异常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乌头碱中毒致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乌头碱中毒致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唇舌及四肢麻木缓解时间、心悸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不具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头碱中毒致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6.
陈琼 《中外医疗》2014,(13):133-134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配合含镁极化液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安全性,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86例,因临床治疗方法存在差异,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利多卡因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或单独使用利多卡因治疗)43例,从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后6、12 h,实验组患者的救治有效率为97.67%、100%;对照组分别为53.49%、79.07%,从心律失常消失时间看,时间组平均为5.2 h,对照组平均为19.6 h,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急性乌头碱中毒的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更好,经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配合含镁极化液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心律失常转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后者则同时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心律失常转复以及中毒症状缓解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和心律不齐消失时间以及各中毒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中毒症状和心律失常,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诊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重度乌头碱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律失常复律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研究组心律失常复律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死亡率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急诊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买泓  赵刚  吴雅莉 《西部医学》2013,25(7):1031-1032,1035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如无特殊禁忌应首选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参麦注射液治疗乌头碱中毒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乌头碱中毒治疗的效果。方法:13例乌头碱中毒患者在催化、洗胃、导泻,常规大量补液,纠正心律失常等治疗基础上,均用参麦注射液40~60 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有血压下降、休克者先用参麦注射液40~60 mL加入50%葡萄糖50 mL静脉注射后改静脉滴注。结果:全部患者2~4 d痊愈出院,平均住院3 d。结论:早期应用参麦注射液救治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 HP )抢救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患者在给予早期积极彻底洗胃、抗心律失常、维持血压及其他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行HP治疗。结果在常规乌头碱中毒治疗基础上,及早行HP治疗后,23例急性重症乌头碱中毒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恢复良好。结论早期、积极充分联合应用HP治疗抢救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抢救办法。方法:分析6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心电图表现缓慢性心律失常24例,快速性心律失常36例(含致命性心律失常2例),经应用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等治疗后,全部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乌头碱中毒通常会引起心律失常,有时可出现致命性严重的心律失常。早期及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必要时使用利多卡因等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尹可浩  冯林 《海南医学》2011,22(4):56-57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救治方法。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可致多种、严重心律失常,关键是及时、合理地选择抗心律失常治疗。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需早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对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8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乌头碱中毒者按乌头碱中毒常规抢救治疗,投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采用硫酸镁针剂加入液体静脉滴注.结果 8例病例应用上述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得到正确治疗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串联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患者中,19例患者接受一般内科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HP-HD串联治疗(综合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h后的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及康复时间,并比较两组抢救存活率。结果:综合治疗组均康复出院,常规治疗组死亡4例。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综合治疗组治疗24h后的临床症状、APACHEⅡ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HP-HD串联治疗急性重度乌头碱中毒,可加快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13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及时明确急性乌头碱中毒的诊断,采取催吐洗胃、抗胆碱药、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楮晓波 《当代医学》2008,14(24):172-173
目的 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13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 及时明确急性乌头碱中毒的诊断,采取催吐洗胃、抗胆碱药、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3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均恢复了窦性心律。结论及时明确急性乌头碱中毒的诊断,采取催吐洗胃、抗胆碱药、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临床救治措施,以减少病死率,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生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诊治的4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43例,遗留后遗症1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5.56%。结论: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三大症候群。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洗胃导泻减少毒物吸收,迅速有效纠正恶性心律失常,并注意补液,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乌头碱类中毒患者心律失常转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 年11 月-2017 年6 月就诊于浙江衢化医院急诊科的72 例急性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转复、中毒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24 h 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22%(P <0.05);观察组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和心律不齐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患者肢体麻木、呕吐、心悸缓解时间及低血压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33.33%(P <0.05)。结论 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更快速地缓解患者症状,同时不良反应更少,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